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對施明德批評馬英九「法匠」之事的聯想!

(2007-02-03 20:48:26) 下一个
(●作者黃秋韻,博,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對施明德批評馬英九「法匠」之事的聯想!
2006/11/15 00:15
黃秋韻

施先生,您應該提醒馬市長:「假如只有『法律』,那麼會有法國的盧梭和他的《民約論》嗎?」


國務機要費案總統夫人被起訴當天,紅衫軍未經申請聚集在凱道遭到警方驅離,施明德痛批驅離行動的粗暴,也批評馬英九是個法匠,心中只有法律。本文認為馬市長「依法行事」以「法律」為最高理想與準則,卻忽略了法律制定背後,依靠的是「充分的情感」與「人性的關懷」,而本觀點所依據的最好例證即是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盧梭和他的《民約論》。

盧梭(Rousseau, Jean-Jacques)《民約論》(1762)的觀點,深刻地影響了當時從法國開始並影響及於全球的民主化邉印K麖娬{人民只是為了群居的需要,故而把「自然權利」姑且暫時轉讓給政府與社會,但並不是轉讓給執政的「任何個人」(包括民意代表個人),因此人民在國家中仍是自由的,國家的主權只能屬於人民。

盧梭認為人民雖然選舉了民意代表,但人民的主權是不可轉讓的,因為國家由主權者構成,只有主權者才能行使主權;因此人民選出的市長、議員與人民的代表,都只不過是人民的公僕與辦事員,他們並不能作出任何決定。他的觀點,深刻地影響了法國的民主革命,以及隨之而來的美國憲法制定之精神。

根據《愛彌兒》附錄中一位盧梭友人的描述,盧梭是一位「說話時聲調是那樣的激動,感情是那樣的奔放,使人深受感染的人」,我們覺得施先生說話時也有這種氣質,但我們更期望施先生能如盧梭一般,具有以觀念領導行動,以理論影響民主革命之精神與素養,提供先導性的觀念帶領群眾。同時,我們不希望施先生陷入一種如荷馬史詩《奧德賽》主人翁「歐弟修斯」一般的迷茫心情。

歐弟修斯是一位勇敢地率領部下離開「特洛伊城」後在回家路上的流浪者,在海上的島嶼之間,他既承受著巨人攻擊與伙伴死傷之痛楚,又試圖追求勝利與保全艦隊的雙重目標;不但遭受暴風擺佈與部下爭議,又希望保護部屬並達成任務,此種處境確實是艱困萬分的。在埃艾奧島時,「歐弟修斯」除非有赫爾馬斯給的一根魔呂草(一枝可制伏巫術的小花),否則,他不但無法救援同胞,更會被克爾柯變為一隻豬的。

施先生的勇敢與奉獻令我們欽佩,但他需要一根魔呂草以突破難關,從他批評馬市長的事件中,我們發覺他所需要的那根可制伏巫術的小花,即是一種新的改革理念,通過更高理想之追求與完備的理論之建構,方可提出正確的行動方向、口號,以及對事件的回應方式。

基本上,我們對反貪腐邉拥倪^程表示高度肯定,因為台灣真正的人民站出來了,然而,相信台灣人民的目標絕不僅止於貪腐總統下台一事,如果領導者未能即時給予民眾更明確的理想和目標,那麼,人民的熱情便很容易在曠日費時的抗爭活動中消耗殆盡。

近年來政府的執政結果,早已造成人民生活心情惡劣與痛苦之事實,陳總統若能下台,或可聊慰民心,但卻未必能因此而徹底改變人民生活之實質。縱觀台灣四百年史,台灣人民經歷的是政權五十年一變的動盪,而其間經歷的西班牙、荷蘭、日本等外族之統治,文化上更不足以自立,台灣人民長期處於缺乏「深度文化」滋養的狀態。如今台灣人終於走進了政黨輪替的民主歷程,無論今天是那一個政黨執政,人民最需要的其實是深度文化的建立,這也是當初施先生登高一呼,立刻能獲得廣大群眾高度響應之真正原因。

我們希望施先生能正視此一真正原因,並給予群眾更高理想的導引,以免陷入政治對決的窘境,而使人民內心深處的期望依舊落空。此一深度文化並非只限於「反貪立法」一事,更涉及未來執政者對整體台灣文化的長遠規劃與人民心情的改善,這才是真正凝聚台灣認同之不二法門。

任何「制度」若有問題,一定是其「文化」先有了問題。我們認為深度文化應從藝術、宗教、哲學、科學四個領域齊頭並進著手,因為,過去以政經之改革為主導的努力,忽略上述四者重要性,誤以為「民主政治」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其最好的結果只不過如台灣今天的情況。如今,我們需要透過「理想的導引」與「深度文化」之重視方能提升「人」的品質,即必得要回到「人」身上,經由好品質的人定出好的法規並實踐該法規。換句話說,提升「制度」品質,必定須從提升人的品質與「文化」改善開始。

從「法匠」到「依法行事」,從「依法行事」到「法律創生之源」,其根源性內容無非是「人之真正的情感」,它促使了文化的誕生,保障了法律的完善與制度的執行,其中各項要點具有存在性之位階與層次,不容混淆,「務本」之原則(即建立深度文化)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要領。從施先生批評馬市長之事件,我們看出了施先生的充分情感,我們更期許他以此充分情感,催生台灣之新文化理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