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陳水扁和馬英九

(2007-02-03 20:48:41) 下一个
(●作者吳龍,雲林人,水電業者,工專畢。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吳龍特區)

陳水扁和馬英九
2006/12/08 00:35
吳龍

陳水扁和馬英九常被人拿來對比,由過去市長選舉到現在為止,兩人就經常被拿出來討論的。大家會看到他們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各取所需的偏執一部份,有的成為扁迷或馬迷,有的認為兩個都好,也有人認為兩個都很爛,而筆者給這兩個政治人物的基本評價是一樣低的,整體評價和政治評價雖有高低(扁高馬低),但也不是很好。不過這幾年來的資訊越來越卻多,筆者給他們的基本評價部份卻有大逆轉。

在討論基本評價之前,先說十年前左右的一個對談。當時一個年長的朋友和筆者談天說地,問起筆者最討厭的政治人物為何種人,筆者以自己的觀察以久所得到的感想是:〔被媒體吹捧的那些愛做秀政客〕。這個朋友知道筆者是支持民進黨和黨外人士(2000年以前是如此),反問筆者:〔那你是否討厭阿扁呢?〕,筆者回應:〔嗯,立法委員的阿扁是令人尊敬的,但現在阿扁市長的秀做太多,讓我反感〕(當時是阿扁還是台北市市長),筆者解釋的說:〔政治人物做秀建立形象是正常的,但是政治人物經常做秀,花很多時間在做秀上,那麼他那來的時間為人民服務呢?〕,這個朋友聽了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

這個朋友又問:〔如果剛好有一種人既能經常做秀,又能為人民盡力服務,那這種人你怎麼看呢?〕,筆者回應:〔那這種人應該當總統,而且應該連任。〕這個朋友眼睛一亮,面露微笑看著我久久,然後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你總是對的。〕

當時筆者不了解這個朋友說這話何意,不過自己也不是很在意。筆者看事情向來都會以公義的標準去多角度思考,並經常找新的資訊來看看是否需修正自己的看法,進而有更明確的觀點和想法,或新的觀點和想法。這是個人的習慣。

當時阿扁市長的秀很多,筆者除了討厭阿扁外,也極度厭惡羅文嘉,因為資訊顯示阿扁的做秀,幾乎都是羅文嘉搞出來的。一個正義形象的阿扁立委會變的花樣眾多浮華不實的市長形象,羅文嘉是罪魁禍首。故筆者當時反感改變形象的阿扁,更是厭惡浮華不實的羅文嘉。

所以馬英九會讓筆者厭惡,其道理就是在這裡。一個只會做秀的政客,只會搞包裝來建立〔品牌〕的政客,甚麼事都不會做,那這種政客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政治詐欺犯,任何一個有腦細胞的人都該向這種政客說不,並加以唾棄。

看看馬英九8年的爛政績,不正是應了筆者當時的質問嗎?--〔政治人物經常做秀,花很多時間在做秀上,那麼他那來的時間為人民服務呢?〕

反看當年筆者由資訊不足所認知他只會做秀不會做事,因而有所厭惡的阿扁市長,在其任內改善了台北市很多問題,連外省族群都不得不承認阿扁市長做的好,而最令人垢病的戶政機關都能改的讓市民叫好,連其他縣市都效尤起來,這樣的人既會做秀又會做事,其後政治生命正應驗筆者當時的論點--〔那這種人應該當總統,而且應該連任。〕

2004年總統大選之前幾個月,台灣心聲有安迪夫婦的訪問,透露當時阿扁市長行善不為人知的一些事情,而國務機要費事件也無意間暴露類似事件,在在顯示阿扁並非是好名之徒,非沽名釣譽之輩。相對馬英九治理台北市的無能,彰顯了阿扁市長是個做事的人,加上馬英九用公款養馬小九博虛名等等沽名釣譽之事的對比,筆者對兩人的基本評價有很大的改變。

馬英九之流政客是筆者最為厭惡的政客類型,這類金玉其外,敗絮其內政客的存在,意味台灣民主的不成熟,也似乎在嘲諷選民的幼稚,像小朋友看事只看表面一樣。而羅文嘉其實與馬英九之流政客是類似的,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政客。這次羅文嘉會配合新潮流等人來鬥爭阿扁總統,自不意外。

如果說中國黨是台灣政治的癌細胞,那新潮流就是民進黨的癌細胞,像羅文嘉這種浮華不實的政客,一旦與新潮流搞在一起,會背叛阿扁和民進黨支持者,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反而,不背叛才值得意外,讓人終日惶惶,不知道他們何時才會在民進黨背後捅上那麼一刀。

會做事的政客絕對比只有形象包裝的政客好,這是三歲小孩都懂的基本常識,無奈台灣在黑心泛統媒體的炒作下,所有民主基本價值觀都被扭曲了,連馬英九這種政客都能呼風喚雨,台灣民主不成熟的地方就是在這些黑心泛統媒體和黨國政客身上。

最近最熱門的政治話題就是北高選舉,看著〔虧了1.4億的媒體英雄〕郝龍彬(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65428)民調這麼高,好像看到第二個馬英九出現,不禁搖頭想問:〔泛藍就找不到會做事的人才嗎?〕

會做事的謝長廷和陳菊所面對的泛藍選舉對手,都是讓有智之士所不以為然的,但是會做事的謝長廷和陳菊選戰卻打的這麼辛苦,不禁讓人懷疑台灣民主是否還沒有成熟到讓有能力會做事的人出頭,好人當道,清流成主流的成熟民主呢?

我們衷心期望這北高選民能證明台灣民主開始走向成熟的階段,也盼望更多台灣人民覺醒起來,用選票來淘汰黨國政客,用民主活動來讓黑心泛統媒體消失。如果黑心泛統媒體和黨國政客消失,台灣民主想不成熟也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