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正文

转载---交大百年

(2007-08-20 15:35:58) 下一个
http://chen--123.blog.sohu.com/46198220.html今天西南交大111周岁!祝母校生日快乐!!! 扬华交大百年之北洋天佑篇(1896-1910) 北洋天佑 血脉尊贵 交通大学是历史悠久、蜚声中外的著名学府。交通大学最早的历史源头有两支,一支是1896年盛宣怀上海创立的南洋公学,另外一支是同年由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山海关成立的北洋铁路学堂。 前者演化为有“东方的MIT”之誉的上海交通大学,后者则成为享“东方的康乃尔”之美誉的唐山交通大学,后迁四川改为西南交通大学。1921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和北京铁道管理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立交通大学,交通大学设总办事处于北京(交通部内),总理京、唐、沪学校事务,校长驻京办公。三校分设正副主任处理各自校务。自交通大学成立之后的整个民国时期,为中国最高工程学府,声誉卓著,人才辈出,犹以上海交大、唐山交大两校为最。此处主要介绍西南(唐山)交通大学的传奇历史! 1896年,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山海关成立的北洋铁路学堂(唐山交大),这是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与同年诞生于上海的南洋公学和稍早一些创立的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人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大学,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学堂创立伊始,就采用欧美大学原版教材,重金聘用英籍教师,以口授、笔记为主要教学形式。1900年,学堂第一届学生(17名)毕业。(第一届招生37名 仅有17名毕业 唐山交大要求之严可见一斑,治学严谨的传统大概也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该届毕业生是中国最早培养的土木工程学科专门人才,学生毕业证书上写为《***** Chinese Railway Collage》。中国最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一詹二唐三梁’之“一詹”),亲自参与学堂培养的中国第一批工程师,主动担任带领学生实习,后又亲自担任唐山交大校友会理事,领导校友会工作。严格的教学要求和詹天佑先生的亲自培育,使中国培养出了最早的优秀的工程师,也使学堂声誉卓著。1905年,詹天佑始了他的壮举-----自主修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这是早期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最伟大的一项工程,他的主要的也是唯有的两名助手张鸿诰徐士远皆为学堂毕业生,所以,“京张铁路”这项大长民族志气的伟大工程实是唐山交大早期校友为中华所做的杰出贡献。 唐山路矿学堂时期的毕业生后来许多闻名天下,如庄俊 (建筑泰斗 中国第一位建筑师),李光前(全球华人十大超级富豪 华侨领袖 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竺可桢( 世界一流气象学家) 李俨(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厚坤(发明世界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等等。 扬华交大百年之竢实扬华篇(1911-1921) 唐臣寿恒 竢实扬华 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唐山路矿学堂改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历史名词解释 专门学校:按当时教育部规定,专门学校就是今天的“学院”,“大学”是三个或三个以上专门学校的总称。二者差别之处在于它的规模,而非就其水平而言),赵士北先生(参议院议长 为孙中山授总统印玺者)为改名后首任校长。不久,一代宗师罗忠忱(唐山交大“五老”之首)先生来校任教,罗忠忱先生不仅是唐山交大教授中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位中国人教授。罗先生的到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里程碑。唐山交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了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时候,已经开始迎来了辉煌时期。1916年,唐山交大在教育部举行的全国高校成绩评比之中荣获全国高校第一名,当时得分94分,得分较高的其他著名大学有北洋大学90分,位列第三。国立北京大学87分只是中等,可笑北大还大言一直是最高学府。其他的一直扬言自己如何了不起的高校甚至连榜都没有上。这次评比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官方进行的教育评估,他反映了这一时期唐山交大在教育界的尊崇地位。同年十二月,教育部为表彰唐山交大的骄人成就,在先颁发的“优等奖状”之外,还特别颁发“俟实扬华”金匾予最优秀高校以致鼓励,意为“等待(你们)作出成就来弘扬中华”,“俟实扬华” 匾堪称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块金牌,这个荣耀永久的属于西南(唐山)交大,该匾现仍保存于西南交通大学档案馆!西南(唐山)交大校训中的“俟实扬华”即是由此而来。同样是在1916年,两名卓然出众的毕业生赴美留学,将唐山交大的声名远播世界。1914届毕业生黄寿恒入麻省理工学院,后来成为交大“五老”之一;另外一名毕业生就是茅以升,茅以升是唐山交大历史甚至中国科学史上需要大书特书的人物,从青年时代茅以生先生作为考入唐山交大(1972年以前习惯都统称唐山交大或唐院,72年后西南交大),众多状元级优秀学子中的第一名,代表学校参加全国高校评比,也是获得全国高校第一,为学校赢得无限荣誉,后留美,以让人无法拒绝的优异成绩征服了当时并不承认唐山学历的美国康乃尔大学,在他毕业的时候,康乃尔大学校长当场宣布:凡是唐山交大学生,至此之后,愿意来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的,不需要经过考试,直接入学。茅以升先生为唐山交大也为中国高校争得极大荣誉,,使唐山交大(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享有世界声誉的大学。1937年,茅以升在钱塘江上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是继我校校友詹天佑先生设计京张铁路之后,中国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又一项大长中国人志气的创举。1948年茅以升先生入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入选中科院院士。1959年修建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在审查大会堂结构图纸时特别强调“要有茅以升的签字保证”。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新中国第一次通过人造地球卫星向全世界介绍七名中国科学家,茅以升先生名列其中。1982年成为历史上首位入选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的华人外籍院士。自茅以升之后,唐山交大大量校友进入康乃尔大学及美国其他著名大学深造,不少毕业生闻名天下。1915年,“五老”之一伍镜湖来校任教;1916年,“五老”之一李斐英先生来校任教;1918年,吴稚晖(中央研究院院士 国民政府主席)先生来校,后来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歌》即为吴先生之手笔。1919年,詹天佑先生逝世,根据他的遗愿,在唐山交大捐资建立“眷诚斋”,现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宿舍名为“眷诚斋”、“天佑斋”即是由此而来。除茅以升外,唐山交大这一时期毕业的其他著名校友有,杨杏佛(中国民权运动领袖 “东南三杰”之一),杜镇远(詹天佑之后中国工程巨擘)、羊枣 (新闻巨子) 、施嘉干(建筑家、 正部级)、潭真(交通部长)、邵福忤(筑港技术的奠基人)等等,综观这一时期国内外情况,唐山交大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扬华交大百年之唐山盛世篇(1921-1952) 同炎万里 唐山盛世 1921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交大)、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大)和北京铁道管理学校(北京交大),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立交通大学,“交通”校名由来除了本是属于交通部的大学之外,还取“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之意。交通大学设总办事处于北京(交通部内),总理京、唐、沪学校事务,校长驻京办公。交通总长叶恭绰亲任交通大学校长,三校分设正副主任处理各自校务。交通大学时期是唐山交大最重要的时期,唐山交大和上海交大为交通大学作为民国最高工程学府作了主要贡献,唐山交大的历史也就融入了交通大学历史之中。这里介绍一下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大),其前身就是1896年创立的南洋公学,同唐山并列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上海交大校址位于租界之内,受租界保护,建校以来,发展顺利,声誉卓著,堪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上海和唐山的合并是两所中国最优秀大学的强强联合。还要说一下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也就是后来的交大平校,现北京交大,北京交大的管理非常强大,现在北方交大在管理方面具有的强势地位可能就是源于那时!当时唐山交大土木矿冶在全国是泰山北斗,上海交大机电大类领先全国,北方交大管理类处于优势,在早期的工程(工科)领域,学科范围并不广泛,土木(铁路 桥梁 公路)、矿冶、机械、电气、邮电、化工、管理几乎就构成该领域的全部内容。三校结合实力之强,让人叹为观止。在这一时期,唐山交大比照美国康乃尔大学模式,锐意兴革,并从康乃尔大学订购教材。唐山交大学历为美国许多知名大学所承认,而且唐山学生入康乃尔大学深造不需要考试,遂有“东方康乃尔”之誉称。唐山交大“五老” 罗忠忧、伍镜湖、李斐英、顾宜孙、黄寿恒,"四少"朱皆平、许元启、罗河、李汶等九大宗师齐聚唐山,还有林炳贤(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华凤翔(中国航空工业先驱),范治纶等多位著名教授。1932年,一代水利大师黄万里毕业。1934年全国8个公费留美名额,除清华大学毕业生考取1名以外,其余7 名全部被唐山交大毕业生囊括。1935年,因为战乱,全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仅有两个名额,全部被唐山交大的学生考取,一个是张维,一个是严恺。这两位后来都成为全国仅有的35位双院士之一。1936年,刘大中从唐山毕业,赴康乃尔留学,后来,他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华裔经济学家。之所以称交通大学时期为唐山交大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时期“五老四少”齐聚,师资齐备、实力雄厚;也不单是这一时期从唐山交大走出了几十位院士;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1927年,有一位未足15岁的少年从北京考入了唐山交大,而且是以当年学校的最高考分。过了4年,他从这个学校土木工程系铁道专业毕业,在同届毕业生中他年龄最小。在今天西南交通大学的档案馆里还保存着他名列第二的毕业成绩记录:学业91.7分,操行81.0分。2003年11月15日,近91岁的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艾尔赛利托住家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母校、世界工程界因他的离去而感到万分惋惜和哀痛。他,就是林同炎,唐山交大的杰出毕业生,世界工程界的一代天骄,全人类所公认的最伟大的结构工程师。他,从唐山交大走出来,但属于全人类。世界工程界无法忘却他的思想与理念,无法忘却他对世界工程科学技术、对人类和平事业的追求与杰出贡献,也无法忘却他所获得的崇高荣誉……。他被尊称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预应力先生”和“美国的预应力混凝土之父”,被誉为“极具幻想力的工程师”、“在预应力混凝土的开创性工作对现代结构设计具有世界性的深远影响”、“他的精神将永存于他那些革新性地应用预应力混凝土而设计出来的桥梁与建筑之中”。1967年,林同炎当选第一位亚裔的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1972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价西南(唐山)交大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一句话足矣——唐山交大是林同炎的母校。林同炎先生是唐山交大作为一代名校献给全人类的最杰出的礼物! 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唐山交大师生被迫长期迁徙,在这个过程之中,唐山交大人的爱国爱校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交大师生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在毫无经费的情况下长期坚持教学。在我看来,整个抗战时期,全国人口移动最频繁的群体除了军队,大楷就是交大师生了。据统计,唐山交大在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战乱先后迁校十余次,辗转形成五万里,相当于两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唐山交大的教授都是全国教育界的杰出人物,学识渊博,造诣高深,德高望重,他们应该在堂皇的讲台上接受学生和世人的尊崇,至少当时他们可以到那些条件更好更为安全的譬如中央大学等去任教,但是他们情愿身受苦难,仅仅因为唐山交大是他们自己的母校和事业之所在。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之下,唐山交大培养出来了建校以来历史上最多的杰出的人物。有一段唐山交大借居上海交大,上海交大的校长企图合并唐山交大,当时唐振绪校长当即质问:what mean you say? you say what mean?在那么寄人篱下的环境之下,唐山交大坚持自己独立办学,这是为什么?这是他们对唐山母校的荣誉的珍惜。唐山交大,不同于中国其他任何大学,这就是唐山人特有的骨气。唐山交大永远不是甘当人下的那种平庸之辈,不肯把前辈开创的伟业毁在自己手里!一代又一代唐山交大人正是在这种伟大精神的感召之下克服了后来又一次更为重大的挫折,这里暂且不题。唐山先贤们历尽千难百劫,方有后来之西南交大!扬华交大百年之亢龙有悔篇(1952-1972) 振绪至治 亢龙有悔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唐振绪先生主持唐山交大校务。1948年,一位叫沈志云的湖南学生赴武汉考大学,不久,他被唐山交大、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三所大学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唐山交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唐山交大改名为中国交通大学。这时中国存在两个交通大学,一个是在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一个是在北方的“中国交通大学”。中央政府给予中国交通大学(唐山交大)教授的待遇为国内最高,甚至超过原西南联大三校(当时待遇按粮食计算,唐山交大教授待遇为每月1500斤,清华,北大,南开教授为每月1200斤)。中国交通大学后改名为“北方交通大学”,茅以升先生亲自担任校长,毛泽东主席亲为学校题词“北方交通大学”,今天交大系四校校名所共同使用的毛体字即是当时唐山为交通大学所获得。茅以升先生,唐振绪先生凭借唐山交大良好的声誉和强大的个人影响力,从美国、英国、台湾、香港和国内各地,引进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如增聘了;曹建猷、任朗、史家宜、邵福日午、张万久、黄万里、刘福泰、孙竹生、胡刚复、赵松鹤、张正平、沈智扬、张震、余国琮、王柢、高渠清、钱冬生、劳远昌、吴炳焜、杜庆萱、林宗彩、朱觉、袁见齐、章守华、孙训方、刘钟华、何杰、江山寿、卢焕云、张熙年、吴文泷,胡汉泉、朱淇昌、卢肇钧等等八十位教授。当时唐山交大元老:罗忠忱、伍镜湖、李斐英、顾宜孙、黄寿恒、王绍瀛、范治纶等老师均仍健在。原有的张文奇、罗河、李汶、杨耀乾、汪泰葵、杨荣宝等教授年富力强。除此,还聘请了讲师助教有二百多人。一面健全原有的土木、建筑、采矿、冶金四个系,一而又新增设了机械、电机、化工三个系,并大力加强数理化共同学科。此外还增设了铁道工程、号志工程、电讯工程、机车工程、客货车工程等五个专修科因而形成了“群英集唐山"的空前未有的兴盛局面。唐山交大虽然历史悠久,蜚声中外,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从建校以来规模一直极小,每年毕业学生仅三五十人,以土木、矿冶闻名天下,一直都是精英大学的典范。通过建国后几年的发展,终于第一次成为了一所不仅学术一流,而且学科较为齐全的理工大学。也许唐山交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历史总是无比辉煌又伴随着无比磨难,山海关建校才几年,就遭遇八国联军;后在唐山发展取得辉煌方二十余年,又遭遇日本侵华战争,长期动荡不安;新中国成立,唐山交大群贤毕至、大师云集,进入极盛时期。不想天有不测风云,1952年,院系调整,对唐山交大来说是一场浩劫,唐山交大水利系包括黄万里教授,顾夏声教授(院士)在内的多名教授和包括王三一(后成为院士)的多名学生调整到清华大学,后清华大学水利系为全国第一,有水木清华“之誉。化工系包括余国琮教授(院士)吴自良(两弹一星功勋 院士)教授等多名教授学生调整到天津大学,后天津大学化工系全国第一。冶金系调整组建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全国第一。建筑系包括刘福泰等教授,学生彭一刚(后为院士)等调整到天津大学,后天津大学建筑全国第三。采矿系,冶金系一部分别调整组建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后这两校矿冶类专业全国顶尖。(其实早在1925年,唐山交大锦县分校便分出成立东北大学一部),唐山交大实力被砍去接近一半,仅保留 土木 机械 电机 铁道四系,元气大伤,改名为唐山铁道学院,成为一所铁路专门院校。尽管在院系调整中遭受了极大损失,但是唐山交大毕竟树大根深、潜力惊人,实力稳步恢复。就在院系调整的1952年一年,便有七名毕业生成为院士。整个五六十年代,唐山交大(唐山铁道学院)的高考录取线经常超过清华大学,现在西南交大的很多教授就是那时侯毕业的。成为铁路院校之后,唐山交大很快在铁路的每一个重要方面都牢牢占据中国第一的位置,从铁路建设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到铁道科研系统,都是遥遥领先于全国的。1972年,为支援国家大三线建设,同时也是为战争准备,中央决定,唐山交大迁四川峨眉,开国元勋吕正操上将亲赴四川峨眉主持学校选址工作,改为西南交通大学,唐山交大结束了在唐山76年的里程,也暂时离开了占据76年之久的中国大学中心舞台。院系调整之后到1972年迁出唐山,由于实力受损,唐山交大无法再于清华、北大并立,但仍然是享有崇高声誉的中国一流大学!总结唐山交大的历史可谓成就非凡,唐山交大是中国知名大学中规模最小,毕业生人数最少的大学。但在交通大学的一百三十多名院士校友中,唐山交大的院士校友有50多名,中央军委表彰23位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交通大学校友有六位,其中三位为唐山交大校友,三位为上海交大校友,全国仅有的3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料院士中,交通大学八位毕业生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五位,西南(唐山)交大三位,中央研究院院士毕业院校,交通大学毕业18位排名全国第二(第一是清华,不过扣除其中清华学堂的校友,交通大学则为第一,清华学堂非常特殊 ,特殊处此处暂略),其中上海交大校友12位,唐山交大校友6位。唐山交大还有三位毕业生入选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其中的两位更是具有开创性,林同炎为历史上第一位入选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的亚裔(自然更是华裔)院士,茅以升为历史上第一位入选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的华裔外籍院士。国家科委编撰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官方公布的杰出科学家名单)收录的科学家中,唐山交大校友接近九十位。从清代至今,唐山交大校友完成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创举上百项,如第一驾运输机、第一台机床、第一口油田、第一台高能加速器、 第一颗原子弹等等。在政界,唐山交大表现依然不凡,除开院士之外(院士是副部级),唐山交大还有七十多位校友为省部及以上领导!扬华交大辉煌之100个第一和之最 说明--- 第一 “西南交大的中国第一和之最”的收录范围为西南(唐山)交通大学毕业生的成就 或者是西南(唐山)交通大学的成就,暂不包括曾在交大任教的专家其成就 第二 入选标准为在该领域具有巨大影响或者具有重要开创性意义的成就 并且西南( 唐山)交大毕业生独立完成或者是最主要完成者 第三 新中国崛起两大支柱“大庆油田”和“两弹一星”都是动员全国力量的大系统工程,意 义实在重大,而且我校毕业生都是领导人之一,所以入选(特此说明) 第四 下列所指第一若有疑问处即默认为“中国自主设计之第一” 世界上第一台中文打字机 周厚坤 世界上最大的莫斯科纳地下展览厅 林同炎 世界上最大的双曲线抛物面壳顶结构的体育馆 林同炎 世界上最崎岖、地质最坚硬、地形最复杂的滇缅公路 李温平 世界上最大跨度悬索桥 总设计师 张馥葵 世界上第一座半面弧形的克拉巧起大桥 林同炎 世界上第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 王家素 世界上第一台公路-铁路联运地板平车 李芾 世界上第一座倒挂式悬索桥 林同炎 世界上最大的双曲线抛物面壳顶结构的波多黎各体育馆 林同炎 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干法选煤厂 陈清如 世界上记载种类最多、最完整的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 钱崇澍主编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 卢春房 张鲁新 历史上第一位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亚裔院士 林同炎 历史上第一个以华人名字命名的科学奖“林同炎奖” 历史上第一位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的华裔外籍院士 茅以升 历史上唯一获得全美顾问工程师最高奖状的华裔 林同炎 历史上第一位漂流长江的勇士 尧茂书 历史上第一位中国人教授 罗忠忱 历史上唯一被《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收录传记的华裔经济学家 刘大中 历史上第一位被国际水利协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的中国水利学家 严恺 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戴维逊奖”的中国数学家 侯振挺 全美最大的利用太阳能建筑 马士孔尼会议中心 杨裕球 亚洲第一座斜拉桥 光复桥 杨裕球 南美最长的混凝土斜拉桥 张馥葵 台湾同类最高建筑 建台大厦 杨裕球 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今南洋理工大学) 李光前 中国最年轻的桥梁设计大师 徐恭义 中国设计大型水利工程最多的水利学家 冯寅 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学毕业证书 张孝基的毕业证书 中国投资最大、一次性建设最长的铁路 京九铁路 陈嘉珍 中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难度最大的铁路 成昆铁路 胡惠泉 中国最大吨位汽车起重机 张质文 中国最大吨位铁路起重机 周志熬 中国最大吨位龙门起重机 王金诺 中国唯一直接参加朝鲜战争的高校 唐山交大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 中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汪菊潜 中国第一座高速公路大跨径悬索桥 虎门大桥 郑明珠 中国第一座千米以上特大跨度桥梁工程-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凤懋润 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润扬长江大桥 郑明珠 中国第一公路铁路两用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 总指挥周孟波 中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力一 中国第一个大学地理系 竺可桢先生创立 中国第一个大学地质系 何杰先生创立 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 北洋铁路学堂 中国第一个商学院 杨杏佛先生创立 中国第一个土木系 北洋铁路学堂土木系 中国第一个矿冶系 唐山路矿学堂矿冶系 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校友詹天佑 张鸿诰 徐士远 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滇缅铁路 杜镇远 中国第一位建筑师 庄俊 中国第一位女工程师 朱颖卓 中国第一位爆破学工程师 李温平 中国第一位地铁工程师 施仲衡 中国第一位海港工程师 邵福旿 中国第一位土木工程教授 罗忠忱 中国第一位留美矿冶工程及石油专家 胡博渊 中国第一任矿冶局长胡博渊 中国第一位采油厂厂长 秦同洛 中国第一名火车女司机 田桂英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道——宝成铁路 杜庆萱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 杜庆萱 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 段墉川 中国第一辆高速列车 李芾 中国第一个纳米材料实验室 葛昌纯 中国第一辆万吨重载列车 孙翔 中国第一条磁浮列车实验线 连级三 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 周宏业 中国第一长度双线隧道——大瑶山隧道 王梦恕 中国第一地铁 北京地铁 施仲衡 中国第一座重载铁路双线隧道 王梦恕 中国第一台立式车床 周惠久 中国第一台麻纺机 周惠久 中国第一辆常导磁悬浮实验车 张昆仑 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 《科学》月刊 杨杏佛 中国第一架运输机 林同骅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海港 湛江商港刘峻峰 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东方宾馆 余峻南 中国第一座大型干船坞 谭真 中国第一台电磁震动落沙机 潘启敬 中国第一个建筑设计金牌奖 获得者佘俊南 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 白天鹅宾馆 佘俊南 中国第一块铝锭 邱竹贤 中国第一座电解铝厂 邱竹贤 中国第一低合金高强度钢 刘嘉禾 中国第一炉不锈钢 王国钧 中国第一个平炉热工制度 张春铭 中国第一炉工业纯铁 王国钧 中国第一套炉外真空精炼炉 杨昌乐 中国第一块120门砷化镓门阵列电路 邹世昌 中国第一批闪光全息光栅 邹世昌 中国第一所土木建筑研究所 刘恢先 中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 竺可桢 中国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 刘恢先 中国第一部用正规方法制作地图 方俊 中国第一辆城市轻轨列车 池耀田 中国第一部晶相图谱 周晨光 中国第一部介绍汽车工程书籍 何乃民 中国第一套民用航空运输企业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 徐寿彭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船模实验池 王公衡 中国第一口油田 玉门油田 秦同洛 中国第一个建筑师的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 庄俊创立 中国第一个科学组织 中国科学社 杨杏佛等创立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陈能宽吴自良姚桐斌为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中国第一颗氢弹 陈能宽 吴自良姚桐斌为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陈能宽吴自良姚桐斌为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中国第一大油田 大庆油田 秦同洛(4位技术领导人之一)扬华交大辉煌之200位民族精英 说明 第一 校友范围为曾在交通大学(唐山)或西南交大求学或任教的杰出人士 第二 校友范围暂不包括曾在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求学或任教的而又自愿成为西南交大校友杰出人士 第三 校友范围暂不包括其他自愿成为西南交大校友的杰出人士 第四 杰出校友收录标准为: A 学术界以中国科学,工程两院院士和国家科委编撰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收录的杰出科学家为标准(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英国、苏联这三国科学院院士默认为和中国院士水平相当), B 政界以省部级及其以上领导干部或革命领导人为标准。 C 个别在科学界或教育界实在产生公认的巨大影响的科学家(如姚桐斌 黄万里等)和个别在社会其他方面作出卓越成就的社会精英(如 特等战斗英雄等)也予以收录。 詹天佑 何 杰 庄 俊 周厚坤 竺可桢 周长龄 李光前 梁如浩 胡博渊 赵士北 杨杏佛 茅以升 赵祖康 钱崇澍 陈能宽 张 维 严 恺 周惠久 李 俨 高济宇 曹建猷 朱物华 徐 僖 严东生 余国琮 何 杰 陈新民 孙训方 徐祖耀 刘宝珺 林同炎 汪菊潜 王鸿祯 张伯声 袁见齐 庄育智 邹世昌 经福谦 刘仙洲 徐采栋 张沛霖 沈志云 方 俊 林同骅 刘恢先 魏寿昆 吴自良 佘俊南 王梦恕 钱清泉 林秉南 陈清如 黄万里 关赓麟 林炳贤 姜书阁 张春铭 章守华 刘嘉禾 王国钧 王遵明 潘承孝 蔡长年 罗忠忱 姚明初 孙竹生 肖 瑾 王公衡 林达美 沈奏廷 王竹亭 何乃民 金士宣 刘峻峰 谭 真 汪禧成 应尚才 邵福旿 石 衡 任 朗 吴 钰 李书田 邱竹贤 伍镜湖 茅以新 顾宜孙 金允文 罗 河 王 抵 唐振绪 张万久 刘钟华 胡惠泉 钱冬生 刘基唐 高渠清 王道年 周晨光 邵厚坤 周宏业 陈嘉珍 靳 蕃 童 寯 赵祖康 郑孝燮 姚桐斌 张克忠 叶开沅 唐立民 戴天民 赵祖武 李士豪 许协庆 张伯声 谢玉铭 李圭白 彭一刚 施仲衡 薛禹群 王三一 龙驭球 顾夏声 梁文灏 葛昌纯 谭靖夷 胡刚复 方伯梁 章宗元 孙鸿哲 刘大中 吴伯桢 张馥葵 尧茂书 杨裕球 力 一 徐文炯 朱颖卓 李温平 羊 枣 秦同洛 田桂英 张连贵 孙 翔 胡春农 华凤翔 桂林栖 李中襄 郭树德 宋金升 杨杞珂 黄匡源 刘文华 蒋崇璟 武可久 金国生 蔡延松 卢秀珍 吴雕卿 巩德顺 马 麟 何华武 凤懋润 黎锦炯 贝祖贻 赵吉彬 刘式训 胡仁源 常荫槐 候家源 李国伟 曾泳泉 冯 寅 钱应麟 华南圭 邓 华 阮廷现 黎贵安 张辛泰 孙永福 郭日修 刘继曾 吴稚晖 武湖景 李 特 石大华 史善新 李长进 王振侯 陈克济 施嘉干 王银彪 卢春房 吕季方 刘宗耀 侯振铤 柯尊平 刘志军 彭开宙 钮小明 王宪魁扬华交大辉煌之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专传略》的杰出校友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官方公布的杰出科学家名单) 工学编 冶金卷(全国52) 陈新民——冶金物理化学的学术带头人 周惠久——金属材料多次冲击抗力理论的创立人 魏寿昆一—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 吴自良一—“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张春铭一—著名冶金专家 肖纪美一—材料科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 邱竹贤一—中国铝材之父 章守华一—金属材料科学家,冶金教育家 刘嘉禾一—我国低合金钢与合金钢学术领域的带头人之一 王国钧——为中国特殊钢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机械卷 王遵明——中国球墨铸铁的开拓者和播种者 "球墨王" 潘承孝——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 刘仙洲——中国机械发明史研究的开拓者 自动化卷 暂物专家入选 电子卷 朱物华——我国电子学科与水声学科的奠基人 蔡长年——电子学家、教育家。我国开展信息论研究的先行者 纺织卷 暂无专家入选 交通卷(我校21位 全国54位) 詹天佑——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土木) 罗忠忱——我国现代工科教育的开拓者(土木) 曹建猷——我国铁道电气化奠基人 姚明初——我国混凝土轨下基础结构和可靠度理论专家(土木) 孙竹生——机车车辆专家 肖瑾——为铁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铁路勘测专家(土木) 汪菊潜——工程界少有的全才(土木) 王公衡——我国船舶流体力学学科的先驱者 林达美——发展铁路运输学科的先驱者 沈奏廷——我国铁路运输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王竹亭——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土木) 何乃民——为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做出突出贡献 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 刘峻峰——现代筑港和航道治理的开拓者(土木) 谭真 ——为我国港口建设和航道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土木) 汪禧成——我国铁道信号事业的开拓者 应尚才——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的开拓者(土木) 邵福旿——我国现代筑港技术的奠基人(土木) 石衡——港口和航道工程专家(土木) 任朗——电磁理论专家 我国天线学权威 吴钰——铁路新线建设及养护维修专家(土木) 铁道卷(属交通卷 单列出)(我校20位 全国一共57位) 伍镜湖——著名铁道工程专家(土木) 茅以新——著名铁道工程专家(土木) 顾宜孙——结构工程专家 教育家(土木) 金允文——应用化学专家 罗 河——航空测量专家(土木) 王 抵——铁道工程专家(土木) 唐振绪——铁道工程专家(土木) 张万久——桥梁工程专家(土木) 刘钟华——机械工程专家 胡惠泉——中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土木) 钱冬生——桥梁专家 著名教育家(土木) 刘基唐——科技情报专家 高渠清——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奠基人(土木) 王道年——铸造专家 周晨光——金属材料热处理专家 邵厚坤——桥梁专家(土木) 沈志云——高速轮轨第一人 周宏业——铁道工程专家(土木) 陈嘉珍——铁道工程专家(土木) 靳 蕃——中国神经网络智能科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土木建筑卷(我校8人 一共37人) 庄俊——建筑泰斗 茅以升——中国桥梁事业的泰斗 童寯——融贯中西古今的建筑大师 赵祖康——中国公路之父 林秉南——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家 严恺——水利泰斗 刘恢先——中国结构工程和地震工程专家 郑孝燮——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 航空航天卷 姚桐斌——我国航天材料工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化工卷 严东生——中国无机材料科学的奠基人 余国琮——著名化学工程专家 张克忠——对开创我国化学工程教育作出杰出贡献 力学卷 叶开沅——中国板、壳大挠度理论发展的承前启后者 张 维——倡导推广轻型薄壳结构的著名教育家与力学家 唐立民——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创建人 孙训方——工程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 戴天民——理论力学家 赵祖武——著名力学家 李士豪——我国高速水流问题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土木) 许协庆——著名水力学专家(土木) 理学编 生物卷 钱崇澍——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奠基人 地学卷 竺可桢——我国地学和气象学之父 集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于一身 张伯声——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 方 俊——著名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 王鸿祯——著名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家 化学卷 高济宇——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 徐僖——中国高分子化学之父 物理卷 谢玉铭——在光谱学和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胡刚复——我国近代物理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经福谦——著名爆轰物理学家 数学卷 李俨——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的开拓者 群星璀璨 名人辈出——西南交大部分院士校友名单 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林同炎 林同骅 茅以升 中央研究院院士 刘大中 林同炎 林同骅 竺可桢 茅以升 钱崇澍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 维 严东生 英国皇家建筑学院院士 黄匡源 林炳贤 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 竺可桢 钱崇澍 陈能宽 茅以升 张 维 严 恺 周惠久 李 俨 高济宇 曹建猷 朱物华 徐 僖 严东生 余国琮 何 杰 陈新民 孙训方 徐祖耀 刘宝珺 林同炎 邱竹贤 汪菊潜 王鸿祯 张伯声 袁见齐 庄育智 邹世昌 经福谦 刘仙洲 徐采栋 张沛霖 沈志云 方 俊 林同骅 刘恢先 魏寿昆 吴自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 沈志云 佘俊南 张 维 严 恺 王梦恕 钱清泉 顾夏声 严东生 彭一刚 李圭白 施仲衡 薛禹群 王三一 龙驭球 梁文灏 葛昌纯 谭靖夷 林秉南 陈清如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4名) 张 维 严 恺 严东生 沈志云群星璀璨 名人辈出——西南交大校友中部分省部级领导名单 茅以升 全国政协副主席 竺可桢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严东生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刘继曾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赵祖康 上海市市长 钱崇澍 全国人大常委 杨杞珂 全国人大常委 吴稚晖 国民临时政府主席 武湖景 中共中央军委书记 李 特 红军西路军参谋长 石大华 中央候补委员 刘志军 铁道部部长 中央委员 武可久 铁道部副部长 张辛泰 铁道部副部长 卢春房 铁道部副部长 彭开宙 铁道部副部长 汪菊潜 铁道部副部长 谭 真 交通部副部长 黎锦炯 交通部副部长 候家源 交通部部长 柯尊平 四川省副省长 巩德顺 陕西省副省长 马 麟 四川省副省长 徐采栋 贵州省副省长 张沛霖 核工业部总工程师 刘文华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 蒋崇璟 电子工业部副部长 金国生 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蔡延松 林业部副部长 卢秀珍 江西省委副书记 王洪魁 江西省委副书记 何华武 铁道部总工程师 凤懋润 交通部总工程师 贝祖贻 中央银行总裁 赵吉彬 铁通总裁(副部级) 赵仕北 中华民国参议院议长 梁如浩 中华民国外交总长 刘式训 中华民国交通总长 胡仁源 中华民国教育总长 常荫槐 中华民国交通总长 姜书阁 中华民国财政部次长 周长龄 铁路总局局长 华凤翔 民航总局顾问 潘承孝 河北省人大副主任 钮小明 四川省人大副主任 茅以新 铁道部技术顾问(副部级) 吴 钰 铁道部技术顾问(副部级) 曾永泉 外交部副部长 冯 寅 水利部副部长 钱应麟 铁道部副部长 华南圭 交通部总工程师 邓 华 越南科技部部长 中央委员 阮廷现 越南交通部副部长 黎贵安 越南环保部副部长 王银彪 少将 郭日修 少将 陈能宽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张 维 中国科协副主席 吕季方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陈新民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刘宗耀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 李国伟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唐振绪 全国政协常委 余国琮 全国政协常委 王鸿祯 全国政协常委 宋金升 全国政协常委 侯振铤 湖南省科协主席 刘宝珺 四川省科协主席 史善新 国家开发银行总稽核师(副部级) 李长进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副部级) 王振侯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经理(副部级) 陈克济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副部级) 施嘉干 一级工程师 正部级待遇 桂林栖 安徽省委常务书记 李中襄 中华名国(台湾)立法院秘书长 王章清 中华名国(台湾)行政院秘书长 吴伯桢 中华民国行政院科技顾问组秘书长永恒的丰碑从何处奠基----23位两弹一星专家的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七人 赵九章 (1907-1968)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地球物理学家 王淦昌 (1907-1998)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核物理学家 彭桓武 (1915- )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 物理学家 陈芳允 (1916- )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空间系统工程专家 王大珩 (1915- )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光学专家 钱三强 (1913-1992)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核物理学家 周光召 (1929- )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物理学家 交通大学(四人) 钱学森 (1911- ) (沪校)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空气动力学家 杨嘉墀 (1919- ) (沪校)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 姚桐斌 (1922-1968)(唐校) 1945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 航天材料专家 陈能宽 (1923- ) (唐校)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 金属物理学家 西南联合大学 四人 邓稼先 (1924-1986)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核物理学家 屠守锷 (1917- )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 朱光亚(1924- )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核物理学家 王希季 (1921-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前身) 三人 钱骥 (1917-1983)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 空间物理专家 黄纬禄 (1916- )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电系 火箭技术专家 任新民 (1915- ) 33年考入中央大学37年离校(未毕业) 火箭发动机专家 北京大学 两人 郭永怀 (1909-1968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空气动力学家 于敏 (1926- )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核物理学家 天津大学 一人 吴自良 (1917- )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 金属物理学家 浙江大学 一人 程开甲 (1918- )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核武器技术专家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人 孙家栋 (1929- ) 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 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今天这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车、世界第一大工业风洞即将在犀浦校区开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