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简答小悟空-我们当代人对自己的文化不理解,说是一无所知亦不为过。

(2007-07-13 20:02:44) 下一个
简答小悟空

送交者: Box 2007年7月13日19:42:24 于 [儿童成长]http://www.bbsland.com
 




我们当代人对自己的文化不理解,说是一无所知亦不为过。比如说严己宽人,这不
是一种外在的道德律令,而是内在的良心自觉;反之如果严己宽人不是一种内在的
觉醒,那它就只能是一种与自心相违愿的一种缠缚,当然你会觉得“憋得想打架”
了。

所以说你的“严己宽人”并非“靠着自我肯定活着”,而恰恰是一种违愿的自我否
定。而在你念念中想著别人为什么总是需要你来宽容的时候,你也并没有真正宽容
任何人。再比如我们“每天都在心里想,people! 怎么那么不向善?怎么那么不为
别人着想?怎么那么不懂宽容?”的时候,我们自己是否就真的向善?真的为别人
着想?真的懂宽容了?果真如此,又何来憋得想打架呢?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六祖讲真正修行人,不见世间过。儒、佛两道相
距遥远,为什么英雄所见大致相同?是为了把世人都变成personality disorder的
人吗?你那个心理学并非独立的东西,你要有能力真正理解整个西方文化及其历史,
才可能对西方心理学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以后慢慢深入来谈。

中国文化的主脉是儒家思想,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诗国,你去读一点历
代诗词,那些平凡人写的,感受一下别人过的是一种怎样诗情画意的生活,这样可
以帮助自己跳出五四过时、过气的旧思维。如果儒家精神都把一代代中国人营造成
personality disorder的一类,天天想著打架,那么古人如诗如画的丰美心灵从何
而来?一边打架一边吟诗吗?

我能够感觉出来你的诚恳,但我觉得你的观念世界被自己的人生经历扭曲了,这个
观念世界能够逻辑自恰,并且契合你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但不等于它是正确的。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来理解你的真实而客观的人生感受,比如说“严己宽人”和
“想打架”。

民国时代的印光大师讲过一句话,因为非常简单所以我印象很深刻,他老人家说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其实佛道、天下一切善道也都归在这两个字,由「诚」
而「明」又由「明」而「诚」,层层推远,止于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儒家经
典《大学》更具体把修身养性的君子之道总结归类为内求于己和外用于世的三纲领
和八条目,这八条目也就是修身养性,改过自新,行君子之道的原理和方法:格物、
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即为「明」,诚意正心
即为「诚」,按我个人理解,由于时节因缘不同,有人由明而转诚,也有人由诚而
入明。不但缘起如此,诚、明之间生生不息的互动也是这样。所以古人讲「一分真
诚,一分收益;十分真诚,十分收益。」人的诚与明,都不是一次到位的。因为一
点一滴的真诚而通过学习明辨一点道理,基于这一点的明也就是理解则又多一分的
真诚,又因为这样的真诚而能够深入明辨更多的道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
就是有什么样的态度来决定能学到多少真知,也由于自己有没有真知而决定自己可
能有什么样的态度,所以八条目内求于己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就是
认知、态度、行为这三个环节。而从行为本身的缘起往回看,则是认知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

如果认知清晰,态度积极,人的行为就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自由选择,或者说是人的
理性和良知的自觉选择。如果没有正确认知和积极的态度做前提,一切人类行为都
不可能建立在自觉自愿的自由选择基础之上,所以它必然只能是外在的道德律令,
一种与愿相违的缠缚和压迫。所以说佛是「觉」,人觉悟了,自己为人、处世、接
物的一切所言所行,都是自己心灵的自由选择;而心与道合,与天道合、与人道合
的时候,心灵的自由度是最大的,这一点老、庄那里讲得很透彻。我们再读读《论
语》可以发现,孔子讲了一大堆仁啊礼啊,一生四处碰壁、风雨苍桑,但却是一个
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完出自本心的自由选择,从心所欲,
仁者无敌,太舒服了。孔子爱唱歌,几乎是每天必唱,唱到高兴的时候还要反复再
三,所以说高山那边没有一个比得上孔子,孔子比我们快活多了。仁啊、礼啊都是
都是从他老人家得道心灵中象清泉一样流淌出来的。而如果我们众生呢?就比较苦
哈哈的了,不觉悟或者以谬为正不愿觉悟,即使千佛出世也无可奈何。

所以讲到最后还是观念世界,我们的人生观、人生态度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的幸
福。同样的生活、同样的事件、同样的人,从不同的观念去看是很不一样的。我一
直认为人应该懂得感恩和珍惜生活,不是嘴上讲讲,而是一种真实深刻的生命体验,
因为这两点是超越一切意识形态、一切文化的。真正懂得感恩的人,心中是很少是
非烦恼的,这个世界不欠我们任何东西,我们的亲人、朋友、陌生人乃至敌人也不
欠我们任何东西,恰恰相反,我们能够给予这个世界的东西很少很少。这里的关健
是怎么去比,以及跟谁去比。我以前帖过一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回头有可能
会再帖一段《热爱生命》,本意无非是想让自己和网友们对生活、对人生能够生起
珍重心和感恩心,因为这是我们人类健康心灵的两道流泉。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