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睡下后,觉得口渴,吩咐在一旁玩电脑的儿子给自己倒杯水,于是听到他在厨房拎暖瓶,还听到拧水龙头的声音,果然,是暖瓶里的水不多了,他又接了些经过净水器处理的凉水。不禁莞尔,爱喝凉水的是他,胃口不好的我,每次都是滚烫的水在嘴里慢慢咽下才觉得舒爽。再想想,哪一个人不是在用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在对待他人,更别说身边很亲近的人了!
每个人成长的底蕴不一样,造就了每个人认为好的标准也不一样,明明自认为好的方式、方法很热情地去待人,对方却不接受,甚至反感,就产生了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常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把最好的给你了,你还要怎样?”“你爱的只有你自己,你心里根本没我!”“爸爸妈妈这么辛苦,能给的都给你了,你怎么还这样?”“我这是为你好,你怎么这么不领情呢!”我们给别人的真的是好的吗?还是自认为的好?多加了“自认为”三个字,整个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学佛后,随着对自我坚持的一些微小松动,慢慢学着换一种模式看问题。人们不是也常说“你之甘露,他之砒霜吗?”但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有几个人能跳出问题本身多看一眼呢!将“自认为”的好给人的时候,送出去的都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经验,还有一些心理上隐隐期望得到的感恩和回报。送出去了,就心心念念等着自己该得的那份回馈。如果对方的反应不是自己预期的,就会难受,甚至反击。试想一下整个过程,让镜头放慢,再慢一些。回到事情的开始,让我们重新来一遍。看到了一个场景,或者收到别人需要帮忙的请求,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感受。会设想自己遇到此情此景会怎样,紧接着就会想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是怎样的安慰或帮助,接下来就完全按着这样的思路开始实施,直到实施完了,被“帮助”的对象应该有所反应的时候,才会将目光转移,看着他,心里装着自己的预期、等着对方说出或做出自己心里编排好的那一幕。和自己的整个剧情一致了,就皆大欢喜。那如果不一样,没按自己的预设来呢,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不知好歹、好心没好报、这人有毛病,这还只是抱怨,再严重些呢,也许会结束一段多年的感情,也许会一时冲动伤害自己和他人。但是否想过整个情节中,那个需要帮忙的人,在你的心里哪个时刻是主角?从需求分析开始就已经没他的事儿了!自始至终我们帮的都是处在那个情那个景中的自己,我们的眼里心里都是自己,将自己假想在那种情形里,按自己满意的方式做事。这样思惟一下,就不难理解诸如帮倒忙、多此一举等等一系列行为的含义了。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不该去帮助或关心别人,而是在做事的时候,应该试着真正看到那个被帮的人。
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依自己的心量和底蕴编排自己的剧情,按照剧情来的,就可以称为幸福美满,不按剧情来的,就是一个悲催的人生。对剧情理解相似的人走在一起,就叫恩恩爱爱,对剧情理解不一样甚至相反的人相遇,就是冤家路窄。但是,无论恩爱也好,怨恨也罢,都是自己导演的一幕幕接连不断的剧情而已。这样的剧情演了生生世世,演得永无断绝。如果不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一位叫作乔达摩·悉达多的太子,怜悯众生而舍弃尊贵地位,对宇宙人生真相进行了彻底了知,那我们对剧情的上演又何时才到尽头?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歌声表达了对智慧的渴望,但智慧的功课唯有在佛法中才能学到。在世间行走,有佛法的陪伴,会少一分自我,多一分体察、多一分对众生的关注,多了一份遇事时改变模式看问题的力量。不禁感慨,伟大的佛陀,只有他才能做到在帮助人或别的众生时能真正并完全地看到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