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歼-10战机研制揭秘 邓小平提议 611所担任研制任务 (图)

(2007-02-06 15:35:36) 下一个

中国第三代新型战机歼-10正式装备部队,成为现役中国最先进的主力战斗机,被军方认为是制敌取胜的“杀手锏”。但对于歼-10的研制过程却少有人知,日前,有媒体对此进行了披露。

  据《南方周末》报道,中国一航直属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许德介绍,1982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听了邹家华(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汇报后,提出要搞一个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投资五个亿。研制任务交给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也称611所)。



  1986年1月,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批准歼-10立项研制,代号为十号工程——当时定位F-16。在当时国内一些专家看来追赶F-16“望尘莫及”。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歼-8战机,也只是二代机,而先进的第三代战机美国的F-15、F-16和苏联米格-29,已经开始装备并应用实战。

  时年56岁的宋文骢领衔担任歼-10总设计师,他此前曾担纲设计歼-7C,名义上是国产,不过技术仍是仿制苏联的米格-21战机。经过在全空军范围内反复筛选,24人进入试飞员的考核。

  歼-10全部使用计算机操纵,这对早已习惯第一二代飞机拉杆、蹬舵的飞行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歼-10的设计中,中国首次采用现代飞机设计理念,把人和系统放到一起进行研究,以达到人机一体。

  1993年,试飞员雷强等5人脱颖而出,被确定为“首席试飞员小组”成员——这也是与国际接轨。这一年,品质模拟试验台建成,上面的模拟器操作逻辑、灯光照明和座舱内所有设备都跟真飞机完全一样,试飞员还可以演练不同气象条件、不同特情的飞行状态。

  从第二代机械传动战机,到第三代数字电传飞机,跨越非常大。从气动外形布局,到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从综合化航电系统,到计算机辅助设计,歼-10完全“脱胎换骨”,仅新成品率高达60%。

  1997年11月,歼-1001架样机,终于停在起跑线上。雷强被确定为首飞飞行员。

  1998年3月23日,具有鸭式结构布局的歼-1001样机在成都军区温江机场首飞。

   一二代战机属于静安定飞机,第三代战机属于静不安定飞机。

  首飞成功,试飞员们接下来的工作是对战机进行反复检验,使设计缺陷逐一得到暴露、修改,为战机定型做准备,也为以后飞行员的操作提供依据。

  1999年,何斌斌等第二批四名试飞员进入型号调整试飞,这是更大强度的试飞——只有飞出极限值,新型战机的性能才能得到拓展。何斌斌后来写了《大侧风飞行方法》,“歼-10的抗侧风性能成倍数增加”。

  “低空大表速”试飞,考验飞机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和颤振特性。低空大气稠密,飞机速度越快,速压越大,一旦越过临界点就会导致飞机解体。“低空大表速”就是要飞出在飞机不解体的前提下,飞机速度所能达到的最大逼近值。

  2003年12月1日,李中华向“低空大表速”极限值发出挑战。他从万米高空以向下25度角度,全加力、超音速状态向下俯冲。随着飞机加速,身体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当速度达到120米/秒时,“就像坠入无底的深渊,被丢在了无边的黑暗寂静世界。”

  地面监控室里,监视器显示飞机速压已超过了9000公斤,到距地面不到千米时,速度完全达到并超过了飞机的设计值。李中华拉起杆,飞机机头瞬间扬起,重新驶入天空。

  这一飞,创造了国产飞机在大气层最快飞行速度的纪录——超过了运载“神六”的火箭在大气层中1300公里/小时的速度。

  据统计,国外试飞这个课目解体摔掉的飞机不下50架。俄罗斯第一架苏-27试飞,就发生机毁人亡惨剧。但没有消息说,

  此外,歼-10还实现了空中启动和空中对接加油。

  2003年12月21日和23日,徐勇凌两次升空,导弹发射成功。国产第三代战机的定型试飞划上句号。

  成飞公司副总工程师苗文中介绍,歼-10试飞一个架次的综合花费是27万元。歼-10飞机定型前一共试飞了3000 多个起落。李中华试飞“大迎角特性测试”课目,原定30个架次的试飞任务,经过优化编排,只用17个架次就完成了任务,为国家节约经费300多万元。

  定型不久,中国第三代新型战机正式装备部队,歼-10双座机、歼-10改进型、海军型正全面推进。军方人士称,歼-10已经成为现役中国最先进的主力战斗机,是制敌取胜的“杀手锏”。它实现了中国空军武器装备从数量规模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跨越,为未来在高科技条件下,夺取制空权,打赢局部战争创造条件。按照“公开一批,研制下批”的原则,有人士预计,中国空军更先进的新一代战机将问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