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来客丛火饭
(2007-09-28 13:39:34)
下一个
上海小吃(之一)---糍饭团
来源: 江上一郎 于 07-09-28 09:07:52
插队老友酒姑娘(DUMATINI)叫我写写梦的故事,看了她写的博客文章,提到了弗洛伊德啦,潜意识啦---我就打退堂鼓了。
我俗得很,梦也俗。我的梦都没深度,和心理学不搭界。春梦,老人家写出来,羞刹人;还是写写梦中的----上海小吃吧?
-------------------------------------------------------------
上世纪70年代最后的秋季,“离国”首次回上海,妹妹大清早,托着小锅子,买来两个糍饭团。
她记得那是我做喜欢的上海早点,我心里当然感激。可是,看着饭团湿汲汲扁塌塌躺在锅里,大告不妙。看着妹妹热心的笑容,我将饭团捧在手里,还没吃,两手沾满了粘粘的饭粒,妹妹傻笑了:嘿嘿,没有好糯米,只有普通的米。。。
在泰国的高级夜总会看歌舞表演,同时用晚餐,他们将糯米饭装在竹编的小篮子里,直接用手抓来吃,吃完了,手上和篮子里,都没有粘着的饭粒。即使贵族,也和平民一样,抓饭,一点不原始,原来是我们的糯米不够好,还有,这米,洗过后过夜,隔水蒸,蒸出来的饭粒粒放光,颗颗相粘,就是不粘手。
那年月,上海还在吃战备米,碎米,没啥粘性,连“普通的米”的标准都没有。新鲜大米(黏米)非常难觅,哪来的好糯米呢,明白原由,吃得满手满嘴是饭粒,也一样兴致勃勃啦。。。
香港早点,基本上是以广式饮茶为主,可是,离开上海之后,我时而在梦中见到儿时爱吃的糍饭团,醒来,口水就在枕边,好不失落!四处打听,不负有心,听说北角天桥旁边有一家专卖上海早点的小店。于是,我专程搭二十分钟电车,慕名而去。
除了糍饭团,还有非常正宗的咸豆浆和甜豆浆。炸油条的大锅,像上海一样,放在门口。
老板亲自掌管饭团的制作:铺好湿毛巾,用饭勺将蒸饭(他将蒸笼的饭倒进保暖的木桶)从小木桶里打在湿毛巾上(老上海要在秤上磅一下,2两?三两?),用饭勺的圆底部点一下冷开水,接着用饭勺将饭压扁,中间放上半根油条,对折,再洒些细沙糖,然后,他捧起湿毛巾,两手将饭团挤压成橄榄型,打开毛巾,密密实实的糍饭团,放在小盘子里—我喜欢捧在手上,自己再压紧一点,米好,水份适中,像泰国的糯米饭一样,也不粘手。想起昨晚的梦,对着糍饭团看了一眼,才狠狠地咬下去。。。
香港人有所发明改良,除了甜糍饭团,还有咸饭团:榨菜丝,咸菜,肉松,芝麻。。。因为没在我梦中出现过,我一直没有尝试。
80年代初,去台湾旅行,朋友开车到永和—专程吃豆浆糍饭早餐,据说是些退伍的江浙老兵开的店,他们的豆浆十分甘香浓郁,看来,加了不少乡情吧?
90年代,“永和”豆浆连锁店开进上海,疯魔了一阵。上海人心头高,小点心生意都不做了,外来的新人又学不到老上海的风味,糍饭团非常一般,小摊卫生又不放心,难怪被“永和”抢了生意。但是,糍饭团吸引人,制作过程也不可忽视,看着师傅特别为你制作的过程,也是享受早餐的一部分。在厨房里的流水线制作,出来的都是冷饭团,而且形状都改成日本式的竹卷,上下都露馅,那已经不是上海糍饭团了。。。
香港铜锣湾有一家店,大清早就将几十份糍饭团堆在门口,塑料纸包着,甜糍饭的糖都化成糖水了,再好的糯米饭不包都不行了。
有的面包店也放了一排排冷的糍饭团在玻璃柜里,成和体统呢?
还是香港北角的那家店值得怀念,每次我梦见糍饭团,为了我枕边的口水,我都会搭电车去那里享受美滋滋的十五分钟,开心大半天。想不到,老板是地道的广东人,他说是早年逃难到北角的国民党军官教他的手艺----50年代,北角叫“小上海”。
有一晚,我又梦见了糍饭团,醒来,又兴致勃勃搭电车去北角,没想到,老板移居国外了。。。
来了美国之后,糍饭团,至今没在梦中出现过。。。不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