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心经:般若之心_一行禅师

(2009-02-03 12:45:56) 下一个

http://www.folou.com/thread-89857-1-5.html         


1、互即互入(Interbeing-又译互生互在、缘起性空)



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将会清楚地看到,这张纸里有一朵云在飘飞。没有云就没有雨;没有雨树木就不能生长;而没有树木我们就不能够用其造纸。云对纸的存在来说是必要的。如果没有云,也就不可能有这张纸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云和纸是互即互入的。“Interbeing”(互即互入)这个词,字典里找不到,但是如果我们把“inter”这个前缀与“to be”这个动词连接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动词“inter-be”。没有云,我们就不可能有纸,所以我们可以说,云和纸是互即互入的。



如果我们再深入地观察这张纸,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阳光。如果没有阳光,森林就不可能生长,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生长。没有阳光,就连我们也不能生存。这样,我们就知道,这张纸里也有阳光。纸和阳光是互即互入的。如果我们再继续观察,我们还会看到伐木工人,是他们把树砍倒,并送到造纸厂去,使它变成纸的。我们还可以看到小麦。我们知道,如果每天没有面包吃,伐木工人就没办法活下去,因此制成面包的小麦,也存在于这张纸中。同样地,伐木工人的父母也在这里。当我们用这种方式去观察的时候,我们看到,没有所有这些事物,这张纸就不可能存在。



再深入地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也在这张纸中。这是不难明白的,因为当我们看一张纸的时候,这张纸就成为我们的想(perception)的一部分。你的心在这张纸中,我的心也在其中。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切事物都在这张纸中。你无法指出一样东西不在这张纸中——时间、空间、泥土、雨水、土壤中的矿物质、阳光、云彩、河流、热量。每一件事物都与这张纸共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字典里应该有“inter-be”这个词的原因。存在(to be)是互即互入的存在(inter-be)。你不可能独自存在,你不得不与其它每一件事物互即互入地存在。这张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它每一件事物存在。



假设我们试着把每一个因素还原到它的本源。假设我们把阳光还给太阳,你认为这张纸还有可能存在吗?不,没有阳光,任何事物都不能够存在。如果我们再把伐木工人还给他的母亲,那么我们也同样不可能有这张纸。事实是,这张纸完全是由非纸的因素构成的。如果我们把这些非纸的因素还源到它们的本源,那么纸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了。没有非纸的因素,如心、伐木工人、阳光等等,就没有纸。不管这张纸有多么薄,它的里面却包含了宇宙中的每一件事物。



但是《心经》讲的却似乎与此相反。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诸法皆空。让我们再进一步来考察一下。



2、空掉了什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菩提(bodhi)的意思是觉悟,萨埵 (sattva)的意思是众生,所以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意思就是觉悟的众生。我们大家有时候是菩提萨埵(觉悟的众生),有时候不是。观音是这部经中菩萨的名字。观音是观世音的简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观世音菩萨送给我们的一份殊胜的礼物。在中文、越南文、朝鲜文和日文中,我们分别把他的名字翻译成观音、Quan、Am 或者 Kannon,它的意思是寻声救苦。在东方,有很多佛教徒向他祈祷,或者称念他的圣号。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能够送给我们无畏的礼物,因为他自己已经超越了恐惧。(有时候观音现男子身,有时候现女人身。)



完美的智慧(即彻悟,Perfect Undersdanding)就是般若波罗蜜多(prajnaparamita)。人们通常用“wisdom”(智慧)这个词来翻译“prajna”(般若),但是我认为,“wisdom”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够完全传达出“prajna”这个词的含义。般若像流水。而智慧和知识是则固态的,它们会阻塞我们的般若。在佛教中,知识被认为是般若的障碍。如果我们认为某件事物是真理,我们就会死死地执着于它,以致于当真理亲自来敲我们的门时,我们也不会愿意让它进来。我们必须超越以往的知见,就像爬梯子一样,如果我们在第五个梯级上,便认为自己已经很高了,那么我们就没有希望爬到第六级上。我们必须学会超越自己的知见。般若像流水,可以流动,能够渗透。知见甚至智慧都是固态的,它们会挡住般若的道路。



根据观世音菩萨所说,这张纸是空的;但是根据我们的分析,它充满了一切事物。看起来在我们的观察与他的观察之间有一个矛盾。观世音菩萨发现五蕴皆空。但是空掉了什么?关键词是“空”。“空”意味着空掉了某种东西。



假设我正拿着一杯水,我问你:“这个杯子是空的吗?”你会说:“不,里面有水。”但是如果我把水倒掉,再问你,你或许会说:“是的,是空的。”但是,空掉了什么?空意味着空掉了某种东西。杯子不能空掉没有的事物。除非你知道什么空了,否则空毫无意义。我的杯子里的水空了,但是空气却没有空。空意味着空掉某种东西。这真是一个发现。当观音菩萨说五蕴皆空的时候,为了帮助他表达得更准确,我们必须问:“观世音菩萨,空掉了什么?”



五蕴是构成人的五种因素,译成英文是“five heaps” 或“five aggregates”。这五种因素在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内部就像河一样在流动。事实上,它们真的是五条河流,一起在我们的身心内部流动:色之河(指我们的身体),受之河,想之河,行之河以及识之河。它们一直在我们的身心内部流动着。所以根据观世音菩萨所说,当他深入地观照这五条河流的本质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它们都是空的。如果我们问:“空掉了什么?”他将会这样回答:“它们空掉了一个孤立的自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五条河流中没有一条能够独自存在,它们中的每一条河流都是由其它四条所造成的。它们必须共同存在;它们必须与所有其它河流互即互入。



我们的体内有肺、心、肾、胃和血液。这当中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孤立存在,它们只能与其它的脏器相互共存。你的肺和血液是两种事物,但是这两者都不能孤立存在。肺吸进空气,供给血液,反过来,血液为肺输送营养。没有血液,肺就不能存活,没有肺,血液就无法得到净化。肺和血液是互即互入的,同样地,肾和血液之间、肾和胃之间、肺和心之间、血液和心脏之间等等,也都是如此。



当观音菩萨说我们的这张纸是空的时候,他的意思是,它空掉了一个孤立的存在。它不可能独自存在。它必须与阳光、云彩、森林、伐木工人、心和每一件其它的事物互即互入。但是,空掉了一个孤立的自我同时意味着它的里面充满着一切。这样看起来,我们的观察与观音菩萨的观察根本就不矛盾了。



观音菩萨深入地观察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他发现,五蕴当中没有一个能够独自存在。每一蕴都只能与其它四蕴互即互入。所以他告诉我们,色是空的。色空掉了一个孤立的自我,但是它的里面却充满了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3、般若之道



“度一切苦厄。”



渗透意味着进入某件事物,而不仅仅是站在它的外面。当我们想理解一件事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站在它的外面来观察它。为了真正理解它,我们必须深入到它的内部,与它成为一体。如果我们想理解一个人,我们必须去体验他的感受、他的痛苦和快乐。渗透是一个极好的词。“Comprehend” (了解、领会)这个词是由拉丁词根“com”和“prehendere”构成的。“Com”的意思是“在心中合在一起”, “prehendere”的意思是“抓住、拾起来”,所以理解某件事物(to comprehend something)就是意味着把它拿起来,并与它成为一体。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方法了。



如果我们只是站在外面作为一个观察者来看这张纸,我们就不能够完全理解它。我们必须渗透到它的里面去。我们必须是云,是阳光,是伐木工人。如果我们能够进入到它的里面,并且成为它里面的每一件事物,我们对这张纸的理解就会很圆满。



有一个印度故事,讲的是一粒盐想知道大海有多咸,所以它就跳进海里去,与海水融为了一体。用这种方法,这粒盐获得了圆满的理解。



我们很关心和平,我们想理解苏联,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站在外面观察。为了真正理解一个苏联公民的受、想、行,我们必须与他(她)成为一体。这就是佛教的禅修——为了真正地理解,去渗透、去与被理解的事物成为一体。任何有意义的和平工作都必须遵从不二的原则,渗透的原则。



在《四念处经》(Sutra of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中,佛陀建议我们以渗透的方式来观察事物。他说,我们应该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行如行。他为什么使用了这种重复的表达方式呢?因为,你必须进入到你想观察和理解的事物中去,以便与它融为一体。核科学家们也开始这样认为。当你进入到基本粒子的世界中时,你必须成为一个参与者,以便理解事物。你不再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站在外面。今天很多科学家更愿意使用参与者(participant)这个词,而不愿意使用观察者 (observer)。



在我们努力互相理解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这样做。一对夫妻如果想互相理解的话,必须对他们伴侣的感觉感同身受,否则他们不可能真正理解对方。根据佛教禅观,没有理解的爱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理解某人,你就不可能爱他(她)。如果你不理解却爱上了一个人,那它就不是爱,而是别的东西。



观音菩萨的禅观就是对五蕴进行深入地契悟。通过深入地观照色、受、想、行、识的河流,他发现了它们空的本性,突然间,他超越了所有的痛苦。我们所有想要达到此种解脱的人,也必须深入地观察,以便契入事物空的本性。



4、空万岁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是波浪而空是水,你可以通过这个比喻来理解这句经文。印度人说话的时候,使用一种使人害怕的语言,但是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以便真正地理解他们。在西方,当我们画一个圈的时候,我们认为它是零,空无一物。但是在印度,一个圈却意味着全体、整体。意思刚好是相反的。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像波浪是水、水是波浪一样。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为五蕴互相含摄。因为一存在,所以一切存在。



在越南文学中,十二世纪李朝有一位禅师,写过两句诗:此有微尘有;此无宇宙无。他的意思是,有和无的概念都是我们的心创造出来的。他还曾说:“一毫端藏宇宙,一芥子现日月。”这些比喻向我们表明一包含一切,一切即是一。你知道,现代科学已经发现了这个真理,即:不仅物质和能量是一,而且物质和空间也是一。不仅物质和空间是一,而且物质、空间和心灵也是一,因为心就在它们当中。



因为色即是空,故色的存在便成为可能。从色中我们可以看到受、想、行、识等所有其它的东西。空意味着空掉孤立的自我。但是,同时这件事物又充满着一切,充满着生命。空这个词应该不会吓着我们吧。它是一个很妙的词。空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如果这张纸不空,阳光、伐木工人和森林又怎么能够进入到它的里面呢?它又怎么能够成为一张纸呢?为了空,杯子必须存在。为了空掉一个孤立的自我,色、受、想、行、识必须存在。



空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因为空,一切事物的存在才成为可能。这是公元二世纪佛教哲学家龙树菩萨的宣言。空是一个相当乐观的概念。如果我不空,我就不可能存在。如果你不空,你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你存在,我才可能存在。这是空的真正含义。色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观音菩萨想让我们明白这一点。



如果我们不空,我们就会成为一块物质。我们就不能呼吸,就不能思惟。空意味着活着,吸进来,呼出去。如果我们不空,我们就不可能活着。空是无常,是变化。我们不应该抱怨无常,因为没有无常,一切事物都将不可能存在。一位佛教徒从大不列颠来看望我,他曾抱怨生命是空和无常的(他成为佛教徒已经有五年了,已经对空和无常作了大量的思考)。他告诉我,一天,他十四岁的女儿对他说:“爸爸,请不要抱怨无常,没有无常我怎么能长大?”当然她是对的。



当你有一粒谷子的时候,你把它信托给土壤,你希望它能长成一株高高的谷棵。如果没有无常,这粒谷子将永远是一粒谷子,而你也将永远吃不到一个谷穗。无常对一切事物的生命来说都是严酷的。我们不必抱怨无常,相反我们可以说:“无常万岁!”因为无常,一切事物的存在才成为可能。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解释。空也同样如此。空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空,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存在。所以我们也应该说:“空万岁!”。空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因为空,生命成为可能。所有这五蕴都遵从着同样的规律。



5、愉快的延续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诸法,这里的意思是事物。人是法,树是法,云是法,阳光是法。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法。所以当我们说“是诸法空相”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以空作为它的自性。这就是为什么一切事物能够存在的原因。这个讲法很有意味。它意味着无生无死。这是观音菩萨曾经说过的极其重要的话。



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会看到生生死死。一个人出生时,有一份出生证明。当他死后,为了安葬他,又有一份死亡证明。这些证明书进一步证实了生死的存在。但是观音菩萨却说“无生无死”。为了看看他的说法是不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更深入地观察。



你出生的日子是什么?在你出生以前你已经存在了吗?让我来帮助你。出生意味着从无到有。我的问题是,你出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吗?



假设一只母鸡要下蛋。在它下蛋以前,你认为那只蛋已经存在了吗?是的,当然啦,它在里面。在你出娘胎之前,你也在里面。这意味着在你出生以前,你已经存在了在你母亲的体内。事实是,如果一样东西已经存在了,它就不必再出生了。出生意味着从无到有。如果你已经是某个东西,那么出生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你所谓的生日实际上是你的延续日。下一次你向别人祝贺时,你可以说“延续日快乐”。我认为关于我们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我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概念。如果我们倒退九个月,退回到母亲怀孕期间,我们就有一个更好的日子,可以填到我们的出生证明上去。在中国,当你出生的时候,人们认为你已经一岁了,在越南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说,我们这一期生命是在母亲的子宫里、从母亲怀孕的时候开始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日期写到出生证明上。



但是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在你母亲怀孕以前你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你说“存在”,我认为你是正确的。在你母亲怀孕以前,你已经存在了,也许一半在你父亲体内,一半在你母亲体内。因为我们永远也不可能从空无而变成某种东西。你能指出一样东西曾经是空无吗?你认为一朵云能从空无中产生吗?在成为云之前,它是水,也许是一条流动的河。它不是空无。你同意吗?



我们不能想象事物的诞生。它仅仅是一种延续。请再回溯得更远一些,你将会看到,你不仅存在于你父母的体内,而且也存在于你的祖父母以及你的曾祖父母的体内。当我更深入地观察的时候,我可以看到,在某个过去世,我是一朵云。这不是诗,这是科学。我为什么说在某个过去世我是一朵云呢?因为我现在是一朵云。没有云我就不可能存在。我就是此刻的云、河流和空气,所以我知道,过去我曾是云、河流和空气。我是岩石,我是水中的矿物质。这不是一个相信轮回的问题,这是地球上生命的历史。我们曾经是青草、阳光、流水、真菌和植物。我们曾经是单细胞的生命。佛陀曾说过,在他的某个过去生里,他曾经是树,是鱼,是鹿。这些不是迷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云、鹿、鸟、鱼,而且我们将继续成为这些东西,而不仅仅是在过去世。



不仅仅生是这种情况。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诞生,也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死亡。这是观音菩萨说的话。你认为一朵云会死吗?死意味着从有到无。你认为我们能把某件东西变成空无所有吗?让我们再回到这张纸上。我们也许妄想把它毁掉,我们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点燃一根火柴,把它烧掉。但是如果我们点燃一张纸,它的一部分将化为烟,而烟将上升并且继续存在。由这张纸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将进入到宇宙中,并渗透到其它的事物里,因为热量是纸的下一生。余烬将成为土壤的一部分,所以在这张纸的下一生中,它可能同时是一朵云和一株玫瑰。为了认识到这张纸永远无生无灭,我们必须非常仔细、留心。它可能以另外的形式存在。但是,我们不可能把一张纸变成空无一物。



每件事物都是如此,甚至你和我。我们不受生死的支配。一位禅师或许会给学生这样一个话头去参:“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是一个邀请,邀请我们去开始一个认识自我的旅程。如果你做得好,你将能看到你的前生和你的来生。请记住我们不是在谈论哲学,我们是在谈论真实。看看你的手,问问你自己:"我的手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如果我们深入地观察自己的手,我就可以看到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有三十多万年了。我看到我的很多世祖先,不仅仅是在过去、而且是在现在,仍然活着,我仅仅是一个延续。我从来不曾死过。如果我曾经哪怕死过一次,我的手怎么会还在呢?



法国科学家卢瓦希尔(Lavoisier)说过,“没有事物被创造,也没有事物被毁灭”。这与《心经》所说恰好是一样的。即使是最好的当代科学家也不能把哪怕是小如一粒尘埃或一颗电子的东西减少至空无所有。一种能量形式只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形式。有永远不能变成无,哪怕是一粒尘埃。



通常我们说,人来自于尘埃,又回归于尘埃。这听起来不怎么令人高兴。我们不想回归尘埃。这儿有一个分别,就是:人是很有用的,可是尘埃根本没有什么用。但是科学家们甚至不知道一粒尘埃是什么!它仍然是一个秘密。想象一下,一粒尘埃,它的电子以每秒钟十八万英里的速度围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回归一粒尘埃将会是一桩多么令人激动的奇遇啊。



有时候我们有这种感觉,即我们知道一粒尘埃是什么。我们甚至自称我们了解人我们说人将会回归尘土。因为我们与一个人共同生活二三十年了,我们就会有这种印象,即我们了解他(她)的一切。所以,当我们开车时,那个人紧挨着我们坐着,可是我们却在想着其它的事情。我们对他不再感兴趣了。多么骄傲啊!坐在我们旁边的人是一个真正的秘密!我们只是有这个印象,我们了解他,但是实际上我们不了解任何东西。如果我们用观音菩萨的眼睛来观察,我们将会看到,即使那个人的一根头发,都是整个宇宙。他的一根头发可以成为通向终极真实之门。一粒尘埃可以是天国、净土。当你明白你、一粒尘埃和所有事物是互即互入的时候,你将会领悟到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必须谦恭。有一句中国谚语讲:“知己无知,乃知之始。”



秋季的一天,我在一个公园里,被一枚非常小但是很美丽的心形树叶吸引住了,我注视着它,它的颜色几乎是红色的,勉强挂在树枝上,几乎快掉下来了。我跟它在一起呆了很长时间,问了它很多问题。我发现,这片树叶曾是这棵树的母亲。通常我们认为树是母亲,而树叶只是孩子,可是当我观察这片树叶的时候,我看出来,这片树叶也是这棵树的母亲。树根所吸取的只是水和矿物质,还不足以为树提供营养,所以树就把这种原始树液传送到树叶那儿去,然后借助光合作用,树叶负责把这种原始树液转化成加工过的树液,并把它传送回去,滋养这棵树。因此树叶也是树的母亲。因为树叶是通过树茎与树连接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交流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不再有一根茎把我们与母亲联系在一起。但是当我们处在她子宫里的时候,我们有一根非常长的茎(一条脐带),我们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是通过这条茎传送给我们的。不幸的是,在我们称之为生日的那一天,它被剪掉了,而我们得到一个错觉,即我们是独立的。这是一个错误。我们继续依赖母亲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有其它几位母亲。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有很多茎把我们和我们的母亲大地联系在一起。有一个茎把我们与云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云,我们就没有水喝。在我们的身体构成中,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因而连接云和我们之间的茎就真的存在了。我们与河流、森林、伐木工人以及农民之间的情形都是如此。成百上千的茎把我们和宇宙间的每件事物都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才存在。你看到了你和我之间的联系了吗?如果你不存在,我也就不存在了,这是肯定的。如果你还没有看到它,那么你就再深入地观察一下,我相信你会看到的。正如我所说过的,这不是哲学。你必须真的自己去看。



我问这片树叶,它是否感到害怕,因为秋天了,其它的树叶都落了。它告诉我,“不,整个春夏期间我都充满了生机。我努力地工作着,帮助着滋养这棵树,我的很大一部分已经溶入到这棵树中。请不要说我只是树叶这个形象,因为树叶这个形象只是我的极小一部分。我是整棵树。我知道我已经在这棵树里,而且在我回归土壤的时候,我将继续滋养这棵树。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焦虑的原因。当我脱离树枝飘向地面时,我会向树挥手,告诉她,‘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突然,我看见了一种智慧,非常像《心经》中所包含的那种智慧。你必须去体察生命。你不应该说“树叶的生命”,你只能这样说“树叶里的生命”和“树里的生命 ”。我的生命只是生命,你可以在我这里也可以在树那里看到它。那天有一阵风吹过,一会儿之后,我看见那片树叶脱离了树枝,飘落到地上。它快乐地飘舞着,因为当它飘落的时候,它看到了他已经在树里面了。它很幸福。我垂下了头,我知道我们可以从这片叶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它不害怕——它知道,一切事物都无生无死。



天空中的云也不会害怕。时间到了,云就会变成雨。变成雨,落下来,喧哗着,成为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或湄公河的一部分,或者落在蔬菜上,后来成为人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很有乐趣的。这是一次令人非常兴奋的奇遇。云知道,如果它落到地面上,它可能会成为海洋的一部分。所以云不害怕。只有人才感到害怕。



海洋中的波浪有始有终,有生有灭,但是观音菩萨告诉我们波浪是空的。波浪全体是水,但是波浪空掉了一个孤立的自我。因为风和水的存在,波浪这种色才成为可能。如果波浪只看到它现有的有始有终的形色,它就会害怕生死。但是如果波浪看到它同时是水,并把自己同水统一起来,那么它就可以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每一个波浪产生了,然后又消失了,但是水却摆脱了生灭。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经常玩一个万花筒。我拿一根筒管和几片毛玻璃,一点一点地转动,就可以看到很多奇妙的景象。每一次我用手指轻轻地拨动一下,一个景象就会消失,而另一个景象就会出现。当第一个景象消失的时候,我根本不会哭,因为我知道没有任何东西受到损失,另一个美丽的景象总是随之而来。如果你是波浪,你与水成为了一体,用水的眼睛来看世界,那么你就不会害怕起起伏伏了。但是请不要满足于推度,或者把我的话当成事物本身。你必须进入其中,体味它,并与它融为一体。你可以通过禅观来达到这一点,你不仅仅要在禅堂里修禅观,还要把它贯彻到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当你做饭、打扫房间、走路的过程中,你可以观察事物并努力从空观的角度来看透它们的本质。空是一个乐观的字眼,它一点也不悲观。当观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他能看到事物的空性,突然间,他超越了所有的恐惧和痛苦。我曾经看到过有人面带微笑,安详地离开人世,因为他们明白生与死仅仅是大海上面的波浪,就像万花筒中的一个景象。



于是你就会明白,我们可以从云、水、波浪、树叶和万花筒中学到很多东西。从宇宙中所有其它事物那里,也是如此。如果你仔细地观察事物,足够地深入,你就会发现互即互入的秘密。一旦你看到了它,你将不再会屈从于恐惧——对生的恐惧或对死的恐惧。生死只是我们心中的妄念,并且这些妄念与现实不相符。这就像上和下的概念一样,当我们举起手来的时候,我们很肯定这是上,当我们垂下手的时候,说这是下。天堂是上,地狱是下。但是坐在地球另一面的人们肯定不会同意的,因为上下的观念不适用于整个宇宙,就像生死的观念一样。



那么请继续往回看,你将会看到你一直就存在着。让我们一起来看,并融入树叶的生命当中去,这样我们就可以与树叶成为一体了。让我们融入进去,与云或者与波浪成为一体。认识到我们作为水的本质,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恐惧。如果我们非常深入地观察的话,我们将会超越生死。



明天我将继续存在,但是你要非常留心才能看到我。我将会是一朵花,或者是一片树叶。我将存在于这些形色中,并向你打招呼。如果你足够留心,你将会辨认出我并问候我,我将会非常高兴。



6鲜花与垃圾



“不垢不净”。



垢或净,肮脏或纯净,这些是我们心中所形成的概念。一枝我们刚刚剪下来的玫瑰,我们把它插到花瓶里,它是干净的。它闻起来是那么香,那么纯洁,那么清新。它使人想起纯洁这个概念。而与之相反的是垃圾箱,它发出难闻的气味,里面装满了腐烂的东西。



当你只看到表面时,情况是这样的。如果你深入地观察,你将会看到,只需五六天以后,玫瑰就会成为垃圾的一部分。你不需要等五天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如果你专注地看着这朵玫瑰,深入地观察,你当下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如果你再观察垃圾箱,你就会发现,几个月以后,它里面的东西可能已经转化为可爱的蔬菜,乃至变成一株玫瑰。如果你是一个好园丁,有一双菩萨的眼睛,那么当你观察玫瑰的时候,你将能看到垃圾,当你观察垃圾的时候,你将能看到玫瑰。玫瑰和垃圾是互即互入(互生互在)的。没有玫瑰,我们就没有垃圾;没有垃圾,我们就没有玫瑰。它们彼此之间非常需要对方。玫瑰和垃圾是平等的。垃圾确实与玫瑰是一样宝贵。如果我们深入地观察“垢”和“净”这对概念,我们就会返回到互即互入(互生互在)的观念上来。在《中部》(相当于《中阿含》)中,有很短的一小段讲了世界的起源。这段话很简单,很容易理解,也很深刻:“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彼是故此是”这是佛教关于缘起的教义。



在马尼拉这个城市有很多年轻的妓女,她们中的有些人只有十四五岁。她们是很不快乐的年轻女性。她们并不想成妓女。她们的家庭很穷,回此这些年轻的姑娘想到城市找份工作,比如大街上小商贩之类的,好挣些钱寄回家去。当然,不仅在马尼拉是这样,在越南的胡志明市,在纽约,在巴黎,都是如此。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在城市比在农村容易挣到钱。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为了帮助家庭,一个年轻姑娘是怎样被诱惑到城里去的。可是仅仅几个星期以后,她就被一个聪明的人说服了,去为她工作,这样能挣到百倍于现在的钱。因为她还太年轻,还不怎么懂得生活,所以她就接受了,结果沦落成为妓女。从那时起,她就背上了肮脏不净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当她看到其他的年轻姑娘穿戴漂亮、出身于富裕家庭的时候,一种不幸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于是这种自认为肮脏的感觉就成为了她的地狱。



但是如果她有机会与观世音菩萨见面,观音菩萨就会告诉她,深入观察自己和整个社会情形,她就会明白,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别人如彼。此是故彼是,所以,一个出身于富裕家庭的所谓的好女孩,又有什么可骄傲的呢?因为她们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有别的女孩不得不那样地生活。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手是干净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宣称这不是我们的责任。马尼拉的女孩之所以过着那样的生活,是因为我们过着这样的生活。观察那些妓女的生活,我们看到了那些不是妓女的人们。观察那些不是妓女的人们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看到了妓女。此助彼生,彼助此生。



让我们来看看贫与富。一个富裕的社会阶层和一个被剥夺了一切的社会阶层是互即互入的。一个社会的富裕是由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贫困构成的。彼是故此是。财富是由非财富的因素构成的,贫困是由非贫困的因素构成的。这就象那张纸一样。所以我们必须小心。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概念上。事实是,每件事物都是其他一切事物。我们只能互即互入地存在,我们不可能独自存在。我们对我们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负有责任。观世音菩萨会告诉那些年轻的妓女们:“孩子们,观照一下自己,你会看到一切。因为别人是那样生活的,所以你是这样生活的。你不是唯一的责任人,所以请不要再痛苦了。”仅仅通过互即互入的眼睛来看问题,那些年轻的姑娘们就可以从她们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你还能提供别的什么东西来帮助她们获得心灵的解脱呢?



我们被我们关于善与恶的概念束缚住了。我们只想成为善的,而想摆脱恶的。但是,这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善是由非善的因素构成的。假设我正拿着一根可爱树枝,当我们以无分别心来看它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是一根很好的树枝。但是一旦我们分别一端是左而一端是右的时候,我们就陷入麻烦了。我们或许说,我们只想要左,而不想要右(就像你经常听到的那样),麻烦马上就来了。如果没有右倾分子,你怎么能成为一个左倾分子呢?假设我们说我不想要这根枝条的右端,我只想要左端,于是我们把真实的一半掰下来扔掉了。可是一旦我把不想要的那半扔掉了,剩下来的那一端以变成了右(新的右)。因为只要有左,就必然有右。我或许感到失望,再掰一次。我把我所剩的树枝又掰掉了一半,可是仍然又有新的右端产生了。



善和恶也是如此。你不可能只是善的。你不可能把恶的都清除掉,因为有恶,善才存在,反之亦然。当你扮演一出英雄剧的时候,你必须设置一个对手,这样英雄才能成为英雄。所以佛需要魔来扮演恶的角色,这样佛才能成其为佛。佛与这张纸一样是空的;佛是由非佛的因素构成的。如果没有右倾分子,我们又怎么能叫某人左倾分子呢?




按照我习惯,每次我合掌向佛陀深深地鞠躬的时候,我都要诵这首短偈子:



皈命顶礼者,


接受顶礼者,


二者俱是空,


是故今圆满。



这样说并不是骄傲。如果我不空,我怎么能向佛顶礼呢?如果佛不空,他怎么接受我的顶礼呢?佛和我互即互入的。佛是由非佛的因素构成的,比如我。我是由非我的因素构成的,比如佛。所以礼敬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空的。没有客体,怎么会有主体呢?



在西方,你们为善恶的问题已经争论很多年了。为什么要有恶存在呢?对西方人来说,要理解这一点似乎是很困难的。但是借助不二之觉照,这个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只要有善的概念,就会有恶的概念。为了展示自己,佛需要魔,反过来也是这样。当你用这种方式观察现实的时候,你就不会因为玫瑰的缘故而歧视垃圾了。你会同时珍视这两者。为了拥有一根树枝,你既需要右端,也需要左端,不要只取一边。如果你只取一边,你就是在试图消灭另一半的真实,而这是不可能的。很多年来,美国一直试图把苏联说成是恶的一方。有些美国人甚至有这种错觉,即没有另一半,他们也能独自存在。但是这就如同相信右边没有左边也可以存在一样。



在苏联那边,情形也是这样。人们认为,美帝国主义是恶的一方,为了全世界的幸福,我们必须把它消灭掉。但是这是二元看待事物的方法。如果我们深入观察美国的话,我们会看到苏联。反过来如果我们深入观察苏联的话,我们也会看到美国。如果我们深入观察玫瑰,我们将会看到垃圾;如果我们深入观察垃圾,我们将会看到玫瑰。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每一方都宣称自己是玫瑰,而把另一方叫做垃圾。



这样一讲,“此有故彼有”的观念就很清楚了。如果你自己想生存,你就必须为对方的生存而工作。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生存意味着全人类的生存,而不仅仅是人类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知道,不仅仅在美国和苏联之间需要把这个观念变成现实,在南北之间也应如此。如果南方生存不下去了,那么北方也就崩溃了。如果第三世界还不起债,你在北方这儿也要受苦了。如果你不关心第三世界,你的富裕状况就无法持续下去,因而你也就无法再维持你长时间以来所维持的生活方式。问题已经摆到我们面前来了。



所以不要指望你能消灭恶的一方。认为我们是善的而对方是恶的,的很容易的。可是富裕是由贫困构成的,而贫困是由富裕构成的。这是对现实非常清晰的透视。为了明白我们必须做什么,并不需要我们看得多么远。苏联公民和美国公民都只人而已。我们不能只通过统计资料来研究和了解一个人。你不能把工作都扔给政府或政治家,你必须自己来干。如果你能理解苏联公民的恐惧和希望,那么你就能理解自己的恐惧和希望。只有看透事物的实相才能拯救我们,恐惧不能拯救我们。



我们不是孤立的。我们不可避免地相互联系着。鲜花就是垃圾,不是妓女的人就是妓女。富人就是穷人,佛教徒就是非佛教徒。非佛教徒不可避免地是佛教徒,因我们是互即互入的。当年轻的妓女们看到事物互即互入的本性时,她们的解脱就到来了。她们将会明白,她们正在承担着整个世界的苦果。如果我们观察自己,并了解了她们,我们就会分担她们的痛苦以及整个世界的痛苦。



7、月亮总是月亮



“不增不减。”



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死后不再是人了,我们会重新成为一粒尘埃。换句话来说,我们“减”了。



但是这不是真的。一粒尘埃包含着整个宇宙。如果我们像太阳一般大,我们就可以往下看到地球,看到它是多么地渺小。同样地,作为人,我们也是这样看待尘埃的。但是大和小的观念只不过是我们心中的概念而已。每件事物都包含着其它一切事物;这是互即互入(互生互在)的原则。这张纸包含着阳光、伐木工人、森林、所有一切,所以一张纸是小的、微不足道的想法只不过是一个观念而已。我们甚至无法毁灭一张纸。我们没有能力毁掉任何东西。当甘地和马丁·路德·金被暗杀的时候,暗杀者想把他们减少到一无所有。但是他们却继续与我们在一起,甚至比以前更亲密了,因为他们继续以别的形式存在着。我们本身就在延续着他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减”。这就像月亮,我们看到它增了、减了,可是它却永远是月亮。



8、佛是由非佛的因素构成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这句话是从确认五蕴皆空开始的。五蕴不能独自存在。每一蕴都必须与其它四蕴互即互入地存在。



这个句子的下半部分是列举十八界(dhatus)。首先是六根(六个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接下来是六尘(感觉的六个对象):色、声、香、味、触、法。色是眼尘,声是耳尘,如此等等。最后,这六根、六尘互相接触又产生了“六识”:眼识,耳识,乃至最后一识是意识。所以,这部经文讲,从第一界“眼 ”开始到第十八界“意识”,这十八界当中没有一界能够独自存在,因为每一界只能与其他各界互即互入地存在。



接下来谈到十二因缘(pratitya samutpada)。十二因缘是从无明开始,以老死结束。这部经里的意思是讲,十二因缘中没有一个因缘能独自存在,每一个因缘的存在只能依赖于其它因缘的存在。因此,十二因缘都是空的,而且正因为它们是空的,它们才真正地存在着。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四圣谛:无苦、无集、无灭、无道。经文中列举的最后一项是:无智亦无得。般若智慧(prajna)是佛的精髓。“无智”的意思是,般若智慧没有孤立的实体。般若智慧是由非般若智慧的因素构成的,就像佛是由非佛的因素构成的一样。



我想给你们讲一个佛和魔的故事。有一天,佛在他的岩洞里,佛的侍者阿难站在门外边。突然,阿难看见魔来了。他很惊讶,很不高兴,希望魔走开。但是魔却径直向他走来,并请他向佛通报一下他的来访。阿难说:“你为什么到这儿来了?你不记得你过去在菩提树下被佛陀打败了吗?你来这儿不觉得害臊吗?走开!佛陀不会见你的。你太坏了。你是他的敌人。”魔听了这些话,哈哈大笑起来:“你是说你的老师告诉过你他有敌人吗?”这一问使阿难很尴尬。他知道他的老师从没有说过他有敌人。所以阿难被打败了,不得不进去通报魔的来访。他希望佛陀会说:“去告诉他我不在这儿,告诉他我在开会。”



可是当佛陀听说魔这样一个老朋友来拜访他时,他很兴奋。“真的吗?他真的来了吗?”佛陀一边说,一边亲自出去迎接魔。阿难非常难过。佛陀径直向魔走去,鞠了个躬,用最亲切的方式握着他的手。佛陀说:“嗨!你好吗?一向可好?事情顺利吗?”魔没有吭声。于是佛陀把他带到岩洞里,给他准备了个座位,让他坐下来,并吩咐阿难去为他们俩准备香茶。“为我的师父我可以一天泡一百次茶,可是给魔泡茶可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阿难想道。可是既然这是师父的命令,他又怎么能拒绝呢?于是阿难去为佛陀和所谓的客人准备香茶,一边准备,他一边却努力地倾听他们的谈话。



佛陀很亲切地又问到:“你一向可好吗?事情顺利吗?”魔说:“一点也不顺利。我作魔作烦了,我想作别的。”阿难感到很害怕。魔说:“你知道,作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说话,必须打闷葫芦。不管你作任何事情,你都必须很狡猾,看起来很坏。我烦透了这一切。可是令我更不能忍受的是我的弟子们。他们现在老是谈论社会正义呀,和平呀,平等呀,解脱呀,不二呀,非暴力呀,所有这些名词。我真受够了!我觉得我把他们都转交给你比较好。我想当别的。”阿难开始发抖了,因为他害怕他的师父会决定扮演别的角色。那样,魔就成了佛,佛就成了魔。这使他很伤心。



佛陀专心地倾听着,充满了慈悲。最后,他用一种平静的声音说:“你以为作佛就很快乐吗?你不知道我的弟子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把我从来没有说过的话塞进我嘴里。他们修建起花花绿绿的寺庙,把我的塑像放在佛台上,好去为他们吸引香蕉、橘子和甜米。他们把我包装起来,把我的教义变成了一项贸易项目。魔,如果你知道作佛真正是怎么一回事,我敢肯定你不想作佛了。”随后,佛陀诵了一首长偈,总结了上面的谈话。


9、解脱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盤。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些障碍就是我们关于生死、垢净、增减、上下、内外、佛魔等等的观念。一旦我们用互即互入的眼睛来看问题,它们就会被从我们的心中清除掉。我们就能超越恐惧,把自己从虚妄中永远地解放出来,从而实现究竟涅盤。一旦波浪认识到它仅仅是水,除了水再没有别的,它就会意识到,生死对它无法造成任何伤害。它已经超越了各种各样的恐惧,而究竟涅盤就是这种无畏的状态。你解脱了,你不再屈从于生死、垢净。你摆脱了这一切。



10、萨婆诃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咒语是当你的身心和呼吸在甚深禅定中合而为一的时候所说的话。当你处于那种甚深禅定中时,你能够看透事物,看它们就好比看掌上的一只橘子一样清楚。通过深入地观照五蕴,观世音菩萨看到了事物互即互入的本性,超越了一切痛苦。他完全地解脱了。就是在这种甚深禅定、这种喜悦和解脱的状态中,他说了一些重要的话。这就是为什么他所说的话是咒语的原因。



两个年轻人相爱的时候,女孩可能一直在等待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字,可是男孩还没有说出来。如果男孩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他也许是想要确证一下自己的感情,因而在说那三个字以前他可能要等好长时间。然后有一天,他们一起坐在公园里,旁边没有别的人,周围静静的,两个人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终于说出了那三个字。当女孩子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有点发抖,因为这是一句多么重要的宣言。当你这样用你的整个生命来说话的时候,而不仅仅是用你的嘴或你的头脑,这样说出来的话就可以改变世界。凡是具有这样的改变力量的话就被称作咒语。



观世音菩萨的咒语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揭谛”的意思是“去”。从痛苦中走向解脱,从无明中走向觉照,从二走向不二。“ 揭谛揭谛”的意思是“去呀,去呀”。“波罗揭谛”的意思是“走过所有的道路到彼岸去啊”。所以这个咒语的语气是很强的。去呀,去呀,走过所有的道路去彼岸啊。在“波罗僧揭谛”中,“僧”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僧伽,众生的全体。每个人都到彼岸去。“菩提”是内在的光明,是觉悟,或者觉醒。你观照着,这种实相观使你获得了解脱。“萨婆诃”是一种喜悦或兴奋的呼喊,就像“欢迎!”或“Hallelujah!”。“去呀,去呀,走过所有的道路,大家都到彼岸去啊,觉悟了,萨婆诃!”。



这就是观音菩萨所说的话。当我们听这个咒语的时候,我们应该让自己沉浸到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中去,这样我们才能接收到观世音菩萨所散发出来的力量。我们背《心经》不象唱一首歌儿,或者仅仅是用智力。如果你修习空观,如果你把你的身心都契入到了事物互即互入的本性中去,你将会达到一种甚深禅定的状态。那时侯,如果你用你全部的生命来念这个咒语,它就会产生力量,因而你也就能够与观世音菩萨进行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而你也将能够朝着觉悟的方向来完善自己。这篇经文不仅仅是用来唱诵的,或者是被放到佛台上受人敬仰的。它被当作一个工具提供给我们,以便我们为自己的解脱和所有众生的解脱好好地工作。它就像一个农具一样,被提供给我们,以便我们好好地耕田。这是观音菩萨的礼物。



世界上有三种礼物。第一种是物质资源方面的礼物。第二种是知道如何行动的礼物,即法的礼物。第三种也是最高级的礼物,就是无畏的礼物。观世音菩萨能够帮助我们从恐惧中解脱出来。这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



般若波罗蜜多为我们与自己和平相处、超越对生死的恐惧和彼此的二元对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空性的光照中,每件事物同时都是其它一切事物,我们互即互入地存在着,每个人都对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负有责任。当你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和平和幸福的时候,你就是在开始为整个世界实现和平。借助于你内心的微笑,借助于你体内养成的正念呼吸,你就是在开始为世界的和平而工作。你微笑,不仅仅是为了你自己;世界会因为你的微笑而发生变化。当你练习坐禅的时候,即便你只享受坐禅的一刹那,如果你在内心里建立起了宁静和幸福,你就是在为世界提供和平之坚实基础。如果你不能给自己带来和平,你又怎么能够与别人分享和平呢?如果你不从自身的和平工作开始做起,你又从哪儿开始呢?坐禅,微笑,观察事物并真正地了解它们,这些都是和平工作的基础。



昨天,在我们的静修活动中,我们举行了一个橘子会。每个人发了一只橘子。我们把它放在手掌上,注视着它,正念呼吸,橘子就会慢慢地变得真切起来。大多数时候我们吃橘子,我们并没有观察它。我们在想着很多其它的事情。观察一只橘子意味着观看花蕾是怎样变成果实的,意味着观察阳光和雨水。我们掌上的橘子是生命的一种精彩展示。我们能够真正看到这只橘子,闻到它的花香和温暖潮湿的泥土味儿。当这只橘子变得真切起来的时候,我们也变得真切起来。生命在那一刻也变得真切起来。



我们开始专心地剥橘子,闻它的清香。我们小心地取下每一瓣橘子,把它放在舌头上,我们能够感觉到这是一只真正的橘子。我们在完全的觉照状态下吃每一瓣橘子,直到吃完一整只。这样吃橘子是很重要的,因为橘子和吃橘子的人都变得真切起来了。这也是和平的基础工作。



在佛教禅修中,我们并不是在为五年或十年以后才会发生的开悟而奋斗。我们修行是为了使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成为真正的生活。因此,当我们坐禅的时候,我们是为坐而坐;我们不是为其它东西而坐。如果我们坐二十分钟,那么这二十分钟应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生机。



如果我们练习行禅,我们只是为行而行,不是为了到达某个目的地。我们必须随每一个步履而生机律动,如果我们这样做到了,那么每一个步履都将会为我们带回真正的生命。同样地,当我们吃早餐的时候,或者当我们抱孩子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这样练习觉照。拥抱是一种西方习俗,我们东方人愿意把练习有觉照地呼吸加入到其中去。当你怀抱孩子的时候,或者拥抱你的母亲、丈夫、朋友的时候,专注地呼吸三次,这样你的快乐将至少增加十倍。当你看某个人的时候,你要真正地专心地看着他,并练习有觉照地呼吸。



在每顿饭的开始,我建议你看着盘子并默默念诵:“我的盘子现在是空的,但是我知道一会儿它将装满美味的食物。”在你等待服务的过程中,或者自己动手之前,我建议你呼吸三次,并更深入地观察它:“就在此刻,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人也在拿着盘子,但是他们的盘子会很长时间是空着的。”因为缺少食物,每天有四万儿童死于饥饿。这仅仅指儿童,并不包括成年人。能吃上这么精美的饭菜我们可能会很高兴,但是由于我们能够这样观照,我们也会很痛苦。可是当我们这样观照的时候,我们会变得头脑清醒,因为我们眼前的路变得清清白白了:我们应当按照这种方式去生活,以便使自己既能与自己、也能与世界和平相处。当我们既看到了善、又看到了恶,既看到了奇迹、又看到了深重的灾难的时候,我们就必须以这种方式去生活,以便我们能够在自己和世界之间创造出和平来。般若智慧是禅观的结果。般若智慧是一切事物的基础。



我们所做的每一次呼吸,我们所迈出的每一个步履,我们所绽开的每一个微笑,都是对和平的一个积极贡献,都是朝向世界和平迈出的不可缺少的一步。在互即互入的光照中,你日常生活中的和平和幸福同时也就意味着世界的和平和幸福。



感谢你们这样专心地听讲。感谢你们聆听观世音菩萨的话。因为有你们,《心经》就变得很容易接受了。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