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9年行星撞地球

(2007-07-17 10:25:27) 下一个

          
          2029年: 行星撞地球

根据美国NASA实验室的科学家进行轨道验算后测定,一颗名为99942,临时编号:2004MN4,又称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将于2029413星期五与地球相撞;这颗直径390小行星,在太阳周围的运动周期为323天,质量4200万吨,运行轨道速度5•9km/s,届时,撞击产生的总能量为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能量的11万倍。撞击概率设定为托里诺等级4。即撞击概率为300分之一。

而据英国开放大学陨星专家莫妮卡格拉迪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天文学家艾伦菲茨西蒙分别测定,该行星20294月从地球近地轨道18640英里(约3万千米)的太空,与地球擦肩而过,(这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6万千米的高度还要低),在撞毁多颗地球卫星之后,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会象1994年7月16至22日,临近木星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核一样,在地球轨道的运行中,会被突然拉回来,或改变原来的轨道,并于2036413撞击地球。其撞击概率为三十七分之一,撞击托里诺等级”8级,最高撞击概率为托里诺等级10级。这一结果同样被俄罗斯天文学台肖尔等天文学家认可。如果撞击点在欧洲会有两个西欧国家消失;如果撞在美国德州或纽约州同样会使这两个地方荡然无存。该行星于2004619被发现,之后突然消失,6个月后再次被发现,20291月在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地区的人们会在每天都可以看到它象金星一样闪耀在夜空。

因为撞击的危险如此之大,科学家们提出几种预防该行星撞击及存续人类文明的方法,概括地讲可分为:

.爆破说,这种方法就如电影《天地大冲撞》中所述的过程一样,用定向火箭,安排机器人附着于该行星的表面,安装核弹,将其摧毁。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这种方式的不可取之处在于,被摧毁的小行星碎块,将如放烟花一样,从太空落向地球表面。根据常用数据推测,每一千克陨石的冲击当量相当于175千克TNT烈性炸药所产生的能量。这样大范围的陨石雨从天而降,仍免不了落在有些人口稠密的地区,引起核放射污染和大量小陨石炸弹的大范围冲击破坏,造成极大的双重危害。但,这一方式的好处是,在更大范围内,不会造成地球的生态系统的崩溃性灾难。不会造成人口及人类文明的全球性损失。

 

.拖拽说:这种方式的代表是美国华裔宇航员卢杰,其要点是发射同步运载火箭或飞船,用精确制导的方式,在小行星表面选定一个楔入点,把该小行星,一点一点地拖出地球的引力范围。据说,该方式在现有的轨道上,要施加的外力为400000千克,既可产生1.23千米/日的轨道偏移。但这个偏移的力必须持久在1-2年以上;否则,它将还会慢慢地被地球引力吸引回来,在未来造成灾难。该方法的难点在于该行星因为质量、体积在太空中太小,难于定位;因为受地球轨道引力范围(约为6000万千米)和其他行星引力的影响,在运行中不断自转着翻滚;选楔入点较难;另外,这样的做法,耗资将达1000亿美元;每月的运行费用也将在1050亿美元。这样的开销虽比一场海湾战争的花费少一大截,但从各国的财力状况来看,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承担或分担这笔费用。

 

.被动接受式前提下的自我保护行动。为预防小行星撞击等重大灾害发生,挪威政府宣布:(德国《明镜周刊》2006923报道)全世界最大的种子库正在北极圈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永久冻土带上进行建设。数万种不同农作物品种的种子将储存在那里。众多农作物未来的命运都将掌握在它的手中。这一工程在20068月份,由挪威、芬兰等8个欧洲小国,开始奠基并承建;又名为:人类末日的种子基因库工程,具体做法是将数万种(约200万粒)各类植物的种子不同农作物品种的种子将储存在那里,包括小麦、玉米、豆类等,即便小行星撞击或核战争爆发双重灾难来临,种子库也会毫发无损。挪威为这次为种子库的建设提供了3000万挪威克朗(约为500万美元)的资金。作为与世界粮农组织的合作项目,该项目也得到了全球农作物多样性基金会的资助。正在筹建的种子库是一个恒温系统,等小行星撞击(或核战争)结束以后,用来修复或承接新的人类文明。这一种子库将于2007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机构也能使用该库的资源。

 

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尽管,这种方式显然有些小家子气。因为科学家认为,这200万颗种子到天灾过后,每一颗种子会比钻石更珍贵;它们会成为金苹果之战的导火索,在未来各种资源枯竭时,幸存到最后的人们会为谋取这200万颗种子,而不择手段。这种糟糕的结局出现的概率会到达90%以上,按人类现有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去衡量,至少目前还没有人说

四.逃避式或称星际移民式:是英国天文物理学家霍金提出的,在小行星撞击未发生以前,在月球、火星或其他新类地行星上,建立人类殖民地,把现有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移到其他行星。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稳妥,但,太理想化。据美国的媒体透露,到2020年,人类才有望建立一个只容纳200人的月球基地;同时,才有望开始发射到火星的载人飞船。而火星飞船一个来回要一年多的时间。每次也只能搭5-10人。以现在阿波菲斯的危机来看;从2020年第一批火星人出发,至2029年阿波菲斯撞击,到达火星的总移民人数还不足100人。加上2020年到达月球定居(暂时可以这样假定)的200/年;月球移民和火星移民总数也只有2000人左右。以现在的科技要支持这2000人的外星生存,要比美国驻海外的总兵力的财政支出大约高出1015倍,约为5000亿美元至15000亿美元/年!这笔财政支出与全人类获得生存的机率比来看,也确实有点昂贵,暂难于施行。

 

这样,我们又要回到阿波菲斯出发点上来,假如阿波菲斯真的撞到地球上,将在地球上造成多大的灾难,我们现在或撞击后该怎么办?

我们设定,阿波菲斯由20074月到20364月的动进轨道为:20364月距地0km20294月距地18640km20154月距地5.3km201246.3km20084月距地8.36km20074月距地11.66km(近地点)。在这一轨道变化过程中会不会象苏梅克.列维9号慧核一样发生轨道突变,在未来的710年内连续撞击到地球上?

我们来看看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轨道的变化过程:

1993324苏梅克.列维夫妇在海尔天文台通过一架46cm的施米特望远镜发现了苏梅克.列维9号慧星。该彗星从施瓦斯曼.瓦赫曼号慧群分裂出来后,早在1970年就开始绕木星运动,199278经过近木点时,在木星近轨道的距离是109.83km,被木星强大的引力,突然改变轨道;并发生分裂,碎裂为22个亚核,并于两年后以65km/s的速度撞击在木星南半球南纬450左右。7块最大的慧核在木星上撞击出7个大的辐射坑,每个撞击坑的直径为1km以上,而最大的撞击痕为数万公里。木星约是地球的14倍;其质量1.900x1030;赤道半径:71492km;平均密度1.33g/cm3,表面重力:22.88/2;轨道速度13.06km/s;而地球的质量是5.976x1027;赤道半径:6378km;平均密度0.0034g/cm3,表面重力:9.78/2;轨道速度29.79km/s

这话虽然有点逆耳,但是,按现在阿波菲斯的运行轨道速度和质量来分析:在2029年或更近一点的时间,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不可抱着侥幸心理,而应该积极地寻找对策。为防患于未然,我们不妨对阿波菲斯撞击地球后成灾过程和范围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即阿波菲斯撞击地球后,它在地球上造成的灾难有多大,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多大的危害;对人类的文明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有兴趣的读者,可继续阅读李建敏先生撰写的“阿波菲斯小行星撞击地球成灾评估和抗灾自救对策”一文。

附:特急预警:阿波菲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成灾过程评估及抗灾自救对策

 

李建敏

阿波菲斯,现在的总质量为4200万吨;轨道速度为5•9km/s;随着与地球的接近,其轨道速度还在不断增大。按1千克陨石冲击当量值相当于175千克TNT炸药的热量比值测算出,它以现在的轨道速度与地球迎面相撞,产生的撞击能量是广岛原子弹的11万倍;能量冲击所产生的突变效应当然也是巨大的。

具体表现为:中心冲击区为,如果撞击发生在北纬40度左右,那么,欧洲挪威海或地中海、黑海、北海附近、或美洲墨西哥湾一带,将会造成数亿人无家可归和数千万人的死亡。如果撞在中国西部阿尔泰山与吉尔吉斯坦等国的交界地带,虽然,那里现在人烟稀少,但在2500km2的范围内,地表大于10厘米的生物将会荡然无存(这一数据按美国亚利桑那陨石坑,直径50的陨石,冲击区内的230-250平方英里的地区所有生物均被高热的冲击波所荡尽测定);冲击地震波:3000km2以内的震波将大于里氏14级;4000km2大于9级;4500 km2大于7级;6000km2的范围大于5.5-6.8级。

冲击尘:据俄罗斯天文学家肖尔制作的模型显示,该行星撞击所产生的烟尘将笼罩地球1/4的地区。地表小于2x4cm2的石沙,将会有数千万吨被抛入1万米以上的高空;在7000km2的地区内,其尘烟雾霾将使能见度小于50;数万平方千米的烟尘将掩埋上亿公顷的植被,这个占地球表面1/4的尘团将随着西风带或马纬风带在地球自轨的拖曳效应下,向东西方扩散,将会使这两个风带地区的阳光受阻挡,光照减少23-33%左右;同时,挡光区气温每天会下降6-8度;个别中心区域将会受到7个昼夜的无光照影响;尘烟带带来的降温会造成霜冻,甚至夏季飞雪的气候异常;在这一烟尘区的农作物受粉率将降低15-20%;粮食产量降低18-25%;各种呼吸道传染病人会成倍增加;影响时间达3-4个月。形成持续两年的撞击之冬(撞击产生的冬季效应与正常冬季结合形成长达两年的无法耕种时间)。这个后果将直接影响人口达到8-10亿;按现在全世界67亿人口的存粮储备;将影响粮食储备1/3以上。会使许多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生活的人们雪上加霜。

 

如果阿波菲斯在20294月或20364月落入日本千岛群岛海域的内海。首先,在海洋中溅起的海浪达到1200800,高达200的涌,会像一道道水墙,波及到3500km以外的海洋沿岸后,仍高达40以上;(注:北京时间2007113122326.5秒在千岛群岛,北纬46.4、东经154.3,发生8.3级地震时,日本千岛地区的地震海啸涌为2;冲击到3400km以远的中国华东沿海的海啸浪涌仅为10厘米;若按200海浪测算到达中国东部沿海的浪涌高度应为10左右)。应该注意的是:阿波菲斯撞击海洋的浪涌高度。因为该行星直径390;按溅落物与水波的动量转化,应为正常重力加速度下的3-5倍,即:390x3=1127,海啸的推进速度为:6000以上的深海为800km/h3000以下为240-480km/h;从日本千岛海域到中国华东地区或太平洋海域同区域的时间为7-9小时;冲击区内1000千米内的飞溅海啸以3-4倍音速的速度580660/秒的速度,形成1500-1700km2的大范围直接降水;形成的水汽和高压水汽会将水汽漩涡带入到1.5-1.8万米的高空,形成大范围、持续1周以上的特大暴雨;在1800-1900km2冲击海域内降水4-6/小时;最大8-15/小时;1900-2500

km2,0.5-1.3/小时;2500-3500

降温:大的云水层遮挡阳光,在万米以上的高空,形成的水汽云层厚度达500-1000;使中心地区1500-1700km2以内的地区气温降低15-25度;同时,强烈的对流天气的形成,使这一地区的人口在洪水、剧震、持续降雨的危害下,遭受夏季突来的持续降温,在撞击发生7天以后的低温将会达-25度以上。同时,在海啸中幸存的大量渔船因为柴油供油管道不畅,人员在没有防寒设备的前提下,遭受难以想象的冻雨、冻雪和巨大的冰雹(从万米高空聚集的水汽形成的单体冰雹直径会达20厘米以上)的袭击。在中心海域1500km-3000km以外地区降温也将达到12-14度,甚至在三天以后的无光照热能的影响下,夏季积雪厚度会达20厘米1.5左右。

 

飓风:冲击中心区的飓风将达140/秒的风速(约38-40级飓风);冲击范围达2000km2-4000 km220-18级的飓风冲击区为7000-10000km22000km以外至3500km以外的地区飓风冲击为9-12级以上。

电磁效应:由于陨石冲击波和地震波及地轴剧烈晃动,直径390的小行星以5•9km/s的轨道速度,与直径12756.28km,轨道速度29.78km/s的地球相撞击,地轴抖晃率将大于0.05-0.8度。从而使海流、气象、磁力线结构及分布发生突变。将会直接造成电磁波紊乱,使飞机和电子仪器在几天内无法正常工作,空难、铁路、通讯事故频发,交通秩序无法维持。

生态环境:由于撞击发生的突然性,地震、洪水、飓风、陨石冲击等综合影响,核电站、大小化工厂、及城市功能的丧失造成的生活污水会直接对江河、湖泊、海洋造成无法估量的污染,从而使生活和生产用水无法保障,由于供水供电采暖系统的巨大破坏,使撞击区周围3000平方千米以内的地区人居生活基础环境基本丧失,全球1/4的地区人类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海啸、降水、降温、雪灾、雹灾、飓风和电磁波紊乱、环境污染的多重灾害的危害下,在撞击点270km以内海域、陆域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系统将无一幸存;1800-2500km地区地表生存文明体系损坏率将在60%以上。全球的通讯和气象卫星将无法正常工作。同时,通讯、医疗、物资供应、治安、运输等系统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无论阿波菲斯落在海洋还是陆地,都将会引发地质板块震动,甚至断裂,引发火山的大量喷发。石油、煤炭、矿石、冶金行业将会面临因地质变化而引发的行业性亏损或倒闭。矿难和井喷、火山喷发和破坏性地震,将成为人类生存的大敌。

这种无法预料的撞击时刻存在,据悉,20069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发现一颗代号2000ΦW7小行星飞近地球只有5天时,才被发现,如果相撞有15亿人会被毁灭;2006113夏威夷天文小组宣布一颗代号为2000SG344的小行星2030年也会与地球相撞,撞击能量相当于100颗广岛原子弹。

面对人类历史上即将到来的旷世浩劫,人类只有团结起来,共同携手,平衡现有的物资资源,建立有序的预警,预防体系,救援机制把灾难变成合力;用灾难预警机制促进人类整体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放弃种族和国家认识的差异,才可能把有效预防的方式和措施,贯彻到人类发展的大前提中来,并把相应预防、生产自救措施,贯彻到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原则中去。因此,从现在开始,人类就应该行动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小行星撞击引发的灾难的预防和生产自救措施建立应对之策。

第一:改变建筑结构和建筑习惯,并远离江河海洋。

建筑质量要求。选用外墙钢筋水泥:即外墙30厘米20厘米中空缓冲间层再加20厘米内墙的剪力结构墙体。如果有条件,可在外墙中加2厘米厚的钢板,以加强防冲击波的功效,同时,中间的中空缓冲层可以有效地减少低温时的热传递效应,起到保温的作用,也减少工程造价。

 

在建筑圆型建筑时,采用地下与地上结合的建筑风格。即:地平面以下型场地应在地下10-15为宜;即可建4-5层;地面建1-2层大框架轻质建材的楼体,以减少地面以下楼体的承重,增大抗震效能。一般在4-5层的主体建筑上外加一层、二层的框架式承露阳台。在灾情过后,外加的框架稍加改装,即可用于居住,地面以下部分可以防灾、居住两用。因为是地下建筑在保暖,防风、抗震等的优势其在节能、环保方面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据资料表明,在长崎核爆中心5千米以内的地区相当于该小行星撞击中心80千米120千米内的冲击当量或辐射值。因此,可以推定,在撞击中心120千米以外,这种建筑是相对安全的。

在建筑区附近还应建立救生山岭或高地台,高度一般800以上,距海边大于55-90km;岭台顶的面积应在2000

m2以上为宜;岭台上备有药品、逃生伐(艇)。注意逃生艇应有直径大于Φ3cm,长度大于350的绳索,固定在坚固的岩石或地下水泥锚柱链上,以防大海啸到来时,船筏被海浪卷入大海深处。

另外,根据立体几何学造形结构的稳定性,在选择建筑风格、结构类型时,还可以选用三角锥体四角锥体建筑结构。建筑方案可以考虑选用埃及三角金字塔式玛雅太阳塔四边形锥台式建筑。

第二、抗灾功能区划的设定和生产、生活资料地的选定。

 

对于抗灾时间拟定在长达三年以上的生活地区的建筑,救灾场所,在大的建筑群落中要有强大合理的功能区划。如生活区以居住为主;生产自救区以生产自救的企业为主。企业应以无土栽培技术、低温培养殖产业,医药产业,无线电教育产业、移动式计算机知识网络教育产业;综合治安区、贸易区等是首先应具备的基础性区划。同时,应根据地侯、物候、气候的不同因素,合理布局,考虑到灾后的水源,保暖和生活日常用品的短缺,应在建筑区内选定丰富的地下水源与丰富的地热资源兼备的地域作为最佳选址,同时,把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地热能作为供电供热能源;在生活区10-15千米的地区内有大量可以耕作的土地。地下抗灾建筑群以5000户至10000户为一个社区。人员过少或过于密集都会对居住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社区之间要有35千米的隔离生态带,以备防疫用。

应该注意的是,在功能区作物品种的选定上,一定不可忽略低温作物的生产种植,如地下茎根茎红薯、山药、土豆、莲藕、荸荠、白菜、萝卜,耐寒的鱼类、水产品的养殖和耐寒耐涝的农作物的培植,并以此为种植重点,以保证灾后自救成功。

第三,建立预警预案,编制抗灾自救的应急知识,把有序的抗灾、防灾过程与社会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机制结合起来。

经验表明,在较大的自然灾害到来时,有提前预防预案并建立和贯彻了抗灾防灾的知识体系的群体,比没有预案和相关防灾自救知识的群体,生存的几率高出300倍。在唐山大地震后,据1996411,新华社刊发消息:河北青龙县县城距唐山仅115千米,但这个县在唐山大地震中无一人死亡,被誉为世界防震减灾的示范。197524,辽宁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使工矿企业、交通、电力和水利设施以及民房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海城人民却无一伤亡。在海城7•3级大地震中全员撤出;这与美国新奥尔良遭遇飓风袭击时的弃城之举与纽约911时期和之后大面积停电造成损失之比较中,都会活生生体现出正反面教材的深刻寓意。

对于小行星撞击引发的预警综合灾变,在防海啸、防地震、防洪水、防低温、防飓风、防污染、防疫病及在生活食品匮乏时的生产自救措施和技巧,对每个人都十分有必要。

由于事发突然,在没有做好或进入前瞻性预防撞击保护性建筑中的人们来说,在灾情发生时的整体撤离危险区域是必要的。从群体撤离经验中得知在撤离时,应选择从危险地区到达安全地区五条以上逃生路线和准备适合野外、山地、沙漠、海洋、低温区五种以上自救生活知识技能。在撤离前,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辆厢式运输车,对厢体内的结构、功能进行改装。把房子和家安到车轮上,这是第一个首选。无经济能力的可自制防风保暖帐篷随身携带,把驮在背上。

生活物资准备:生活动力燃料,气(柴)油200公升、煤400千克、太阳灶、打火石、安全火柴、凸透镜(取火用)、蓄电池、充电式手电筒(信号灯)、帐篷、渔具、医药类书籍、医疗药物、收音机、塑料或帆布制的保暖防水衣服、紫外线消毒灯、臭氧消毒仪、氧气分离仪;防虫防霉变的粮食200千克/人(把粮食放水塑料桶中,可以做到防虫防霉);GPS定位仪、指南针、手表、小铁锨(挖隐身窖用)等,并知道这些物品的多种用途。在选择撤离路线时应尽量少走高速路,因为在高速路上虽然速度快,但堵车,道路被封闭、有限的物质供给点都将成为撤离的障碍。

在撤离时,应与社会群体共同组织协调行动。在集团组织行动中,应有明确分工:探路、生活、医保、治安、联络等工作要落实到人头上。同时,及时收听国家发布的相关撤离信息和灾情预报,并尽可能地与政府机关、司法、部队等组织保持必要的联系。

如果来不及撤离或撤离途中被迫阻断,在灾难到来时应选择紧急自挖的地窖躲过撞击产生的辐射、冲击后,注意保暖(在低温到来时如果玻璃被完全震碎,可用窗帘、被单用水浸透后,挡住窗洞或门洞。低温结冰后形成水墙,封住窗洞或门洞,免于被低温冻伤)、防洪设施的使用;同时注意不要四散而逃,减少盲目的行动,和不可预计的后果的发生。

从社会整体而言,作为一个国家、一个人类种群,应建立人类整体的思维意识,与多个国家形成有效的防止小行星撞击的预警预案,在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协调下,密切关注阿波菲斯类天体的灾变异常动向,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并做好充分的、切实可行的防灾、抗灾、生活自救的行动方案。

应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小行星撞击的灾情严重性和复杂性,对现有社会医疗、保障、救援、供应体系破坏的深度和广度,应及早地对缺乏相关知识的群体进行全民培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灾后的各种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安全、自救医疗、及对防震、防洪、防冻、防火等方案,贯彻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

第四,提前搬迁军用民核设施到安全地区,尽早封闭各种类军火库及各类具有重大污染风险的化工企业。

另外,类似于200511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后,发生了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故。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

 

类似的突发事件、重大污染事故,形成的前车之鉴,在阿波菲斯撞击时产生的巨大的冲击波,地震、电磁效应、高温、高压都会对核电站、核军用设施、军队火药库、石化燃料和易燃易爆化工用品造成极大破坏,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确保灾害到来时,不再发生连锁效应,应尽快和尽可能地动员各国政府销毁(和减少)搬迁核设施。对现有的军火库存、易燃、易爆的石化制品进行深藏,远离海洋和人口稠密区。

第五,建立有各国政府参与、民间志愿者参加的预防阿波菲斯小行星撞击知识的组织和协会,对社会各阶层进行早动员、早预防、早谋化、早设计、早建设,力争把灾难预防,灾中自救,灾后重建的方案深入人心。据说,世界预防小行星撞击组织2013年表决要不要多阿波菲斯的轨道进行干预,要等到7年后才会有结果。但也有科学家疾呼:不要等天灾到来时,变成一次全人类的大逃亡!现在动手,减少灾难到来时的惶恐,使社会在有备无患的前提下,未雨绸缪,安全渡过危险期;而不要象遇到恐惧的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中,抱着侥幸心理,呼呼大睡!

2007年到2029年,只有22年的时间,这对于威胁人类近67亿人口的文明存续与发展的天体事件,即将发生的前夕,我们放弃一切种族与国家的暴力冲突,把目光放远,站在人类整体合一,天人合一的大高度、大前提下,现在行动起来,为了拯救我们的地球家园,把爱自己和爱人类整体,化为一体!毕竟,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只有懂得深层意义上的自爱,才会在更高层次上懂得关心自己的星球、星系和人类整体的未来。相信,如果有外星文明莅临我们的星球,在我们宽宏的爱心包容中,也会帮助我们化解危机,建立更加完善的文明体系。这是宇宙法则使然,更是不可抗拒的真理。更为紧迫的是,2006612,又一颗陨石已经落入挪威的群山中,威力相当于几个原子弹,有科学家说,这是阿波菲斯的先锋。因为,无论从k/T大撞击的恐龙灭绝的陨击事件看,还是从1994716的苏维克-列维九号陨石群与木星相撞事件的比照中,大于100直径的小行星,从来不会是只有一颗,而是数颗。如果比阿波菲斯更快、更隐蔽地进入地球轨道的800颗以外(据天文学界称,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目前只有800多颗)的其中几颗,在未来7年至10年内到达,我们现在行动,是否已经有些迟了,更何况还在观望中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