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审计发现三峡工程是个巨大的无底洞

(2007-06-29 13:00:30) 下一个

真是官仓鼠大如虎!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审计署29日发布2007年第4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审计结果。审计发现,三峡工程因结算管理和合同管理不够严格增加建设成本4.88亿元。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对于这一工程的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截至2005年底,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累计筹集建设资金1220.31亿元,累计完成动态投资642亿元、静态投资425.85亿元。

    根据审计法规定,审计署于2006年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质量总体优良,工程建设总体进度有所提前,投资控制和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较好,施工区环境保护措施基本落实,初步发挥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好于预期,初步设计报告确定的2009年工程基本完工和全面运营的目标能够实现。

    但是,这次审计也发现了以下7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地下电站、电源电站48个中小合同中,有21个未招标,金额3.13亿元,占应招标金额的51%。永久船闸(二期)、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地下电站部分工程,合同金额53.01亿元,查出施工单位违规转分包8.65亿元,占16.3%。

    ——抽查6家监理单位1448名监理人员,其中740人没有监理资质,占51%。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三峡发展公司等监理单位在永久船闸和右岸大坝工程监理中,存在未严格检查工程质量和工程量变更,以及监理记录不规范等问题。此外,三峡总公司未经招标,将监理业务直接发包给了下属公司。

    ——一、二期工程建设期间购置的4235万元设备长期闲置未用,包括2074万元备品备件,以及价值2161万元的550只集装箱。

    ——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共出现过37项质量事故或缺陷,除7项是由于结构、自然气候变化等复杂因素引起属于非责任主体行为外,其余30项中有25项没有明确责任主体,也未对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理处罚,22项未按规定形成事故处理报告。

    ——因结算管理和合同管理不够严格增加建设成本4.88亿元。包括:抽查11个单项工程186.6亿元结算金额,查出已完工程多结算1.59亿元;因勘察失误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540万元;超出合同约定以奖励或补偿方式多支付施工单位3.24亿元。

    ——未经批准将306亩建设用地用于开发经营,1650亩土地长期闲置。未批先用的土地包括:截流纪念园用地205亩(实际为收费公园),坛子岭旅游经营用地55亩,三峡工程大酒店用地约46亩。长期闲置的土地是1995年三峡总公司征用大坝右岸鸡公岭及周边的土地。

    ——一、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面积约7平方公里,占征地总面积的44%。经治理,目前仍有约2.1平方公里流失面积未治理,占水土流失面积的三分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并下达审计决定书,同时向国务院三峡办和三峡总公司提出了相关建议。国务院三峡办和三峡总公司及相关单位对此高度重视,把落实整改与加强内控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已纠正违规问题金额1.39亿元,并出台了17项管理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工程建设管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