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2024 (69)
2025 (4)
早上和好友聊天,不知怎么想到Bukowski的金句,于是一起感叹了一下人到中年日复一日的平淡和无奈。
"The nine-to-fiv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trocities sprung upon mankind. You give your life away to a function that doesn't interest you. This situation so repelled me that I was driven to drink, starvation, and mad females, simply as an alternative" by Charles Bukowski
平心而论,我不是爱抱怨的人,对工作也持积极态度。曾满怀热情地写过“职场十年”系列,虽然没有接着写“二十年"系列,但对现有工作还是充满感恩。虽然,我曾经有更加自由而丰富的工作,但既然生活需要我朝九晚五,我就争取做到最好吧。
Bukowski的话让我想到的倒不仅是"朝九晚五",他让我回顾了一下自己。
前两天在坛子里闪片。大家都说我从小看着就是乖乖女。我说:"嗯,看着乖......” 这让我想了一下我到底乖不乖呢?
我不记任何青春期反叛。我记得唯一一次闹别扭好像是我感冒了还要去游泳,我妈不同意,我就站窗口哭。我妈不为所动,我哭得也不知道怎么收场......因为这份尴尬,所以至今记得。
我好像也没有什么中年危机。儿子大学时曾问他在哪里纹身的,我也想去弄一个。对着镜子想像好久了,想纹一只凤凰,轻灵精巧地从后颈延伸到肩胛和上臂。脖子、锁骨、肩胛,是我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儿子劝我说:"还是不要吧?万一以后胖了,凤凰变成肥鸭;万一瘦了,则变成风鸡了......“如果这个算中年危机的症状,我未遂了一次而已。
好友说我有典型文青综合症。我不排斥文青,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担起这个标签。我把自己定位为文科女的时候,好友纠正我:"你怎么忘记我俩中学理科班同窗的事了?” 好友可是国藤理科学霸,沾她的光,我好像也可以往理工女的队列里蹭一下......
那天我在紫檀闲逛,想到如果当年有紫檀,我爸一定会去,还会是积极分子。我爸曾以我为傲,觉得我聪明有潜力。其实,我自己知道我只是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精于考试而已。很多科目并没有兴趣,更谈不上爱。我从17岁违背我爸心愿自作主张择校之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按理出牌多少年。父母却一直站在我背后,默默支持。这样的爱,无以回报。
我到底在追求什么呢?我想,我是一直喜欢有趣的人和有趣的生活,也一直以此为目标直到觉得有稳定压倒一切的需要之后。当然,我不是说从某时刻起就没有有趣的人和有趣的生活了,只是,重新排序定位了。
从儿子身上我不断穿越看到过去的我。他总是清新文雅、笑容满面,穿着单色衬衣或T-shirt,低调的夹克或大衣,没有任何文科生艺术生喜欢的不羁或张扬风格。可是,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决定不去做需要坐班的工作,不想让一种routine规范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当他这样说的时候,我真的吃惊不小,觉得生活怎么这么精准地重复呢?
放飞他的梦,也间接地抚慰了我。
我不知道我想说什么。就是,想说点什么,就随手写点吧。报税报得心烦,打打岔。
谢谢妹妹点评。
握手握手~~
生活很乏味,如果面对的人和事都无趣,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谢谢五湖以北。这个有道理。工作当然是给人带来成就感的。可能儿子像我,喜欢比较自有弹性的工作。朝九晚五的工作往往把人锁住了。不过呢,绝大多数的工作还是需要这样坐班的~
你说得太好了:“养孩子就是看着自己把人生路重新走一遍,但孩子们的路上风景更美!”
谢谢点评鼓励~
握手握手!养孩子的一大乐趣之一。
客气了。孩子不错,和家人很亲。缺点当然也不少啦~
有些地方挺像我的。
谢谢子乔~~今天天好,坐不住,说好的报税也没有弄完,唉。
谢谢夸赞和鼓励。以后常来交流。
养孩子就是看着自己把人生路重新走一遍,但孩子们的路上风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