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称报道事与愿违
昨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卫生部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上正面回应:让医院的尿检程序去检验茶水,无异于打乱了有具体运行环境设定的电脑程序。大家相信该新闻策划的出发点也是希望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但由于不了解医疗服务,结果事与愿违;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认为,该报道有悖于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是误导公众,不利于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模拟检测出现假阳性
毛群安说,卫生部就此事件已组织北京各大医院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进行专题研究。北京的医疗机构也用茶水作为检验样本让各大医院进行化验,许多医院的化验结果也报告出现了假阳性。但专家一致认为,医疗机构的检验仪器,是针对有特别指向的检验品。比如尿检仪器,它没有鉴定样本是否为尿液的程序,其任务为自动识别白细胞、红细胞、胆红素等指标的含量;如果放进去的是茶水,只要其中含有和尿液中可能检出的相同或类似物质,仪器就会自动辨别生成结果。
毛群安说,推而广之,如果媒体今后都策划这样的新闻,明天可能是啤酒,后天是酱油,医院要应对这种情况,必须在检验前加一个程序,先鉴定这是不是尿液,再开始化验病情,那就复杂了。
批评媒体并非拒绝监督
毛群安最后说,医疗活动是非常复杂的技术服务,“我对媒体做这样的事情提出批评,并不意味着卫生行政部门不接受舆论监督;应该说在当前的情况下,舆论监督对于我们发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发现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和参考。”毛群安希望,媒体记者在发现和揭示医疗服务的问题时,前提应该是尊重科学,应该首先了解医疗服务,而不是像这样别出心裁、事与愿违。
■模拟检测
全国92家三甲医院医生自发参加模拟“茶水尿常规”检测
136份报告127份结果呈“阳性”
4月8日,著名生命科学类专业网站———丁香园网站公布一份报告,称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全国92家三甲医院的医生自发参加了模拟“茶水尿常规”检测,回收有效报告单136份,其中检出“阳性”项目的报告单为127份,占总数的93.4%;未检出“阳性”项目的报告单为9份,占总数的6.6%.前日上午,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主任康熙雄介绍,报道发表后,引起医疗界广泛关注。一些医生在丁香园网站论坛展开讨论,并参照报道,自发形成了一个模拟“茶水尿常规”检测方案:用一只100毫升的崭新玻璃杯,取5至10克绿茶泡成茶水,并对茶水进行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反应居多,回收的136份有效报告单中,127份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中57份报告单检出“胆红素”,42份报告单检出“白细胞”,28份报告单检出“红细胞”。
在自发参加模拟“茶水尿常规”检测的92家三甲医院中,有10家来自北京地区,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天坛医院等。记者昨日了解到,这10家医院检验科的医生已经将各自的检测报告上传到丁香园网站。
前日,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胡大夫称,报道引发医疗界同仁广泛关注,丁香园网站论坛上的讨论也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协和医院的检测报告单已经上传到丁香园网站,编号为“13”。但他不能对检测结果做任何评论。昨日,中日友好医院、天坛医院等多家医院检验科医生亦证实,他们做过相关检测,报告单已经上传到丁香园网站。
■专家说法
“茶水检测呈阳性并非医生有问题”
“‘茶水尿常规’检测呈阳性,并不能说明医生资质或医疗仪器存在问题。”康熙雄解释说,茶水检测结果呈阳性,一方面是“尿液分析仪”自身不能鉴别人体尿液以外的茶水或其他液体,另一方面则与泡茶后产生的茶水浓淡不一有关。
康熙雄说,茶水中检出“白细胞”和“红细胞”,与分析试纸的指示剂有关,茶水中只要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物质,就可能影响尿液潜血(红细胞)分析试纸的指示剂,从而可能产生假阳性反应,而茶水中的酚类及其他有机物,只要能与白细胞分析试纸中的重氮盐发生偶合反应,也可能产生假阳性反应。
至于报道中提到有些医院并未从茶水中查出白细胞或红细胞,康熙雄表示,这与每次泡茶的情形有关,制作方法不一样,茶水浓度不一样,检测结果也就有所差别。
■新闻背景
记者以茶代尿送检查出炎症
据媒体报道,3月初,记者对杭州的医院做了一次暗访。
记者用一个崭新的玻璃杯泡了一杯绿茶,并将茶水当作尿样,分别送往10家医院做尿常规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两家民营医院和两家省级医院没有从茶水中检出问题,另外6家医院则不同程度从茶水中检测出白细胞和红细胞,其中两家医院的化验单显示,用显微镜就能看到白细胞。5家医院给记者配了消炎药,总计药费1300元。
对此结果,著名茶叶生化专家程启坤教授表示,没有文献报道茶叶中含有胆红素和白细胞这样的成分,茶水中不可能出现红细胞和白细胞。
杭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主管化验师在试验之后亦表示,茶水中不可能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