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说我进步很大,十分感谢你们的关心和鼓励。我觉得应该分享我的心得给大家。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实在是开心的事情。
我现在更敢兴趣的是混音,作为业余爱好者,想大幅度的提高唱功是十分艰苦和费时的事情,而做混音更偏向技术活,如果能在自己声音的基础上做出完整的好作品,让自己听着酷似CD的翻唱,或多或少的有些成就感。
一,硬件 一个过的去的动态话筒,100刀左右的话筒足够了。最好能有个支架,我现在越来越觉的支架很有用,本人绝对尽快去买一个,唱歌的时候噪音又小,还能在唱歌的时候保持最正确的姿势。 一块过的去的声卡,至少买个creative live,才20-30吧。因为板载声卡实在太烂了,至少会串音,录的时候会录进很轻微的伴奏音(不是你麦克进去的,而是声卡串进去的),当然好的声卡更多了,想真的录歌不要CREATIVE的好卡,那些是打游戏,听音乐用的。 有人说到pre-amp,话筒的前置,如果不是电容话筒其实不需要,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很多效果硬件是肯定超过软件的。这个价格也没的说的,一般来说200刀的足够了。还经济。国内有些才<1000人民币。
二,录歌 没别的多说,怎么唱大家都知道,注意音准,低噪。 唱之前尽量多听你要唱的歌,听细节,多听,才能自己有感悟有进步(这我真要干些小小艾的一个帖子,让我从以前20分钟完成一首制作到现在4,5小时才做一首歌,但作品完成后的满足感是没的说的)。 唱的不好的细节不要带过,可以重复唱,我有时候一句能录20遍。唱歌的每人技巧不同,我最基本的感觉是发音往前,不要往后,气沉到下面,注意弹性和颤音2个技巧足够了,别的更高深的慢慢来就是了。 要做好的音乐最好先唱自己熟悉容易的歌曲,才能给自己的后期制作提供好的胚子。新歌不要急于求成,要听听听,好的音乐靠的是听力,听不出好坏不要提做了。 唱歌不多说了。总结一下, 音准,干净,有感情。
三,制作 1.降噪,我用waves的z-noise,实在不错,损耗很小,降噪的时候可以自我感觉,一顶要基于自己声音不失真,最大保留原因的原则,略微有些噪音,后期配上wo99下的低质伴奏也无所谓啦,呵呵。
2.均衡(要模仿歌手,大部分都可以靠这里) 50hz一下的切掉吧,噪音而已 我个人喜欢的声音是高音清澈透明,低音也很好但不冒尖。 125到240Hz的频段范围衰减4到6个dB,为了配合现在的音乐的大量贝斯,让你的声音配上音乐后不混浊。 一下切掉得太多的话可能会导致人声特别地单薄,所以应该循序渐进,每次一点一点地剪切。 在10kHz的频段处增加3dB,从10kHz一直到20kHz以上均衡的增益将会有所提升。这将会产生出一种优美、平滑,近乎虚无飘渺的高频音色。
音感狭窄,缺乏厚度,可在800Hz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可以在-3dB(这特适合249)。 卷舌齿音的音感尖啸,"嘘"音缺乏清澈感,可在2500Hz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可以在-6Db。
一般音感过分明亮的人声大多都是2500Hz附近的频谱较强,均衡增益为-4dB左右的均衡处理,在2500Hz附近寻找一个效果最好的频点即可,声音暗的人反之。
我找了各频段说明图,对我的制作提高很打,我想对大家也有所帮助: 50hz,这是我们常用的最低频段,这个频段就是你在的厅外听到的强劲的地鼓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提升,你将得到令人振奋的地鼓声音。但是,一定要将人声里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声音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100hz,这是我们获得浑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频点,同时,也是需要将人声切除的频点。记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频点,否则地鼓会被掩没掉的。
200~400hz,这个频段有如下几个主要用途,首先是军鼓的木质感声音频段;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段将会使声音变的温暖;第四、对于镲和PERCUSSION,衰减这个频段可以增加他们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这个频点,对地鼓作适当的增益,可以使地鼓听起来不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00~800hz,调整这个频段,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变得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调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1khz,这个频段可以用来调整人声的"结实"程度,或者用于增强地鼓的敲击感,比较适用与舞曲的地鼓。
1k~3khz,这个频段是一个"坚硬"的频段。其中,1.5k~2.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锋利"的感觉;在2~3k略作衰减,将会使人声变得更加平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处理来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增加人声或者钢琴的锋利程度。呵呵。总的来说,这个频段通常被成为噪声频段,太多的话,会使整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种乐器脱颖而出。
3k~6khz,声音在3k的时候,还是坚硬的,那么,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作什么了吧。至于6k,提升这个频点可以提升人声的清晰度,或者让吉它的声音更华丽。
6k~10khz,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甜美"感觉。并且增加声音的空气感,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声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过量使用)。PERCUSSION、军鼓和大镲都可以在这个频段里得到声音的美化。并且,弦乐和某些的合成器综合音色,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声音的"刀刃"的感觉(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声音)。
10k~16khz,提升这个频段会使人声更加华丽,并且能够提升大镲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个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呵呵。
另外:论坛里有些朋友唱歌齿音太重了,那真的不是很好听,有人认为是特色,听多了你耳朵会有烦躁感的。 6 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的。当然还有特别的音效器降齿音的,wave就有,具体我忘了,懒的打开ce了,因为在用我的笔记本呢。
举例,我在做林的蒙娜丽莎和老谭的快歌的时候高频都减了很多。 而有些情歌我却加了不少高频。 6000hz以上的高频增益会让你的声音有种特别的魅力,但别太多,多了就听起来让耳朵很疲劳。 3.激励。 我激励前总是先做均衡的。用激励的vocal选项吧
4.压限 专业歌手不压线声音也是不稳的,不过别压太多,声音都压死了。 当大家演唱的是一首慢歌,那么声音的要求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是流畅,稳定。在压限器上,要作的就是适当降低启动时间,增加恢复时间,降低阀值,并且增加压缩比,我通常使用的经验是:启动60ms左右,恢复150ms左右,阀值-20db左右,压缩比为4:1或6:1。当然,这个数字不是一定的,不同的人声、不同的设备等等不同的条件,都会产生不同的压限器调节,这要靠大家自己去实践。
当我们演唱的是快歌的时候,需要的是声音爆发力强,并且干净,不拖泥带水。在压限器上,要作的就是适当延长启动时间,减低恢复时间,提高阀值,并且使用更加大的压缩比。我通常使用的经验是:启动150ms左右,恢复50~20ms左右,阀值-8db左右,压缩比为8:1~10:1
5.混响 现在流行比较干的声音,尤其r&b 但是我个人感觉情歌可以在声音听起来不闷不混浊的基础上尽量混响(这个平衡点好难啊) 注意到了么,陶吉吉和周杰伦的声音几乎听不到混响,但有感觉有,混响尽量打低吧,我唱他们的歌,混响延时不超过0.8的,响度也很低。 我的混响技巧是,注意伴奏,不要用同一种混响。当伴奏很轻,尤其是前奏的时候,混响尽量少,声音听起来可以特纯而飘逸,适合自然声音给人有cd的感觉了,呵呵,而伴奏很响的时候多推些混响,声音变的更有诱惑力,而且混响可以弥补用均衡器推高音造成的干燥感。 混响里的干湿度,扩散度,还有别的很多参数其实都很有意思,我喜欢来回打足对比听,以加上自己对各参数的理解。有时候我甚至只用混响的某各功能,而不用延时的。 6,这个时候可以再压一次,但还是别压太厉害。自己找感觉吧。
7.可以对着伴奏听了。对节拍一般是这一步,经过很多效果器后,节拍已经不准了,自己校吧,我的经验是下个原版,和伴奏现对上。然后自己的演唱和原版对,对上后自然和伴奏也对上了。哈哈,简单的很。
以上是我的给人经验,我觉得用心很重要,再次感谢一下小小艾,我记得当时刚来论坛,曾经一天发了5个。后来看到小小艾发的建议说,最好仔细做,每次都用心。是啊,每次都要有进步,玩也要玩个精致出来。随着制作的用心,你的演唱自然也会更用心,相辅相成,简直妙不可言。
感谢大家能看到这里。如果你有所感,我也没白敲这些字了,顶不顶的都不重要了。希望您开心。
2:00am, oct. 30th, 2006
xerl于温哥华的雨天星期六发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