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2024 (69)
2025 (2)
昨天刚从南方回来。今天是去办公室的日子,有点累,不想开高速,但也不想改为“在家工作”,就去了离家很近的另一个分部点卯。
我最喜欢这个分部的中庭和里面种着的两棵琴叶榕(Ficus pandurata)。百科知识说琴叶榕“可高达两米”,我们办公室这个可不止两米,都达到两层楼高了。
每次去,都像会老朋友一样和它们说说话。
坐在中庭喝咖啡,想到我这个劳动妇女工作了30+年了,不得不拍拍自己的肩膀安慰一下。
我从很年轻的时候就不喜朝九晚五的工作,“那不是给自己上紧箍咒嘛”!我说。
没有含着金汤匙出身,一出校门还是得投身职场。但不得不说,我在国内工作的五年很爽:不用坐班;周游全国去出差;做兼职赚外快;期间也没耽误成家生子,佩服自己年轻时旺盛的精力。
出国读书,我的理想是黑袍加身然后做教授。
说到这里我想统计一下有多少网友喷出了一口茶或者咖啡:“你这个看西瓜摊的,怎么这么不知天高地厚”?
嗯,我就是这么谜一样地自信。
后来,我奖学金断供、收留我读博的学校很水(读出来大概只能去教CC)、不得不坐灰狗来纽约闯江湖的故事说过N遍了,不再提了。
于是,我就这么混迹职场,做我最不愿意的“早九晚五”之螺丝钉至今......
回首望去,很多的感慨,更多的是感恩。
对我这个懒人来说,做生意摸不着头绪、炒股顶不住压力、炒房淘粪肯定倒在黎明前......还是上班搬砖性价比最高。何况,我一路遇到贵人:职场小白时遇到贵人姐姐出手收留,踏出正规职场的第一步;羽翼稍丰得到行业龙头老大青睐,随手给一个虚职不说还给一个办公室,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中城喔;十三不靠地转去另一个行业,被当作“纽约菁英”招揽;不知天高地厚想跳槽去花街扫地,被亦师亦父般的老板按下,并助我拿到counter offer......
我驻扎文学城的一个起因是写了《职场十年》系列,那是2007年写的工作十年回顾(1996-2006)。不是说写得多好,但当时大家的共鸣和鼓励,让我觉得网上写东西挺有意思的,于是就这么唠叨至今。(有兴趣的可以去我的博客,《职场故事》目录之下看我的拙作。)
2000年,我从一个挥金如土、上班喝酒、下班接着喝酒的奢华公司,转到目前的传统行业,珍惜和两棵“琴叶榕”的缘份,我觉得成长的不仅是工作能力,更是对生活的顺应能力。
工作还是很重要的。我不同意“工作只是一张支票”的理念,如果这么想,每天上班都不会走心,很难找到乐趣,更难以成长;我也不喜欢把工作看得过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另一个极端,因为看到太多工作中气势如虹、退休了就一个糟老头的例子。
工作和人生中其他环节一样,就是讲个平衡。一旦找到和自己气场契合的工作,就抓大放小,遇到沟沟坎坎该忍的忍、该争的争,过去就又是一个艳阳天。
比如我们公司,曾经非常保守,光是Dress Code就会让很多人受不了:不能留胡子、鬓角要刮齐、裙长过膝、裤长过踝、裤腰如果有袢袢,必须用皮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吧?我见过不少女士裤子扎在衬衫外但不用皮带的)......不过,我原先那吃饭签单、开会包游船的龙头老大要裁人可是整锅端的;现公司在美国本土从不裁员,即使2008年职场一片哀嚎,我们照样有年终奖。那么,穿长裙系皮带又有什么不能忍的?
何况,公司和人一样都要与时俱进的,我们公司现在可以留胡子、可以染发、可以穿牛仔裤;附设健身房、游戏室;为了讨好年轻人就差把楼梯改成滑梯了;”混合制“在家工作早在疫情前就开始了;疫情期间全员在家整整三年......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说来就来了~
我还有一个体会是工作中没必要掐尖逞强,“凭技术吃饭”更是一个误区,离开谁天都不会塌的。高调的“大拿”往往会着相;反而,职场中最不能惹的就是貌似没啥本事的“常青树”,别的不说,他们顺应环境的本事肯定是杠杠的,如果自己不是同类,千万不要和他们叫板。
虽然我走了和年轻时理想相悖的职场之路,但走过来觉得也没那么糟。顺应生活、和自己握手言和是一种修为,天天搬砖就当给自己注册了一门修行功课,没什么不好。
祝大家工作愉快,不工作的更愉快~
开玩笑,我当时职场遇到气场不合的女老板,非常痛苦。看你的职场十年给自己打气。谢谢
谢谢鼓励。你说的这段太好了,值得记下来时时提醒自己。谢谢分享~
水星好!不是自谦,和很多老留相比,我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学历,在职场磕磕碰碰一路成长,多亏很多人的提携帮助。
谢谢喜欢,更谢谢鼓励。有空常交流。
嗯,我们老中都是聪明勤勉加苦干实干的。有时会吃亏,但大多数时候自己得心应手、别人也可以信任我们,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下一代比我们全面发展,看好他们。
谢谢Helen夸奖。我哪里有这么好,无非是工作时间长了,磨出耐心来了。
“工作和人生中其他环节一样,就是讲个平衡。一旦找到和自己气场契合的工作,就抓大放小,遇到沟沟坎坎该忍的忍、该争的争,过去就又是一个艳阳天。”
插一句:There are exceptions to everything. Overall, though, we all more or less get what we deserve. Put another way, life is not always fair, but all of us can succeed by controlling what is within our control.
千真万确!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成为技术大拿,从未被教育过,要善于表述(presentation)自己,自己的观点,在职场上很吃亏。
学会了,也晚了,该退休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