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肉糜官削弱台灣競爭力

(2008-01-16 13:20:41) 下一个
肉糜官削弱台灣競爭力

今年台灣競爭力又後退一名,加上南韓積極努力排名上竄,台灣在世界經濟論壇(WEF)經濟競爭力排行已成四小龍之末,經建會主委何美玥十分阿Q地表示,南韓表現積極,因此進步迅速,而我們只是排名小幅下滑一名,並不嚴重,不願自我檢討,只知食肉糜的官員推諉塞責的言論當道,台灣未來的競爭力將更堪慮。

看看韓國政府今年做了那些努力,和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FTA),開啟了和北韓協商通往和平的可能,電子、航運、鋼鐵產值大幅成長,韓劇及品牌商品直攻中國,賺取品牌利潤而非台灣的廉價代工利潤,連股神巴菲特日前都說看好韓國,掀起一波韓股大漲,持續多年的生根努力,讓競爭力排名一年間由23名躍升至11名。

看看同時間我們政府在努力什麼?積極推動人人都知道不可為的入聯公投運動,擴大和美國的摩擦,國家領導人連政治對手祖先骨灰罈上的刻文,都可做為不愛台灣的證明,如果沒有台灣民間企業積極有活力,以台灣政府的格局,台灣競爭力根本不可能維持只小幅下滑一名,恐怕早就掉進谷底。

肉糜官的言行如今大家見怪不怪,從農委會主委蘇嘉全的「青菜一把五元」,經濟部長陳瑞隆的「油貴,大車可以換小車」和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的「米沒有漲價」等談話,引來連日輿論的砲轟。

部長薪百萬有何用
我們老百姓花大錢請他們做官目的是要讓這個國家有好的油品政策、農產品的產銷政策及糧食的穩定政策。台灣能源缺乏,貴為政府部長是要幹訂定策略的事,油價上漲數年,如果一國部長也只能拿出「大車不如換小車」的菜市場歐巴桑答案,每年花數百萬請這種部長又有何用?

同樣的今年來的米價、菜價上漲,如果真的讓產地經營艱辛的米農、菜農賺到錢,消費者心裡也許覺得可以接受,但是長期來農產產銷失衡,只是肥了中間盤商,大多數消費者並不願米價、菜價太賤傷農,但無能整頓中間產銷系統的官僚體系,讓中間商把肥水撈光,消費者及生產農民一直是這套體系下的輸家。

競爭力官員不關心
其實台灣經濟競爭力如何鮮有官員關心,一到選舉時,提不出經濟成績單只好用其他的議題遮掩,如今每天無厘頭唱RAP的官員都能當紅,可憐老百姓花大錢,只能養出這種不知民間疾苦,對國家競爭力提升都無動於衷的肉糜官員,如果企業再不長進,台灣未來的競爭力排名可能只會每下愈況,永難翻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