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乐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沸腾的北大

(2007-03-22 20:07:47) 下一个

乐维
1。初识中国男排:“打得盖了帽了!”
1978年,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届学生,我带着一身泥土味,穿着当时流行的草
绿色的军装,脚登一双解放鞋,肩上斜挂着装了新华字典和毛选的黄书包,手里提
着一只马口铁铁桶,里面有一些换洗的衣服。怀揣几十元人民币,一身土气地走进
了北京大学。
在我们的第一次体育课上,在五四体育场上,我将5公斤的铅球推出了14米多。马上被站在一边的标枪教练康老师叫了过去,让我扔扔手榴弹。结果,我扔出了50多米。
康老师拍拍我的肩说:“下周来标枪队训练吧”。
练田径当然比练球要枯燥得多,不过我想进的篮球队因为当时没有表现机会而进不去。而康
老师这么看得起我,加上听说运动队队员每天有三毛钱伙食补助,这对当时一个月才十几
块生活费的我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进了北大田径队标枪组开始
练起来掷标枪和手榴弹。
一个月后的一天,康老师问我想不想去首都体育馆看排球比赛,说体育教研组搞到
一些票,校队队员可以免费去看。我过去没有进过排球队,不过打排球还是很多
的,打得也不错。我说我想去看。康老师第二天给了我一张票,是中国男排对来访
的巴西男排的友谊赛。
那天是周六,吃了晚饭,我坐公共汽车来到白石桥的首都体育馆。第一次到中国最
大的体育馆,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新奇。以前见到最大的馆是县大礼堂,
也就五六百个座位,加上一个台子。从来见过这么大的体育馆,上万个座位,中间
还有大篮球场。我东跑西颠,连问带猜,搞了半天终于找到自己的座位。
当时中国队不是世界强队,巴西队就更名不见经传了,所以来的人不多,大约只坐满了五分之一的座位。因为人少,大家基本上都坐在主席台和它的对面的最好的位子上。我就坐在主席台的左侧,离球场十几排的地方。不远不近,也很正,是一个视野很好的看球位子。大家都很安静,只有右后方大约三排处,有两个一口北京腔的姑娘,正在兴高彩烈地大声地谈着什么。
不一会,裁判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当天,中国队用的是四二配备,既两个二传,
两个主攻,两个副攻。一个二传是沈富麟,另一个是胡进。一开局,中国队就占据
了上风。中国队一个主攻叫李建新,来自陕西,身高只有1米82,但是弹跳惊人,在
4号位的超手强攻常常越过巴西队员拦网队员的手,扣出的球象钉子一样砸在地板上。当巴西
对加强对4号位拦网时,副攻6号汪嘉伟,与9号二传沈富鳞配合默契,一会儿近
体快,一会儿前飞,一会儿背飞,一会儿时间差。常常是球尚未到,汪嘉伟早已跃
起在空中等球,沈富麟轻轻一托,将球往汪嘉伟那里一送,汪嘉伟迎球往下一扣,“咚!”的一声,未等巴西球员反应过来,球已经砸在了巴西队场内的三米线内。中国队眼花缭乱的各种快球组合让巴西队员防不胜防,不住地大摇其头。
中国队的神勇,激起了观众的热情。但当年刚刚改革开放,人们相当含蓄。没
有什么叫喊,掌声也不多。不过背后那两个姑娘却大声地叫过不停:“盖了帽儿了
汪嘉伟打得真是盖了鼻顶帽儿了!”
那是我第一次听人说“盖了帽儿了”。她们一直从头嚷嚷到最后,从此这“盖了帽
儿了”与汪嘉伟的名字在我脑海里扎下了根。
当时中国队首创了许多3号位的快球,尤其以汪家伟与沈富麟之间的配合娴熟多变,
巴西队根本摸不到风。当年世界排坛还是以高举高打为主,中国队创造的快球战术遥遥领先其他队。许多快球别的队见也没有见过,更不知如何防范,只能被动挨打。
巴西队为了拦住汪嘉伟的中路3号位快攻,不得不安排两个或三个人在3号位拦网,这时沈富麟常常将球送给左路,由李建新在4号位强攻。这时的4号位只有一个巴西队员拦网,根本拦不住李建新的超手强攻。
一个小时不到,中国三下五除二以3比0获胜。比赛结束后,双方队员握手时,巴西
球员一个劲地拍李建新和汪嘉伟的肩膀,并伸出大拇指,对他们的杰出球技表示由
衷地赞赏。

2。力挽狂澜,后来居上战胜南朝鲜
如果说刚刚入学时看的那场排球赛,让我感受到了正在崛起的中国男排的威力,而
真正使中国男排引起全国关注的却是1981年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当时我已经是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了。
1981年3月20日晚,中国男排在香港应战南朝鲜男排,争夺代表亚洲参加世界杯赛的
资格。那天是星期五,我们化学系住的38楼虽有电视,但看的人多,而且也不是化学
系的,非本系的同学一般很难能有座位。所以我和同学利群去了平时人少得多的另一
栋楼去看,不过那天那里也是人满为患。我们好不容易在电视机的左侧墙边挤出了
一点地方勉强站下来了。
当天中国队用的是五一配备,二传手为沈富麟。比赛开始后,中国队发挥不好,失
误较多,而南朝鲜队的快攻,强攻打得很顺。中国队以接近比分输了一局。利群感到
很沮丧,说怎么搞的?中国队能赢吗?我说,有可能。结果第二局,中国队与南朝
鲜队比分交替上升,一直咬得很紧。但是最后还是以小比分输了。这时,有些人边
说“中国队不行了”边拿着椅子开始离开。利群对我说,中国队肯定不行了,我们也
回去算了。我也觉得戏不大了,但觉得还有希望,因为第二局比第一局咬得很紧,
两队旗鼓相当,中国队输在运气不太好。打好了,大逆转也是可能的。利群见我不想
回,就一个人先回去了。一下子电视机前的人少了很多,我也乘机找了一个座位坐
了下来。
我们知道中国队已无退路,再负一局就失去世界杯赛的资格。
背水一战的第三局开始后,中国队慢慢占据了主动,汪嘉伟的背飞,时间差,短平
快,和队员配合的双快,双快一游动,打得南朝鲜队防不胜防。一旦对方加强对3号
位快球的拦网,沈富麟又将球送到4号位,侯杰,徐真的强攻犹如无人之境。另一位
打2号位快球的陈刚,接应二传曹平也频频发威,快球,拦网不时凑效。场内观众对
中国队的好球抱以阵阵掌声,和欢呼声。而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兴奋地叫好,一
扫前两局的忧闷压抑状态。虽然遭到南朝鲜队的顽强抵抗,结果中国队还是以小比
分扳回一局。第四局双方争夺更是白热化,中国队乘胜追击,南朝鲜队寸步不让。
比分交替上升,但中国队逐渐占据上风。比分保持领先,最后拿下了第四局。双方
战成2比2。这时已经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很多人乘比赛间隙,赶紧去上厕所,放下憋了两个多小时的“包袱”,以便回来“轻装上阵”,为中国队呐喊。而住在本楼的一些已经走了的同学,听说中国队扳回了两局,又纷纷回到了电视机前。
决胜局开始了,南朝鲜显然失去了信心,失误明显增多,扣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网。
而中国队却越战越勇,快打强功变化莫测,成功率很高。我们这些人也个个狂呼乱
喊,为中国队加油。中国队一开始就领先,一直压着南朝鲜队打。打到大约9比
5中国队领先,大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时,突然电视画面没有了。正当大家纳闷是不
是电视机出毛病时,电视解说员说话了:“对不起,因为租用的卫星转播的时间
已经用完,我们不能继续转播。请大家在11:30晚间新闻时,收听比赛结果”。
当时大家那个急呀,所有的人都迫切想知道比赛进行得怎么样了,但却看不到,干着急。
电视不可能再看了,而当时大概是十点半左右,离晚间新闻还早,大家只好无可奈何
地各自回宿舍了。

3。沉默中的爆发
走回宿舍,利群跑过来问:“怎么现在才回来?打得怎么样了?”
我告诉他,他走以后,中国队连板两局,2比2以后,第五局中国队也领先。可是转
播时间用完了,所以只好回来了。利群有点不相信中国队竟然死里逃生,要反败为胜
了。忙央求我仔细讲讲。我正说着,突然灯灭了。全楼一片漆黑,往窗外一望,到
处一片漆黑,显然全校停电了。
停了电,原来看书的同学看不成了。图书馆自习的同学也只好回来了,回来也看不
成。连去水房厕所也看不见,反正无所事事,大家便围过来听我讲排球赛的情况,
几乎从不看球的同学们也被中国男排的顽强精神所感动,都很想知道最后的结果。
而楼道那头,好像也有人在讲排球比赛的事。
快到晚间新闻时,有同学拿出了收音机,我们大家围在收音机旁。所有有收音机的
同学,都将音量调到最大,并将所有的宿舍门都打开,有的甚至将窗户打开,好让没有收音
机的同学都能听到。所有的耳朵都竖起来了。
11:30,晚间新闻的播音员的声音在各个宿舍楼同时响起:“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亚洲
区预选赛上,中国队在先负两局的情况下,顽强奋斗,后来居上,以3比2战胜南朝
鲜队,获得代表亚洲参加世界杯的决赛资格”。
“噢,我们赢了!”同学们一起兴奋得高喊。所有的楼层,所有的楼,都传来欢呼声。
一时间,敲桌子声,敲脸盆声,和喊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北大小南门宿舍楼区。
所有的人都被感染了:“中国队赢了!”,“我们赢了!”。有人将空酒瓶从楼上砸向了地
面,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不一会,有人下楼到了宿舍楼围着的空坪中,大声向四周的宿舍楼喊道:“同学们,
下来庆祝啊!”。很快有人敲着脸盆,饭盆下去加入。我也拿着洗脚用的铁桶和几个
同学一起边敲边往楼下冲。
大坪上,已经有人用报纸点着了火,一些人在往那上面添加报纸,树枝,让火越烧越旺。周围渐
渐地围了不少人,有的敲盆,有的敲碗,有的敲桶。还有人在楼上将报纸或书点燃
了扔下来,激起下面的同学一阵一阵地欢呼。大家不断高喊:“向中国男排致敬!”,
“中国万岁!”。
3月的午夜,寒气逼人。有的同学从床上穿着短裤,披着被子就冲下来了。因为冷,
就往火前蹭。有人就恶作剧地喊:“请注意文明!没有穿裤子的同学,请穿好裤子再
来!”。当时还有不少女同学也来了,那些只穿短裤,站在篝火前的同学顿时显得有
些尴尬,赶快披着被子回去穿裤子去了。
人越围越多,大家边敲边喊:“我们胜利了!”,“向中国男排致敬!”,“中国万
岁!”。逐渐地,大家默契有节奏地喊:“中国万岁!”,“中国万岁!”。而在
宿舍里的一些同学也打开窗户,伸出头回应:“中国万岁!”。北大小南门校园内响彻“中国万岁!”的声音。
这时有人高声提议:“我们在校园游行吧!”。马上有人附和:“对,游行去!”。但有
人说:“在校园游行没有用,因为我们都知道了。我们应该上街游行,让老百姓都
知道”。很多人同意上街游行。不过也有人说现在都快1点了,游行会打扰居
民的休息,明天白天再去比较好。但是挡不住一些同学的高涨的热情,一些同学很
快聚集起来,准备上街游行。
我觉得太晚了,也很累了,就回宿舍睡觉了。躺在床上还隐隐约约地听见外面
唱国歌的声音和渐渐远去的:“中国万岁!”的口号声,知道那些游行的同学已经走
出校门上街去游行了。

4。排球健儿来燕园
第二天,报纸广播都报道了北大校园自发庆祝中国男排的胜利和上街游行的消息。
并加上了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那天晚上,我在校园
里没有听到这句口号。但我没有参加游行,这口号是不是一些同学在游行时喊出来
的我不清楚。那天喊得最多的口号是“中国万岁!“
接下来的几天里,北大校园仍然不时有“中国万岁!”大标语贴出来,宿舍区还可以
看到“向中国男排学习!向中国男排致敬!”的大红条幅从五层楼顶挂下来。更有同
学在三角地贴出要北大学生会出面邀请中国男女排球队来北大大字报,很快得到了
很多同学的支持。
顺应同学们的请求,北大学生会正式邀请中国男女排来北大做客。
在四月份中下旬的一个星期天,中国男女排应北大邀请前来北大。北大当时安排了
在北大西门边的礼堂举行欢迎排球队员们。一大早,礼堂里就坐满了同学。后来
的就挤在过道,甚至讲台上。再后来的同学就聚集在北大西门,西门至礼堂的草坪
里。人越来越多,从西门到礼堂全部都挤满了人。维持次序的校方人员勉强从人群中保持了一条从西门到礼堂的狭窄的通道。
我八点多到的礼堂,只能挤在礼堂后面的过道里。九点多,见外面人声鼎沸:“来了,来了!”。原来还有的狭窄的通道,被同学一挤,立刻消失了。大家都往西门口挤,次序开始失控。
礼堂里面的人等了一个小时,也没有见一个排球队员进入礼堂。从礼堂窗户望过去,
见几个男排队员被高高托起,被同学从头上往礼堂这边传。又过了半小时,也未有一个
队员进入礼堂,因为就是传也传也传不过来。
这时,一个校方人员来到了台上,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本来是要在这里欢迎
我们的排球健儿的。但今天一些过分热情的同学让情况有些失控。要知道这些球员
现在都是我们的国宝,如果受伤了,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决定:欢迎会改
在五四运动场举行。请大家现在去那里”。
礼堂里的同学都很失望。他们好不容易占到的位子就没有用了,而且外面的同学早
就得知欢迎会改到五四操场了,都纷纷离开去了那里,礼堂里的人反而变成了迟到
者了。
我没有去五四操场,因为太晚了,而且我也不愿意去挤。
班上的徐明带上自己的盒式录音机,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设备了,去了五四操场。回来后,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说他是如何挤到台前几米远的地方,顶着脚尖,被人挤得左摇右晃。他在保持平衡的同时,一手高举录音机,录下了欢迎大会的实况。
大家兴致勃勃地听了他录的北大学生代表的欢迎词,男排汪嘉伟的讲话,女排代表
(忘了是谁)的讲话。还有掌声,和那些兴奋无比的同学们的喊叫声。想象得出,当
时的追星族们的疯狂劲儿。

5。永远的关注
中国男排当年在教练戴廷斌的带领下,是一支攻守兼备的世界级强队,尤其是汪嘉
伟和沈富麟配合的快攻无人能敌。从当时的实力分析看,中国队除了对前苏联队没有取胜把握以
外,对其他各队都有取胜可能。如果发挥正常,应该可以打进世界前三名,甚至有夺冠
的可能。
中国男排在当年的世界杯赛第一场对古巴队时比赛时,先胜一局,第二局汪嘉伟拦网时扭伤了踝关节,被迫下场。从而中国队实力打大折扣,虽然汪嘉伟忍痛上场,但伤痛影响根本不能发挥作用只好又下场,最后中国队2:3输给了古巴。
接下来的比赛,汪嘉伟仍然不能上场,或偶然上场,因为脚伤而不能发挥。经过拼搏,中
国队获得了第五名,失去了历史上冲击世界冠军的最好时机。没有进入前三名,比预计
的成绩要差,但仍然是中国男排在世界大赛上获得的两个最好名次之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排球再也未能有新的突破。而过去的手下败将,如1978年访问中国时,被中国队打得找不到北的巴西男排,却进步神速,获得了1982年世界锦标赛亚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亚军,1992年巴塞罗拉奥运会冠军,2002,2006世界锦标赛冠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随着汪嘉伟,沈富鳞等老一辈的队员退役,中国男排实力更是大减,常常是连亚洲决赛都进不去了。人们渐渐地也就不再谈论中国男排了。

而当时默默无名的中国女排却在1981年一鸣惊人地夺得世界杯冠军后,走上五连冠的
辉煌之路。大家把对中国队希望寄托在了女排身上,校园里的排球迷为了女排的胜利而兴奋,而欢呼。但是很奇怪,校园里却再也没有那么疯狂的庆祝过了。想当年,中国男排何等威风。<<新体育>>封面上汪嘉伟英俊潇洒照片,和电视转播中他的漂亮的空中飞人英姿,让无数少男们热血沸腾,也让无数少女们砰然心动。
男排的衰落令人遗憾,原因很多。有指责的,有恨铁不成钢的,有失望的。而我一直关注中国男排,他们的顽强精神,他们的精湛球技,曾激起过年轻的北大学生们的热血沸腾。

忘不了1981年3月20日,北大同学的心曾和中国男排队员们一起跳动,北大的校园曾经像火一样地沸腾过。

附注:当年中国队主力队员:汪嘉伟,沈富麟,徐真,曹平,候杰,陈刚,胡进。
主教练:戴廷斌
鸣谢: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但没有想写下来事件,直到最近才产生写出来的冲动。
可是因为年代已久,有些人和事记不太清了。为了写好这篇纪念文章,我特别咨询
了原国家女排助理教练江申申,得到了他的热情支持。他帮我电话询问了原中国男
排队员,现四川女排教练胡进。他们提供了不少当年情况。在此表示感谢!

2007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chinesedoc2usa 回复 悄悄话
地主婆! 回复 悄悄话 不是77年才是恢复高考么?汪嘉伟我见过,是我们来私无敌的南京人。那时她一个小表妹是我小学同学,我很崇拜他,我同学特地带我去见他。汪嘉伟很高,但是驼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