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球气候变暖的警报性证据

(2007-03-08 13:41:31) 下一个

联合国世界气候委员会最新报告

地球气候变暖的警报性证据

联合国世界气候委员会的一份迄今尚未公布的报告资料表明:全球性气候趋暖的后果已经能够在世界所有大陆得到证实。欧洲的洪水险情广泛加剧,南欧将出现热浪。

跨政府气候变化调查组(IPCC)的研究者强调,气候趋暖将不再只是一个穷国和直接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性的难题。这个结论来源于一份迄今保密的、现在南德报社手头的今年世界气候报告的第二部分的官方文本。根据这个文件,地球上六分之一人口的生活依赖于源自目前逐渐消失的湖泊和冰川的淡水。

北美洲的大城市可能将忍受比至今更为强烈的热浪的袭击。即使对于工业国家来说,近海居住的危险性也会越来越大。

世界范围内,将来会有数以亿计的人们受到洪水的直接威胁,尤其是亚洲地区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以及平缓岛屿国家的居民。科学家估计,由于突发性的冰雪消融,山区地带将会有越来越频繁的大水注入山谷。

总体上来说,降水现象将朝着高纬地区转移。南欧也将遭受森林火灾,而北方的部分地区的农业将会出现新的机会。然而,IPCC研究者认为,气候变迁的总体经济纯收支将会是个负值。

据估计,如果地球的气温增长1.5到2.5摄氏度,所有动植物种类的四分之一将会受到灭绝性的威胁。即使实行快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紧急措施,这个气温增值也将会在本世纪中叶达到。

在南德报的一次采访中,环境部长西格玛·伽布列尔(SPD)强烈要求对工业社会进行彻底改组。各国的政策都在“回避和能源、汽车以及其它形成环境污染的工业进行强硬的冲突”。

这位环境部长还说,德国高速公路130公里的时速限制,就可以是所谓的“生态改组”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德国政府对高速公路的限速一直持怀疑态度。德国要想达到其保护气候的目标,只有利用更多的可更新能源以及有效地控制电力、热力和燃料。

不久前,科学家们多次提出警告,要求对气候保护采取紧急措施。为此,伽布列尔要求,联合国必须加强介入。他说:“我认为,应该将这个问题提交安全理事会讨论。”与此同时,德国联邦政府将致力于促成发展中大国对气候保护的有效贡献。如果此举成功,美国也将会参加。美国没有列入“京都协议”国家之列。在此协议中,工业国家都确定了自己逐步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确切数值。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说过,气候变迁对于人类已经开始表现出战争般的威胁。布鲁塞尔的欧共体参议会的总经济师克劳斯·格莱斯曼,也悲观地表示了他的观点。他对南德报说:“实在令人讨厌的现实状况是,我们也许并无能力去阻止这个气候变迁。”格莱斯曼还强调说,正因为无人知道,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大发展中国家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欧共体不仅要设法克制地球的温室效应,还要现在就必须准备对付由失控的气候变迁所产生的诸如洪水和干旱的后果。

(摘自《南德报》,2007年3月3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