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昨天去了曼哈顿。
天气晴好,春意盎然,心里也是。一南一北两家好友来纽约。他们都围绕孩子们的事情而来,巧的是,事先并没有商量,却不约而同,这不是缘分啥是?更巧的是,这个酷寒而无常的冬天,昨天却温暖和煦,这不是幸运啥是?
我和南方的朋友是发小和闺蜜。父母们是同事,小时候大院里前后楼做邻居。我和北方的朋友是经由闺蜜认识并一见如故的,也相识十多年了。
三家的相聚从时报广场边上的凯悦酒店开始。顺便说一下,“时代广场”这个译法真不知从何而来。广场是因《纽约时报》总部大楼而得名,和时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如果我哪天开八,写个《Friends with Money》的系列,应该比那个碎碎叨叨的同名电影有料。闺蜜每次来纽约不是住凯悦就是住万豪,我得把她归这个系列里。哈哈。
从酒店窗口俯瞰早晨的曼哈顿。
两家朋友都来过纽约多次,没有看地标景点的急迫性。于是,我们就闲闲地过了大半天。吃吃喝喝聊聊,逛逛中央公园,坐坐马车,看看风景,玩玩自拍(别问我要片片喔。我是大脸猫,来个远景都勉强,哪敢这么近距离?闺蜜是时尚的巴掌小脸,有资本SELFIE。)
这,是我所热爱的纽约的一面:时尚新奇,好吃好玩,老少咸宜,永不厌倦。
时报广场
中央公园
给大家推荐一个著名的家庭式意大利餐馆:CARMINE'S,大盘吃肉大口喝酒的那种。百老汇戏院区和上西城各有一家,生意好到爆。
她家的菜是大份量分享式的。我们11人两个头枱三个主菜还打包了一些。
其中一个主菜。
这个也给力。
说到JUNIOR'S,纽约的同学们不陌生吧?她家的甜点不容错过。
她家的CHEESSCAKE最有名。我们还试了提拉米苏,也非常好。
晚上去鹿鸣春。主打小笼包人人喜欢。叫了又加,后来别的菜都吃不下了。
美好的一天。朋友们客气地道谢。但对我来说,这真的不是礼仪上的作陪。这么好的朋友不必言谢;更主要的是,纽约是我的挚爱,走走逛逛,于我也是享受。好友相逢,就更是锦上添花。
我自己常常在天气晴好的周末,独自徜徉在曼哈顿街头。走走看看,一杯咖啡或一杯啤酒,便可消磨半日。
如果独自一人,我则更偏爱下城。我曾经说过:“我认为,如果你具备下面这几类人的一些特质,这里(下城)就是你的天堂了:FREE THINKERS, FREE LOVERS, THE REBELS, THE DREAMERS……”。
曼哈顿的下城,是我独自的纽约。一个另类而充满动感、不豪华但无比热情、不势利而充满自由的纽约。
纽约的繁华,也给我一个品味孤独的背景。喜欢ALONE的时刻,但我从来不会去一个无人的海边或山巅,而更喜欢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去体味她。
人生,终极是孤独的,在心里。即使在年轻而热情飞扬的时候、在身边莺歌燕舞的时候,真正能品味自己、抚慰自己的,还是自己。更不要说如果在漂泊途中、在爱人不在身边或根本没有爱人的时侯,自己就更是自己的朋友了。
一个城市和一个人一样,有自己的性格。我想,我喜欢纽约,是因为她的多面性。十几个街区之外,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色和文化。多元,而使人不会厌倦。和人一样,即使那些微妙或不为人道的“黑暗”,也不是想有就有的,不是吗?
我另一位钟爱纽约的女友,曾搬去一个平和宁静的地方住了一年,然后举家迁回。说起那个美丽的小城:“花总是开着,树总是绿着,人总是笑着……烦死我了!”
我抚掌而笑,特别理解她。
鱼鸟相依:谢谢邀约。你就住哪儿,我这可是班门弄斧了。见笑。
你说的Carmine's大概是上西城的那家吧?我这个是Times Square那儿的,人简直多极了。同事推荐的是你那边那家,但我想对我外州的朋友来说,中城的更方便也更有人气。
谢谢分享这些美好的文字和图片
握手握手~
谢谢理解。不好意思,上两个贴没有回去看,没及时看到你后来的留言。
今天还想到你来着~
石姐好!欢迎来访。
呵呵,那些“米老鼠”现在是明目张胆地要钱啊。我闺蜜说一家人刚下出租,“米老鼠”和另一个什么卡通人一边一个“架”住她teenager的儿子,老子只好举起相机喽,完事两人一起要钱,一人五块。以前比较含蓄,没有这么强行的。呵呵。
刺激居然也可以防老啊?人不能懈怠,就不得不时刻警惕,大概。
喜欢你那样的周末长走。在美国,要不就是在山里走,没有市井风情,要不就是在城市走,又太乱。你们那样的很有趣味。
去年夏天去纽约住在时代广场的Marriott,广场上有穿着米老鼠绒外衣的人活蹦乱跳的找人照相,凑热闹照了一张,照完了,那人伸手要钱。地铁里有拉琴的,拉完也收钱,特别不习惯。但是一想,他们也不容易。
下次一定去你推荐的饭店开斋。
晴妹:你的新作一如既往地让我感动。
网上生活如此奇妙,我们隔着大洋,默默关怀很多年,看着彼此的成长,孩子们的成长。谢谢你的理解和鼓励。握手!
相较于我的纽约,你的罗马应该分量更重。你们又要去了吧?祝福你和安娜!
尖尖你好!和同爱纽约的朋友握手~
你写得活灵活现的。希望,有一天,在纽约的人流中遇到你。人不认识不要紧,心意相通就好啦。是不是?
再看到你最后的那几段心语,抱抱再抱抱,我们认识了有些年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相互精彩的生活,大洋的彼岸和此岸。
你的这句,"人生,终极是孤独的,在心里" 让我心里一酸的感觉。你的纽约是我的罗马,如果去不了,我宁可去一个天涯海角的地方。宁可孤独,也不随波逐流,歌舞平生的虚伪热闹, 如果心都麻痹了,还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灵魂的存在,那孤独中的一丝自由的甘甜?
抱抱,保重。你是好样的,春暖花开,云卷云舒。
谢留言。
看得出,笑薇是个认真的同学。:) 我也认真一下:New York Times好像没有歧义,两岸三地都是译作《纽约时报》的。时代广场的译法不准确,但也由来已久。我特地百度了一下,现在大家说就算个约定俗成吧。我也觉得这样比较折中。
要怪我当年没文化,在国内时真不知道这个广场是和《纽约时报》有关的,也不知道其实歧义”时代广场“是和《Times》搞混了,以为是“一个时代”的那个时代。觉得以“时代”命名的广场真的很牛啊,一定气派得不得了。来了美国,看到夜景的照片,还是看不出大小,只看到璀璨和华丽。
后来暑假从中西部乡下学校来纽约玩,真正站在广场上:“That's it?" 真是哭笑不得,沮丧得几乎摔倒在地。
如果那时明白确切意思,只是一个因《纽约时报》大楼在此而得名的三角地,就不会有这个反差了。从此以后,我就特别热心地要澄清这个广场的真面目。哈哈。
对啊,博物馆,林肯中心,文化生活,这些都是纽约的亮点。我总是吃吃喝喝逛逛发呆啥的,争取以后也整点文化的。:)
只有住在曼哈顿的人才称自己NEW YORKER,住外围几个区的都不算,我们这种河对岸的更是八杆子都不沾了。不过我明白我朋友从一个美丽小城搬回来的心情 - 不能忍受单调。
好久好久不见,旁白你跑哪里去啦?:) 见到你太高兴了!
你的片片一如既往地有特色。那双发现美的眼睛,一点都没有变。
问好!常来玩,常联系吧。
“我们都爱纽约” - 握手!
以后常常分享吧。
纽约时报英文是New York Times, 其总部驻地简称为时代(times) 广场。纽约时报亦可译为'纽约时代报'. Does it make sense to you?
纽约是个国际城市,各种文化荟萃,是美国少有的几个可以称得上是可以领略文化的地方。大都会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Guggenheim 博物馆等等是绝对不可错过的。这个城市有太多的可以offer。
考虑到其他因素,是否居住在纽约有待商榷。
谢谢分享
乡巴佬手机拍了几张! 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