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星星的博客

★一颗美丽的亮晶晶的星星★
正文

<<金钱瞎想史>>

(2007-09-30 13:55:33) 下一个
   鲁迅先生说: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金钱也是这样:这世界上本没有钱,聪明的那个人一拍脑门,也就有了钱;鲁迅先生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于是我们就这样:生活最痛苦的就是睡醒了没钱可以赚;鲁迅先生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便有人也这么琢磨:不在金钱中暴发,就在金钱中白搭;鲁迅先生还说:我出离愤怒了!——最后金钱面前还是大有前赴后继者:为了钱老子拼啦!
  
   金钱史尤其是金钱至上史,是人类历史很新近很短暂的历史。和抡棒子、撵兔子的祖先们比起来,现在想法子、点票子的人几乎就是小巫见大巫。和生存比起来,金钱更多时候简直是一文不值,或者说时间就是金钱!——看看金钱在其短暂的历史中有多恶毒!连形容词都充满钱的影子!自从有了金钱作为幸福的抽象,古往今来自会有人误把金钱当成了唯一的幸福去追求。而在这个短暂的金钱史过程中,金钱膨胀成为衡量人类所有幸福的唯一的、最高基准:几乎幸福能用金钱来交易、来结算。于是芸芸众生追求具体的满足、快乐和幸福的人,便将幸福的根本含义丢于脑后,飞蛾扑火一般全心全意追求金钱。
  
   不得不描述一下学院派的看法。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在《金钱心理学》中阐述了金钱与幸福关系的一段名言:“Money is human happiness in the abstract;he,then,who is no longer capable of enjoying human happiness in the concret devotes himself utterly to money.”这也是目前我看见的对金钱最为理智的诠释。有人将此话译为“金钱是人类幸福的抽象体现;人由于已经丧失了享受实实在在的幸福的能力,因此全部投身于金钱。”俗话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咱也不必在钱面前必须要摆好清高、树好牌坊,信誓旦旦地不当金钱奴役下的婊子,可想起金钱和幸福的关系总希望更明白一些。金钱本身还是幸福,只不过是具体幸福的高度抽象、高度概括了的表现形式。把身心全部投入追逐金钱而无法享受具体的幸福,一是没空间和时间感受具体的快乐和幸福;二是忘了金钱只是获取幸福的一个手段,而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人类原本不知道金钱是什么玩艺儿,就整个人类而言,金钱的习得史同时又是具体幸福的‘去习得’史,这是一种集体意识或无意识;就个体而言,人是生而不知金钱为何物的。因此,金钱的种种功用完全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虚拟是现实的可能表达式,金钱是幸福的虚拟表达式。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不断虚拟化的历史……
  
   本来金钱就够让人晕的了,不能在文绉绉中更晕!所以说必须彻底大众庸俗化!连那种“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钱不是万能的……”等老生常谈大俗话也彻底摒弃——一切从金钱的当代史出发,且从实际出发:新富们逐利之余别忘了积点德,月光族下一步不要变成日光族;有钱了腰杆粗壮并代表腰杆挺直,没钱了口袋有底不能心里没底……可笑的是非要有人将钱作为衡量当今生活的标志,说当代穷人的标志是:穷人吃肉,富人吃菜;穷人白胖,富人黑瘦……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理论,把有钱的折腾得浑身难受,把没钱的郁闷得满怀悲苦。无非就要珍重生命,也不能为了钱就不珍重生活和不尊重生活的快乐呀!想想那些俗套的抢劫对白:要钱还是要命?在这种问题面前,更多的人将毫不犹豫——要命!
  
   无论金钱的外延作用多美好或者多恶劣,金钱本身的品质还是无可厚非。无论金钱的前世有多辉煌或者多伟大,金钱的来生还是将愈加虚拟,直到可能消失。我们是肯定赶不上啦!这说不好是幸运还是不幸。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跟钱过不去的人像极了围着自己的尾巴转圈的叭狗儿,乐此不疲之后依旧郁郁寡欢。
  
   鲁迅先生说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怕就怕老想着自己的两只手,一手是钱,另异手也是钱。

   ——转自“天涯杂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