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爱国未必都是好人, 汉奸未必都是坏人

(2015-04-22 12:30:30) 下一个

     要是我说爱国群中有人品很差的人, 这句话恐怕异议不大, 反对的人不会很多。
但是我如果说汉奸中有人品非常优秀的人, 恐怕立即就会遭到讨伐。

其实不管爱国也罢,汉奸也罢,要评价一个人,主要看他做了什么事情。

     下面我就举一个人品非常优秀的汉奸来证实我的命题。

汪精卫政权的司法行政部长是张一鹏, 所以按照现在对汪精卫的认识, 他应
该是不折不扣的汉奸。

这张一鹏与汪精卫是在日本学法政的同学,北洋政府时代,做过司法行政部次
长;罢官以后,在上海挂牌做律师,以他的资历声望,自然而然地被选为上海律师
公会的会长,而且一做做了许多年。

东南沦陷,他仍旧留在上海,从事慈善工作;颇得日本人的敬重,因而向汪精
卫推荐他的这个老同学出长司法。汪精卫欣然同意,与继傅筱庵出任上海市长的陈
公博及周佛海商量以后,决定委托在《申报》掌权,而与张一鹏小同乡的陈彬严去
劝驾。

陈彬严深知张一鹏的脾气, 知道他不会答应,所以想好了一套话去对付他;他说:
“重庆从事地下工作的爱国分子,有600多人被捕;日本宪兵把他们寄押镇江、常州、
无锡、苏州的监狱里面,不审也不判,性命都很危险。要有一位有肝胆的人出来,才
能救得了他们。请你出来当司法行政部长,不是拖你下水;是请你入地狱。”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张一鹏叹口气说: “你3天以后,来听回音吧?”

通过徐采丞的秘密电台向重庆请示;得到的复电是由钱新之、杜月笙具名的,
只有12个字:“请念令兄遗志,公病万勿食冰”。所谓”令兄遗志”,是指已经下
世的张一麟,暮年请缨杀敌一事;”冰”自是”彬”字的谐音。

“你看,不是我不肯吧?”

陈彬严叹口气说:“公病万勿食冰,晚节自然可保;不过那600多人的性命,恐
怕难保了!”

张一鹏跳了起来,气急败坏地将苏州话都急出来,”奴做,奴做!”他说:
“不过,只做6个月,日脚一到卷铺盖,一日不多做。”

等张一鹏走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跟日本军方交涉,释放寄押在各地的”重庆
地下工作人员嫌疑犯”;交涉大部分胜利,所以青年团的王维君等等,都能重获自
由。

张一鹏的第二件事是改革狱政,亲自到各地监狱去视察,与犯人谈话,访求”
囚”隐。那知竟因此沾到了专门传染斑疹伤寒的白虱,不治而死;咽气之日恰好是
6个月、一天不多、一天不少、一语成谶,”卷铺盖”长行不归了。


    拿张一鹏与那些高弹爱国抗日, 实际不打仗,暗蓄力量的人来比,高低不是立下吗?
但是就这么一个张一鹏, 他的后代今天不敢提自己的祖宗是谁, 我想在网上找一张
张一鹏的照片附在本文, 也找不到。 中国人的人言可畏,可见一斑也。

   中国人依据标签来判断功罪的历史观,需要一个彻底的变化。

(本文基本取材于高阳的“粉墨春秋汪精卫”,所以本人不取本文的文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