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洛克政府论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几点理解(修改)

(2007-03-07 07:09:18) 下一个

洛克的政府论其实是建立了一套关于人民,公民,社会,政府,国家的体系,其基础是:

1. 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行动,获取财产的权利

2. 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谁天生下来就得听命于任何别人的意志

以此两点为基础,就象几何和物理,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建立起一整套理论体系。政府论的上卷重点是指出人人皆为上帝所创,因此除了上帝,任何人对别人没有统治权,一方面通过基督教圣经来说明人天生平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推翻“君权神授”这一封建专制统治的根基。下卷则由自然状态下人的权利和自由出发,建立了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到一群人组成的社会,到政府以至国家和国与国之间一整套理论。

其理论体系的建立原则和数学,物理的体系是一样的,都是基本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建立起来的,这样一来任何社会现象都能寻根溯源,任何新的社会现象都能从原有的体系中推导和发展出来。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理论界,其理论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 一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原理,主要是指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恩格斯还特别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第 二个层次是经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结论(或者说基本观点、基本结论)。这些观点是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得出的结论。

第三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这些个别的观点和结论,是革命导师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当时当地的历史事件作出的判断、预测,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们有可能变得不正确了。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和洛克的不同,不是建立在对人的自然权利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义之上的。由于这个根本的不同,导致了我们有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每一代领导人都要从当时的政府,经济,科学各个方面的实际出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十几二十几年是不足成就一套真正理论体系的,而且,各个领导人的理论体系成型的时候更多的是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总结,而后来者往往又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新摸索一套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个思想理论上的天花板,所以中国应该从马克思主义中跳出来,根据中国的社会特点和历史特点建立一套逻辑严谨,根基是一种实际事物或关系的定义而非认识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这样的理论体系才能稳固,中国才能获得长足稳定地发展.
同时,将来中国作为亚洲,至少东亚和东南亚的领导者,不可能以马克思主义体系去实现道德观念的领导,个人以为,以儒教和佛教理念作为道德观较为合适,以:"勤奋,节约,效率,公平"为价值观,勤奋是指任何人必须努力,这是发展的源泉;节约是不可再生资源使用的最优化;任何人如果懒惰或浪费必被鄙视;效率是指任何资源的使用,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的适应尽可能效用最大化;公平或者说平衡,是指一个社会是一个各种力量作用下的社会,要尽可能使各种力量平衡,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
而且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欧洲产生的思想体系,长期在中国的传播,会使中国人民在意识形态上失去自我意识,中国几千年历史,难道就不能产生一个自己的主义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