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

贝叶是一种可以在上面写上字的叶子。
个人资料
.川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庄子故事系列之七:庖丁解牛

(2011-02-05 20:03:43) 下一个

庄子故事系列之七: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是《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故事。养生主一章用好几个奇特的故事说明了庄子顺其自然的生命态度,强调只有不强求,不过度,遵循中正自然的规律才是养生的根本。 

 

故事开始时,庄子先感叹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探求外物的欲望是无限的。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危险的!这样去汲汲以求的人,就更危险了。做好事时能远离名利,做坏事时不至于遭受刑罚,经常遵循中正的自然之道,才可以保全自己的身体和天性,可以奉养父母,可以享尽天年。  

 

接着,庄子就说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什么是遵循中正自然的规律。故事说: 

 

庖丁为文惠君杀牛。只见他手所碰的,肩膀所靠的,脚所踩的,膝盖所抵的,还有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进刀时的切割肉裂的响声,都十分和谐动人。他的动作像踏着《桑林》舞曲起舞,解牛的声响也象美妙的音乐一样。 

 

文惠君赞叹道:“真了不起呀!你的技术怎么会这么高超的啊?”

 

庖丁放下刀答道:“我最喜欢的是研究事物的规律(“道”),比研究怎样提高技巧更有兴趣。刚开始杀牛时,我的眼睛看见的只是一头牛而已。过了3年之后,我就不再把牛看成一头全牛了。到了现在,我只用心去感知牛,而不是用眼睛去看它,身体的器官停止了活动,而聚精会神地去感知它。按照牛的天然结构,将刀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刀片受到丝毫损伤。不去碰骨肉相连的部位,更不会硬切大的骨节。一个好厨师只是用刀切割,所以一年换一把刀;更多的厨师则是用刀去砍骨头,所以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而我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杀过的牛数以千计,可是刀刃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那样锋利。这是因为牛的骨节之间有空隙,而刀片非常薄,用极薄的刀片切入间隙之间,自然是很宽绰的而游刃有余的了。所以我这把刀用了19年还像刚刚磨过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我切入筋骨交错的部位,还是非常小心翼翼,目光专注,动作缓慢,动刀轻微,把关键部位切开之后,牛就象泥土委摊在地上一样被解开了。我提刀站起来,看看自己的四周,不禁踌躇满志。之后我再把刀擦好藏起来。”

 

文惠君赞叹道:“太好了!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的道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首先,任何事情都是有其客观规律(也就是“道”)的,要想把事情做好,首先最关键的是研究它的规律,就象疱丁说的,他最喜欢的是研究“道”,比研究怎么样提高技巧更重要。当他对牛体的结构了如指掌了然于心之后,他看见的就不再是单独的某一只牛,而是符合每一只牛的普遍的结构特征,也就是牛的“道”。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不是靠蛮力去硬切牛肉,活硬砍牛的筋骨,他不再依靠眼睛,耳朵,手或脚等感官,而是聚精会神,用心去感受牛的骨肉之间的细微间隙,把很薄的刀片切进那间隙中,这样,那么粗笨的结构复杂的大牛就像土崩瓦解一样被分解了。 

 

所以田玉,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研究那件事情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先掌握事情的规律,再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反过来,凭自己的擅长的能力或喜好的方法盲目地蛮横地去处理问题。如果能做到这样,对付困难的问题就会事半功倍了。比如说,当你在学习中文时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有没有静下心来先想一想:中文的字,句有什么特别的规律呢?先把规律总结出来,然后再找学习那些规律的方法,同时合适安排好每天学习的时间,提高自己的记忆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这样,学中文就应该不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妈妈以前认识一个中英混血的年青人,他选读了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博士,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因为不喜欢现有的中文输入系统的难以使用,便自己用心研究中文字的结构,找到了每个中文字的笔画和偏旁的笔顺和组合规律,创造成一个独特的按照笔画和偏旁顺序输入中文的方法,成立了著名的“字”公司,为中文输入另避蹊径,这就是面对困难潜心研究的成果。 

 

其次,庖丁告诉我们,他在解牛的过程中,碰到筋骨错杂纠结的部位,不是用眼或手等感官去碰,而是聚精会神用心去感觉,对越难切的部分,就越是专心致志,手反而动的更加轻微。因为对越是困难的局面,凝神用心是非常重要的,心神能比眼睛和手脚更精微地感受到细微的分别。 

 

所以孩子,当你练琴的时候,每当遇到很难弹出的章节时,请缓慢下来,调整呼吸,闭上眼睛,先用心慢慢体会每一个音符,在心中把每一个琴键先弹出来吧。如果弹不出音乐的美时,也能不能先停下来,用心去想像那音乐想要表达的意境呢?那么做,是比不断地练习指法更加重要的。 

 

如果你能这么做了,最后,弹琴就不再是一件苦事,当你真正能驾驭音乐的时候,音乐就能为你带来美的享受,成为你一生的慰籍。你弹琴的样子本身就会是美好的样子,就像疱丁解牛的姿势像舞蹈,声响如音乐一样,而当疱丁成功把牛轻而易举地分解时,内心也是踌躇满志十分开心。孩子,如果你学习到他的道理,最终也能体会到他的那种快乐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探求外物的欲望是无限的。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危险的!这样去汲汲以求的人,就更危险了。老子有类似的说法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说懂得什么时候满足的人不会受到侮辱,知道什么时候停止的人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这是我的理解。 

 

对“知也无涯”的“知”,很多人解释为“知识”,也有人把“殆”解释为“疲倦”,那么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令人疲倦的!这样去汲汲以求的人,就更疲倦了”。这么解释也有道理,但是“知”可以解释为“探求外物的欲望”,“殆”的本意是危险,所以我觉得我的理解或者与庄子高远无求的思想更为贴切。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做好事时能远离名利,做坏事时不至于遭受刑罚,经常遵循中正的自然之道,才可以保全自己的身体和天性,可以奉养父母,可以享尽天年。在庄子看来,善恶是要忘记的,名声和刑罚都要远离的,“缘督以为经”的意思就是顺着自然之道才是养生的方法,也就是庄子在《齐物论》中说的“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道理。 

 

所以文惠君听了疱丁的一番话,便感叹道: “太好了!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的道理。”这是因为,疱丁解牛神乎其神,是因为用心去遵循了牛体结构的自然规律,而文惠君作为一个君主,养育众生的方法也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的,二者之间有着相通之处。在这里,文惠君所说的养生,应该不同于普通人所说的调理自己身体的养生法,而是指养育众生治理百姓的道理。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牛的骨节之间有空隙,而刀片非常薄,用极薄的刀片切入间隙之间,自然是很宽绰的而游刃有余的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游刃有余”这个成语就是从庖丁解牛的故事来的,比喻东西很宽裕,用也用不完。 

下一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