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些让心灵开悟的话语

(2010-09-10 15:52:28) 下一个

 
??* 大彻大悟的人就是一位彻底的平凡的人,正是因为平凡,才使其成为一位神秘莫测的人。平凡的人抛弃了所有不平凡的抱负,完全满足于现状,享受现有的生活,他没有什么想达成,做任何事都没有动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平凡的人来讲,都是一种享受,他直接进入生活,面对生活,不加分别地生活,他不想知道何谓生活,只会去经验生活,让生活来充满他,他完全和生活同一体。
??
??* 圣人就像太阳一样,不会在意人们对她是好是坏,有人说她好,必然也会有人骂她坏,有人需要她,也有人不需要她,然而圣人并不会因人们的谴责与赞叹而改变自己的行规。
??
??*“ 一真法界 ” :得道的人可以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入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一法,法法相融,参而不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起必一切起,一落必一切落,万事万物皆是佛,皆是法,平等无二。
??
??* 没有众生就没有明师,明师的功德是以众生为基地培养起来的,众生是土壤,明师是大树,是大树需要土壤,而不是土壤需要大树,大树的叶子和果子,最后又落在土壤上,众生的福报是以供养明师而来的。
??
??* 成道的人融入了整体之中, “ 我执 “ 的空间消失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处在整体之中,他没有得的感觉,也没有失的感觉,生死的空间早已不复存在了,他虽说是活在当下,可是连当下的概念也不存在,他也会努力,也会发火,也会骂人,但这些都又不存在他里面。
??
??* 开悟的明师不追求任何东西,也不会畏惧任何东西,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她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她的眼中没有好,也没有坏,她是一个善恶不分,男女不分,天堂与地狱不分,生与死不分的圣人。在她的眼里没有一个众生,个个都是佛。超越自我的人,进入道里面的人,哪里还会有善恶美丑好歹之分呢?她证得了无分别智,她不讲信用,她不会再造业障,也不会再消业障,她所做的一切,既合人道,也合天道。
??
??* 对于悟道人而言,爱和恨的心都已消失,他不爱某人,也不恨某人。然而你若来到他跟前却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爱散发着,那是一种单纯的品质在散发,你想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依你的根基而感受,而起反应,悟道者的心中始终是种单纯的存在,对他恨不值得,对他爱更不值得,但是你若想要爱,那么他就是全部的爱的化身。
??
??* 成道以后的身体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形象存在,而内在的存在已彻底变了,我还是我,又不是以前的我,过去的我死了,又生出一个新的我 —— 无量劫以前就有的我 —— 现在重新出现。因为现在的我(头脑)死了,无量劫以前的我不得不出现。
??
??* 不要认为修行人修到最后像个木头样,什么也不知,在修行的某个阶段固然像个木头,由于头脑不再向外追逐,这股力量返回来逐渐进入了内在的核心,完了这个过程后,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技巧都变成了觉知,天空中飞只小鸟,犹如在你的心头飞过,别人在地上行走,犹如踩在你的心头。当然这种境界里是种难受的境界,你太敏感了,你太容易受到影响了。从另一面讲,此时的佛菩萨、天堂地狱都和你在一起,和你同一体,你已到了家,再也没有任何事让你可做的了,你的整个旅程已完成,你的整个结果就是一个觉知,时时刻刻地觉知,梦和非梦都成了觉知,过去的一切,在你觉知的状态下都连接上了,都记忆上了。所有的方法都是一个提醒,提醒你内在的觉知,变成了觉知后,也就不需要方法了,过去的方法只能对后来者有用。明师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叫醒你的睡眠,然而由于你头脑的习惯势力,明师把你叫醒后,你还不愿起床,仍然赖在床上,顷刻间又开始做你的梦。什么时候头脑被明师打死了,觉知才会立即稳固,它不需要时间,瞬间的工夫就可完成,也许努力十年就是为了那一瞬间,明师只是掌握了如何切断你的头脑,而能让你立即与内在的觉知连接上,让你变成觉知,错过了这个瞬间,也许一年,十年,好几世才会出现下一个瞬间,一旦达成一次瞬间,你将变成永恒的觉知,瞬间足以铸永恒。
??
??* 人类的痛苦几乎大半都是来自于比较,自己和周围的人事物比较,倘若能够进入内在使灵性开花,那么也就不会和外面的事物比较了。诸佛菩萨能够深入禅定,她喜悦,她宁静,她满足,她博爱,就是因为她内在的花开放了。
??
??* 大开悟的明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教理,所说的所行的都是代表如来佛,供养明师就是供养三世诸佛,轻慢明师也即轻慢三世诸佛,明师是与三世诸佛心相通。
??
??* 得道的人不需要借助外界的任何事物,自己的内在也一样活得很充实,他不仅能和自己为伴,也能和万物为伴,他外在看上去是孤独的,而内在实是与万物同一体,他没有任何欲望,他从不显示自己,他能承受别人给他的是是非非,他从不认为自己很重要,他从不努力奋斗,他看上去象个傻瓜蛋,象个无用的人,象个软骨头,他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你跟他合作一定会气死你,他只能做圣人,这个圣人的头衔还是别人给他的雅称,实际上他什么都不是,千万别把他划分成是属于某一类型,否则你会失望。
??
??* 佛菩萨无所不在,没有来去之说,只是众生没有摆好自己的 “ 频道 ” ,接收不到,所以不能和佛菩萨沟通,悟道明师正是懂得了架设频道的技巧,虽然众生皆有佛性,若不因明师的指导,终究不会悟道,一旦学会了频道的密码和技巧,即刻和佛菩萨沟通。
??
??* 开悟的人若没有感情,又如何了解众生的感情呢?又如何帮助众生呢?生在人间就有人的特性,但又超出人的特性之上,犹如水中的莲花,生在水中,但又超出水面。
??
??* 明师总是最难当的。来到明师面前的每一位信徒都抱有一种成见, “ 我心中的明师肯定是这样这样,只有这样才是我心中的明师,否则就不是明师 ” 。来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在塑造明师,没有给明师一点自由,本来是向明师学习,反而成了教导明师。如果你来到明师面前,不放弃以前所有的成见,那么你什么也不会学习到,你能把自己交付给明师多少,那么你便能从明师那里得到多少,交付并不意味着你交给明师什么东西,而是要对明师信任和敞开,惟有你所有的成见空掉后,明师的力量才能进去。来到明师面前就是要学会死亡,把过去所有的思想概念全部死掉,明师所能教你的,也就是教你如何把头脑死掉,惟有这个复杂的头脑死掉后,那个一尘未染过的亮晶晶的本来面目才会出现,否则就被你复杂的头脑给掩盖住了。由于我们轮回太多世,头脑里面的习气太多,把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给掩盖住了,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纵然掩盖得很深,但它始终不会变质,一旦把过去的概念抛弃,接受当下,本来面目也就出现了。
??
??* 怀疑别人,就是在搜索别人的垃圾,信任别人是在给别人套枷锁。对于一个得道的人来讲,早已超越这二分性,既不怀疑,也不信任,而是实话实说,以真实的面目在表达一件事,惟有模糊的头脑才会留在二分性上,怀疑和信任,罪过和功德,成功和失败 …… 超越的头脑就是一个清晰透明的头脑 —— 也即无分别的头脑 —— 透明的镜子。万事万物在镜子面前都是还给他本来面目,凡是所能够发生的,也该发生,发生归发生,不应该以头脑来给发生套上某种概念 —— 是与非,善与恶。发生的事情既不能分辨也不能判定,依它本然的样子接受它,它有自己的属性,人为的就失去了自然的美。之所以给它套上某种概念,那是因为你有动机,有目的。面对脚下的泥土,谁会说它是好是坏呢?因为我们对它没有动机和目的。概念是人类欲望的投射,把欲望投射到事物身上,它也就变味了,分类了。记住,圣人是一面镜子,它没有分别,没有目的,没有欲望投射,所以在圣人面前永远能保持本来面目。
??
??* 一位开悟的明师犹如一朵鲜花,也是有时间限制的,百年之内也会往生,然而他的加持力 —— 也即能量场,三界以内的明师的能量场百年之内就消散了,超越三界的明师的能量场千年之内还不会消散,还有加持力。
??
??* 上师只是一个手指,你顺着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明月,但你千万别模仿上师,只需相信上师就能达到你自己的目标。模仿上师则会忘记自己内在的佛性,上层技艺不是通过模仿可以得到的,只有肤浅的表象可以模仿到,而内在灵性惟有完全成为自己以后才会开花。模仿则意味着是把自己划分为七零八散,不模仿上师,并非不相信上师。实际上每一个开悟的人都是一个不同的方法,没有两个开悟的人是采用同一个方法,在起步的时候芸芸众生可以采用同一个方法,越往内在深入越产生分歧,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进入内在的核心点里以后,又是同一个方法 —— 没有方法。前几步可以有方法给你修,最后的那一步则是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有方法 —— 没方法 —— 又有方法 —— 又没方法。上师的思想只有一个思想 —— 他达成的,也希望你达成。而他使用的手法则是千奇百怪,不要认为上师奇怪,因为你开悟的因缘适合这个奇怪的方法。只有在你觉得奇怪的情况下,这个奇怪的方法才有效用,明白时,也即你开悟时,也即奇怪不奇怪时,也即无法时。
??
??* 爱明师就是爱道,明师就是道的化身,明师虽然是有肉身存在,但他们的振动韵律是和道一样的,接近他,自己内在的振动也会变。为什么那么多妖精都想吃唐僧的肉是有道理的。明师的一根头发,乃至所用过的一切,都是有同明师一样的振动力。如果你的敏锐很强,靠近明师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振动力穿透了你,你也会和明师具有同样的振动力。成道的力量如疾病一样具有传染性,感冒会传染,肝炎会传染,成道的力量同样会传染。明师成了海洋,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能容纳,物质的、灵性的都能给,你敞开多少就能接收到多少,即便你不打开窗户,阳光也能照耀你的房屋,春风仍然经过你的窗前。母亲只能给你物质,不能给灵性,母亲给你身体健康,明师给你灵性成长,母亲给的是大树,明师给的是花果,见明师一眼就能使你沉睡已久的灵性苏醒,经明师灌顶后,过去世的业障永远消失,当下解脱。再造的新业由自己承担。
??
??* 是是非非无定论,也不能定论。人类往往总是受先入为主的概念去评价一切,如果是先学了佛教,便无法接受基督教的思想,反之又无法接受佛教的思想,甚至互相攻击对方为歪理邪说,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特定的定义和固定的概念,凡是不符合自己的都视为外道。门户之见,约定俗成决定了彼此格格不入。对于一个大彻大悟的人来讲,根本不存在正邪之分,一切言论皆是方便而说,无非都是使众生进入内在的核心。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没有文字)?如果说明师狂妄自大的话,那么今天的明师哪一个也没大过释佛,耶稣。悉达多一出生,便口出狂言: “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 耶稣也说: “ 我和天父是同一体,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 ” 明师并非是自大,而是实话实说,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是不能用谦虚和自大来衡量的,真理必须依它本然的样子被表达出来,必须依它本然的样子存在。对于一个常人来讲,谦虚和自大是同一种心态,都是 “ 我执 ” 的表现,是同一种能量的正负极。小智慧的人善搞阴谋,大智慧的人善搞阳谋,开悟的圣人总是依它本然的样子出现。阴谋阳谋与谦虚自大是同一种性质,皆是 “ 我执 ” 的再现,当我执消失的时候,明师所说的一切都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既不是自大,也不是谦虚,而是把那个东西原原本本地表述出来,佛陀与耶稣都是实话实说。 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而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
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能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有一天,他遇見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烦恼,他向天使诉说: “ 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沒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工作呢? ” 于是天使赐给他一只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有一天,他遇見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诉说: “ 我的钱都被骗光了,沒有盘缠回乡。 ” 于是天使送给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見一个诗人,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而且富有,妻子貌美又溫柔,但他卻過得不快乐。天使問他: “ 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 诗人对天使说: “ 我什么也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夠给我吗? ” 天使回答說: “ 可以。你要什么我也可以給你。 ” 诗人直直的望著天使: “ 我想要的是幸福。 ”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 “ 我明白了。 ” 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毀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天使做完这些事后,便离去了。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在躺在地上掙扎。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然后,又离去了。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看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住向天使道谢,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你曾觉得孤独?你尝过幸福的味道?
孤寂、璀璨本就是形容词,所有的形容词都是比较的。沒尝过孤寂,又怎知何谓璀璨的人生?孤寂又岂非人生之必经?
人很奇怪,每每要到了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其实,幸褔早就放就在你的面前。
肚子饿坏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眼前,幸福。得半死的時候,扑上软软的床,也是幸福。哭得要命的時候,旁边温柔的送来一张纸巾,更是幸福。
幸福本沒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
朋友,你的心,充滿了幸福吗?还是,溢满了哀愁?
愉快的心情,敲你的心门时,你就该大大的开放你的心门,让愉快与你同在。 不要为聪明而欢喜,我们需要的是智慧

小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很聪明,从小出家,便开始了一生求学佛法的路程。
在这么多年中,我曾经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我可以用一夜的时间,就熟练的背诵下二十多页的藏经经文;可以在屡次的考试中名列前茅;可以成为上师最重视和喜爱的弟子。
当我在 21 岁时,便完成了所有因明和中观的修习课程、藏传佛教密宗的五大本尊的仪式仪轨灌顶全部熟练掌握和背诵、显宗基本的偈诵。当这一切,我全部以优秀的成绩毕业,有资格成为一名传道上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聪明虽然还在,但却发现这聪明,对烦恼的障碍没有任何的益处,反而成为困惑和苦恼的根源。
我会在遇到任何状况的时候,聪明的找到好的主意来应对,却不能排解最根本的心灵深处的落寞和无助。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智慧是那么重要。才发现,聪明不过水中繁华,智慧才是真正破除一切烦恼的明灯。
后来我的成长岁月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我才发现,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简直太多太多了。仔细去观察,简直任何一个人都是那么的不一般,都很有自己的那么一套人生哲学。他们处事机关算尽,他们的精明简直不输给任何一个伟大的学者或者政治家。但是,请宽恕我的直白,他们却那么烦恼,他们的聪明虽然给自己带来了有限的一点快乐,却带给了他们更多的痛苦和折磨。
曾经我认识过一个人,他简直就是个世间人所讲的一切聪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见招拆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简直是个社交之精英。但是他却累的要命。给他一件事情做,他可以想出很多种情况来讨论;人家邀请他去做客,他可以想出丰富的令人家欢喜的言语,说给这个听,又说给那个听,想要把事情做的尽善尽美,成个完人。
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世间的万事,不是可以算计的圆满的。有的时候,不那么圆满,却是最恰到好处的哲学。
商人精于算计,利润节节攀升,却不知道钱财终是身外的智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因为一个灯芯的吝啬,而挂念世间之物,迟迟难于撒手。
政客精于权势,升官发财平步青云,却不懂得人生的功名利禄不过过眼云烟的智慧。
平民百姓,会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利益,耍尽聪明想多占些他人或社会的便宜,却不懂得,便宜占了,是要还的!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智慧。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不论你是做了多大的坏事、多小的善事,因果报应都会加倍的还给你!
后来,贫僧也渐渐的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智慧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而聪明,却反而是耽误人的根苗。
我是个从来不怕人家占我便宜的人。但我怕太过聪明,会障碍了人们的智慧觉悟。
因此,今天贫僧就斗胆扬言,不要把聪明与否看的太过重要,能够领悟到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才是真的不辜负自己的人身。 
                                                                   本文转载自振霖法语的 BLOG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