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人送别程十发

(2007-07-23 16:10:20) 下一个
昨沪上千人送别程十发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伴他最后一程 

    程十发为上海松江人,名潼,1921年出生,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深受民间艺术影响,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次年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程十发早年画山水,后来转攻连环画,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终成上海乃至中国国画界的一代宗师。

    没有悲伤的哀乐,在欢快跳跃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中,上海永别了一代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昨天上午9点半,各界人士1000多人前往上海龙华殡仪馆送行程老。在无数的花篮之中,遗像里的程老笑着,似乎马上又要说出一个幽默来。没有悲伤,因为小桥之下,河水依然跳动。曾经不少人担心程十发去世后,中国国画将无人接班。但昨天来参加追悼会的人们对此并不悲观,他们认为:“历史会给出一个最令人满意的答案。”

佤族姑娘专程来送行

    对于飘荡在追悼会上的《小河淌水》,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车鹏飞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经常在程老家里听到这首歌。这歌是程老最喜欢的,上世纪50年代从云南写生回沪,他一辈子对此念念不忘,后来就诞生了那幅名画《小河淌水》。“程老晚年去不了云南,他就在这魂牵梦萦的曲子里,捕捉绘画的灵感。”车鹏飞说。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汤哲明告诉记者,程老有深厚的云南情结,云南题材的画作也是他的一绝,尤其是那幅让所有看过的人都过目难忘的佳作《小河淌水》。画面是一个戴着斗笠,挑着担子和陶罐淌过小溪的傣族姑娘。怕水沾湿裙子,女孩回头用手轻轻拎起了裙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幅画他画了无数遍,人物造型设计,每一个动作、一根线条、一块色彩都苦心经营,只到此时,水到渠成,一挥而就,画面看上去是如此轻松洒脱。

    专程赶来送行的佤族姑娘布饶依灵,站在程老的遗像前,眼泪默默地流着,她的耳边响起了《小河淌水》,多么熟悉啊,那是她家乡的歌曲,程老原来也爱听。她的手里紧紧地攒着一本画册,里面的一张照片,身材高大的程老弯着腰,他和蔼地笑着,在听当时只有11岁的布饶依灵讲解她的画。布饶依灵难忘15年前的那次上海之行,她从云南来办画展,得到了程老无微不至的帮助,程老还为她的画册写了序,“我问程爷爷为什么这么帮我,他说‘因为我爱你的家乡。’”说到此处,布饶依灵早已泣不成声。

骨灰安葬在出生地枫泾

    追悼会上的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张培成相信,程老即便在天堂也会继续画下去,因为这个爱讲幽默的老先生从来不服老。12年前,也是在这《小河淌水》的歌声中,张培成陪着老师卢沉来到程老的家中做客。画家卢沉是程老20多年没见的朋友。一见面,程老就幽默地说“我上次见到的是卢沉的儿子。”当时60岁的卢沉感叹自己老了,74岁的程老连说“不老不老,我这么老了还要画下去。”“程老是舍不得他这支笔的。”张培成说。

    昨天下午,程老的骨灰在亲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回到了他的出生地金山枫泾落葬。儿时枫泾的小河之水,今天依然流淌,老人归来,他化入了这片灵秀之地的泥土。

创新是对大师最好的纪念

    望着这位画坛泰斗悠然自得远去的背影,人们不禁要问,谁来接程老的班?就此,张培成对记者说:“历史会给出一个最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是这个人一定不是复制程老的人。程老是一个一生热衷于创新的伟大画家,他最反对墨守成规的举动,不断创新就是我们对他的最好纪念。”而另一些圈内人士则表示,在大师离去之后,现在最关键的不是找到接班的那个人,而是要审视大师的精神遗产,他的豁达、他的勤奋、他的乐观、他的求新都是宝贵的财富。“而现在,能同时具备这些素质的画家实在太少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