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同行

天与地同奏,心与心共鸣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世界文学有声博览】(茨威格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2007-01-27 14:40:10) 下一个







【茨威格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简介


发生在一个女人一生中某一天的往事,却在茨威格的小说里让人震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的冲动和理智的搏斗。斯台凡·茨威格是奥大利的著名作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个富有的犹太资产阶级家庭。茨威格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通报作家,在诗歌、戏剧、小说、散文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而是传记文学的创作上成就尤著,茨威格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正是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风行的年代,他深受其影响;当时在奥地利、在整个欧洲引起广泛反响的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学说,也给他的文学创作留下了很深的烙痕。



从1911年发表小说集《初次的经历》起,他先后完成了《马来亚狂人》(1922)、《恐惧》(1925)、《感情的迷惘》(1927)、《焦急的心》(1938)、《象棋的故事》(1940)等多部小说作品。这些作品以心里分析和心理描写见长,形成了茨威格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细腻的笔触、震撼人心的力量刻画了在激情驱使下的男男女女、老人、儿童的命运。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可以说是一个人物内心世界的色彩浓艳的工笔画、形象的灵魂发展史。从《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读者可以对茨威格在描写心理和表现意识流动方面的艺术才能略见一斑。它描绘了一个年逾花甲的女人的一段往事,一段只发生在她漫长一生中短短二十四小时的往事。作品写她了出于一种高尚的感情,去挽救一个素昧平生的赌徒,却由于瞬间的激情和驱使而失身于这个她连姓名也不知道的男人,淋漓尽致地表了不自觉的冲动和理智之间的搏斗。但是也应该指出,唯美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给茨威格的作品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不可牛摸的冲动、下意识的感觉、瞬间的情欲成了他表现的重心,成为他解释人物行为、命运的契因,这就削弱了他的作品的社会意义;而过分的心理描写则使作品显得雕琢,正如茨威格在给高尔基的一封信中所承认的:“我觉得,我离真正的悲剧特有的朴实还相差很远,我总是责怪自己心理描写太多,缺少你们俄国作家具有的那种伟大的率真。”


影片音乐琵琶语(林海) 点击下载

(茨威格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点击下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