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老多病,家里一直没断了请保姆。前些时老保姆因儿子考上公务员不再“差钱”走了。便从家政公司又请了个刚进城的新保姆。
那天我正在父母家,那里手机信号不好,我在楼下庭院里四下找信号。回头看楼门口几个给邻居做装修的河南民工正在休息。住单元楼就是这点不好,相互干扰。一年四季,不是这家装修就是那家装修,整天楼里地动山摇风钻轰鸣吵吵闹闹的。
我打完电话正要进楼,就见领头的民工老王看着我的方向目光闪烁。那眼神我是明白的。那分明是对异性“过电影”、“看对眼”、以目传情、发情。。。。。。怎么描述完全取决我是痞子、家妇、小资还是性学家。
虽然网络上说农民工有性福问题,但我相信我绝对没有这种魅力,即使对方是GAY。
原来不知何时,我前面加入个女性也往楼里走。民工老王看的是她不是我。从背面看,她的横竖比给人感觉是一比二,穿着单衣的身材看着上下一边粗,显不出凸凹。记得我那些农民哥们们说过,城里人眼中女人的窈窕、纤细以及小蛮腰什么的在他们眼中是没长开,病弱;而体态宽胖,尤其是大屁股是健康、美丽,能生孩子的象征。我至今记得他们说到此处不由咽口吐沫的表情。看来改革开放这些年,农民兄弟的审美观还是没变。
我前面的女性就是父母家新来的保姆李师傅。我随父母叫她小李。小李近四十多岁,来自山西农村。从正面看,小李的两腮圆鼓鼓的,把眼睛挤得很小,象庙会上民间艺人吹的糖人。她的总体形象感觉就是农民画里的人物。她不爱说话,静的象家里没有这人;即使说话也是言语很短面无表情。我一直以为她有些木纳。小李做得一手好面食,不声不响间什么发面馒头,菜包、手赶面就准备好了,很是得北方口味者的欢心。一个月吃下来,全家人均增重五斤。
那天父母老两口正看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我不由喜欢上编导把剧中人物走动等过场做快进处理,既缩短了时间,又凸显了《红楼梦》的“梦”字所赋予的特有奇幻感。美中不足的是女演员的形象太过同一,再加上年轻女性们统一的,据说是明史学家考证出来的原味头饰,我看了一集竟然没分出谁是谁来。
我终于忍不住指着屏幕问神情专注盯着电视的父亲:这女的是谁?
老人沉了半晌,说是贾母,“怎么你连这都看不出来?在国外呆傻了吧?”
我说不是这老太太。剧里就一个老太太,打死我也知道是贾母呀。是刚才说话的年轻的。
“刚才说话的多了。”
我郁闷。
镜头又出来了,我说就是这个。问“红迷”母亲。
“这是宝钗呀。那男的是宝玉。”
这还用问?
我说林妹妹还在呀,怎么宝钗就伺候上宝玉了?看来你们也不知道。你们一直盯着电视都看什么了?要这样咱们是不是换个台看个通俗点的呀?
一个声音在房间的角落响起:“这是袭人。刚才那是晴雯。”说话的是小李。脸上带着她招牌式的不苟颜笑。
我不能肯定她答得是对的。怕她只知道这两个人名,便随意指向剧中出现的其他人物。
“这是迎春。”“这是王惜凤。”“这是平儿。”“这是贾芸。”她如数家珍。
我晕:你以前看过?
“才看。这是首映。”
看来屋里的红学家得让位了。
说老实话,就是现在我也分不清新版的剧中人物。我不由对小李另眼相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阳春白雪,尽管这人给你的印象可能很俗很土。
空闲时,小李抱着她那六喇叭手机按个不停。看来农村妇女也与时俱进了。我等电话时没话找话地问:“给儿子发短信呐?”“没有,是在QQ上跟儿子聊天。”那手机就是一2G的山寨机,能上网吗?怎么装的QQ呀?还没等我开口,母亲说了:“这可真神奇,这么个小东西,就能和千里外老家的儿子随时聊天。我可真想知道这是怎么工作的。”小李举起电话:“特简单。您看。”母亲一看就摇头:“字太小,眼花了看不见了。”。。。。。
秋天山里红下来了。那天我买了新上市的糖葫芦给父母送去,自然也有小李一份。小李推辞一番接受了。见母亲吃的我特地挑的山药糖葫芦很吃惊,说不知道这东西能吃。家里地里长得到处都是,年年都烂在地里。母亲喝粥时加些枸杞子,她也很吃惊:“这也能吃呀?还贵着呐?在我家这是野草,丢在地里没人管。”
母亲心疼地说你们家的日子过的也太贵族了吧?这么好的东西都糟蹋了。。。
小李说她家是当地很普通的农村人家,不是村干部,也没有干部亲戚。家里夫妻两口子加三个孩子,大儿子二十高中毕业在家,老小十岁还在上学。十五亩地。吃喝不愁。家里有50只羊,一只能卖千元,家里吃的奶也靠它们。两口猪,几十只鸡。走地鸡能宰食时得八个月,比工业化肉鸡两月出笼长多了。两辆轮式拖拉机,两辆摩托。家电下乡运动中买了电视、冰箱、电脑,过年就买太阳能热水器。(低于市场价13%。)家里主要吃面食,自产的。玉米是喂家畜的,乡下人谁还吃玉米呀?有机粮食?那是骗人的。家里吃的和卖给市场是一块地里出来的,别听农贸市场上那些小贩胡说,谁家有那闲心闲劳力把自家吃的粮食分着种呀?不过家里留的是成色好的。没农药没化肥地里产不出多少粮。乡下老人怎么办?我们村65岁以上的老人和低保政府每年给650块补助金。在乡下吃喝足够了。
我当时正上网爬墙津津有味地看海外那些痛骂中国政府的精英和右右们的义愤填膺:“这是怎样的政府,怎样的社会,怎样的制度?”此时不由的回过神来专心听小李讲她的家乡。
“城里的楼房太小,憋屈。乡下家里的房多大多豁亮。你问我还进城打工当保姆做啥?家里吃喝自给,可没钱花呀?你怎么一说山西就好象我们那到处是煤矿,把山包一出租就在家数钱?那是山区。我们那是平原没有煤。
“儿子马上要娶媳妇了,现在得给女家送十万。这钱都得我们挣出来呀!粮食卖不出什么钱来。”
母亲瞪大了眼:“你们那里还搞买卖婚姻呀?这都什么年代了?”
小李说:“我们那就这个风俗。现在有庙有教堂也没给变了。你不给钱或钱少了别人笑话。女方要钱少了也被人笑话呀!所以不敢不要。”“自由恋爱?我们村一个后生在外打工娶了同村一起打工的姑娘。一直不敢回家。家里都不认他们了,就这还被村里人笑话死了。”
母亲气愤的说:“你们那政府也不管吗?”
小李:“这是我们那的民俗。政府也不能干涉我们的风俗呀!”
我接着看网上文章:《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政府保护西藏风俗》,《唯有民主才是中国解脱困境的唯一出路》。忽有所感问:你们的村干部还是政府指派的?
小李:“政府指派?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村干部都是普选的,选上谁是谁。谁想当干部谁就可以出来竞选。你问我们村长是怎么当选的?人家上上下下关系都熟,以前一直当干部,有经验,说话有人听。你出来一个耍嘴皮子的参选大家也不信呀。在加上谁同意投他的票他就给五百块,大家自然选他了。你说你光拿他钱不投他的票?我知道的人没这么干的。我们那的人都老实。”
我无言以对:“这。。。。。。”
父亲说:“你这什么呀?中国社会的进步就是这么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你别琢磨怎么折腾了。还是回美国整好你们自己的事吧!”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我一个住在京郊的菜农朋友打来的。他说要在王府饭店请我。我说你别开玩笑了,你的家底我知道,你跟你俩儿子爷仨上个月还吃了上顿没下顿大眼瞪小眼得谁宰谁,说是请客到时让对方掏钱。咱们就别来这个了。你实在想请客就在你们那的“杭州包子铺”请吧,也省的别人老掏钱你不好意思。菜农说你下楼就知道了。
我下楼看去,楼前停着三辆崭新的奔驰轿车。菜农一把把我拉上车,说:“你丫跟我装什么呀装。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告诉你我家那三个宅基地和菜地被拆迁了。拆迁办给了N千万。这不,钱一到账我就去了奔驰4S店,我们爷仨一人一辆。”
建议老王单写一文,把过程公之于众。大家一定会帮你伸张正气的。
她们那个地方不会被水淹,也没有任何灾害。
6万人,不是两万。你也说了,这种规模,三峡才有。不对,现在中国处处都是。
为什么“搬迁”呢?理由是政府决定,征用土地。大部分卖给企业,因为在长江边,排污方便,所以土地很好卖。剩下的美其名曰,大规模化耕种。
农民们余生每个月拿350块人民币生活费,没有土地,不能种田,没有医保。
阿姨家邻居有比较强硬的钉子户。拆迁小组掐水掐电,晚上拿石头砸门砸窗。哎,我有同学刚好在当地负责拆迁的,这种事情太多,他们都认为正常的,谁跟政府对着干,只有这个下场。
谢夹心!
1.你说国家凭什么赶你走的问题.这块土地需要被征.所以搬迁.举个例子,要建三峡水库了.你说我不搬,怎么,国家眼看着你淹死?不可能吧.偌大的一个城市都需要搬迁.虽然夹心反对建三峡,但是,反对无效啊.定下来的事,那么大的官,专家,科学院.帽子大的吓人.这里不讨论水库是否合理的问题,光谈你的搬迁问题.你说,国家是逼你搬迁吗?
2.搬迁到哪里是谁说了算呢?2万人,有2万个人的想法.有人想东,有人想西.那么,东要你吗?西接受你吗?人家东西还各有自己的人口要养活呢.这时候,就需要国家出面了,协商,行政命令.你不愿意,你去哪里啊?你找到去处也行啊,可惜又找不到.还不听话,这不是找别扭吗?
3.你说你是蚂蚁,别人想怎么踩就怎么踩.那么,你有什么高招呢?人家东西口中挤粮,接纳了你,你还不满意,你想怎样?等水来了喝水?!你吃饭人家也要吃饭,谁不想吃得更好.所以,人说话也要讲良心,不要太自私.
4.官黑勾结的事夹心也相信存在.但是,夹心不相信搬迁前是不做调查和动员的.会多次开会讨论和协商的.如果有那么几个人反对,就说搬迁是违背民意,太牵强了吧.几个人就代表民意了吗?不要因为你家阿姨有怨气,就说全县的人都是蚂蚁.众志成城,蚂蚁也能干大事.
4.夹心不知道你家阿姨所在的县为何搬迁,因为你没有说.夹心判断是三峡水库,因为两万人的规模只有在三峡水库搬迁里存在,别的地方没有那么大规模的.不知道夹心判断对不对.也许你心里很清楚.但是,夹心只想说的是,不要以偏概全,管中窥豹就行.
拍拍每个人的胸脯,说话都讲良心吗?!
诸位,觉得拆迁好的人,要是事情降临到你们自己头上,恐怕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吧!
几万个人,两年拆光,天哪,难道每个人都是愿意的吗?
中央台对于这种无耻的圈地行径,灌了一好听的名字,叫“搬迁”,真是可笑。
当然这中间有得了大大好处的心里乐开花的。
可是,这种强硬的手段,说赶你去哪里你就得去哪里的作风,这种官黑勾结解决有反对民意,正常吗?
哎,我只觉得我们都是社会底层的蚂蚁,政府想怎么踩就怎么踩。
你们凭良心说话啊!
谢谢评论,说得特对。楼房所以受欢迎,很大原因是有上下水厕所,这是老房难比的。拆迁中肯定有缺德的,利益所在嘛。
夹心的评论很公道。我知道有人为了拆迁后家里能大翻一身,十平米的小房塞进了二十人的户口。四十平米的平房数日间变成了十层的“楼房”,外面直上直下一个钢筋楼梯。。。
一般说早期被拆迁的待遇都比较低,因为当时地价就低。但再买房花费也低。现在地价上去了,但再买房的费用也上去了。。。
国外的人动不动张口就是野蛮拆迁.弄得舆论好像中国遍地哀嚎遍野.其实,这种以点盖全,管中窥豹的做法完全是错误的.就好像拿个云南山区的图表明农民衣不蔽体,有人得了艾滋病就全国都是患者.一惊一乍.木哈哈哈,莫哈哈哈,三人成虎而已.夹心很反感有人借此上纲上线,张口闭口就是中国一片黑暗,看着他们无知而振振有词的面孔,很是恶心.一般就不理地走开.懒得鸡同鸭讲.
夹心的表舅舅就天天盼着拆迁,好住大楼房.有厕所,有上下水用.又不是没有钱.担心的反而是不拆迁,还要住老房子,虽然是他亲手用砖用瓦盖起来的.唉,说了反正有人也不信,以为夹心是五毛,是共迷.其实夹心什么也不是,就是一普通人而已,一小P民.实话实说.
早在90年代中国就有拆迁了.除旧迎新,郑州某屯的农民被征地,农民每家有一人被安排进国企工作,有一人被安排进集体,每家住整齐规划,面积大的二层小楼,再发一笔资金做小生意,每年年底分红.过得很好.羡慕得紧.夹心亲眼所见.亲耳有闻.如果说有黑社会参与,倒是吃惊的很,不过,也不乏借拆迁旗号,提条件,加人口,速盖楼层,偷种树苗,狮子张口要钱的人,也不是没有,只能感叹人性黑暗了.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抬杠,质问夹心了:中国那么好,你怎么不回去,出国干什么?木哈哈哈,莫哈哈哈,叫伟大的夹心如何回答呢?客气的说法:有时间咱们吃饭闲谈.不客气的说法,来一句外交辞令:无可奉告.
木哈哈哈,莫哈哈哈,别拍砖啊,姐今个休息,有精力掐架的.别让姐误了听音乐,看电影的时间.
何苦呢,整天拿着五毛寻求心理安慰。
我大姑在青岛的沧口郊区,一套30平米的房子,好在带个小院,自己搭棚该了个厨房,一个单身表哥住在家里,拆迁后拿了两套房,终于用上了自己的厕所。当然要出钱,但是皆大欢喜。
我舅老爷家是青岛胶州的一个村,因为邻近城市,工厂多,所以几年前,所有的农田充公赔偿,全村农转非。 听舅老爷讲起来,挺开心的,没听过什么抱怨
现在中国没有不拆的地方,有正规执行的地方,当然也有缺德的
你有不信事实的权利。
北京望京乡(地区?),拆迁的结果是扫大街的开ACORD。前农民得钱后无所事事,开BMW SUV拉客。。。
我阿姨家种菜的,自己家乡下楼房,院子,上辈人留下的老屋子,还有菜地。全部被政府没收,共37万,他们就没有收入了啊。仁慈的政府在阿姨和姨父的有生之年每人每月350块生活费。告诉你,这还是沿海一带中型城市的农村。
那带农村共6万人,说拆就全拆了啊。不肯拆的人家被孤立,断水断电,政府让黑社会出头上门又砸又打。。。
这些人就活该命贱吗,活该被强迫住到没有质量保证的鸽笼里去吗?
我亲眼目睹的,有一字谎言天打雷劈!
小时候最喜欢去阿姨家追着鸡啊鸭的玩。那也是我童年的一部分啊。
辛酸。
一个基层的朋友说。中国早就开始在村一级开始实行民选。可是问题很多。 基本得利的是家族势力甚至有黑背景的人,并不是什么贤人,还有很多犯罪问题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