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2)
2009 (460)
2010 (278)
2011 (313)
2012 (348)
2013 (195)
2014 (83)
2017 (86)
2018 (143)
2019 (39)
2020 (63)
2021 (104)
2022 (98)
2023 (365)
2024 (329)
2025 (31)
阳光的温度正好,泡一盏清茶,倚一张竹凳,在落英缤纷的梨树下,取出来品读,让禅意的文字,盛开在红尘里。
世人皆言,禅外之人,不可说禅,就像佛门中人,不可逾越红尘。或许只有在这样安静的空间里,禅意才会在纸间漫溢、云中舒卷、风中流淌;禅意才不是佛堂中百 僧复诵的黏稠经号,也不是神龛前青铜兽鼎中逃出的蓝色幽烟,更不是五行六道里一方极乐净土的般若门;此刻的禅意,只是一盘对弈未完的棋局,一只不畏秋寒的 云雀,一笔云水泼墨的草书罢了。
在我眼中的禅意更像是一种透骨的香.......
能蔓过静谧幽寂的街巷,行过满眼风霜的景物,能穿过一个个恬淡宁静的夜和万千岁月,能在旧事、离愁、残梦、迷楼以及万里山河中解读世俗。于是,菩提,莲台,云水与经卷就成了世人对禅意怀思绵绵的憧憬;因此,飞鸟,奔马,蝴蝶或炊烟才不会在红尘的道场中迷途。
我们都是红尘过客,背上的行囊,装满了世味,刚刚与一朵莲花告别,又将和一枝秋菊邂逅。世人心中的禅,多为清淡的苦禅,总隐含着太多的迷雾及玄机,带着一 种萧然遗世的清寂。远避尘嚣,诵经打坐,一壶茶,一炉香,一串念珠,就是禅意的全部。许多人想迈进那道佛家的门槛,沾染一点缘法的灵性,却不敢轻易去参。 只觉那万千禅境,若没有一颗玲珑之心,一般的肉骨凡胎,终难以了悟。
其实,红尘并非跳越不出的万丈道场.......
禅意也并非无人识得的化外一方。每个人活着就是禅,心中都有禅,万法归一,自在随缘。我们总是过于匆忙,所以常常会走失在人生的四季,我们被生活的沉重压弯 了腰,麻木了心,无数的念想在人生路上被仓促的拎起,无谓的放下。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出许多理由和借口,将所有的悲哀,怪罪给时光,用薄弱的谎言,搪塞真实 的幸福。告诉别人,我们的爱,我们的恨,我们的开始和结束,都是身不由己。
一念迷,则执我相,执人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念悟,则离我相,离人相,福德深厚,不可思量。
佛法有言:照见五蕴皆空,方度一切苦厄。世间之事,往往是弄巧成拙,只有随缘才能自在。也许我们都应该放松一下绷紧的心弦,让自己在寻常的日子里,过得像 白云一样轻盈,清风一样悠闲,流水一样从容。随缘并不意味着任性,闲散也不意味着蹉跎。时间不会为任何人珍重,而我们却要珍重时间,做自己所能做的,珍惜 自己所能珍惜的。须知人事不可屈算,我们不必为一棵枯死的树,一朵衰败的花而久久的吊挽。
无论是身在红尘,做一场宛若南柯的好梦;
亦或是苦心参禅,过一段淡泊质朴的人生。都是为了体味世间的万般纷扰,亦或放下心底的执着烦恼。禅意在每个人心中,都筑了一间小巢,是为了给俗世的你我,遮 避风雨。只为在若有若无的日子里,让我们在陌上红尘中,暂时卸下肩上沉重的行囊,放下生活的包袱,化为一株平凡的小草,与众生共有一剪岁月,共修一段缘 法。
一潭静水、一片青云、一声蝉鸣、一个背影,在云林深处,烟火人间,皆隐藏着淡淡的禅机;
一个微笑、一场相聚、一声叹息、一次别离,在莲池水畔,红尘道场,皆诉说着浓浓的深意。
参禅无需苦寂,不必无情,只有能懂得浓淡相宜的布衣,才唱的出红尘中最有禅意的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