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妈妈和双胞胎儿子--转自《重庆晚报》

(2007-10-15 22:51:53) 下一个
故事导读
他们是一对患有脑瘫的双胞胎。妈妈没有放弃,20年如一日悉心培育,如今他们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其中,弟弟还在今年考上了大学。弟兄俩始终记得,妈妈常伸出大拇指,鼓励他们:“孩子,你们是最棒的!”

艰辛的收获
12日早晨6点,天刚蒙蒙亮。淅淅沥沥的秋雨中,周先其一夜没有合眼。他仰躺着,直愣愣望着上铺弟弟的床位,心绪早已飞到了陌生而熟悉的大学校园。
今年高考和弟弟同班的周先其,因成绩稍差,与大学擦肩而过。8月底,弟弟上大学去了。与弟弟形影不离十几年,而今才分别一个月,他就有些无法忍受。其实,他急迫的心中,还有另一个愿望,就是快点踏进梦想中的大学校园。
起床,下楼。下楼时,周先其拉着妈妈的手,蹒跚着走下熟悉的144级台阶。20年来,兄弟俩一直这样走着。
汽车在雨雾迷蒙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直奔位于合川区的重庆市民生职业技术学院。离弟弟越近,周先其越发急迫。终于,汽车在一排天蓝色的房屋前停下,弟弟周亚乐的宿舍到了。周先其扶着墙壁,缓步上3楼,弟弟已在那里等候。
没有寒暄,周先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大学生活。弟弟娓娓道来:军训、跳舞、演讲比赛、讲座、形体训练……“你有舞伴吗?男生女生?”“有家庭作业吗?”……周先其的问题很多。“其实有些活动我也参加不了,军训和形体训练我就只能看看,毕竟我有缺陷。”弟弟有些遗憾。
虽身有残疾,但在老师眼中,周亚乐却是最好的学生。他认真,谦逊,热情,有着同龄孩子没有的成熟。“他能走到现在,家人肯定付出了不小代价。”辅导员罗老师感慨。
20年来,有多少艰辛,有多少苦涩,只有妈妈石洪英心里最清楚……

悲喜双胞胎
20年前的冬天,大渡口区一户普通工人家庭出生了一对双胞胎。哥哥叫周先其,弟弟叫周亚乐。虽然两个孩子早产了3个月,出生时体温不足,但一次生两个儿子,足以让一家人欢喜。夫妻俩曾勾画着孩子的未来———父亲希望儿子能当兵,保家卫国;母亲则希望儿子能读大学,当一名知识分子。
可到了三、四岁,别的孩子都能说会跑了,周家两兄弟却全然不会。家人自我安慰:孩子早产,且一直生病,可能要学得晚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表现越发不正常。多方求医后,最终发现是脑瘫。“医生说没治了,我听了如五雷轰顶。难道我把他们带到人世,是要让他们受苦一生吗?”妈妈石洪英回忆。
不久,单位找到石洪英,给她一个生二胎的指标。“你还年轻,再生一个吧。”对于组织的好意,石洪英轻轻摇了摇头。她认为,残疾是她带给孩子的,生了二胎就等于抛弃了兄弟俩,她不忍心这样做!
成长中,各种疾病一直伴随兄弟俩。到了快上学的年龄,医生告诉妈妈,这样的孩子上不了学,家里照顾好就行了。一向老实的石洪英这次却未遵医嘱,她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就这样被判了“死刑”。她和许多幼儿园商量,希望能让兄弟俩呆在幼儿园,家里人到园看护也行,目的是让他们接触到同龄人,有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可是,没一家幼儿园愿接收这对脑瘫患儿!
石洪英想方设法从针织厂调到了孩子爸爸所在的重庆重型铸锻厂,从一名纺纱工变成一位面对火花电弧的焊工。调动的目的很简单,这个厂有子弟校,能照顾职工子女入学———夫妻俩在一起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不久,厂里的第一批集资房落成了。因房子离学校近,石洪英举债把房子要了下来。选房时,同事们都建议她选一楼,以方便孩子进出。可石洪英却偏偏选了顶楼———八楼。外人不解,她解释,这样可以让孩子多走路,多锻炼。

迈过求学“天梯”
7岁,入学的年龄,兄弟俩如愿背起了书包,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上了子弟校。多年后,他们才知道入学的背后,妈妈与校方有一个协议:兄弟俩在学校不算成绩;两人不能在同一个班,以免老师无法照应两个残疾儿童。
虽然新家离学校不远,但要翻一道山坡,上200多步石阶,加上回家上下楼的144级台阶,走一趟学校要上近400级阶梯,对于行动不便的兄弟俩来说,这些台阶成了他们跨进校门的天梯。
一年级时,两人还不能独自行走,上学放学都由父母接送。每天清晨,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山坡的台阶上,都会准时出现一对夫妻背着两个孩子上学的情景。
到了学校,兄弟俩只能坐着,不能独自活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妈妈石洪英又会爬上山坡,赶到学校,背起两个孩子上厕所。有一年夏天,石洪英刚爬上山坡后中了暑,幸被路人救起。带孩子上完厕所,石洪英还要下山回到车间上班,中午放学再来学校接人。下午,她又得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学时再来接。
如此,石洪英每天要上下3000多级台阶。日复一日,她一走13年!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们入学不易,把书读好更不易。忆及儿时读书的经历,哥哥周先其用一句“像坐飞机”来形容。刚开始,没接触过外界的他们,同学的一个恶作剧,老师对其他孩子的一声呵斥,都能吓得他们哇哇大哭。
这时,守候在教室外的妈妈,会来到他们身边,轻声安慰。兄弟俩听不懂,妈妈总会伸出大拇指,不断重复道:“孩子,你们是最棒的!”两个孩子也会伸出拇指,断断续续说着:“最……棒,最……棒!”
整个一、二年级,妈妈都在教室外陪读。孩子们上课“坐飞机”,她却不敢怠慢。除了注意孩子的动静,还要把课堂知识学好,以便课后开小灶。每逢下课,妈妈就把两个孩子叫到一起,给他们讲解课堂上的知识,一遍遍重复,回家还要加班。
由于残疾,学了半个月,兄弟俩仍写不好数字,“1”立不稳,“2”写成“S”。怎么办?妈妈爸爸一人教一个,手把手练习。教了一年,他们所写的数字终于勉强能认了。
除了身残,兄弟俩还有程度不一的智残。平时作业和考试,多是一排红叉。妈妈仔细分析了孩子的智力状况后,决定放弃理科,把更多精力放在语文等科目上。
“学好语言,首先要会说话。”为教好孩子,石洪英买回了普通话磁带自己先学习。“我上班念,回家念,甚至做梦也在念。”孩子接受慢,每一个发音,石洪英都要教上千百遍。
日复一日努力,终于见到成效,孩子们不仅发音准了,还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了高中,高一时的教师节,弟兄俩登上演讲台朗诵诗歌。“你们吃的是粗茶淡饭,却用慈母般的心培养了我们……”抑扬顿挫的节奏,全校师生为之震惊。

当义工帮助别人
今年,两个孩子高考,考前妈妈告诉他们:“考多少分不要紧,只要努力了,就不后悔。”最终,弟弟周亚乐考上了大专,而哥哥周先其却留下了一份遗憾。多年来的努力总算有了回报,石洪英感到欣慰。
因是一线工人,年近45岁的石洪英已快到退休年龄。如今,她已安排周先其学电脑,“希望他多学一点东西,以后能照顾自己,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陪着他。”
年初,石洪英参加了我市的一些义工组织。孩子都出去了,她不希望闲着,她想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人。一次,在一个残疾学校看望聋哑儿童回来后,她感慨道:“对于残疾孩子,家庭永远比社会重要,社会也许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但却不能给予他们亲情的关爱。其实,只要家人相信他们很棒,他们就能做得更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