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08中国行(13)北京的吃住行(图文)

(2008-09-09 19:34:56) 下一个

13)北京的吃住行

 

 

住房

 

去年返国,好朋友一口承诺:来吧,住俺家,反正俺有好几套房子!于是俺们一大家子就住到了朋友家。老老少少几代人,如果是住宾馆,还真的不好办,起码要两套以上相邻的房间才好安排。再加上奥运期间北京宾馆的房价飞涨,有没有那么多的客人先不论,房费却比平时上涨了一倍到两倍!说到这里,还是要感叹一声:好哥们儿就是好哥们儿!

 

吃饭

 

没回去的时候,掌柜的还想自己开伙,反正她老人家从来都是不下厨房的,嘿嘿,等到了北京一看,吃饭是如此的便宜,也就认可了俺的天天下馆子的计划。一开始的时候,一大帮人还下楼跑到饭馆找个包间去点菜,后来连下楼都免了,直接打电话给饭店叫外卖送上来。

 

一般来说,早上俺都是头一个醒来(时差对于俺的影响就是醒的早,一直能持续好几个星期),先下楼买早点。居民区附近的早点摊子比比皆是,平均20米一个,大多是租用饭店的一楼专门做早点生意,而且很邪门,似乎全是安徽人。早点有豆浆、油条、煎饼果子、包子、烧饼、豆腐脑、粥。。。MD,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俺一般是先自己大块朵及一番,然后再买上家人的早点,打包上楼。早点的干货打上包不稀奇,稀奇的是豆腐脑和粥一样可以用塑料袋打包,只有豆浆是用大塑料杯包装的。少爷们原本是对中餐不大感冒的,却对于北方早点赞不绝口。

 

中饭和晚饭,如果没有朋友之间的互相请客,俺们都是轮流在附近的饭店就餐或者叫外卖。经过一段时间的吃喝考察,俺们最后相中了其中一家作为定点饭庄,也可以说是食堂,天天光顾。以俺的眼光,价格应该是相当便宜。五六个人吃上一餐便饭,不过是百十来块,如果是叫外卖,通常都是七八十块。当然,这可能与俺们点的都是家常小菜有关。

 

抵达北京的第一天晚上,俺们一家老小,再加上几个朋友,分成两桌吃饭,因为饭店的包间满了,大厅又没有空调,结果就贪图凉快在露天里摆上了桌子。这家陕西风味的餐馆很合小朋友的口味,什么肉夹馍、葱油饼一类的小吃,还有烤串一类的东东,再加上炒菜、老玉米、煮毛豆。。。满满两桌,才200多!最有意思的是,吃到半截的时候,下起了瓢泼大雨,饭店的侍应小生和小姐连忙撑起了遮阳大伞,俺们在风雨中继续吃喝不止。那天的雨下的很大,雨水在大阳伞的边沿汇集而下,宛如一道水帘垂挂在俺们的四周,那种感觉好像到了花果山水帘洞:)俺相信,来自北美的小香蕉们,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风雨之中的这顿晚餐。

 

购物

 

每天早上吃完早点,俺都要走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去买些时鲜水果回来。印象中水果的价格分布在1元到10元之间,最便宜的是西瓜,不到一块一斤,再下来是香瓜和黄瓜,一元两元之间,苹果居中,3元到5元不等,最贵的是荔枝,每斤10块。

 

住家附近还有一家超市,内容几乎包罗万象。最叫绝的是熟食,如葱油大饼、包子、花卷、炸素丸子。。。还有各种卤味、凉菜。。。如果俺今天还是北京的居民,怎么可能每天还在厨房里面撅着屁股自己当火头军呢?另外,超市的收银台不再免费供给塑料包装袋了,要用钱买,希望避免塑料制品对于环境的污染。

 

理发

 

稍微讲究一点的发馆,进门的大堂处会有导购小生或者小姐带领你上楼,路上就问清了你的要求,然后安排你到一个理发师处,先洗一个头,再开剪。北美的平民理发馆一般都是动推子,尤其剪短发,就像割草机那般地操作,很少使用剪子慢慢修理,而且不管洗头和吹风(做也行,巨贵)。但是在中国的发店,则是用剪子精心地一点一点修剪。剪完之后,再洗头,最后吹风。而且,洗头师与理发师一般来说不是同一个人。因为有关国内发廊妹的传说听的太多,所以俺事前咨询了朋友,搞清楚了来龙去脉,才敢登门理发,免得一不小心着了道:)理发的费用很低廉,讲究一点的店面是五六十元,一般的是二三十块。俺在哈尔滨的街边小店里面,甚至还花了10块人民币剪了一个头!便宜是便宜,就是店内没有空调,热到出汗的程度,沾了一脑门子的碎头发:)

 

行路

 

720号起,北京的私家车及单位用车分单双号上路,不受影响的只有出租车、武警、公安和军队的车辆。可是路上的车辆还是巨多,经常在非高峰时段发生堵车。

 

俺们通常都是打的外出。十几年来,北京的出租车价格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每公里2元,起价费是10元。但是北京真的是太大了,再加上俺们的住所稍微偏僻了些(其实还没有出四环),结果每天的的费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具体多少俺没有统计过,印象中每天都要花费百元左右的出租车费。

 

不过,北京的的士还是很方便的,基本上到处都能够叫到。拒载的情况很少,仅有的几次也是借口俺们的人太多(32小),超载了。总的来说,北京的哥还是很规矩的,绕路的情况很少。这一点上,要比天津和哈尔滨的哥强一些。当然,北京这座四方城,绕路还真的不大容易,其它城市的出租车绕点路是为了更快到达目的地,这个也能够理解。

 

一般来说,有多条路径选择的时候,的哥会问你怎么走,如果你回答随便,他就去走一条时间短但是路径不一定短的路线,能多收你个五块六块,嘿嘿。

 

公交车

 

俺们坐公交车不是很多,只是在长安街和奥运村体验了几次。

 

变化很多。首先是没有售票员,在司机旁边设立了一个投币箱,乘客自己买票;其次是前门上车,中门和后门下车;最后是车厢的前部设立了老幼孕专座,是那种面向车厢的长座椅。一次,俺起身让座,司乘员说,还是起来一位年轻人吧。为此郁闷了很久:俺真的有那么老吗?

 

地铁

 

与十几年前相比,北京的地铁已经密集到相当的程度了。俺记得当年只有1线和2线两条线路,前者走长安街,后者绕二环。现在则增加了

 

5号线:沿东四南北大街,贯通北京南北。

8号线:奥运村专线,连接10号线与奥运村。

10号线:沿三环与四环之间,从劲松到巴沟,围绕北京的东北走了一个半圈。

13号线:左起西直门,右至东直门,在北京正北的近郊绕了一个大圆弧。

八通线:连接东四环与通县,大部分时间是天铁。

机场快轨:东直门到首都机场的天铁。

 

另外,原来的1号线也从国贸延伸到了四惠东。

 

8号线因为是奥运会期间的专用线,俺们没有机会领略其中的风采,不过,最新落成的5号线与10号线,的确是相当相当的不错,称赞其为国际最高水准,当不为过。除了沿路的标识路牌很清楚和到位之外,还有电视屏幕显示下次列车的到达时间,车厢内部备有液晶屏幕,供乘客解闷,最特别的地方是,站台与轨道之间立着一排透明的隔离屏障,上面有门,站台的地面画了乘客上下线,乘客可以事先等候在门的两侧,列车到达时,刚好停靠到位,两扇门对应的非常一致,大大增强了地铁的安全性。

 

上下车的秩序还可以,基本上遵循上车分左右,下车走中间的规则,只是还不能完全做到下完之后再上车。

 

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5号线转10号线的转场路线巨长,长到了俺数度怀疑是否走错了路的程度。到底有多长,上上下下地应该有一站地那么长吧。再有就是,关键地段的交通指示牌的摆放位置还是要经过认路菜鸟或者外地白丁测试一番为好,多,不见得是好事,关键是要到位。一次,乘坐13号线在西直门下车,俺准备出站打的,结果随着人流跑到了2号地铁站台,因为那个出站口的指示标牌是固定在一根立柱上,而且朝向有问题,俺根本就没注意到。

 

最后一个瑕疵是,1号线地铁车厢还是旧式的车厢,只有电扇,没有空调。想象一下,夏日炎炎的季节,交通高峰的时段,大家肉贴肉地紧紧挤在一起的情形吧:)

 

 

 

 

北京地铁示意图

 

 

地铁5号线

 

 

5号地铁上墙上的风景照(俺站在车厢内,拍摄对面的墙,还是有些难度滴)

 

 

 

10号线的检票口

 

 

奥运治安志愿者。据说北京的街道一级的小脚侦缉队已经具体到每一幢楼都有楼长的程度:)

 

 

北京肯特鸡

 

 

超市收银台

 

 

奥运开幕当天,凑热闹去邮局排队买首日封,结果还没有排到,即告售罄:)

 

 

2008-8-8也是大好吉利的结婚日

 

 

四环路上大塞车

 

 

北四环路上安慧桥

 

 

北二环安定门桥下的车流。奥运期间,二环和三环的最里侧车道,为奥奥运专线,仅凌晨时分除外。

 

 

有一点想不起来这是什么地方,前三门大街?

 

 

好像是南二环某处的车龙

 

 

西客站前的大街

 

 

西客站东侧

 

 

西客站主楼

 

 

西客站前街心花坛

 

 

西客站前东望

 

 

西客站的出发引桥

 

 

 

熙熙攘攘的旅客。或许是因为西客站修建于90年代,外观方面的注意力倾注过多,对于客流走向的设计注意不够,反正俺非常晕菜:)

 

 

视频:坐地铁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