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多维网上社科院研究员文章大错: 瑞典模式终将破产

(2007-03-11 09:34:36) 下一个

多维网上社科院研究员文章(http://www7.chinesenewsnet.com/gb/MainNews/Topics/2007_3_11_9_22_37_89.html)大错: 历史终将证明瑞典模式必定破产

我的点评:
福利国家制度是没有前途的, 从弗里德曼以来的很多经济学家都看到这一点. 如果今天欧盟众多国家的福利国家经济制度不改变, 在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欧洲根本不可能成为与美国抗衡的一极.. 国内那些对西方只有统计数字上的肤浅认识的学者, 想提倡中国学瑞典就象当年李光耀想提倡中国学新加坡一样是愚不可及的的. 以下几篇转载文章可以管中窥豹, 衰落的欧洲在经历隐形的慢性制度病,连曾经以为走出了自己的路而后在泡沫经济中迷失了十年的日本也认识到只有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才是值得学习的. 欧盟中没有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的爱尔兰的强劲经济是一个证明, 同为移民国家但实行美国式经济政策的澳大利亚右翼政府领导下的澳洲经济的活力相对于死气沉沉百病缠身的加拿大经济又是一个证明. 如果没有撒切尔的私有化和减税, 今天的英国就会是今天失业率奇高动乱频繁的法国.战后一向经济强劲增长的德国八十年代以后步履维艰, 不是仅仅为统一所累, 乃托不断强化的福利国家制度之福. 如果战后的香港台湾学法国, 瑞典, 就不会有亚洲四小龙. 如果战后世界首强美国学法国, 瑞典, 它的超级大国地位绝对不保!! 让中国学瑞典, 国内的这帮学者, 你们就别害中华民族了!!

*****************************************************************************************

瑞典向右转 欧洲保守势力抬头

作者:吴宇凡

一周前,瑞典全国选举否决了过去十二年来的政党,也就是社会民主党。这是瑞典政局中相当大的变化,因为社会民主党 —— 是过去 74 年中, 65 年的掌权者。
瑞典,有着令人羡慕的社会福利制度。也是世界上征税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有着不错的经济成长率,但是,瑞典人还是有所忧虑。这也反映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类似情况。
对外界人士来说,瑞典政局的变化可能令人感到困惑,但是,将是瑞典下一位首相的林费尔德 (Fredrik Reinfeldt ,音译 ) ,在竞选中表达了瑞典人的忧虑。
林费尔德先生,他领导保守中立的的温和党 (Moderates) ,如同其他的瑞典人,他担忧瑞典长期竞争的能力,特别是全球的市场效应。
最令人担忧的是瑞典的失业率。表面上看,情况还不错,大约是百分之六。但是由麦肯锡全球研究所(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所做的调查显示,真正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十六。这是因为政府并没有把生病的人、正在受训的人、早期退休的人或是那些因为没有工作只好 在学校念书的学生计算在内。
瑞典大量的社会福利,以高税额作为交换,这在 1930 年代是可行的。那时候瑞典人多是教育良好的人群,也有着高道德的工作标准。
林费尔德先生在竞选中,提出了瑞典没有新创设的工作。瑞典自从 1950 年起,就几乎是没有新创设的私人企业工作了。百分之三十的瑞典人是在政府机关工作,小生意因为劳工规则而受到不少的限制。
为了刺激工作成长率,林费尔德计划对雇主减税,鼓励他们雇用长期失业的年轻人,并计划卖出政府在通讯和航空的股份。为了引诱人们去工作,他计划减少对一般失业的人们的社会福利,并对穷人减税。
林费尔德,这位斯德哥尔摩人,有斯德哥尔摩大学 M.B.A 的学位。他的双亲,都是企业家,在他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林费尔德十八岁加入温和党青年 团。 1984-1990 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就学期间,他担任反对党学生会的主席。毕业一年后,他于 1991 年被选为瑞典国会议员,专门从事改善瑞典经济 的工作。
林费尔德在三年前领导温和党后,即展开改革工作,拉近与中间选民的距离,采取措施鼓励人们工作。因此,该党新政策得到很多年轻人的支持。
所以,为何社会民主党会失去瑞典政权呢 ? 分析家指出,这个政党因为对高失业率的忽视而遭到惩罚。
社会民主党几乎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ㄧ直主宰着瑞典,社会民主党在瑞典的挫败对其他欧洲国家的右派团体而言,将是一大激励。如法国内政部长尼可拉斯史塔 (Nicolas Sarkozy ,音译 ) ,他是法国下一届总统选举的保守派候选人。
【新闻来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商业周刊。】

******************************************************************** *********************

玩转国家福利制度:法国超级懒虫的 “ 幸福 ” 生活

环球时报记者唐惠颖/他身穿牛仔休闲装,开二手黑色轿车,住 30 平方米带阳台的单元房;他是健身俱乐部的永久性会员,还是法国第一批用上手机的人;他夏天去海边度假,圣诞节到阿尔卑斯山滑雪;24年来,他只工作了31个月,靠每月448欧元失业补助生活。 (chinesenewsnet.com)
最近,法国一名40多岁的失业男子,用 “ 提埃尔 · 富 ” ( Thierry F) 的化名,出版了一本名为《靠政府福利过 20 年优哉生活》的自传,在该国引起不小的轰动。那么,这个 “ 超级懒虫 ” 到底是如何打发日子,他的 “ 秘诀 ” 又是什么?记者近日从他的书中找到了答案。 (chinesenewsnet.com)
“ 小富 ” 在自传的头一章里,就描述了自己目前 “ 令人羡慕 ” 的生活。 “ 我住在罗阿讷市一幢 7 层现代化公寓的第四层,一个 30 平方米带阳台的大单间房(注:在法国叫 STUDIO ,就是像工作室的一间单元房,多是给单身或者学生准备的,里面厨卫设施一应俱全)。 (chinesenewsnet.com)
两年前这房子就归我所有,附近有公园、体育场和网球场等娱乐设施。邻居们都以为我是哪个公司的年轻头目,看着我钻进自己的黑色阿尔发 · 罗密欧轿车扬长而 去 …… 车虽老了点,是我 9 年前买的二手货,但我每周清洗保养,它看上去还跟新的一样。我每天牛仔 T 恤一身休闲装,可大家还是把我往网络公司职员那类人里 想。 ” (chinesenewsnet.com)
当然,除了这些 “ 基本生活 ” ,小富还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他是某健身俱乐部的永久性成员,时常跟他的外甥们一块出去打网球、散心;经常去电影院看电影,而且还能看到公映前的一场; (chinesenewsnet.com)
每年别人放暑假,小富也去海边自己的一位姐姐家度假;到了圣诞节,还要跟另外一位姐姐家一起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 小富得意地讲: “ 在法国,我还是第一批用 手机的人,那是在 1995 年,法国有手机的人也就 3000 个左右,而且大都是企业领导和富翁。我的朋友们都羡慕我,很多人也把我当成老板。而我,喜欢这种 引领潮流的感觉。即使在失业队伍里,我也是先锋,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 ” (chinesenewsnet.com)
小富认为自己的经历很平凡: “ 拥有这一切,其实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我只是一直紧跟国家法律行事罢了。有人说我窃取国家财产,这20年来,我总共花了国家 120960 欧元,比起那些动辄搞到上亿欧元的腐败分子,我并不贪婪。 ” (chinesenewsnet.com)
“ 我从 25 岁半开始失业,一直到现在 …… 具体数字是:近 24 年中,只工作过 31 个月。 ” 小富当然不是天生的失业专家,他也找过很多工作。上世纪 80 年代, 找工作还比较容易,法国电力某原子能中心需要一位看门人,小富觉得这份工作比较安稳,就递了简历,不久就被对方录用,并签了3个月的合同。 (chinesenewsnet.com)
但小富很快对这份工作产生厌恶情绪,因为工作时间比较费神,从晚9点到凌晨6点,一周6天,平均一周要干 54 个小时,甚至有时还要加班!但小富心里盘算, 这份工作工资挺高,如果能坚持6个月,以后就可以拿到足够高的失业津贴(在法国,连续工作时间累计达到半年,就可以申请失业补助)。 (chinesenewsnet.com)
3个月合同结束后,小富果然被继续留任,他坚持着又熬过3个月,就马上顺理成章地 “ 失业 ” 了。等拿 “ 失业高津贴 ” 的日子一过,小富又找到第二份工作,然后故伎重演,几个月后,他再次顺利地被老板 “ 辞退 ” ,又开始了他的 “ 失业生涯 ”…… (chinesenewsnet.com)
小富回忆, “1980 年,我工作过6个月, 1987 年工作了4个月, 1989 年坚持了9个月,最长的一次是 1993 年,整整工作1年。 ” 他坦白: “ 我找工 作,就是为了等 ‘ 失业 ’ 时拿到足够的补助。 ” 他还解释: “ 如果我找到一份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作,那么我每个月的收入有时候比吃救济还要少,还不如失业在 家。 ” (chinesenewsnet.com)
明年是法国国家就业中心成立40周年,小富也准备欢庆20多年来,自己一直都是那里的一员 …… 他坦言: “ 我喜欢这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对我来说,自由是最重 要的。以后等我到了退休年龄,也不用发愁,还有 ‘ 最起码 ’ 的退休补助金呢,能让我舒舒服服等死。为此,我想大声地说:我爱你,法国! ” (chinesenewsnet.com)
就记者了解,小富目前拿的是 “ 个人失业补助 ” ,每月有 448 欧元进账(1欧元约合人民币10元),这个数儿在法国是绝对的 “ 贫困线以下水平 ” 。小富的日子如何打发呢?他在书中这样为自己精打细算: “ 月入 448 欧元永远不变。月出: (chinesenewsnet.com)
首先, 23.88 欧元还购房贷款; 38.65 欧元是每月的房屋保险和汽车贷款; 10 欧元的手机费(一张卡用两个月,基本不往外打 电话 ,只等着接 电话 );每周 30 多欧元买吃喝和日常用的东西 …… 这些就用了 178.65 欧元。 (chinesenewsnet.com)
用电: 60 欧元半年,平均每月10元;汽油: 60 欧元半年。石油涨价后,我出门不用汽车,偶尔晚上用,白天出去改骑自行车,这辆车我只花了 20 欧元, 20 年前买下的。剩下的就是居住税:以前租房子住的时候每年交 300 欧元,加上地皮税,一共交 377 欧元;现在有了房子,我只需交 177 欧元。 ” (chinesenewsnet.com)
目前,小富自己交了购房公证费 1000 欧元,还贷时间只剩6年。同时,小富充分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类福利,比如,他申请到了 “ 个人能源使用基金 ” ,专门给低 收入者的电量使用补贴,他一个人住,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一应俱全,平常该用电就用电,一点不含糊。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诞节时还可以得到 152 欧元的额外奖金 …… (chinesenewsnet.com)
加减乘除,等小富把自己的财务报告打出来一看,平均每月只花 170 欧元!用他自己的话说: “ 我的账理得总是很好,我什么都不缺,我自己保养得很好,冰箱里 满满的,早餐有酸奶,壁橱里有面条、西红柿酱、盐、胡椒 …… 过年可以到巴黎去看我表弟,还可以享受一小下坐出租车的乐趣,看着路边那些 “ 巴黎真富 ” 们忙忙 碌碌地赶地铁和挤公车,我从心里可怜他们。 ” (chinesenewsnet.com)
在法国,想轻松地当 “ 懒虫 ”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这一点,小富深有体会。记者为他总结一下,发现小富的 “ 秘诀 ” 如下:一,学会跟公务员打交道。小富来 来往往,跟本市的就业中心打了20年交道。每次跟就业顾问的见面会,他都套上一件20年不变的旧外套,让公务员对他的 “ 可怜 ” 情况坚信不移,特别是填写各 类就业培训表,公务员们二话不说,甚至都帮他做了,一发现对小富有 “ 帮助 ” 的信息,他们就马上告诉他; (chinesenewsnet.com)
二,积极参加各项就业培训。小富拿的补助,原则上只提供给那些在过去 10 年里至少工作过 5 年的失业者。但小富发现,就业培训也被计入工作时间,而且在培训 期间补助会自动调高一些。于是,他就经常在罗阿讷市就业中心去上五花八门的培训课。据他交代,还拿了一堆像 “ 电力师资格 ” 和 “ 家用电器维修师资格 ” 等证 书,只是从来没派上过用场。

三,关心国家大事,随时注意政策动向。小富虽懒,但对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兴趣浓厚,尤其是法国 “ 公共电视台 ” 在下午经常会播出国民议会讨论一些法令的 节目。用小富的话说,他对法国的福利制度了如指掌。别人的时间放在工作上,他的时间都放在法律政策的 “ 研究 ” 上,就业中心的条款,20年来不说倒背,也是 熟读,不少东西他甚至比公务员都清楚。 (chinesenewsnet.com)
小富在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失业,那时正赶上密特朗左派上台,他一下成了失业队伍里的 “ 先锋 ” ,当时他每月能拿原有工资的 90% 。但很快就降了下来。后来希 拉克当了总理,修改了政策,小富的月收入马上有所提高。小富总结的经验是,不管政府怎么变,福利除了手续变得越来越复杂,该填写的表格越来越多,本质一点 都没变。而且,越是大选前后,两党打架的时候,他越有机会可乘。小富讲: “ 我是国家现存所有福利的活见证。 ” (chinesenewsnet.com)
小富在大谈自己活得如何自在,如何机智灵敏地跟政府福利部门周旋之余,也很 “ 自豪 ” 地透露出,要想达到或赶超他目前的水平,需要相当 “ 坚实 ” 的社会基础。比如,他之所以能买下现在的房子,是因为一个好友在某房产公司工作,能提供非常优惠的价格。 (chinesenewsnet.com)
他的单间儿售价仅为 1.5 万欧元!这个价格在巴黎最多能买二三平方米,即便是在他居住的城市,这个价格也仅相当于市场售价的七八分之一;以他现在的 “ 失业 收入 ” 水平,绝不会有哪家银行同意贷款,不过没关系,他有朋友愿意贷给他,每月他只需从自己微薄收入里按时还 “ 私人 ” 贷款就行了。 (chinesenewsnet.com)
能加入健身俱乐部,是因为有朋友在那里当志愿者,给了他几乎免费入会的资格;能以最便宜的票价看到公映前的电影,也是因为有 “ 哥们儿 ” 在电影院 …… (chinesenewsnet.com)
不过, “ 幸福生活 ” 也有美中不足,他需要仔细安排日常生活: “ 中午,除了周三周六,我从不吃午饭。晚上,大部分时间我都到别人家去吃。周一,一对越南夫妇 好友总是请我到他们家吃越南菜;周四,我可以去这对夫妇的父母家去吃,他们开着一个红火的越南餐馆;周五,我去我的姐姐们家吃;周六和周日,住在乡下的一 对夫妻朋友几乎每周都请我去他们那里过周末 …… (chinesenewsnet.com)
没人请我的时候,我当然得自己出去采购,但我从来不买特新鲜或者刚上季的东西,太贵!也从不去名牌商店购物,大超市的门儿我也不登,只到廉价超市买东西,那里比别的地方至少便宜 15 % …… (chinesenewsnet.com)
可见,如果没了这些人脉和关系,小富能否优哉生活,就很难说了。小富为了 “ 节省 ” ,连女人都没有,就是说连老婆都不要了,原因是 “ 讨老婆太贵,衣服,化妆品的,没完没了 ” 。 (chinesenewsnet.com)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法国目前失业者大约 220 万,政府每年对这些人的救济金高达100亿欧元。靠福利吃饭的人大有人在,不过,像小富这样儿, 20 多年都 “ 成功 ” 靠福利过活的,在法国同类人士中,还真算是 “ 佼佼者 ” 。

****************************************************************************************

从 CPE 流产看法国政改的无奈

盛立中

香港《经济导报》第 16 期( 4 月 24 日出版)/法国总理德维尔潘提出的名为 CPE ( “ 首次雇用合同 ” )的新劳工法案完蛋了!没错。法国,人民力量最终终结了 CPE 。法国国民议会日前以新的 “ 青年进入企业职业生活条件 ” 议案取代了 CPE 。然而,在这场说不清谁输谁赢的 “ 法兰西风暴 ” 中,人们从中应该思考些什么呢? (chinesenewsnet.com)
CPE ,本性 “ 恶 ” ? (chinesenewsnet.com)
法国的政治家们现在终于发现,在这个令无数人所倾慕的共和国进行一项社会改革是多么的困难,政府的热脸老是往百姓的冷屁股上贴。我们先来看看法国的劳工待遇。在法国,企业雇一名工人,法定最低工资每小时 8.03 欧元,按每周 35 小时工时算,月最低工资 1,217.88 欧元;雇主每月为员工交纳的保险也不低于 700 欧元;企业每年还要为员工人均高达 150 天的法定假日和带薪假期支付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在雇工方面的畏首畏尾就不无道理了。 (chinesenewsnet.com)
法国政府推出 CPE 的目的就是想从雇工的入口着手,为困扰法国多年的高失业率解困。简言之, CPE 的核心在于鼓励业主在雇用新工时放开手脚。按照政府的说法, CPE 无意为不良雇主解套,而是鉴于目前就业形势,想在法例上作些倾斜,鼓励雇主聘用新人。以此而论, CPE 至少还不具有 “ 恶 ” 的性质。 (chinesenewsnet.com)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 CPE ,法国的学生和工会却作出了与政府观点相反的解读。其中, CPE 的 “ 试用期两年 ” 和 “ 无须解雇理由 ” 两个条款,被认为使雇主能够较容易的解雇刚刚就业的学生,导致年轻人就业更加不稳定。这些,在一个民主国家,原本也是可以坐下来再商量的。未曾料到, CPE 竟会在法国掀起轩然大波。以致,触怒了整个社会的神经;以致,法国人开始以其特有的传统方式涌上街头。 (chinesenewsnet.com)
法国街头,爽! (chinesenewsnet.com)
法国街头热闹,爽!铁路航运、教师员工、清洁工人、公务人员,罢工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一年四季,所有行业,你方罢完我登场,没有撂荒的时候。法国外交官因不满政府预算削减计划,遍布全球各地的近万名外交官丢下了手头工作。 “ 员警抓一个,法院放一个 ” ,好,对不起,我警员也要上街了,不上街政府就似乎听不到警员的声音。老巴黎人戏称,如果有段时间听不到罢工者的声音,还真有些不习惯。好在民众对罢工的宽容度惟有法国。其实,如果拉个单子的话,法国人除了对现存福利和养老保险感兴趣外,罢工就是他们仅存不多的嗜好了。 (chinesenewsnet.com)
诚然,人们可以对法国街头文化作各种解读,比如说,法国人浪漫、法国人爱热闹、法国人有脾气、法国工人阶级有力量等等。这些,统统可以归类于在这个资本主义左派色彩浓厚的国家,传统与现实造就了法国人的价值观就是不一样。比如,德国 “2010” 社会改革计划中与法国的这次新雇工改革有一条相同的条款,即新雇员工试用期延长至两年,尽管 “2010” 可能是导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德国并没有因此而掀 “ 莱茵风暴 ” 。 (chinesenewsnet.com)
选票?这正是法国政治的看点之一。资料显示,超过半数的合格法国选民不会到投票站去,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坐在咖啡馆里也不愿意浪费时间为政客们装饰脸面。不平则鸣。在这个法国人引以为豪的民主国家,人们更喜欢用街头抗争的方式来敲打政客的脑袋,而不是选票。法国内政部部长萨科齐颇有些心得的惊呼: “ 今天,超过一半的选民不再与他们选举的代表发生关系。 ” 简言之,宪政制度下 “ 选票决定屁股 ” 的游戏规则,在今天的法国并不那么灵验。放弃选票上街头,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弃用选票权本身意味着民众对政治家们信心的丧失,这对宪政制度是一个巨大威胁。 (chinesenewsnet.com)
错乱的角色 (chinesenewsnet.com)
这话说得没错,法国人的心在左边(左派),钱包在右边(右派)。这种嘴边上的 “ 社会主义 ” 与现实中的利己主义使法国人深陷 “ 囚徒困境 ” 而不能自拔。今日法国掀起的 “ 波澜 ” 远非昔日之浪花。具有讽刺性的是,法国正在发生的故事与 1968 年导致戴高乐政治生涯结束的那场学潮正好来自相反的动力。今天的法国人在大部份时间里更愿意为现有社会福利制度 “ 守墓 ” ,而上一代的法国人以 “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 之精神,满脑子可是想着如何彻底改变这个社会的。 (chinesenewsnet.com)
人们已经观察到,法国人看上去变得越来越敏感。不,正确地说法应该是整个法国社会对现存制度即便是零打碎敲式的改革都变得神经兮兮。当然,如果改革让大多数法国人感到 “ 有捞头 ” 的话又另当别论了。像去年开始在全法普遍推行的 35 小时工作制,尽管雇主们叫苦连天,从世纪初就开始试运行的效果也与设想中的 “ 就业效应 ” 相差甚远,但并没有人为此丢下手中的工具走上街头。不干活照拿钱,何乐而不为。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政府想有所为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chinesenewsnet.com)
当安逸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时,任何让民众有不安全感的变革都将被当成 “ 敌人 ” 而遭到痛击。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诉求已经开始与 CPE 本身渐行渐远,原本的内部 “ 改良 ” ,很快发展成由政客、工会、学生合演的 “ 革命 ” ,单纯的雇工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以致上升到政治高度。这里,原本意义上的 “ 革命者 ” 已经不那么 “ 革命 ” 了;历史,将 “ 资本主义掘墓人 ” 的角色神奇地调了位。 (chinesenewsnet.com)
不改革,没有未来 (chinesenewsnet.com)
法国今天面临的困局归根结底来自于其本身的经济障碍。经济搞上去了,说什么都有理。法国是欧盟体内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低增长伴随着高失业的噩耗一直挥之不去。即便是在欧元区内,法国也因赤字屡屡超标而备受其他国家诟病。 (chinesenewsnet.com)
法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难以承受的高福利以及经济结构的 “ 更年期 ” 现象。这似乎也是欧美经济大国的通病。美国,高福利这只摇摆过头的时钟,已经提前终结了底特律神话,美国通用已把盘踞世界百年的汽车大佬位置拱手让给日本丰田;德国,不堪重负的福利体系把包括西门子在内的众多老牌企业逼出国门,大公司的外包潮愈演愈烈;法国,除了空中客车、巴黎女郎,还有什么? (chinesenewsnet.com)
现代宪政制度固然是选票决定屁股,但当政客们坐稳屁股后才 “ 恍然 ” ,曾经面对选民的承诺兑现起来是多么的困难。无庸讳言,资本主义现存经济制度不进行一些必要改革,就没有未来。资本主义远非人类理想的诺亚方舟。正像意大利谚语所言,僧袍不能说明是真和尚。 (chinesenewsnet.com)
虽然法国现存的很多社会问题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但 CPE 能够在法国酿成轩然大波,而不是在美国、德国和英国,并闹到今天这般已经颇具 “ 革命 ” 味道的地步,确实值得人们认真反思。 (chinesenewsnet

最近,法国的主政者似乎已经开始用大脑而不是屁股来思考: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管道的链条是否出现了制度性障碍。比如,德维尔潘坦陈,尽管他对废除新劳工法表示遗憾,不过,在推动 CPE 过程中,政府确实犯下一些错误,招致他人误解。而萨科齐先生似乎已经开始在法国政治制度是如何 “ 衰竭 ” 的问题上找原因了。仅此而论,法国确实有必要做一次 “ 搭桥 ” 手术了。

******************************************************************************************

欧盟仍落后美国 20 年

英国《金融时报》托拜厄斯 • 巴克 (Tobias Buck) 布鲁塞尔报道 /3 月 5 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欧盟 (EU) 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仅相当于美国 20 多年以前的水平。 (chinesenewsnet.com)
泛欧商业游说团体欧洲商会 (Eurochambres) 发布的这份报告显示,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在 1985 年便达到了欧盟目前的水平。 (chinesenewsnet.com)
报告称,美国 1978 年便达到了欧盟目前的就业率和研发投资水平, 1989 年达到了欧盟目前的生产率水平(按每个就业人口创造的 GDP 计算)。这些结论显示,尽管去年欧盟的增长率大幅提高,经济改革步伐加快,但其经济影响力仍远不及美国。 (chinesenewsnet.com)
这将使本周出席布鲁塞尔经济峰会的欧盟领导人感到不快。该峰会历来在结束时都会呼吁推进改革,以提高欧洲经济的竞争力。 (chinesenewsnet.com)
报告通过列示美国在多少年前已达到欧盟目前的各项经济指标,阐明了两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与欧洲商会两年前发布的首份此类报告相比,本次报告显示,在 2003 至 2006 年间,两个地区的时间差距有所扩大。最大的差距出现在研发支出领域,从 23 年扩大到 28 年。 (chinesenewsnet.com)
尽管欧盟与美国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欧盟 2004 年的扩张加以解释 —— 当时有 10 个发达程度较低的新成员国加入了这个经济集团,但它也反映出美国在许多领域中已扩大了对欧洲领先优势的事实。 (chinesenewsnet.com)
报告认为: “ 欧洲若想在 2010 年之前达到美国目前的发展水平,需要拿出惊人的年度经济表现。 ” (chinesenewsnet.com)
报告指出,若想达到美国 2005 年的研发支出水平,在 2010 年前,欧盟的支出需要每年以近 14% 的速度增长。若想在 2010 年前赶上美国的人均 GDP 水平,欧盟经济须每年增长逾 8 %。 (chinesenewsnet.com)
然而,去年美国 GDP 增长 3.3% ,而欧盟 25 个成员国的平均增长率仅有 2.9% 。报告警告称: “ 欧盟的前进速度不够快,不能真正在世界舞台上展开竞争。 ” (chinesenewsnet.com)
译者 / 何黎


美国之音陈健/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说,在经济增长方面,欧洲联盟至少落后美国22年,而在其他方面,欧盟跟美国之间的差距更大。(chinesenewsnet.com)

*
欧美差距仍在扩大*(chinesenewsnet.com)

据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商会报告,早在1985年,美国就已经达到了欧盟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而在差不多30年前,美国就已达到了欧盟目前的就业水平和科研投资水平。欧盟目前的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1989年的水平。(chinesenewsnet.com)

经济增长、就业和创新是欧盟领导人2000年制定的里斯本议程罗列的首要任务,目的是使欧洲联盟在2010年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和美国一较高下。(chinesenewsnet.com)

然而根据欧盟商会的研究结果,自从2003年欧盟商会第一次发表报告,比较欧洲和美国的经济指标以来,欧盟和美国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chinesenewsnet.com)

报告指出,在2004年欧盟接纳十个新成员之前,欧盟似乎很有希望赶上美国的发展步伐。但是在东欧的一些前共产党国家加入欧盟之后,由于这些国家失业率高而科研投资水平低,欧盟跟美国相比似乎落后得更多了。(chinesenewsnet.com)

*
当头一盆冷水*(chinesenewsnet.com)

观察人士指出,欧盟商会的这个报告无疑给本星期出席欧盟理事会的各国首脑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因为欧盟理事会准备在这个星期的首脑会议上宣布,里斯本战略已经开始取得成果。(chinesenewsnet.com)

根据欧盟理事会的一些文件,这次欧盟首脑会议将强调:欧洲联盟在2007-2008财政年度将创造7百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使就业率从2005年的64%上升到2008年的66%,失业率将大幅度下降。然而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欧元区目前的失业率是7.4%,美国的失业率是4.6%(chinesenewsnet.com)

可是欧盟商会指出,欧盟要在里斯本议程的关键指标方面赶上美国,那就必须比美国做的更好,可是最新的研究结果却显示,情况恰恰相反:在2006年,美国的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3.3%,而欧盟只有2.9%,那还是2000年以来欧盟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chinesenewsnet.com)

欧盟商会说,假如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提高2%,欧盟就必须提高3%,也就是说,欧盟的增长率必须比美国高百分之一,那样的话,欧盟有可能在2045年赶上美国。

*******************************************************************************************

美国经济增长的基石
DWNEWS.COM-- 2006 年 2 月 17 日 11:13:49( 京港台时间 ) -- 多维新闻

几乎从任何一个常规的统计数字来看,今日的美国经济都运转得非常良好 ── 经济持续增长、就业形势喜人、家庭财富处于历史高点、通货膨胀温和、利率仍处于历史低点。 (chinesenewsnet.com)
但 3 年前可是另外一幅景象,当时美国经济迟迟不见好转,面临着一系列负面因素,如从 2000 年开始的经济滑坡、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上世纪 90 年代的产能过剩。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恐怕是高科技股票泡沫的破灭。 (chinesenewsnet.com)
尽管官方的说法是经济衰退于 2001 年年末结束,但经济复苏的步伐过于缓慢。经济增长乏力、商业信心低迷,最重要的是资本投资呈下降之势。因此,就业增长也就无从谈起。 (chinesenewsnet.com)
布什总统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来克服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投资环境,从而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于是他向国会提交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提议,旨在通过降低投资所得税来鼓励财富积累。国会响应了总统的提议,制定了《就业与增长法案》 (Jobs and Growth Act) ,并于 2003 年 5 月生效。 (chinesenewsnet.com)
从那之后,我们看到经济开始显着好转。实际年度商业投资扭转了连续 9 个季度下滑的势头,迎来了连续 10 个季度增长的大好局面。商业扩张促成就业人口的显着增加。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创造出了 470 万的新增就业机会,失业率从 2003 年的 6.3% 降至 4.7% ,低于 70 年代、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平均水平。 (chinesenewsnet.com)
虽然经济的回暖要归功于多种因素,但削减资本所得税一直在推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chinesenewsnet.com)
总统的提议并非只是短期的提振。它们的确是提振,但意义更加深远:资本成本的降低令经济的内在效率得到了改善。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应税项目在缴税之后都会变少。降低资本所得税鼓励人们扩大长期投资,而长期投资的增加又改善了经济的长期前景,最终使得经济更加繁荣。伴随着资本的增加,劳动力产值也会增加,进而刺激招工需求。 (chinesenewsnet.com)
当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Fed) 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对减税政策起到了辅助作用。在货币政策与减税政策的双重作用下,美国经济释放出了全部潜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归根到底,经济增长动力来自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和投资资本。 (chinesenewsnet.com)
仅从 470 万新增就业人口和半数家庭受益于股息税下调这两点来看,投资所得税的降低给大部分美国人民带来了直接利益,这一点无可争辩。 (chinesenewsnet.com)
让我感到不安的是如今有一些国会议员提出应上调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更糟糕的是,还有人建议政府应该在保护中产阶级利益免受替代最低税额 (Alternative Minimum Tax) 的影响,与维持低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之间做出取舍。 (chinesenewsnet.com)
这两种选择无论哪一种都会将中产阶级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二者只选其一并不能解决问题。国会必须在 2006 年修改替代最低税额,最终通过基本税收改革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此外,必须坚持降低投资所得税的做法。上调投资所得税将阻碍经济增长、影响就业,还会加重半数美国家庭的纳税负担。 (chinesenewsnet.com)
请牢牢记住,美国证券业协会 (Securities Industry Association) 的数据显示,如今的典型投资者就是中产阶级,他们为退休未雨绸缪,家庭收入约为 65,000 美元。 (chinesenewsnet.com)
如果国会未能延长目前为 15% 的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税率,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我的答案一目了然:上调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税率将动摇美国经济的根基,对经济增长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投资增长放缓将不可避免,就业增长十有八九也会放缓。 (chinesenewsnet.com)
政府的责任是为美国创新者和工人打好基础,以便于他们切实地推动经济的增长。较低的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是经济的重要基石,最终会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国会有责任延长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呵护这块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石,因为这不仅有利于 9,100 万美国股民,还会造福于那些从经济强劲增长中受益的全体美国人民。 (chinesenewsnet.com)
本文作者斯诺 (John W. Snow) 是上一届美国财政部部长。

******************************************************************************************************************************************
有人竟然不相信我说的,附上OECD官方数据:real GDP growth and long unemployment rate

OECD Factbook 2007: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tistics - ISBN 92-64-02946-X - © OECD 2007:  real GDP growth rate1994-2005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ustralia

4.5

4.1

3.9

4.5

5.2

4

1.9

3.8

3.2

4.1

2.7

2.8

Austria

2.7

1.9

2.6

1.8

3.6

3.3

3.4

0.8

0.9

1.1

2.4

2

Belgium

3.2

2.4

1.2

3.3

1.9

3.1

3.9

1

1.5

0.9

2.6

1.2

Canada

4.8

2.8

1.6

4.2

4.1

5.5

5.2

1.8

2.9

1.8

3.3

2.9

Czech Republic

2.2

5.9

4

-0.7

-0.8

1.3

3.6

2.5

1.9

3.6

4.2

6.1

Denmark

5.5

3.1

2.8

3.2

2.2

2.6

3.5

0.7

0.5

0.7

1.9

3

Finland

3.6

3.9

3.7

6.1

5.2

3.9

5

2.6

1.6

1.8

3.5

2.9

France

2

2.2

1.1

2.2

3.5

3.2

4

1.9

1

1.1

2.3

1.2

Germany

2.7

1.9

1

1.8

2

2

3.2

1.2

-

-0.2

1.2

0.9

Greece

2

2.1

2.4

3.6

3.4

3.4

4.5

4.5

3.9

4.9

4.7

3.7

Hungary

2.9

1.5

1.3

4.6

4.9

4.2

5.2

4.1

4.3

4.1

4.9

4.2

Iceland

3.6

0.1

4.8

4.9

5.8

4

4.4

3.6

-0.3

2.7

7.7

7.5

Ireland

5.8

9.6

8.3

11.7

8.5

10.7

9.4

5.8

6

4.3

4.3

5.5

Italy

2.2

2.8

0.7

1.9

1.4

1.9

3.6

1.8

0.3

-

1.1

-

Japan

1.1

1.9

2.6

1.4

-1.8

-0.2

2.9

0.4

0.1

1.8

2.3

2.6

Korea

8.5

9.2

7

4.7

-6.9

9.5

8.5

3.8

7

3.1

4.7

4

Luxembourg

3.8

1.4

1.5

5.9

6.5

8.4

8.4

2.5

3.8

1.3

3.6

4

Mexico

4.4

-6.2

5.2

6.8

5

3.8

6.6

-

0.8

1.4

4.2

3

Netherlands

2.9

3

3.4

4.3

3.9

4.7

3.9

1.9

0.1

0.3

2

1.5

New Zealand

5.3

4.2

3.5

1.5

0.4

5.3

2.1

3.9

4.7

3.6

3.7

1.9

Norway

5.3

4.4

5.3

5.2

2.6

2.1

2.8

2.7

1.1

1.1

3.1

2.3

Poland

5.3

7

6.2

7.1

5

4.5

4.2

1.1

1.4

3.8

5.3

3.2

Portugal

1

4.3

3.6

4.2

4.8

3.9

3.9

2

0.8

-1.1

1.2

0.4

Slovak Republic

6.2

5.8

6.1

4.6

4.2

1.5

2

3.2

4.1

4.2

5.4

6.1

Spain

2.4

2.8

2.4

3.9

4.5

4.7

5.1

3.6

2.7

3

3.2

3.5

Sweden

3.9

3.9

1.3

2.3

3.7

4.5

4.3

1.1

2

1.7

4.1

2.9

Switzerland

1.1

0.4

0.5

1.9

2.8

1.3

3.6

1

0.3

-0.2

2.3

1.9

Turkey

-5.5

7.2

7

7.5

3.1

-4.7

7.4

-7.5

7.9

5.8

8.9

7.4

United Kingdom

4.3

2.9

2.8

3

3.3

3

3.8

2.4

2.1

2.7

3.3

1.9

United States

4.1

2.5

3.7

4.5

4.2

4.5

3.7

0.8

1.6

2.5

3.9

3.2

Euro area

2.4

2.4

1.5

2.5

2.8

3

3.9

1.9

0.9

0.8

2

1.4

OECD total 1

3.1

2.5

2.9

3.5

2.6

3.3

4

1.2

1.6

2

3.2

2.6

Brazil

5.9

4.2

2.7

3.3

0.1

0.8

4.4

1.3

1.9

0.5

4.9

2.3

China

13.1

10.9

10

9.3

7.8

7.6

8.4

8.3

9.1

10

10.1

10.2

India

7.3

7.3

7.8

4.8

6.5

6.1

4.4

5.8

3.8

8.5

7.5

8.4

Russian Federation

..

..

-3.6

1.4

-5.3

6.4

10

5.1

4.7

7.3

7.2

6.4

Slovenia

..

4.1

3.7

4.8

3.9

5.4

4.1

2.7

3.5

2.7

4.4

4

South Africa

3

2.8

4.7

2.2

0.5

2.4

4.2

2.7

3.7

3.1

4.8

5.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