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飞的蜂鸟

蜂鸟有极强的飞行能力,它们能敏捷地上下飞、侧飞、倒飞,还能原位不动地停留在花前吸食花蜜。蜂鸟翅膀扇动极快,每秒钟达80次之多。
个人资料
正文

& 周末瞭望:“农民第六次拯救中国”

(2008-11-29 14:51:30) 下一个

& 周末瞭望:农民第六次拯救中国 

蜂鸟注:去农村实地考察一下吧。就像当年的毛泽东,写出一篇二十一世纪的新版“农村调查”,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
==================

农民第六次拯救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 2008-11-18

1989年,我第一次行走中国。在此之前,我是一个成长在江南城市里的文学青年,我只读到过课本上的中国,在用5个月时间踏遍南部中国之后,我在社会底层触摸到什么叫贫困、什么叫绝望、什么叫不可更改的生活。我第一次知道农民对于中国的意义。在江西井冈山,我找到了袁文才的儿子,他的父亲在1927年把毛泽东迎到了山上,从此拉开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农民革命。我们在一堵泥墙前交谈,墙上涂着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它是60年前的遗迹,虽已褪色,却仍然无比醒目,如附着一个不灭的灵魂。我是在很多年后才恍然,袁文才和他的农民兄弟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地跟随毛泽东打天下,就是因了这六个字的鼓动。

这六个字赢得了中国农民的心。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运动的兴起,土地又一次回到了政府的手中,在其后的二十年里,农民以消极怠工来应对新的土地政策。到1978年,中国开始本轮改革开放,也是在那一年,安徽和四川的农民冒死开始包产到户,土地以承包制的方式再次回到农民手中,它对中国的意义非同寻常,三十年间,中国改革数次峰回路转,却始终没有爆发粮食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农民在一开始就自行解决了产能问题,这一景象与另外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在1990年推动休克式市场改革的时候,曾经爆发过严重的粮食危机。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验,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第二次拯救了中国。随着土地分包到户,耕作效率大为提升,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土地中溢出,可是当时的城市实行的是“围城政策”,严格控制农民进城,因为户籍制度的执行,农民在城市无法找到工作,无法享受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因此,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洗脚上田”后,“离土不离乡”,就地办起了乡镇企业,它很快构成了国有工业体制外的一股重要力量,而且是如此灵活和充满生机的力量。就在拥有所有资源优势却体制僵硬的国有企业长期徘徊在放权让利的试验路径上的同时,乡土工业的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变革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中国改革的最大魅力所在,到1987年,邓小平承认,“在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人们可以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第238页找到这一段话。以今视之,如果没有乡镇企业的出现,中国经济变革的格局是不堪设想的。

 

乡镇企业的崛起,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第三次拯救了中国。进入80 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城市体制的改革,大量的农民被招进工厂,他们很快成为最廉价的、最没有保障的劳动力,因此而形成的成本优势构成了“中国制造”的最大竞争力。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商品横扫全球,靠的正是比美欧日工厂便宜4到8倍的劳动力成本。在经济学上,它有一个很动听的名词叫“人口红利”,红色让人联想到鲜血,这个比喻因此十分恰当。

依赖于农民工人的“中国制造”,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第四次拯救了中国。再说到了1998年前后,房地产成为拉动中国内需的发动机,农民再次成为“城市经营”的利益奉献者,政府以数万元的低廉价格征用无数农田,然后再以数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价格出让给开发商。地产的繁荣,造就了富可敌国的地方政府、造就了无数的富豪、造就了无数全世界最崭新的城市,以及造就了无数的中产阶级,但是,这一切都基础在中国农民的土地贡献上,在过去十年里,他们成为惟一没有实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社会阶层。

因征夺农民土地而形成的地产繁荣,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第五次拯救了中国。现在,轮到他们第六次拯救中国。

正在眼下,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萧条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东南沿海数以十万计的工厂陷入困境,大量工人被裁员,从10月份开始,百万农民工被迫提早返回乡村,他们将为这轮经济调整付出最大的代价,他们极可能是最受伤的群体。据估算,如果经济在明年6月份前无法复苏,新增失业农民工人将超过2000万人。这是一个可怕的数据,早在1961年底,因“大跃进”运动失败,中央政府曾经发布《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将2600人已经进城的农民全数精简下乡,而在1998年前后的国有企业改造中,也曾造成2250万工人的下岗,在当年这都酿成剧烈的社会动荡。

近期的政策动态表明,中央政府在对外贸易和地产消费无法复苏的情景下,试图以巨额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强行拉动中国经济,其成效实在让人担忧。道理非常简单,如果消费――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内市场――没有复苏,对交通、能源性企业的投入都将是无法保证有效产出的,它除了让少数垄断企业获得大量机会以及造成新的投资浪费之外,很难有正向的效应。

在我看来,当前政府最应该提出的是一个强有力的“就业保障计划”,以此为核心,实施企业减税、社会保障及失业救济等一揽子救援方案,并对各地政府进行刚性化的考核监督。这样的方案也许比拿出数万亿元救市要复杂得多,但却是根本之道。

 

当然,政策的轨道似乎正铺向另外一个方向。

在充满了无穷变数的2009年,一个似乎确定下来的事实将是:我们的农民兄弟,将一如既往地、以无比惨烈的方式第六次“拯救”中国。

《中国公司观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匿名

首先,觉得作者太煽情,而且不实际。现在是市场经济,所谓的强有力的就业保障计划如何实现呢?政府的4万亿投资必然会在国际经济大环境疲软的情况下对国内的经济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而研究出台所谓的强有力的就业保障计划不但费时极多,而且执行起来困难极大。比如,沿海地区可能由于财政状况较好,相对容易通过地方投资等方式来施行。但广大内陆省市就不一定有这种条件了。其次,目前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不但影响到农民兄弟,也影响到城市居民。可以说大家都要做贡献。目前的痛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第三,三农问题复杂异常,绝非喊喊口号就可以解决的。其中,农民兄弟自己也有不少错误。如不愿实行计划生育,造成农村人口增加,加重了宏观的就业压力。有些农民兄弟的素质低,如以前报道过的,律师帮农民兄弟讨薪后,农民兄弟就无影无踪了。律师费也无处追讨。 总之,知易行难。问题要一步一步解决。

  • 匿名 2008-11-27 21:08:16

    农民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线,一条创造价值的线,一条不可忽视的线,一条让13亿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线

  • 匿名 2008-11-27 18:33:15

    宿名!!!

  • 匿名 2008-11-27 14:32:31

    悲壮!

  • 匿名 2008-11-27 12:22:22

    dddddddd!!!!!!! 作为一个农民,俺非常支持作者的观点!!

  • 匿名 2008-11-27 07:51:01

    支持。必须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才能进一步拉动内需。只有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农村经济繁荣了,中国的经济才能更加强盛!

  • 湘妃 2008-11-26 13:45:5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国的农民兄弟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总有人不是老惦记他们手中的几个血汗钱么?该是“花钱享受”的时候,怕什么怕,大不了加入丐帮,或许那也是城市的另一道靓丽风景呢?

  • 匿名 2008-11-26 11:33:32

    无论怎样老百姓是最终的牺牲品和垫脚石,甚至是炮灰。

  • 匿名 2008-11-26 09:27:03

    农民,一个勤劳,朴实的阶层,多少次用自己的血汗以及生命在为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做铺垫.

  • ks 2008-11-25 21:07:20

    我更愿意将每一次的改革看做是一次洗牌……

  • 匿名 2008-11-25 16:04:16

    发表中央政府在对外贸易和地产消费无法复苏的情景下,试图以巨额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强行拉动中国经济,其成效实在让人担忧。道理非常简单,如果消费――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内市场――没有复苏,对交通、能源性企业的投入都将是无法保证有效产出的,它除了让少数垄断企业获得大量机会以及造成新的投资浪费之外,很难有正向的效应。评论... 您的评论审核后才会通过

  • freedomjz 2008-11-25 12:08:29

    社会的任何一点的进步都是由部分人的牺牲所换来的。中国也一样,社会主义的体制也是离不开全球的发展。现在中国是一个变形的社会形态。人口庞大,经济不平衡等等因素所导致农民是牺牲者。

  • 匿名 2008-11-25 11:10:29

    从奴隶社会到现在,好像在每次社会危机和动荡的时候,最底下的人群总是受到最大的伤害,无法改变的事实

  • 匿名 2008-11-25 10:39:23

    吴晓波,又一个指出皇帝新装的大男孩!

  • kingthedeer 2008-11-25 08:37:48

    我们的农民兄弟,将一如既往地、以无比惨烈的方式第六次“拯救”中国。 "农民工"这个词的出现说明社会和政府早就意识到了农民的巨大贡献,“中国制造”的横扫全球农民的血的贡献是不争的事实,真心希望政府不会让农民再次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牺牲品,否则,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将更加突出,农民的承受力和爆发力同样惊人。

  • 金杲 2008-11-24 21:51:10

    只有农民才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任何藐视农民的人,他将砸自己的脚

  • 匿名 2008-11-24 20:29:57

    真实、深刻、精辟,拜读了。

  • 匿名 2008-11-24 19:38:43

    农民的基数 也许是中国最大的资本

  • mcast 2008-11-24 16:29:53

    老百姓不能乐业,无钱消费,那政府再多的投资也不能有效拉动内需。拉动内需,前提必须:老百姓有钱消费——有稳定收入;能放心消费——必须降低百姓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方面的费用。

  • 匿名 2008-11-24 13:41:39

    所以,农民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如果更多的农民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懂法,知道为自己权利去抗争,那样会对社会产生强烈冲击。个人感觉,这是政策不重视农民教育的原因。

  • 2008-11-27 21:35:35

    ==========
    原文载于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3127&page=1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