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李国参先生《归乡情事》
(2007-08-11 08:49:10)
下一个
评李国参先生《归乡情事》
初次接触李国参先生的作品大概是从《红尘戏事》开始,一口气就全都读完了,当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先生对典故的熟练运用。中国古文言文中的精华笔者大多是面熟耳熟,惭愧的是,并没有真正吸收多少,只有动起笔来才会深深感叹自己腹中空空。而在李先生的文章中佛道经典却已尽化于人物的思想和语言之中,连同作者精美的文字,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场景刻画,结合在一起就给我们提供了一道饱含中华文化气息的盛宴。大快朵颐,同时也无法回避心灵上的震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已随着文章走进了作者的灵魂深处。
《归乡情事》是李先生八十年代的旧作,“文章合为时而著,“ 在一个提倡快餐的时代,二十多年似乎确实太久远些了。然而通读之后才发现,真正隽永的东西其实并不在乎时间的考验。
故事的情节可以说是比较简单,不外是离乡二十多年的游子重回故土与家人亲友团聚的见闻种种。既然是情事,当然要围绕着“情“来着笔,几千字的小文写满了母子情,父子情,兄弟情,乡情,友情和恋情。仅仅这些对读者来说已经是够丰盛的了,然而作者并不满足于此,文章后半部分又把焦点集中在了对穿山甲的处理上。闰九杀穿山甲及被咬的情节令人一会儿叹息,一会儿紧张。其中对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进仁的想法:“人与兽之生死处於一线之间,其实也无绝对界限…“,联想到前面进仁对穿山甲心生怜悯的情节,作者在此无疑通过进仁表达了一种大悲大悯的情怀:人类对动物的任意杀戮是建立在自己更为高等的骄傲之上,而这种骄傲能经得住仔细的推敲么?这段的描写已经深入到了人与动物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层次上,从而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文章如果到此为止已经可以算是一篇有情有意(意境)的佳作了。令人钦佩的是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最后一节又通过梦中影子和意识的对话阐述了自己对“道“ 的参悟,将文章的思想性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试摘录如下:
—你热爱生命吗?还有爱。影子问我。
—我就是我,我怎不热爱自己。我说。
—你怎麽抛弃你?
—此话何解?
—你以为跑了数十年江湖什麽都看透了,却又一直为自己悲哀,何解?
—看到我也没意义。因为你连道与道都没有了,你我相见为何?
—我怎麽没有道?我只为拥有的人生悲哀而已。
—为你的朋友闰九?为穿山甲?你悲天怜悯,你连人与穿山甲都迷糊了,何德何能谈道?
—此话何解?我的意识一下子愕然了,也真的悲哀了
—人为万物之灵,统称得人类,你何言道呢!阴切切笑的是影子吗?还是我的意识?我感觉茫然了。
—闰九以为聪明过人,其实他是悲怆的穿山甲,你懂吗?他以为杀了穿山甲是创造了自己?他杀了自己。
作者通过与心灵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和对闰九的悲哀,“你以为跑了数十年江湖什麽都看透了“一句话读来竟是如此沉重,我们不是也常常自以为看透了人生么?然而更为震撼的还是对闰九的评价: “他以为杀了穿山甲是创造了自己?他杀了自己。“ 这里包含的就更多了,我们营营碌碌,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断地搏杀着,每次的成功和胜利都会让我们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但是,谁能知道我们的“聪明“到底会把我们引领到何地呢?
好的作品,必然是深入解剖生活并能引起广泛共鸣的作品。正如大雪的评价:“揭开生活的真面,比生活本身更加艰难.”愚见以为李先生这篇文章已不仅仅是在揭开生活的真面,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灵魂上的拷问:我们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的骄傲是不是真的站的住脚?当然,这么大的问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短暂的激动之后我们大多又会重新回到自己习惯的生活轨道上去,每天都会有新事物涌现,很多读过的文章都会慢慢被淡忘,但相信我们无法忘记那些真正触动了我们灵魂的作品。于我而言,一个悲天悯人的老人和他的闰九,他的冬娇以及他提出的问题已经升华,结晶,并慢慢沉淀在心灵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