个人资料
正文

从千里跃进大别山到粟兵团渡江:看毛粟战略分歧

(2009-08-23 11:45:22) 下一个
三军配合,两翼牵制是中央小河会议定的,战略反攻的部署是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刘邓真正下决心直出大别山是在八月七日。

七月二十九日,军委给刘邓,陈粟谭的电报中,有这样几句:

“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的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的困难亦将增加。”

按说中央就在陕北的沟沟里打转啊,实际情况比谁都清楚,难道是谎报军情?

8月7日时,山东和延安是个什么情况呢?

山东:6月29日就为配合刘邓分了兵。此时,5个纵队已到鲁西和鲁南一带,粟裕正带着六纵和特纵准备赶过来。即当时山东已在支援刘邓了,也就谈不上刘邓为山东解决问题而在8月7日跃进了。

延安:5月下旬以来,局势基本稳定,胡兵虽多,但负责的领域也大,处处分兵,机动力量有限。此时毛和中央已不用和以前一样,常在山沟沟里和胡宗南转圈捉迷藏了。

从小河会议就可看出,这个会议,从筹备到结束,将近20多天,而且公然通知各前线部队领导人,10来天后在中央驻地小河村开会,并不但心会有被胡偷袭的危险,可见当时情况已相对稳定,对安全已有了一定的信心。

那么,为什么中央在给刘邓的电报中有“陕北情况甚为困难”这样几句话、进而促成刘邓跃进大别山呢?

联系到中央的电报不分兵与分兵之议,中野一下内线、外线之争,个人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在此谈一谈:

1、华野方面,三月开始重点进攻,开初也是紧密结合,难寻战机,粟裕花了两个月寻找周旋,到了五月中旬才找到战机解决74师,而此次进攻6月25日才开始,短短4天后中央就命令华野分兵,且怎样分,分多少,方向是哪里都一一安排好,可见中央早就预先想好了,目的很清楚,支援刘邓,而此时刘邓在鲁西南打胜仗,并没有8月初的危险,只能是为了:帮助刘邓跃进大别山。

2、陕北方面,期间6月彭开始打马,8月接着打榆林,请注意:命令并不是说保卫党中央,而是吸引胡军主力北援,以利刘邓大军南下。陕北此时想的是吸引敌军,把胡困在陕北,而不是让刘邓将胡拖走。但问题的要害在于,如果按“陕北情况甚为困难”的思路考虑,陕北此时想的就应是让刘邓将胡拖走,而不是把胡滞留在陕北。

可见陕北此举,只能是为了:帮助刘邓挺进大别山。

3、陈赓方面,从增援陕北,和彭一起消灭胡宗南,到改变命令,供给的确是一个方面,但胡的地方可并不都是穷的,就食于敌为什么只有刘邓能做?可见,让陈赓改到豫西,同样是为了:帮助刘邓挺进大别山。

4、在此期间,发给其它战区的电文也要求积极作战,目的依然是:帮助刘邓挺进大别山。

这样看来,刘邓挺进大别山,究竟为了支援其它方向的困难,还是毛原来意思,就是让其它方面支援刘邓挺进大别山呢?

我认为这正是毛、粟战略思想不同的反映。

1946年6月,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以晋冀鲁豫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东也战军渡淮河向南夺取信阳、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在外线歼灭国民党军粉碎蒋介石的战略计划的构想,联系到开始要王震过江,后来要粟裕过江,个人认为,毛泽东战略思想很明显:你打坏我的后方,破坏我的经济,打烂我的“坛坛罐罐”,我就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打到你的后方,打烂你的“坛坛罐罐”,威胁你的老窝,你比我有钱,看哪个损失大,方针是依托一些大山,你打我,就和你兜圈子,不打我就开辟新根据地。7月在小河会议上强调必须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准备五年到十年甚至15年才打败蒋介石,结合起来看即持久战的方法,先不打大仗,不跟你主力干,发展根据地,发展到一定时后,集小胜为大胜,打败蒋介石。

粟裕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呢?1947年3月4日,华野致电中央,对今后作战提出两个方案:第一,集中山东及刘邓军于津浦线之兖(州)济(南)间与敌决战,如此能歼敌四、五个军,不仅胶济及兖济段仍为我控制,且可迫敌向济南、临城收缩,甚至转入全面守势,利于我提早反攻转入外线,第二,华东主力转鲁南线歼敌,建议刘邓军向东南进击,截断陇海线,与华东部队形成对徐州之钳形攻击,迫津浦敌南返,而后我再全力于运动中歼灭南下之敌。

由此电看来,粟的战略思想有几点:

1、并不反对外线作战,但先要在内线有利条件消灭一定敌军主力,再到外线与敌决战。

2、此外线不是毛的想法中的敌深远后方,以及敌政治中心附近,而是中原、徐州等地,这里是大都平原,离老根据地不远,后勤、补给有依托,适合打运动战。

3、中野和华野合力,时分时合,打大仗,与国民党军主力决战(徐州集团),消灭敌有生力量,即消灭了国民党政权。

毛的个性很强,一旦形成一个战略思想,是不容易改变的,从后来的文革和之前的59年庐山的事,可以看出,他可以在情况有变的形势下是采取暂时的、或战术性的撤退,但不久就会重新回到他的思路上来,解放战争时也是这样。

而粟裕也不是一个容易改变自己思路的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往会坚持下去,不惜与上级抗辩。

整个南线的种种争论,往往可以归结到这两种不同的战略思想上来。

如前所述,1946年6月中央的战略计划就是外线出击,正是由于了粟坚持先内线作战,才有了七战七捷,由于此战之战果,中央在一段时间内暂时采纳了粟裕的作战方式,集中兵力,利用内线的有利条件消耗敌有生力量,在此一段时间内南线取得了不少胜利,华东的宿北、鲁南、莱芜,刘邓的定陶、巨、金、鱼等战役,陈赓的同蒲、临浮战役。打击了敌人,发展了自己。

但同时,由于国民党军占领了大片的土地和城市,使解放区的人力、物力财源受到了较大的消弱,解放军战线缩短,野战部队逐步集中,加重了解放区腹地人民的负担,财政和粮食供应困难,特别是国民党采取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重点进攻的方针,两地压力更大。

毛此前一直没有放弃外线出击的想法,只是暂缓而已,此时认为是时候了,47年初准备5月开始进行外线出击,后经退迟,决定六月开始跃进。

那么,重点进攻后是否真的内线无仗可打了?应该说,还没有到那一步。最好的例子就是孟良崮,还有刘邓过黄河后的鲁西南战役,都取得了较好的后果。

但随着华野分兵,天气阴雨连绵,敌又采取紧密结合的方式,防守战术的提高,战机的确比以前难寻,特别是对敌主力顽强坚守的阵地,如华野的南麻、临朐、刘邓的羊山集。

在这种情况下,7月23日,中央军委致电刘邓陈粟,要求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华野2个纵队南渡,到闽浙赣创立根据地,陈谢挺进豫。毛的思路很清楚:

1、改变集中力量打大仗的策略,改为分兵掠地,建立根据地;

2、由依托根据地打,变为直出敌深远后方,不要根据地,开拓新区。

对上述意见,陈粟、刘邓有一个考虑的过程。

首先,这与粟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粟裕西来的打算是与刘邓合力打大仗,于是先做刘邓的工作。

7月27日给中央、刘邓发电:……华东和晋冀鲁豫两战略区……目前敌真正机动者为10到13个整编师约30个旅左右,如果我们能在内线再歼其机动旅十至二十个,将对外线歼敌有极大之便利,而要求得在内线歼敌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在于捕捉战机,此次刘邓大军在鲁西南歼敌,即完全证明在内线大量歼敌完全可能。

他还认为,即使要一定要跃进,也希望再在内线作战1个月至雨季过去,解决了棉衣问题,然后在南进便利的多。

以粟的地位是不能直接对抗毛的决策的。他采取的策略往往是先拖一下,争取时间和机会,打几仗,只要仗打的好,中央就没的说,自然会退步,就会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如苏中,七战七捷,每一仗之后,中央都会给他放宽一点时间。

所以这七仗,完全是他一点一点争取来的,一仗打败了,就没的打了。

再如豫东之战,虽然他下了军令状,中央还只是给了他一个缓期执行,如果有个闪失,还是得过江。

刘邓收电后于第二天,即7月28日致电中央,首先,强调南下困难,弹药、经费、冬衣困难,然后认为当前内线仍有歼敌机会,如果在陇海路南北机动两个月,再消灭其七、八个旅以上,则南下更少困难。

很明显,刘邓赞同了粟的观点,主张仍在内线作战,尔后有依托根据地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推进,而非跃进。

7月29日,中央回电,很勉强的同意了这个意见,不过在前面加了很多条件,而且还在后面加上一个重重的尾坠,即本文开始时引的那几句话: “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的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的困难亦将增加。”

实际上是毛的一种不满表达,即如你们一意孤行,严重的后果由你们承担,有军令状的味道。

在这种压力下,刘邓没有支持住,改变了主意,决定直趋大别山。

这个改变过程中,我认为邓应当起了很大作用。这从他后来一再为大别山决策辩护、在回顾历史时美化大别山的行动可以看出,当然刘后来也同意了。

中央得报,正合我意,立即作出具体安排,请各大战区执行支援任务,并将华野西兵团暂由刘邓指挥,与前面勉强同意截然不同,可见毛的意向。

粟此时有苦也说不出了。

在此还有一个黄河涨水的问题,据邓说蒋可能炸堤,蒋有这种想法是可能的,他毕竟这么干过,但这已不是抗战时期,可能性会有多大?是否有其它方式可以避祸?蒋在此地有重兵,他可能淹他自己的人吗?现在是内战,不是外战,且基本在蒋区,而非我老根据地。以民族领袖自居的他敢冒这个大不讳吗?后果他能承担吗?刘邓向西有陈谢,向东有陈粟,难道除了大别山,真的避无可避了吗?选择是很多的,并非一定南下。即使南下,也不一定跨越黄泛区到大别山,搞的丢盔卸甲。换句话说如果此时炸大堤,刘邓一样逃不了。

反过来,我们按粟的思路看看,刘邓此时已有十五、六万人,且战斗力很强,与出大别山后不能比,刚刚在鲁西南一战即消灭国民党军5、6万人,粟六个纵队加特纵力量至少不在刘邓之下,陈谢也有8万多人,三军合力,将近40万,而此时鲁西南一带,国民党军还没有建立象后来那种机动兵团联合作战机制,整11师,5 军等还是分散各地,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各个击破,至少比淮海轻松的多。

刘邓南下后,蒋军包围堵截,但过了淮河蒋军就停止追击,刘邓不一点非要到大别山,于其在被迫逼出大别山后,再到桐柏、江汉建根据地,不如一开始就在该二处建根据地,这些地方比大别山的条件要好,这从后来的实际效果也可看出。

毛为什么这么钟情远征和依托大山?

我想与其红军时的经历有关,人容易被过去的荣誉所束缚,二战时的法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时代、条件上的变化,军事上反映最快,战法一定得变,要不就会吃大亏。如果我们今天还按原来人民战争的思路去打台湾,后果不可乐观,这是题外话了。

总之,毛期望的两个结局,大量歼灭敌人和建立稳定的根据地都未达到,大别山到淮海战役前也只是游击区,而不是巩固的根据地。刘邓大军的战绩和自身实力都远不如解放战争第一年。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打转,减员6万,重武器丢光,此后一蹶不振。华野七月分兵,减员6万,华野外线兵团恢复元气后,实力发展陷于停滞。合计减员,正好是1947年8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时的全部兵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一支野战军在经过一番艰苦的斗争后,全军覆灭。

之后的事是都知道的,毛按他的思路,要进行第二个跃进,粟一再斗胆直呈,刘伯承和李先念鉴于教训,积极支持粟裕,最终改变了毛的决定。

当然,如大别山之前一样,压力也是很大的,又是军令状,又是反对地方无组织无纪律了,又是不能依赖后方了,又是如你不去就让其它人去,但难能的是粟顶住了压力,打嬴了豫东之战,这才有了后来淮海的机会。

淮海的前后也是有曲折的,毛并未放弃他的战略,号称将战争引到长江以南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无此一条不能战胜国民党。为此在淮海战役之前的10月11 日,曾再次要粟南下过江,粟再此顶住了这个压力。粟在有名的“齐辰电”中,全面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思想:即在江北大量歼敌,过江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至有大的战斗,这样不但保护了新解放区,也减轻了老解放区的负担,使他们得到恢复。粟的这个思想是一贯的,一句话,三军会合,中原决战。

历史是一个公正的评判者,按毛的设想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的战争,两三年间即已大白。

从南线的进程来看,最终获得胜利的正是粟的战略思想。

点评:依毛的思路,南线建游击根据地, 北线(东北)建巩固的根据地,东北解放后,然后从北打到南,不知猴年马月的事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