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两伊的双重标准
余创豪
最近布什政府对伊拉克态度强硬,国际间战云密布。可是,曾几何时,美国对伊拉克却十分宽大,甚至鼎力支持。
波斯湾风云
一九七九年伊朗学生挟持美国领事馆人质,伊朗成为美国在中东的头号敌人,信奉回教什叶派的伊朗霍梅尼政府,要输出其伊斯兰革命,于是派遣特工到信奉回教逊尼派的伊拉克进行颠覆活动。一九八零年两伊终于爆发战争,尽管美国政府知道伊拉克领袖萨达姆,其专制暴虐不下于霍梅尼,美国仍然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例如出售军用物资、提供情报。
一九八七年,一架伊拉克战斗机在波斯湾攻击一艘美国战舰,造成三十七名美军死亡。当时我还在大学读书,同学对我说:「两伊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他以为美国会大动肝火而对伊拉克动武。但是,美国政府的反应却十分平静,并接受这只是「误炸」。【新闻周刊】以「难以置信」(incredibly)来形容美国政府的立场。
我的同学的预言也对了一半,在此事件之后,两伊战争真的很快结束,不过,当时美国却针对伊朗,而不是伊拉克。首先,美国政府谴责伊朗利用误炸事件而将战事升级,其后,美军攻击伊朗钻油台和巡逻艇。伊朗害怕美国会介入两伊战争,结果于一九八八年接受停火协议。
试想像,如果当时误炸美舰的是伊朗而不是伊拉克,或者误炸事件发生在九一年波斯湾战争前后,或者发生在今天,美国会这样宽宏大量吗?
伊斯兰对以色列、阿拉伯与苏联的态度
伊斯兰国家对伊拉克也很宽大,纵使伊拉克杀了无数库尔德(Kurd)、沼泽阿拉伯(Marsh Arab)、科威特、伊朗的回教徒。可是,回教国家却一直为巴勒斯坦问题而指责美国和以色列。伊拉克流亡作家马基亚(Kanan Makiya)称呼伊拉克为「恐惧共和国」(Republic of fear),他指出:一九八八年萨达姆使用生化武器杀死了他全家二十五个成员,一九八零年代,萨达姆摧毁了一万二千零七十六个库尔德村庄,这远远超过以色列所摧毁的三百六十九个巴勒斯坦村庄,马基亚慨叹阿拉伯世界执著以色列,对伊拉克的行径却视若无睹。
波斯湾战争刚刚结束之后,超过五十万库尔德难民逃亡到土耳其。其后英美联军在伊拉克设立禁飞区,阻止伊拉克军队挺进,库尔德人才有机会重建家园,而上述的难民,其中部分被美国收留,并且在美国接受教育,后来回乡参与重建。在阿富汗反恐战争初期,不少伊斯兰国家因著难民潮而反美,可是对伊拉克造成的难民潮却保持缄默。
聚居在伊拉克南部的沼泽阿拉伯人是什叶派信徒,逊尼派的伊拉克对他们采取武力压迫,讽刺的是,关心沼泽阿拉伯人者并非是其回教兄弟,而是英国人!例如曾经有一个沼泽阿拉伯小孩被伊拉克军队打伤,全身百分之四十五三级灼伤,一位英国人帮助那儿童到英国就医,后来他以难民身份在英国居留。
一九七九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一九八零年联合国就此事件提出决议案,该决议案并不是要谴责苏联,而只是温和地、含蓄地说「不赞成某国干预阿富汗」,可是,有些回教国家弃权(如叙利亚),有些则投反对票(如南也门),巴勒斯坦在联合国中只具有观察员的身份,但亦表示不支持该决议案。在以阿冲突中,苏联是阿拉伯的后盾,回教国家如斯反应不足为奇。
一九八零年黎巴嫩陷入内战,以色列与叙利亚都介入黎巴嫩,以色列的黎巴嫩盟友曾杀害八百至一千名巴勒斯坦平民,至今回教国家仍为此而声讨以色列;但在同一时期,叙利亚为了镇压本土的反政府活动,以坦克车和重型武装夷平了一个城镇!连逐家逐户去搜捕和聆讯也省下,根据国际特赦组织估计,屠城的死亡人数由一万至二万五千人,回教国家却似乎遗忘了这桩惨事。
南斯拉夫事件、中美撞机与巴勒斯坦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中国大陆身上。南斯拉夫中国领事馆被误炸、中美军机南海相撞,先后导致五名中国人丧生,中国政府态度强硬,全国掀起了反美浪潮。可是,一九七五年,波尔布特的赤柬攻陷金边时屠杀了二百多万人,包括四十万华侨,而几年前印尼排华,造成难以估计的伤亡,中国政府的反应却比较平静,例如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姚文元率团访问柬埔寨时,姚文元对波尔布特的统治手段表示认同,而中国外长唐家璇就印尼排华的发言,只是「表示关注」。今年以色列发生多宗巴勒斯坦人自杀式爆炸案,其中两次有几个中国劳工被炸死或炸伤,但是在整个以巴冲突过程中,大多数中国的言论都是指责美国和以色列,而不是杀害同胞的巴勒斯坦人。
结语
又是一篇批评双重标准的文章吗?答案亦是亦否。在国际政治中,政府对外政策大都是基于战略上的考虑、意识形态的认同,而不纯然是道德因素和民族主义。无论我个人喜欢与否,这都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双重标准之所以出现,是人们惯常以道德眼光而作出政治批判,然而,在道德、利益、国家尊严、意识形态的复杂因素混和下,根本批评者自己也无法通过自订的标准。故此,与其以双重标准来作为万试万灵的批判工具,倒不如接受国际政治的复杂性。然而,人生并非只有政治层面,在政治以外,我们可以有其它标准尺度,这是另一种双重标准。
200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