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
2014 (34)
2015 (38)
2016 (51)
2019 (44)
2020 (32)
从惠特尼峰到国王谷--穿越内华达山脉之旅(上)
[维基百科] 惠特尼峰(英语:Mount Whitney)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中的一座山峰。惠特尼峰海拔高度为4,421米(14,505英尺),是美国本土最高的山峰。惠特尼峰位于美洲杉国家公园内。名称来自于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考查的哈佛大学地理教授惠特尼(Josiah Whitney)。1873年8月18日,Charles Begole、Albert Johnson与John Lucas首次完成登顶。
对于普通人而言,攀登惠特尼峰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你的体能略微优于常人,平日坚持一定量的体育运动,那么,70%的机会,你可以登上顶峰。因为,单程11英里的惠特尼峰步道,虽然需要攀升近6000英尺,但是坡度和缓,道路状态良好,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所以,一个强壮的普通人,大概率能够顺利登顶。
两度登上过惠特尼峰,于是便脑洞大开,梦想穿越。路线的西端是180公路路头(Roads End),海拔5000英尺;东端是惠特尼之门(Whitney Portal),海拔8500英尺。谷歌资料:全程50.5英里,总爬升11000英尺。结果,那年首度穿越,4人两组对穿,双双失利。次年,二度尝试,喜获成功。然鹅,本人因为某种原因(好像是与某个重要赛事冲突),并未参与此次行动,甚憾。
今年夏,获悉麦哥将牵头搞一个惠特尼峰到兰利峰(Langley)的4天3夜背包远足,厚着脸皮讨了3张门票。于是,大使在日前制定了一个颇为复杂的对穿远足计划:
1)背包远足族(麦哥、小妖、波总、约翰和Evelyn),8/24(周一)驾车自湾区出发,当晚夜宿Outpost Camp营地,8/27(周四)返回湾区。
2)东进穿越组(大使、黑哥),8/23(周日)驾车自圣地亚哥出发,中午与西进穿越组在Fresno会合,陈兄转移到东进组车,3人驾车前往180公路路头(Roads End)。当天下午开始穿越,周一晚或者周二凌晨抵达惠特尼之门(Whitney Portal),与西进组车辆会合。
3)西进穿越+登山组(阿朱、阿琰和本人,以及准备加入东进组的陈兄),8/23(周日)驾车自湾区出发,中午与东进穿越组在Fresno会合后,甩下陈兄,剩下3人驾车前往Lone Pine,当晚露营夜宿惠特尼之门(Whitney Portal)。周一凌晨2点启程登山,午前登顶后,本人放单飞西向穿越,阿朱和阿琰下山,在半山惠特尼之门(Whitney Portal)等待东进组的到来。本人中途与东进组会师后,交换车钥匙和登山准证,然后拜拜,各奔前程。预计周二凌晨,本人完成穿越后,夜宿东进组位于180公路路头(Roads End)的车辆中,上午驾车前往Fresno,与东进组再次会合,交换车辆后,北加南加各自驾车回家!
穿越路线图。谷歌给出的时间:20.5小时!好吧。。。^_^
因为疫情的缘故,收紧了登山准证的发放,停车场上的车辆不多。俺们花费300刀租了一辆硕大的SUV,方便夜宿。一夜无语,半睡半醒之间。。。
攀登惠特尼峰
登山路线图。
220AM。在惠特尼之门称量负重,妹子们的背包重量在12~13磅。
出发不久,发现钱包遗落在车上,于是下山去车上找寻。返回追上妹子们的时候,多跑了0.25英里。
远处是惠特尼之门营地的灯光,近处则是登山者们的头灯。山风颇冷冽,东方泛出鱼肚白。
将相机放在山石上,屏住呼吸拍了一张云雨图。黑云下面那些飘飘洒洒的细丝,便是雨帘。
积雨云移动的速度很快,半小时后,俺们就惨遭修理!
Trail Camp营地。黑色的是防熊罐,凡是夜宿者,均需随身携带存放食物。
著名的“99道拐”起点。俺试图查数,中间可能有所遗漏,最终得出了93这个数字。11年前,首次与俺师父longlyrunner登山时,99一点不差!
拍上一个广角。
再拍一个阿琰登山图。
不经意地回头一瞬,漫天朝霞,冲破天穹。
又一刹那,一轮朝阳跃出山巅。世界,早上好!
99道拐的起点,海拔已经接近12000英尺,俺们要爬一个1500英尺的陡坡!为了不干扰妹子们的节奏,俺选择走在美女队尾的模式。
长青谷两位妹子的马拉松成绩为335~350,体能优于常人,因此,一路之上,基本上都在超人,只有这两位小哥,始终前后拉锯。
途中,风雨交加,俺们几乎把所有的衣物从背包中取出,穿在身上,堪堪抵御住高山突变的天况。前方,Trail Crest已经近在咫尺!
逼近。。。巨石打造的隘口。
952AM,在出发3.5小时后,俺们登上了海拔13000英尺的Trail Crest!
矗立在隘口,凛冽的山风呼啸飙过。俺站定其间,拍下了山脊西北侧国王谷全景。积雨云在半空酝酿,下一场豪雨是否即将降临?
这期间,阿朱阿琰去的远了。理论上,俺应该是两位的守护神,但是,自始至终,俺都未能一展雄风,妹子们太强悍了!
好吧,俺继续拍山景。好不容易背着累赘的单反上山,如何可以辜负眼前的美景?!屏风般壁立的山峦,当是史前地质现象的的产物。那个年月,人类尚未出现。看官是否听说过冰川时代?
不再掉书袋,还是追赶妹子们要紧!
惠特尼峰的地貌颇为奇特,一般而言,高山的绝顶都是以坚硬的巨石为主,如这般破碎凌乱的乱石堆,胡乱堆砌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之上,感觉非常难解!这般虚弱单薄的绝壁能够持久吗?
造物主胡乱堆砌起来的山巅,能够持续多少年?1000年还是10000年?总之,从地质学角度,惠特尼峰实在是一个谜!至少,在本人的知识结构中,无法构建这一模式。
自Trail Crest到顶峰,2英里山路攀升区区1500英尺,但是路况极其糟糕!
每一步都要极其小心,不要崴脚或者被乱石绊倒!
绝壁隘口上的美女。
如临深渊。。。就是行走在深渊之上啊!
隘口风光。半山之下,便是今早的起点。
最后半英里。步道的踪影渐趋迷离,一大片乱石堆砌在眼前,步道时隐时现。此前最后一次停下休息的时候,俺在几秒钟之内便堕入梦乡,并且喊出了一句梦话,内容好像与渔港相关。。。非常诡异!高山缺氧对于人体的影响还是蛮大,虽然此番俺没有明显的高反症状。
最后150米!
943AM,登顶成功!历时7h23m,距离11英里,攀升近6000英尺。
所有的人都忙着在登山名册上签到。记得当年,兄弟俺恶作剧地签了俩字:阿唐。^_^
有人玩笑地堆了一个“因努伊特石堆(Inuksuit),遂成惠特尼峰最高点。那啥,俺在瞎说!
话说,这种“敖包”文化,在游牧民族中具有相当的共性,如蒙古人、藏人、西伯利亚人和爱斯基摩人。广袤无垠的旷野山川,为了指路,游牧采集民族便在野外堆砌一个个的石堆,作为路标。
非常意外,惠特尼峰居然有微弱的手机信号,妹子们忙着在朋友圈发消息,大意不外是本姑娘登上了美国本土最高峰云云。。。猜的,嘿嘿~
摆拍那是一定的!
逗鸟也是必须的!
话说,麻雀这种生物实在强悍,14500英尺的高山之巅,能有啥食物啊?!
俺们走过的路--Mount Whitney Trail。这是菜鸟们的常规路线。
俺们不曾走过的路--Mountaineers Route。这是高手们的class 3路线。
拍下惠特尼峰的地理标志。
三只脚环绕着地标。俺的hoka one破了一个洞,此后穿越的过程中反复进沙,最后几个小时,脚丫子被磨得很难过。此是后话。(摄影:阿朱)
美女门的自拍。俺不慎上镜。(摄影:阿朱)
同一瞬间。
(待续)
啊,那岂不是前后脚啊!
兄弟,你现在可以看见图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