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铁血将军杨靖宇

(2008-02-12 04:56:05) 下一个
一个以百人之众牵制日寇五十万大军的中国名将,一个让日军伏首跪地的铁血将军……
  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缔造者、指挥者之一,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八年的时间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日本关东军展开殊死搏斗,在失去与党中央联系的情况下,他与全体抗联将士同生死、共患难、以百人的规模和劣势的军用装备牵制了五十万日军入关,有力的支援了关内的抗日战争,最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在冰天雪地里,在断粮十多天的情况下,与日寇进行惨烈的搏斗,最后不幸以身殉职,年仅三十五岁,敌人将杨靖宇的胃解剖后,发现里面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日军被杨靖宇千古不朽的英雄形象所震惊,全体官兵脱帽致敬,俯首跪地表达对中国英雄的敬仰,纷飞的大雪为英灵送葬。


年时代的杨靖宇——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一

--------------------------------------------------------------------------------

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父亲马锡龄是个纯朴忠厚、善良而又能干的庄稼人,租种了地主几亩薄地。辛苦劳作,勉强度日。在杨靖宇4岁的时候,妈妈又生了个小妹妹。杨靖宇5岁时,父亲终因常年苦累,积劳成疾,加上没钱买药治病,不幸去世。



杨靖宇的母亲勤劳善良、温和而刚毅,农忙时,母亲像男人一样到地里干农活,回到家还得操持家务。母亲时时教育他:做人要有正义感、同情心,要帮助比你更困难的人。



从懂事起,杨靖宇就特别愿听大人讲故事。他非常崇敬抗金英雄岳飞的文武双全,智勇无比,崇拜他率岳家军一次次打败金国的入侵。他痛恨张邦昌、秦桧等卖国求荣之人;他钦佩岳母为岳飞刺字的大义情怀,“精忠报国”四个字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1913年,杨靖宇8岁,母亲将他送到李湾村私塾读书。教书先生刘景臣,给他起学名马尚德,字骥生。



杨靖宇深知自己家境艰难,母亲供自己上学特别不容易,若学不好,对不起母亲的一番苦心。因此他学习刻苦,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后,又啃起艰涩难懂的《四书》、《五经》。杨靖宇喜欢写毛笔字,空闲时,除了背书就是练字,因此,他的学习成绩、毛笔字在全班是拔尖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谜一样的问题使杨靖宇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家和许多农户一年到头拼死拼活地劳动却吃不饱、穿不暖,还时常受欺压,而有钱人什么也不干却要什么有什么,这个世道为什么这样不合理,这样不公平?



一次,中秋节到了,租地主地的农户都必须给地主送礼。若不送,地主就会处处找麻烦以致收回土地。杨靖宇的二叔支撑着病体借钱买了4盒月饼,让他给姓王的地主家送去。杨靖宇态度坚决地表示不去。当二叔问他为什么不去时,他说:“王家是人,咱家不也是人吗?王玉玺吃咱们的、喝咱们的,凭什么还得给他送礼?”当二叔无奈地告诉他这是村子里的老规矩的时候,杨靖宇说了一句令二叔震惊的话:不合理的老规矩就得改了它!



1920年秋,杨靖宇考进确山县立高等小学,所学课程已不是《四书》、《五经》等旧式文化典籍。这里开设的国文、图画、音乐、体育、修身等课程,使杨靖宇接触到很多新的知识领域。



这所学校的学生中有少数的地主官宦子弟,他们经常仗势欺辱穷人家的孩子。杨靖宇出身贫苦,富有正义感,个头又比同龄学生高出许多,不知不觉中成了穷苦学生的主心骨。



一次,一个小同学哭着回教室,他的脸和耳朵红红的,像是被打过。经追问才知道班里有个姓孙的财主家少爷把这个小同学摁倒在地上当马骑。小同学不干,孙少爷就骑在他身上,揪耳朵,抽打脸。杨靖宇很气愤,下课后找到孙少爷,领他进了一个空教室,把门关上后喝令少爷趴下,让他给自己当马骑。少爷不服,杨靖宇一把将他摁倒在地,挥拳将他好一顿揍。少爷像被杀的猪一样嚎叫,并再三求饶保证今后再也不欺负人了。杨靖宇警告他:今后不许再欺负人,也不准向你老子告状,要不的话,还揍你!孙少爷连连点头答应。从此,学校里再没有人敢欺负穷学生。



为抗议日本迫使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及日本接替德国霸占山东省,挽救中华民族工业,中国人民积极地展开了一场抵制日货的斗争。



一天上午,杨靖宇率同学们到火车站和街市搜查日货,宣传购买日货的危害和抵制日货的意义。一位铁路工人告诉他昨夜一个店主拿着县长手谕提走几大包货物,不知里面有没有日货。杨靖宇率同学来到这家商店,不顾店主的软阻硬止,查出的日货全部没收。但这家店主用钱买通了官府,收受了贿赂的反动官府派人出面袒护店主,干涉学生的行动。杨靖宇怒斥派来的人:身为国家官员,不思报国为民,却为不法奸商说情,还有没有中国人的良心?来人见杨靖宇软硬不怕,就找来校长,让校长出面管教,制止学生没收日货。校长以不听劝诫就开除学籍相威胁,要求杨靖宇及众学生放弃对该店的查处。杨靖宇毫不畏惧,斥责校长不爱国还反对学生爱国,同时警告校长,若真敢开除学生,就号召全校同学罢课,要求罢免校长。校长又气、又恼、又怕。他明白,时下各地学潮不断,抵制日货是全国人心所向,真把学生激怒了,把事态搞糟,自己只会落个卖国罪名。想到此,校长悻悻而去。杨靖宇和同学们一把火点燃了日货,熊熊烈焰腾空而起,在火光及众人的欢呼声中,杨靖宇感受到了爱国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1922年,17岁的杨靖宇按家乡习俗和母亲意愿,与杨桥村农家女郭莲结婚。



1923年秋,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到了开封。



第一工业学校里聚集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师,其中有共产党员李清庵、贺光吾,杨靖宇经常向他们求教,听他们讲述革命的道理。通过这些老师,杨靖宇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和李大钊等革命党人撰写的文章。



同年,杨靖宇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在李大钊的倡导和支持下,由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发起的。



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学生为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枪杀中国工人的罪行,举行示威游行,英国巡捕开枪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这一暴行,激怒了全国人民,各地民众纷纷举行罢工、罢市、罢课,反帝浪潮迅速席卷全国。6月6日,开封22所学校联合召开大会,宣布罢课,会后举行示威游行。杨靖宇是第一工业学校的学生代表,他带领同学们参加支援上海同胞的各项活动,组织募捐,搜查日货、英货,显现出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在开封火车站站前街头,杨靖宇向群众讲述了“五卅惨案”的经过,控诉了日、英帝国主义霸占中国领土,残杀中国劳苦大众的罪行,号召广大群众联合起来,用爱国的行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大声疾呼:“同胞们,赶快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国家。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了,更不能坐等帝国主义来屠杀我们。同胞们!让我们同心协力举起铁拳,把一切帝国主义都从中国土地上赶出去!”

投身革命——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二

--------------------------------------------------------------------------------



1926年秋,杨靖宇从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初级班毕业,因当时正处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北伐革命军节节胜利,即将进军河南。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杨靖宇遵照党的指示毅然辍学返回确山,从事组织、发动农民运动的工作。在确山,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1927年2月15日在洪沟庙镇玉皇庙由张家铎、杨靖宇主持召开的确山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上,杨靖宇被选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1927年4月4日,杨靖宇、张家铎、张耀昶带领农民协会会员及红枪会武装2万余人在县城东关大操场举行武装示威大会,县长王少渠被迫参加了大会。杨靖宇代表农民协会提出:1、立即交出四大劣绅并严加惩处;2、清查县政府账目,取消一切苛捐杂税;3、打倒贪官污吏,不准抓夫派车;4、立即释放因抗捐抗税而被关押的农民。王少渠慑于广大农协会员和红枪会群众的声威,只好同意这些要求,答应回城后即办。



4月5日,暴动农民从早到晚未见交出四大劣绅,农民协会派出代表向县长要人,但是城门紧闭,并用土袋严严实实堵住城门,城头上站着荷枪实弹的士兵。原来,王少渠出于反动立场,回城后即放走四大劣绅,并命令士兵闭关守城。王少渠的劣行,激怒了农民协会和红枪会,暴动指挥部由东关大操场迁至火车站,武装群众从四面八方包围了确山县城。



4月6日,附近各县、乡、村红枪会群众和农民协会会员纷纷前来支援,群众队伍猛增至5万余人。入夜,攻城战斗打响,杨靖宇率数万手持大刀、长矛、土枪、土炮、步枪的愤怒农民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猛烈攻城,经两天两夜激战,8日晚,起义军攻占县城。歼灭守军200余人,活捉反动县长王少渠,农民协会的大旗插上了确山县城头。



4月24日,确山县民众代表大会召开,通过选举产生了确山县第一个革命政权———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等7人被选为治安委员。为维护社会秩序,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由武装起义农民组成了自卫军。临时治安委员会是河南省有史以来第一个革命政权,委员全部由民主选举产生。委员会执行的革命纲领真正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5月31日,北伐革命军攻克郑州,接着占领开封,第二次北伐取得重大胜利。6月1日,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召开万人参加的欢庆第二次北伐胜利大会。杨靖宇饱含激情地为大会拟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主席台两边:



“庆今日克服郑汴澄清黄河水、祝他年直捣幽燕扫尽长城灰”正当全国民众翘首以待革命胜利之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袭击工人纠察队,搜缴工人革命武装,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一时间,腥风血雨,恶势猖狂,到处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就在中国革命处于最低潮的危难之际,1927年6月6日,杨靖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他庄严宣誓:服从组织,严守机密,献身革命,永不叛党。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这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转入低潮的关键时刻举行的非常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批判并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发动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号召全党,把组织农民武装举行秋收起义当作目前最主要的任务。



9月,中共河南省委按照“八七”会议精神作出《河南目前政治与暴动工作大纲决议案》,决定在全省组织武装暴动。9月下旬,杨靖宇、李鸣岐召开中共确山特支会议,传达“八七”会议和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武装暴动工作的指示,即利用秋收时节农村阶级斗争加剧之机,发动农民暴动。结合确山实际情况,杨靖宇提出此次暴动目的:1、杀尽土豪劣绅;2、夺取豪绅枪支武装农民;3、唤起农民的阶级觉悟和自卫能力;4、准备将来的大暴动。会后,杨靖宇、张家铎、李鸣岐等人分别进行准备工作。他们奔波于各村、乡之间,日夜操劳,整顿党的组织,发动群众,筹集枪支弹药,并组织起一支50余人的农民敢死队作为暴动的主力军,抓紧时间,日夜训练。



10月下旬,中共豫南特委和确山特支举行联席会议,研究、确定起义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大家意见,杨靖宇提出起义地点定在刘店镇。因为:1、刘店地处确山、汝南交界处,反动势力相对薄弱;2、刘店是确山县的东大门,占据此镇可造成对确山县城反动势力的直接威胁;3、刘店群众基础好,便于发动;4、大恶霸李广化是还乡团头子、地方民团团长,穷凶极恶,血债累累。据侦察,李广化有二三十条枪,消灭他,既可为民除一大害,又可以武装我们的队伍,扩大革命影响。



会议决定,起义时间为11月1日,起义总指挥为杨靖宇。



1927年11月1日凌晨3点,杨靖宇率农民军敢死队迅速无声地来到刘店镇,首先解决了东、西寨门岗哨,然后登上寨楼,迅速将李广化团部包围起来。杨靖宇率队员们登上敌团部大院四周的房屋,向敌人猛烈开火,团丁乱成一团,东躲西藏。杨靖宇乘势向院内喊话:“团丁弟兄们,咱们平日无怨无仇,没有理由互相拼杀。李广化是大恶霸,我们只找他算账。你们原本也是穷苦农民,被逼无奈才来当团丁的,我们打李广化是为了穷苦农民翻身过好日子,你们何必给李广化当替死鬼呢?”



团丁们纷纷把枪放下,站在院子里高喊:“我们交枪,我们投降!”起义军冲进敌团部大院,收缴了全部枪支、弹药和粮食,刘店农民秋收起义取得了胜利。



新组建的确山县农民革命军在总指挥杨靖宇,党代表李鸣岐率领下,在河南确山、汝南、正阳、信阳等地区,广泛开展农村游击战争,创建了纵横100多里范围的游击根据地,拉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白区斗争——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三

--------------------------------------------------------------------------------

 1929年5月,杨靖宇被河南省委派往上海,参加中共中央举办的训练班,学习革命理论。在听了周恩来的讲课后,他很受启发。杨靖宇认识到中国革命将是一场漫长而又艰难的斗争,深切地领悟到革命理论对革命者的重要性,只有用革命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更好地为党工作。7月,中共中央派杨靖宇赴东北工作,中共满洲省委任命他为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化名张贯一。



抚顺是全国有名的煤矿,仅煤矿、铁路、电厂的工人就近10万人,他们饱受日本资本家的压榨、中国工头的欺凌,生活极其困苦,生命安全没有保障。



杨靖宇到煤矿后,由于他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很快就成为煤矿工人们信得过的贴心人。



日本矿主为了更大限度地压榨矿工们的血汗,决定裁减人员,加长工作时间。杨靖宇就借此机会发动矿工,以经济斗争的形式开展罢工斗争,矿工们将铁路岔道卡死,推翻运煤车,全矿陷入瘫痪。经受很大经济损失的日本矿主被迫答应了矿工们提出的条件。



杨靖宇在抚顺开展地下工作的联络站,选在靠近工人居住地方的“福合客栈”。



1929年8月30日晚上,由于叛徒王振祥的出卖,杨靖宇及其他十几位共产党员相继被捕,抚顺特别支部遭到破坏。日本警察署为了从杨靖宇口中探知共产党组织的全部机密,连续几昼夜对他进行严刑拷问。皮鞭抽、压杠子、坐老虎凳,往鼻子里灌凉水、灌煤油、灌辣椒水等残酷刑法,折磨得杨靖宇遍体鳞伤,多次昏死过去。敌人能用的刑法全都用了,但杨靖宇忠贞不屈,始终没有认罪、招供。日本警察署在得不到确凿证据下,以违反“治安维持法”为由将杨靖宇引渡给中国抚顺县公安局。1929年10月中旬,杨靖宇被抚顺县公安局解送至抚顺地方法院,随后又移送辽宁省高等法院。



12月25日,辽宁省高等法院检察处检察官陈士杰以“反革命嫌疑罪”起诉杨靖宇,依据“暂行反革命治罪法”第6条及第7条,杨靖宇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1930年1月,杨靖宇从辽宁省高等法院看守所被押解至辽宁省第一监狱,关入南监一舍。



在监狱中,他看到有的穷苦人因被冤屈入狱,但不会说也不会写,无法上诉申冤,就主动帮助难友写家信、上诉书。谁有难处,他都主动尽力帮助解决,因此得到了难友们的信任和敬仰。同时他还感化、争取了一些看守人员,设法搞到了一些官方禁止的书刊报纸送给他。他利用一切机会和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革命理论水平。



监狱里,犯人们的伙食原本就很差,加上狱吏挖空心思在犯人伙食上做手脚,从中渔利,犯人们的伙食就更糟。发霉的米,变质的菜,就这样也吃不饱。



1931年春节到了,监狱当局为表示“仁慈”,要在大年初一给犯人改善生活,答应给犯人吃白面馒头、猪肉炖粉条。结果,白面里掺了1/3苞米面,猪肉炖粉条几乎看不见肉。难友们非常气愤,杨靖宇发动难友们进行集体绝食斗争。典狱长见犯人情绪激愤,生怕事态扩大,只好妥协,保证今后一定按规定标准办伙食。



1931年4月,杨靖宇出狱,他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党组织,请组织马上安排工作。因杨靖宇所住旅店是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开办的,日本警察署从被捕的互济会成员的会议记录中发现杨靖宇的名字,因此,三天后杨靖宇又被逮捕。



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工农兵劳苦大众团结起来一致反对日本强占东三省。11月,经党组织多方设法,杨靖宇被营救出狱。



省委考虑杨靖宇在狱中身体遭到严重摧残,让他先休息一段时间,他恳切地说:“在敌人监狱里,我并没有累着,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为党工作。现在国难当头,我怎么能呆得住?”省委根据杨靖宇的一再请求,决定让他担任东北反日总会会长兼哈尔滨道外区区委书记。



在血腥的白色恐怖中,党的秘密工作极具危险性、突然性、残酷性,稍一不慎就会给党组织、战友带来巨大损害。杨靖宇凭着机警、智慧、果敢,积极组织工农大众开展反日斗争,在工厂、农村、学校甚至伪警察中建立了反日组织。



1932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杨靖宇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组织领导民众开展武装反日斗争。杨靖宇在哈尔滨工作的时候,常常在寒风凛冽、砭人肌骨的清晨,同摆冰滑子的工人一起劳动,借此联系群众,进行秘密工作。同时他还与铁路和工厂的工人们、青年们进行商讨……他常常以机智机巧的动作结合大胆勇敢的行动,躲过敌人走狗的跟踪,冲破敌人的防范。



1932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杨靖宇作为省委巡视员到南满地区的磐石、海龙等地检查指导工作,从此,更名为杨靖宇。



1932年6月,磐石中心县委在打狗队(以清除敌人奸细为目的的抗日组织)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队伍——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同日伪军展开武装斗争。同时义勇军团结、争取了抗日山林队常占的队伍共同抗日。由于县委主要领导没能客观公正、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政治工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复杂的关系和事态,致使队伍分裂,常占的部队脱离义勇军,义勇军面临严重危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杨靖宇奉命巡视南满。他要找到磐石中心县委和游击队,组织发动民众,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同日本侵略军进行殊死的决斗。

抗日名将——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四

--------------------------------------------------------------------------------

历尽坎坷和风险的杨靖宇在交通员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游击队。此时的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士气低落,连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的旗帜都不敢举,而是学着山林队采用的形式,以“五洋”报号,活动于桦甸县常山屯一带。就在这关键时刻,杨靖宇来到队上。他通过与党团员、干部、战士谈话了解队里情况及人们的思想状态,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大家坚定斗争信心。



杨靖宇对大家说:“我们这个游击队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是为打日本鬼子建立的队伍。可我们为什么要像山林队那样抱个山头,叫‘五洋’呢?难道这样偷偷摸摸地就能把日本鬼子打跑吗?”队伍中有些人辩解道:“我们队伍力量太小,磐石地方又到处是胡子窝,只有抱个山头活动才方便、安全些。”“队伍力量小,我们可以去发展去壮大,你抱了山头,山林队能瞧起你们吗?磐石有二十多伙山林队,总计数千人,要能把他们团结争取过来联合抗日,我们的力量不就强大了吗?所以,我们必须亮出工农反日义勇军的大旗。”



杨靖宇的话使大家受到很大鼓舞,豁然明白了造成被动挨打的原因。在杨靖宇的说服教育下,队伍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体干部、战士决心在党的领导下,杀回磐石,开展游击斗争。



不久,杨靖宇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磐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总队长袁德胜,政治委员杨靖宇。



1933年5月,杨靖宇奉命去哈尔滨参加中共满洲省委召开的传达《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即著名的《一·二六指示信》的会议。



会议期间,杨靖宇向省委汇报了南满地区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党的工作情况,民众生活的悲惨现状以及抗日游击队的活动发展形势。省委领导听完汇报后,与杨靖宇共同研究了如何在南满贯彻执行《一·二六指示信》的问题。省委决定取消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番号,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还决定杨靖宇为省委代表,正式调到南满地区领导抗日武装斗争。



1933年9月18日,在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两周年之际,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杨靖宇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为了扩大游击区域,开辟新的抗日战场,杨靖宇决定率司令部保安连、三团八连、九连南下。



10月27日夜,天黑如墨,冷风刺人,杨靖宇率部来到辉发江边。因无船摆渡,只好涉水过江。深秋的江水冒着寒气,战士们好多人还没穿上棉衣,站在江边已经浑身发冷,望水生畏。杨靖宇见状,不顾自己肺病复发,率先跳进齐腰深的江水中。战士们见师长跳下江,也不顾一切,相继跳入江中。江水湍急,站立不稳,杨靖宇拉着一个小个战土走在最前面,他回头对战士们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抗日打鬼子,连死都不怕,还怕这江水寒冷吗?只要大家咬牙坚持一下,到了对岸就是胜利!”



杨靖宇到长白山区后会见了山林队头领四海山,四海山依仗人多枪好,并没太瞧起这支抗日队伍。所以,当杨靖宇恳切地谈起要联合起来抗日时,他表示要联合抗日可以,但你们必须做到一件事,杨靖宇问什么事,他说,大邵本良平时残害百姓,你们若能把他给收拾了,我四海山就带领所有的山林队弟兄跟你去打鬼子。



邵本良原是土匪出身,后被张作霖收编并委任为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降日寇,任伪满军少将旅长。他凭着兵精将勇、训练有素,也根本没把杨靖宇放在眼里,曾扬言:“有我邵本良在,就没有他杨靖宇!”



1933年秋天,杨靖宇巧使调虎离山计,先率兵攻打凉水,凉水的敌人守不住了,马上向邵本良报告,请求救援。凉水距柳河县城125华里,是邵旅后勤基地,邵本良视为命根子。邵本良迅速率200多名骑兵向凉水奔去。经过3个小时狂奔,到达凉水,邵本良拿起望远镜,发现根本没有战斗的迹象。正在疑惑间,凉水守军连长前来报告:“三源浦被杨靖宇包围,请旅长速去救援!”邵本良暴跳如雷,举起马鞭狠抽这个连长:“不是你报告的杨靖宇快攻进凉水了吗?怎么一会儿功夫他又跑到三源浦去了?难道他有分身术?”连长结结巴巴地说:“刚开始攻得很厉害,打了一阵他们就撤走了,谁知道他们上哪了?”邵本良勒转马头,大喊:“快去三源浦!”



当邵本良赶到三源浦时,只见邵旅七团驻军营房被烧,烈火熊熊,浓烟直上天空。驻军一个连被歼,伪满铁路工程局被捣毁,警察署被端窝,日本缉查局长被俘虏。



就在邵本良在三源浦面对被烧的军营发呆时,杨靖宇率部急行军又攻占了凉水。邵本良气疯了,咬牙切齿地吼叫:“杨靖宇!你可真够狡猾的,我邵本良不报今日之仇,誓不为人。”



邵本良吃了败仗,向日本主子请求增派了兵力后,率大队人马向杨靖宇的驻地逼近。杨靖宇看见至少有两千敌人往山上爬,对参谋长说:“告诉战士们沉着点,等敌人靠近了再打。”



敌人越来越近,杨靖宇一声令下,“打!”顿时,枪声响成一团,被击中的敌人成片倒下,后面的敌人见状,转身连滚带爬往回逃。在打退敌人几次进攻以后,枪声逐渐停了下来。这时,一个战士押着一个伪军过来报告:“我们抓了一个俘虏,这家伙东张西望的,就好像是特意在等咱们似的,这是从他身上搜出的信。”拆开信一看,是邵本良写给驻守东南方向营长的命令:你部阵地无险可守,且兵力薄弱,是整个包围圈中力量最弱之处,要防止杨靖宇从你处突围。命令你部,务必守住阵地,我即派东边的部队增援你。若有疏漏,军法从事。



杨靖宇看完信,把信交给了参谋长,参谋长看后指着信说:“这下子邵本良暴露了自己的底细。”杨靖宇道:“不那么简单。你看四面的篝火,东南边的最少,按常理说明这里守军最少。像派兵增援这么重要的军事机密应该快速安全送到,可他为什么却要往我们眼皮底下送呢?”杨靖宇觉得其中一定有诈。杨靖宇分析,邵本良说的兵力最弱的地方正是防守最严密的地方,一个完整的突围方案在杨靖宇心中形成。



午夜,杨靖宇率领队伍来到了林中高地,从藏粮食的苞米垛底下取出缴获的日伪军服、战刀、钢盔、武装带等。大家伪装后迅速逼近敌人营地,这时一个日军小队长跑到一位当官的面前报告:“除了巡逻警戒的,都在休息。”那位当官的打了小队长一耳光说:“红军已被我们包围,你们竟敢睡觉,就不怕红军从你们眼皮底下冲出去吗?马上集合。”小队长忙去集合队伍。



杨靖宇见时机已到,一声命令:“准备战斗”,战士们弹上膛,刀出鞘。待日军士兵聚集到宽阔地后,杨靖宇一声令下,日本兵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就全部被消灭。当邻近的敌人赶来时,抗日联军早已无踪影了。



杨靖宇不计前嫌,多次帮助一些山林队与日伪军激战。一次,田麟队与邵本良旅六团相遇。激战中,田队渐渐不支,被逼进沟底,形势异常危险。杨靖宇闻讯率部队急忙赶来救援,抄敌人后路一阵猛打,敌人返身仓皇迎战,田队乘势反击,田麟得救,想拜谢救命之恩时,杨靖宇已率部队追击敌人去了。此前,田麟部下曾开枪打死打伤杨靖宇部队的战士,而今杨司令不计前怨,亲自率部队来救,令田麟感激涕零,并后悔未能见到杨司令。



1934年正月初八,杨靖宇率部来到城墙砬子,在他的争取、团结、教育下,山林队的首领将在这里与独立师举行抗日军联合大会。



参加抗日军联合大会的共17支抗日队伍。杨靖宇代表满洲省委首先讲话,他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并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组成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分析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形势。各队首领也踊跃发言,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主张。会议决定成立抗日联合军总司令部,通过了抗日联合宣言:“我们——南满的抗日领袖们,在祖国山河欲裂、严重危难之际,向东北同胞宣誓:我们一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抗日主张,不分见解、信仰,枪口一致对外,驱除日本帝国主义。”会议一致选举杨靖宇为抗日联合军总司令。

威震南满——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五

--------------------------------------------------------------------------------

杨靖宇的队伍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34年11月7日,在临江县板石沟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



1936年4月下旬,邵本良旅士兵被杨靖宇率部牵着走了一个月的时间。邵本良几次受创,心中既恼又恨。当发现了红军行踪时,他便发誓一定要消灭杨靖宇,并摆出决斗架势催师猛追。杨靖宇却避实就虚、忽东忽西,搞得邵本良晕头转向。时机一到,杨靖宇就打他个伏击,把邵旅拖得精疲力竭。



4月30日,杨靖宇率部队来到本溪县梨树甸子。为了消灭敌人,第一军制定了四不打战略:1.地形不利不打;2.不击中敌要害不缴获武器不打;3.付出很大代价不打;4.对人民造成损害不打。梨树甸子两边是山,中间只有一条路,是绝好的作战地点。战士们埋伏等待敌人,当邵旅进入包围圈时,杨靖宇指挥枪响。邵本良见中埋伏,急令部队后撤,但后路被密集的火力封锁。邵本良见大势已去,强扒下小兵衣服套在身上打马飞奔而逃。



杨靖宇又率部队来到与独立师结下鱼水深情的白家堡子。



爬上岗顶往下一看,杨靖宇和大家都震惊了:往日熟悉的屯堡变成一片焦土,房屋倒塌,烧焦的房架还在冒着青烟,随风吹来一阵浓臭的血腥味和乌鸦的乱叫及野狗争食的狂吠。这真是一幅目不忍睹的人间惨相,所有的房屋都被烧毁,几经搜寻竟不见一个活人。最后,在哈尼河边一个废弃的地窝铺里发现了受重伤的郭大叔,从郭大叔忍痛的叙述中,杨靖宇知道了事情经过:因这一带百姓经常帮助红军,引起日伪军的注意。1936年7月7日,日军守备队从屯中抓了十几个人,让他们带路去找红军,转了一天也没找到。第二天又抓了100多人去德威岗搜毁罂粟花,走到王志明沟坎,守备队遭抗联袭击,11人被打死,百姓趁机逃散。这下惹怒了敌人,他们把白家堡子周围25公里划为“通匪区”。



7月15日,几百名日伪军出动,对白家堡子进行血洗,见房就烧,屯堡变成一片火海,见人就抓,走不动的病号、产妇、老人当场被杀死。全村男女老少400多人被押解到大荒沟日本守备队院内。日本鬼子逼问红军所在地,没人出声。敌人从人群中挑出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农民逼问,见没有人吱声,便对十几个农民进行严刑拷打,这些农民宁死不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将这十几个农民活活折磨致死。



下午,疯狂的敌人将400多百姓强行押到村外东山根下,用机枪扫射,400多人倒在血泊之中。鬼子怕有幸存者逃出去,竟灭绝人性地对着每个尸体再刺上几刀,连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婴儿也不放过。郭大叔所幸未被打中要害,虽挨了刺刀,但还是得以生存。这就是万恶的日本侵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的“白家堡子惨案”。



杨靖宇得知,血洗白家堡子的日军守备队及邵旅留守团改编为“日满混成警备旅”,将卷土重来。他决定在敌人必经之路的险要地段设伏,消灭邵旅,夺取军用物资。



八月盛夏,邵本良和英俊志雄骑着马率领主力移防。邵本良和英俊志雄都格外小心,不时地督促队伍加速前进。当行至杨靖宇的部队埋伏的黄瓜地时,杨靖宇发出战斗命令:同志们!为白家堡子死难同胞报仇的时候到了,狠狠地打!邵本良大惊,未来得及下马就被打翻在地,英俊志雄于乱军中挥舞军刀,命令部队撤离公路。突然,江边柳树趟子里飞出一颗颗手榴弹,弹飞如雨,日伪军成片倒下。日伪军经不住两面夹击,仓惶之间逃的逃、降的降。



打扫战场时,没有发现邵本良。原来,邵本良看败势已定,趁乱钻进江边一个草堆里,直到红军撤走,才探出头来。后来他用枪逼着来江边割草的朝鲜族老人脱下外衣,装扮逃走。



几个月后,在山势险峻、道路崎岖的金川回头沟,杨靖宇率部再次将邵旅主力包围。激战中,邵本良身负重伤,在护兵相救下逃回八道江。



日本人见邵本良又一次损兵折将重伤而归,遂派人将邵本良送到沈阳日本陆军医院软禁起来。第二年春天,奉天日本宪兵队下山大佐命令日籍医生将邵本良毒死。



杨靖宇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不断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统治,敌人对此恨之入骨,想尽一切办法要消灭杨靖宇和他率领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敌人不甘心军事上的一连串失利,无奈之际,编造谣言,欺骗百姓,说杨靖宇已被打死或是受伤,并遍贴告示,悬赏缉拿杨靖宇。



1936年7月初,由杨靖宇主持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南满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根据中共中央“八一”宣言和汤原会议发表的《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精神,决定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第二军政治委员魏拯民率小部队风餐露宿,经长途跋涉来到河里地区。



几天后,杨靖宇和魏拯民共同主持召开了东、南满党、军高级干部会议(即河里会议)。会上,魏拯民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撤销中共满洲省委,按4大游击区组成东满、南满、北满和吉东四个省委和组建东北抗日联军3个方面军的指示。会议决定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王德泰任副总司令。会议根据东满、南满抗日斗争实际情况,决定将东满、南满党组织合并组成中共南满省委,魏拯民任省委书记。



中共南满省委的建立和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组成,使东、南满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连成一体,结束了一军、二军各自为战、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众抗日救国的信心和热情。



1936年春,杨靖宇派于指导员来集安东岔、长岗一带活动,了解情况,宣传抗日。1937年正月,于指导员率13名战士来到东岔。于指导员率领战士们活动于村民之间,在与村民的交往中,同一些年轻的、有爱国心的农民由感情投合到互相信任,使村民对抗联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日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抗联一军的宣传、团结、教育下,东岔村群众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家家都把为抗联筹粮买布当成自家的事,东岔村成为一军可靠的根据地。杨靖宇经常在晚上带几个警卫员到东岔村里看望农民,了解情况,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坚定了群众支援红军打败日本强盗的信心和决心。



不久,在军部秘书长韩仁和主持下,召集刘邦林、王绍先、刘作文、林喜儿、李文有开会,成立了东岔村暗中抗日五人小组,组长刘邦林,副组长王绍先。这个小组,为抗联一军开辟老岭山区抗日游击区、创建东岔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



1938年6月10日,刘邦林从敌人电话中得知索旅请求县城驻守日军为其补充给养的消息,立即报告杨靖宇。6月12日,杨靖宇接到刘邦林报告,索旅第42团一部从文字沟门出发,向县城开去。杨靖宇率领部队在家什房子设下埋伏,敌人依仗武器装备精良,认为白天抗联不敢出来,大摇大摆地步入包围圈,我军向敌人猛烈射击并发起冲锋,仅几十分钟时间,将敌人全歼。



为掠夺东北的矿产资源,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4月开始修建通化至集安的铁路。集安老岭段,山高势险无路可通,只能凿岩开洞。被强征的劳工饱受军警监工们的残酷迫害,苦不堪言,隧道工程进展缓慢。



1938年3月初,杨靖宇在集安东岔村主持军事会议,会议决定袭击老岭隧道工程。老岭隧道工程区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且戒备森严,日军丹冶小队及伪骑兵第35团一连担任守护,角田守备队日夜巡逻,强攻硬拼势必造成重大伤亡,杨靖宇决定以智取胜,兵分三路。



3月13日下午,杨靖宇率500人来到十一道沟。沟口有一伐木场,几百名衣衫褴褛的劳工正在伐木,十几个鬼子和警察守护。



部队迅速包围了伐木场,面对突然直抵胸膛闪着寒光的刺刀,鬼子、警察乖乖举手投降。



随即,杨靖宇又率领部队和劳工们冲向日本鬼子工程区,缴了鬼子兵的枪,砍断了两道电网,冲进日本东亚土木会社事务所。日军守备队及日本监工山田芳松、荣田太十郎等人进行顽抗被当场击毙。



与此同时,第二路人马攻占十一道沟工地发电所,消灭了守敌,破坏了敌人的发电设备;第三路人马袭击十二道沟存放物资的仓库,日军警备队负隅顽抗被全歼,其余伪军及日伪铁路员工皆仓惶逃命。



杨靖宇组织战士们率领被解放的劳工们搬运缴获的大批粮食、物资及枪支弹药。此战役,据敌人公布的统计数字,损失总额达20万日元以上。

智突重围显神威——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六

--------------------------------------------------------------------------------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杨靖宇指挥下纵横吉辽两省,驰骋三十余县,同凶残的日本侵略军进行殊死搏斗,严重威胁着伪满洲国的傀儡统治,扰乱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战略部署,牵制日军几十万兵力,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进程。然而,日本帝国主义不甘心战场上失败,除加紧部署实施军事围剿外,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采用极其狠毒、残酷的办法,以铲除东北的抗日武装。



为了彻底分割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断绝人民群众对抗联的物资支援,日伪当局实行“匪民分离”政策,将分散居住在野外的村民房屋烧毁,将百姓强行迁移至筑有严密防范设施的大屯子——集团部落中居住。凡不愿迁移的村民及财产均被杀光、抢光。



集团部落四周设有铁丝网,网内建围墙,东西南北四角建炮楼,出入大门设岗,部落内驻有日伪军,配有警防队和自卫团。集团部落规模为30户、50户,大者百余户。村民出入要挂号,种地不准离部落太远,禁止种植可供直接食用的土豆、玉米和豆类。这样,抗联基本上断绝了与群众的联系,生存、斗争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



1933年12月22日,日伪当局公布《暂行保甲法》。该法规定:居民以10户为一牌,村为一甲,一个警察管辖区内的甲为一保。牌设牌长、甲设甲长。如某一牌出现“扰乱治安”等犯罪人,牌内各户都连坐有罪,课以“连坐金”,重者将被判刑和杀头。有“通匪者”将全家枭首示众并株连邻里。



为强化法西斯专制,便于分辨“匪、民”,各县都成立了“指纹班”、“特搜班”。凡集团部落居民都经严格审查后,发放“居民证”。凡8岁-55岁的城乡居民都被强制按取手印指纹。“特搜班”在搜查“居民证”时要核对该人指纹,如有不符者,即当作嫌疑犯扣押或处决。



为防止农民在庄稼成熟、收割时将粮食送给抗联,日伪当局强迫农民提前收割农作物,不惜动用大批军、警、自卫团监督农民。无论庄稼是否成熟,一律按指定日期集体收割、集体打场,严禁个人单独收割。农民收割的粮食一律集中搬运到指定地点存放,并派军警看守,严禁粮食外流。



上述敌人实施的种种政策、法规、措施使东北人民的生活陷入极度贫苦之中,也使抗联第一路军将士陷入孤立无援的艰难境地。



1937年12月21日,抗联一军军需部长胡国臣被俘,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叛变。



1938年2月11日,抗联一军政治部主任安光勋在对敌作战中负伤,在疗伤中被敌抓获,因贪生怕死而叛变。胡、安二人进言,要想消灭杨靖宇所率一军,必先除掉一军的一师。



1938年5月,胡国臣及沙山伍长率人抓到抗联一军一师师长程斌的母亲及兄程恩,将二人带到本溪县碱厂街作为人质。时值一师西征失利后返回桓仁、宽甸一带活动。因与军部失去联系已很长时间,一师处境非常困难,经常断粮,不得不以野菜为食。就在此时,程斌得到母、兄被扣的消息,决定投降。1938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一师115人在程斌挟迫下叛变投敌。



程斌的叛变,使东南满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面临异常严峻的局面,为避免遭受重大损失,杨靖宇及时制定了应急措施,重新作出军事部署,他主持召开了中共南满省委和东北抗联第一路军高级干部会议,即第二次老岭会议。会议决定:一,改组南满省委。实行战时体制,在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内设置南满省委代行机构,实行党军一体化;二,为免遭敌人破坏和镇压,撤销地方党组织及抗日外围团体,地方干部转入部队,参加抗日武装斗争;三,撤销抗联第一军、第二军番号,改设3个方面军,一个警卫旅。



1938年9月,日伪对抗联一路军秋冬季大讨伐,在东南满地区展开。敌人纠集1.5万余兵力,采取“断其粮道、绝其补给、逐步压缩包围”的办法,搜索、跟踪、追击杨靖宇及所率直属部队,斗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伪通化省警察大队成员几乎全是抗联变节人员,他们熟知抗联作战方法、活动规律。程斌率队到集安后,情况大变。日伪军白天出击,晚上休息,程斌白天休息,晚上追剿,致使抗联处处被动。为尽快摆脱被动、不利的局势,冲破敌人疯狂的军事围剿,杨靖宇决定率军部直属部队撤出集安抗日游击根据地,北上濛江(今靖宇县)、金川(今辉南县)、抚松一带山区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斗争。



10月末,杨靖宇率军部警卫旅及少年铁血队共400人从蚂蚁河上游出发,拟经通化过临江而至金川再赴桦甸、濛江并与抗联二军四师取得联系,贯彻两次老岭会议精神。



因敌人到处设卡,警戒严密,行军20多天竟与敌交战10余次。11月6日晨,杨靖宇率部穿越通辑铁路,袭击了通化县六道沟、七道沟及郝家街三处敌人据点,然后继续北上,敌人则调重兵,紧追不舍。



11月18日晨,杨靖宇率部来到位于临江县河口以里的岔沟,这里山高岭险、沟深谷幽,是通往金川、濛江的必经之地。空中传来震耳的轰鸣,一架日军飞机在低空盘旋,接着飘落下无数传单,只见上面写着:“杨靖宇,你们已经被皇军布下的铜墙铁壁阵包围,你们跑不了啦,赶快放下武器投降吧。”“杨靖宇,你若率部归顺,封你为东边道都督。”杨靖宇大笑:“要是东边道归了我们,你日本人不就得滚蛋了吗?”



自杨靖宇撤离集安以来,敌人一直紧盯急追,杨靖宇率部刚进入岔沟,便被数倍于己之敌包围。杨靖宇率参谋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察看了周围地形,命令三团掩护,并亲率一团及少年铁血队抢占了制高点。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程斌见抗联阵地久攻不下,便令其部下到阵前喊叫抗联阵地上熟人的名字,劝其投降归顺皇军。为压住叛徒的嚣张气焰,杨靖宇从少年铁血队中挑出20名会唱歌的战士组队向叛徒展开攻势,他们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留下子弹打鬼子!”“抗联男儿志如钢,精忠报国美名扬。”“卖国求荣真可耻,遗臭万年成狗屎。”压倒了程斌劝降的嚎叫。



天黑了,敌人点燃了无数火堆,把我军围困在中间,敌人认定杨靖宇已插翅难逃。杨靖宇清楚,必须在今天夜里冲出敌人包围圈,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白天,他仔细观察过周围的山势地形和敌人部署情况,分析出正南方肯定有重兵把守,而山势险峻的西北方则是敌人兵力最薄弱的地方。



杨靖宇果断部署:挑选20名精干战士组成突击队,配以机枪,用强大的火力打开缺口,司令部机枪连和少年铁血队随后跟进,打破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打开缺口后,一队向左,一队向右,扩大突破口。司令部紧跟突击队,警卫旅一团、三团殿后,边掩护边突围。



岔沟突围战是抗联斗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彻底粉碎了日伪苦心谋划20余天的包围、全歼杨靖宇部的计划,使陷入困境中的抗联一军转危为安,充分显示了杨靖宇过人的胆魄和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英雄大义照千秋——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七

--------------------------------------------------------------------------------

1939年5月1日,日伪政权在通化设立第八军管区,王之佑任司令官,专门围剿抗联第一路军。9月,吉林、通化、间岛三省日满军警宪特东边道联合讨伐司令部成立,实施对三省的联合军事围剿,敌人投入兵力7.5万人。10月,组成通化省讨伐本部,总指挥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率日伪军警及叛徒程斌、崔胄峰、唐振东等大队人马开进濛江,专门打杨靖宇。



同时,《通化省一九三九年治安肃正指导纲要》、《一九三九年度通化省秋冬期治安肃正讨伐计划》、《一九四O年治安肃正计划》3个文件出台,目的只有一个:消灭杨靖宇。其行动策略是:同时遇到抗联和抗日山林队,专打抗联,不打山林队;若是同时遇到杨靖宇和其他抗联部队,专打杨靖宇,不打其他抗联。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杨靖宇十分冷静、坚定,制定了“保存实力,化整为零,分散游击,粉碎敌人冬季大讨伐”的战略计划。



1939年11月22日,杨靖宇率司令部直属部队、警卫旅一团、三团进入濛江,集结于濛江境内。有资料记载的日伪军警宪特计31支部队共2.5万人,杨靖宇部队400余人。这时的濛江,敌兵层层布阵,路路设卡,张开大网,等待杨靖宇的到来。然而,等待杨靖宇的更大困难是断粮、是饥饿。



杨靖宇所以率部转战濛江,不仅因为濛江山高林密便于隐蔽,利于出击,更因为濛江境内建有各种各样的密营70多处,储有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抗联将士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资。但这些密营及物资,早在杨靖宇部队进入濛江前,已被程斌率其部下破坏殆尽。此时,杨靖宇所率部队寒无棉、食无粮、住无处,且天气寒冷,积雪浅处至膝盖,深处到大腿根。冷极了,战士们就在雪地上跑、蹦,但肚子里没有食物,蹦几下就没劲了;困极了,又不敢睡实,否则,就会被冻僵再也起不来了;饿极了,战士们就用刀刮下一块榆树皮,去掉老皮,剥嫩皮放在嘴里嚼,又苦又涩,极难下咽。就是在这极端艰难的处境中,杨靖宇率领他的将士们仍在苦苦地支撑着、坚持着。



为免遭敌人聚歼,杨靖宇决定分兵,派军部警卫旅政委韩仁和与一团政委黄海峰率警卫旅60人移师北上,而自己则率机枪连、特卫排、警卫旅一部及少年铁血队约200人继续留在西岗地区牵制敌人。



1940年1月21日,一路军军部警卫旅一团参谋丁守龙叛变投敌。丁守龙向敌人全盘供出了杨靖宇进入濛江后的行军路线、活动区域、现在处境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致使敌人对杨靖宇的部署、活动了如指掌,置韩、黄二人挥师北上而不顾,集中全力追剿杨靖宇。



1月29日晨,杨靖宇率部摆脱了几股“讨伐队”追击后,来到金川县马屁股山。行进中,部队误入敌人阵地。杨靖宇沉着、镇静,凭借枪声、喊杀声判断敌人的方位、虚实、多少,机智果断地组织、指挥部队突围。此战,冲出来的部队到达五斤顶子时,只剩60人。



2月1日,军部特卫排排长张秀峰携手枪4支、现金9960元及他所掌握的机密文件向濛江县五斤顶子森林警察大队投降。



2月2日晨,程斌大队、申麟舒大队、日本守备队、森林警察队数百人包围了杨靖宇部宿营地——那尔轰古石山区,杨靖宇率部奋勇还击,拼死突出重围。此战后,仅剩30人。



2月4日,杨靖宇率部攻打新开河木场,经激烈战斗,夺得一批粮食。途中又与大批敌人遭遇,队伍被打散。此时,杨靖宇身边只剩下15名战士。就在这时,抗联第二路军交通员奉命经艰苦跋涉来到濛江县西岗区,找到了杨靖宇,转交了总司令周保中写给杨靖宇的信。信中介绍了抗联第二路军及北满地区斗争情况,并建议一路军在环境极端艰苦、斗争实在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下北撤,与二路军会合,背依黑龙江和苏联,保存实力,以图再战。



2月6日下午,杨靖宇率16人来到一个大木场,他们在靠近山边的木垛中坐下来休息。这时,远处传来枪声,是程斌大队尾追而来。杨靖宇急令将火踩灭,分两队突围。此战后,集结起来的队伍只剩7人,交通员被子弹打碎胯骨,伤很重。



天黑后,杨靖宇率6名战士抬着交通员在没膝深的积雪中艰难地行走着,交通员趁大家不注意,拼力翻身摔在雪地上。他说:“杨司令,你们快走吧,抬着我,咱们谁也走不出去。你们再不走,我就开枪打死自己。”说着他掏出手枪对着自己的头,杨靖宇轻轻推开他的手,难过地点了点头。



几个警卫员在一个隐蔽、避风的地方用树枝为交通员搭了个小窝棚,杨靖宇让黄生发给他留下一些干粮,对他说:“你先在这坚持几天,我们联系上部队就马上派人来接你。”交通员泪眼汪汪,他紧紧握住杨靖宇的手。



1940年2月15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6名战士,而且4人受伤。杨靖宇决定分开走,他让黄生发带领另外3名伤员往回走,避开敌人,找关系住下养伤,并联络部队到七个顶子会合。他带警卫员朱文范、聂东华继续向前走去联络部队。



当天下午,杨靖宇等3人来到大北山下,杨靖宇让两名警卫员去搞吃的,并约定了会合地点后,向山上爬去,当爬到半山腰时,山下传来喊声和枪声。他回头一看,黑压压的敌人追了上来,原来是叛徒崔胄峰带领日军一个讨伐大队600余人顺地上的脚印尾追而来。



杨靖宇飞奔上山,选有利地形隐蔽,同敌人展开枪战。打了一阵,敌人见只有一个人,便停止进攻,喊话劝杨靖宇投降。杨靖宇见太阳已快落山,便将计就计说:“让我投降可以,你们派一个人过来谈谈条件。”日军大队副伊藤立功心切,喊道:“你等着,我马上过去。”他刚站起身,杨靖宇一枪打中其胸部,伊藤倒地身亡。崔胄峰一看,大叫一声,蹦了起来,刚迈出一步,杨靖宇一枪打断其右腿。趁敌人一阵混乱,杨靖宇钻进了林子里,也就在这时,一颗流弹打中他的左臂。



天已完全黑了下来,夜里气温最低时达零下40℃,敌人的队伍被杨靖宇拖得狼狈不堪。敌人又饿、又累、又冻,逐渐支持不住。行进中,不断有人倒下去,到天亮时,600余人的队伍只剩下50多人。



2月18日,警卫员聂东华、朱文范在距濛江县城东南6公里的大东沟附近遇到打柴人赵学安,二人给他很多钱,求他给买些吃的,赵学安答应回村去买。不料,赵学安回村后,即向敌人报告。警防队的特搜指纹班立即出动包抄,聂、朱二人英勇抵抗,不幸中弹牺牲。



2月22日晚,杨靖宇来到濛江县城西南6公里处保安村三道崴子,在一个破地仓子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夜晚。



他被严寒冻醒,浑身冷得发抖,想到千百万破碎的家庭和被残杀的同胞,他心中涌起一股怒气和豪情,一定要挺住,活下去。他要吃东西,但他已没有力气到外面扒树皮了,他从破碎的棉衣上撕下一团棉花塞进嘴里,干涩、难咽,嗓子火辣辣的,他抓起一把雪放进嘴里,趁雪融化时用力吞下棉花。



23日上午10时,林中雾气渐渐散去,杨靖宇隐隐听到说话声。保安村农民赵廷喜等上山打柴路过这里,杨靖宇喊住了他们,四人被杨靖宇奄奄一息的神态吓了一跳,杨靖宇说:“我已经几天没吃东西,饿得不行了,请你们帮忙给我买点吃的,再给我弄套衣服来。”四个人没人敢应声,其中一个胆大点的说:“现在你的处境这么困难,不如归顺了吧,归顺了,日本人不会杀你的。”杨靖宇坚定地说:“你说的也许不错,但我有我的想法,我是决不能归顺的。就这么办吧,我多给你们些钱,你们把我所要的东西买来。”四人答应了,他们分头离去。



其中一人回村遇到特务盘问,害怕杀头,把情况告诉了特务。特务马上报告了他的上司。讨伐本部接到报告,认定这人就是杨靖宇。岸谷隆一郎立即派人分五批向三道崴子急进。



杨靖宇怀着希望在等待打柴人拿食物和衣服回来。突然,他隐隐地听到汽车声,知道情况有变化,他立即向山上爬去,但没爬出多远,便再也爬不动了。无奈,只好在树丛中隐蔽起来。



下午3时50分,敌人陆续到达三道崴子,分成两队搜索包抄。走在前面的士兵发现左前方树丛中有动静,便向后招手示意不要出声跟上来。只见树丛突然晃动,一个高大的身影跳起来,向前跑去,敌人在后紧追不舍,杨靖宇边退边还击,最后,他来到遍地乱石的河边,在一棵大树下隐蔽起来。



杨靖宇知道突围无望,便趁敌人喊话空隙,点火烧毁身上所带文件。敌指挥官大阪知道,对杨靖宇,活捉和劝降都是办不到的,于是下令:“干掉他!”



 一时间,所有的轻重武器一齐射向杨靖宇隐身处。杨靖宇视死如归,沉着应战,两支手枪不停地射向敌群。20分钟后,杨靖宇左腕中弹,手枪掉在地上,他顽强地用右手继续向敌人还击。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他的胸部,他身子一晃,紧接着身上又中数弹,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倒在冰冷的濛江大地上。当时的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16时30分。将军的遗物有破烂的衣服、三支手枪、230颗子弹、钢笔、怀表、指南针、现金6660元。经叛徒确认,被打死的就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敌人解剖了杨靖宇的胃,发现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而只有棉絮、树皮。凶残的敌人割下杨靖宇将军的头颅,悬挂示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