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访美:音乐与噪音
(2006-11-27 02:00:13)
下一个
2006年 3月24日
马英九旋风从台湾刮到了美国。这位集个人魅力,品行,学识以及泛蓝资源为一身的“希望之星”的美国之旅,被媒体称为“美国高度期待,大陆高度关切,陈水扁高度忧心”的“三高”之旅,所受到的各方的瞩目,远远超出了常规。
美国之所以期待,是因为陈水扁在任期间,给美国出了太多难题,生出了太多的意外。此次“终统”风波,更使美国对阿扁失去了信任。美国高官一句话:国统会并未废除,只是“put into abeyance(暂时中止)”,就宣判了阿扁“终统”折腾的劳而无功。所以,这次美国超高规模接待马英九,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以及国防部,白宫等高官与之半公开的会晤,一方面间接表达了对阿扁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马英九未来可能主掌台湾大印后政策走向的关切。从目前来看,美国对马英九的表现是满意的,《华盛顿邮报》3月19日的报道说,马英九维持现状和与大陆改善关系的言论,与陈水扁的刺激性言论相比,让美国政府听起来“像音乐一样”悦耳。大而言之,台海问题的关键是现状(STATUS QUO)及其维持的问题。现在,美国,大陆,台湾蓝绿各方都在说要维持台海现状,但各方对“现状”的理解有极大的不同,因此就隐含冲突和危机的可能。 对美国而言,其现状的定义,是以名义上的“一个中国”,维持两岸分离而安定的格局,而背后一个不便明说的战略意图,是用台湾牵制大陆。在美国深陷中东,无暇旁顾的今天,最重要的是维持台海的安定,不给美国惹麻烦。
而阿扁定义的“现状”,是“一边一国”,因此,包括“终统”在内的种种“去中国化”动作,在他看来,并未涉及现状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但是,这多少越过了美国所划定的界限,即名义上的“一中”,破坏了台海的安定,这就使他在美国眼里成为“麻烦制造者”。
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是否符合美国对“现状”的定义和美国的战略意图呢?马英九这次提出的“五不”“五要”的两岸关系主张,其要义是在加强两岸接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稳定的两岸关系架构。可以肯定,如果马英九上台,台海的安定是可以期待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美国并不愿意两岸走得太近,这首先会使美国失去一个牵制中国的重大筹码。第二,马英九的上台,将会使台湾军购减少,直接损害美国势力强大的军工集团的利益。这些是美国不愿明言,却耿耿于怀的事情。因此,顺得姑来逆嫂意,马英九如何摆平美国的利益,是一个两难的课题。因此,在美台表面的热络背后,应该还有暗潮汹涌。
从大陆方面来看,大陆高度关切也是必然的。自从连宋大陆行后,大陆与台湾蓝营的关系有了根本的改变,大陆也将解决台湾问题的很大期待放在了未来的蓝营执政之上。但是,作为国民党新生代代表的马英九是否与连宋的大陆政策一致,对于大陆而言也是一个问题,自然会对马英九期望与担忧并存。
从这次马英九在美国的表态来看,与绿营的“一边一国”不同,他两岸政策是以“一国两府”作为出发点。马英九对一国的坚持,是大陆所乐闻的,但“一国两府”却与大陆的“一国两制”有不少距离。这次他提出要与大陆展开政府与政府间(G to G)的交往,与连宋大陆行时的党对党(P to P)交往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一旦马英九当政,大陆还得面对如下问题:第一,能否突破从党对党到政府到政府交流的界限?第二,能否跨越“一国两府”与“一国两制”之间的鸿沟?第三,马当政后与在野时会有何种变化。因为政治人物在当权前后,所面临的处境完全不同。但不论如何,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时间在大陆一边,阿扁和绿营正是因时不我待而产生拖不起的焦虑感,而实力上升的大陆应该等的起,拖得起。第二,正如马英九点出的,大陆的两岸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修订的过程中。因此,我们有理由对未来抱有审慎的乐观。
这次马英九的美国行,回答了各方的许多问题,同时也对各方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如何应对,对美国,对大陆来说,都是新挑战。因此,马此次的言行对美国来说,不仅仅是音乐,对大陆来说,也包含了杂音。但是,有一样是肯定的,对阿扁和绿营来说,听到的绝对都是刺耳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