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施明德自囚周記:民主沒有句點

(2007-02-03 20:48:48) 下一个
紅衫軍倒扁未成,曾坐牢25年的施明德無限期自囚,倒扁邉討K敗了嗎?當初他為何不讓民眾衝進總統府?中時電子報獨家取得施明德的「自囚札記」,自今日起,每周四中午連載。

文◎施明德

編按:
「我是個長年見不到光的人,一生被囚禁二十四年半,將近四分之一世紀了。我還能清醒地、昂然地活著,也許是我能從各種事或物中尋獲或發現『光源』。就是在這個囚室內,鮮花和盆栽也能給我欣慰、喜悅、沮喪和各種感覺上的反應。」

「他們也像『光源』。光有多種,紅、橙、黃、綠、藍、青、紫之外,還有看不見的光。能適應或攝取更多種『光源』的人,生命力會更旺盛、更堅軔,但不一定會更幸福、更愉悅。」

一九九○年四月,走過台灣威權戒嚴黑牢,施明德將他在獄中的所想,所思,寫成了「囚室之春」這一本書。

造化卻弄人,這位為了台灣民主發展葬送了青春、失去了摯愛的家人,也失去了陪女兒長大的先行者,革命家。為了履行他對百萬人民的承諾,在倒不了陳水扁的局勢下,施明德再度進入「囚房」,「自囚」,以突顯陳水扁才是權力的「囚犯」。

再度入「獄」,革命家已經老了,但對權勢的尖銳批判不減當年,他繼續思考,繼續想為台灣這塊土地想前程,繼續想下他生命中第二部的「囚室之春」。

中時電子報將自本週起,每週四連載施明德的「自囚札記」,和讀者一起分享施明德重入「囚室」後,所尋獲和發現的各種「光源」。

《施明德自囚周記》第一篇:民主沒有句點

自囚後第一個星期天早上,我接見台大「施明德講座」今年邀請訪台的講座教授班傑明‧巴柏。在人生極特殊的自囚境遇中,會見這位馬里蘭大學政治系教授、柯林頓政府的策士,本來純屬禮貌,因為名義上他是我邀請來台灣的。一見之下,卻驚訝發現:他比我近幾個月遇到的所有台灣政界、學界菁英,都更清楚我在做什麼,我想要表達什麼?

一見面,他就說:施先生,你自囚在這裡真是好,就是要這樣才能突顯出坐在總統府裡的總統其實是囚犯,囚禁在這裡的反而是自由人。我問他對九九邉佑∠笞钌羁痰氖鞘颤N?他毫不猶豫回答:當然是和平收場,沒有衝進總統府,那簡直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台灣人民真是了不起!」他說。

「可是台灣人民並不知道自己了不起?」我開懷大笑:「台灣人民以為衝進總統府才是了不起!」「錯了錯了,」他說:「衝進總統府對國際社會來講,代表台灣有一群暴民。和平收場,代表台灣有一群了解民主真諦的高素質公民」。

為什麼會有一群高素質的公民,竟然不知道自己是高素質公民,反而用低素質目標要求,甚至譴責自己呢?這些日子以來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也想到幾個答案。第一,是台灣人太恨阿扁了,以至於忘掉犯不著為這樣一個人賠掉自己、賠掉民主。第二,是戒嚴時期台灣的公民教育是一種愚民/反愚民教育。解嚴後追求民主制度、國會改選、總統直選、言論自由、黨禁開放,卻從來沒有一段夠長的時期、或說一群夠超然的群體來辯證民主的真諦。在九九邉又?埃?裰饕恢笔俏覀兺庠谝?_到的目標,而不是內在要實現的一部份。

正好巴柏教授也講到了:「紅衫軍邉诱媸且徽n了不起的公民教育,對台灣是,對中國大陸的十三億人更是。台灣人民應該要好好珍惜這個邉樱?驗樗?桶l生在這塊土地上,人民自己就是主角…從道德上說,他們的訴求『阿扁下台』,其實就是實現自我的同義字,因為國家元首涉及貪腐,阻礙了他們的道德自我實現。」「民主並不是平等、正義、自由的替代物,而是共同體生活的理念本身。我主張的強勢民主是人人都可以參與讓生活變得更好的過程。」「強勢民主的概念核心是改革,為什麼要反貪腐?因為貪腐政權正好就站在人民改革力量的對立面!」巴柏教授的代表作是二十年前出版的「強勢民主」(strong democracy),是跨越代議制的人民參與式民主。

幾個月來,我一直對上蒼心懷感激,讓我從二十二歲第一次坐牢到六十五歲,四十幾個年頭都能保持站在街頭,追隨人民從事不同階段的民主,人權、和平改革邉印=诸^邉訐P起的激情使人年輕,讓生命酣暢,讓社會元氣飽滿,又讓人對天心民心起敬畏。所有真實的邉佣际悄阋詾樗?Y束了,它才要開始;你以為它迂迴,其實它最直接;你以為它有一個領導中心,其實領導中心只是順著勢走。二十七年前的美麗島邉雍投??吣赆岬木啪胚動都不例外。

民主既是共同體生活的理念,就永遠混雜著人性的聖潔和墮落,永遠不可能完美,永遠需要社會邉觼砑?釗P清。人類的路有多長,民主的路就有多長,永遠不會有句點。

我告訴巴柏教授:「台灣人民成功地劃下了一個強勢逗點。」

相關網址:「聽施明德之聲」www.newtaiwan.org.tw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