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个人投资境外证券:看上去挺美

(2007-08-21 00:34:20) 下一个
睛天霹雳么?

也许,在目前中国沪市52.78 倍,港股20倍左右市盈率的背景下,中国外汇管理局周一出台的政策对A股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虽然当日上证综指狂飚248.28点,涨幅达5.33%。

8月20日对于中国居民来说或许是一个值得记念的日子。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这天出台的规定,从此中国居民个人从此可以踏足境外证券投资业务,“居民个人可以在试点地区天津通过相关渠道,以自有外汇或人民币购汇直接对外证券投资。”


虽然这个业务仅限于天津地区试点,而不是全国铺开,但是,对中国的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来说,却是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外管局的想法看上去挺美,通过开放中国居民个人投资境外证券业务,一方面可以为中国居民拓宽投资渠道,以分流巨额的储蓄,另一方面还可以平抑目前已经泡沫化的中国A股,以防止中国股市的系统风险;同时又为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打开了一个缝隙,同时还可以为人民币升值减压,以及为天津滨海新区开放保驾护航。

如果这个政策能够满足中国当局以上的愿望,那倒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这个规定为境外的“热钱”进一步打开通道,则可能事与愿违。

很明显,中国居民购汇出去投资证券不是问题,问题是境外投资收益是一个很难监管的范畴,一种可能的结果是,到时候通过投资收益回来的钱远多于中国出去的钱,即使一个帐户境外投资亏得血本无归,但是帐上多个几倍资金回来,又有谁能说得清楚。

事实上,目前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经常项下的投资收益,近年来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热钱通道,2002年以来,中国的投资收益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异动,而此前一直波澜不兴。

而且,根据中国外管局这个规定,中国居民人民币购汇投资的本金和收益可以保留外汇,也可以在开户行结汇。自有外汇投资的本金及收益如需结汇的,只要按照《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办理。

事实上,对于全球的资金来说,目前中国经济仍是全球独秀,加上人民币仍在升值途中,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资产来说,人民币资产仍有相当的吸引力。

当然,热钱想通过此道明目张胆进入中国,也非易事。根据这个政策规定,中国居民个人投资境外证券,必须通过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和香港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办理,投资者应在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开立个人境外证券投资外汇账户,并委托其在香港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开立对应的证券代理账户。

但是,对于无空不入的“热钱”来说,已经捉襟见肘的中国外汇当局,管理成本可能极高,一旦中国投资者闻风而动,外汇当局的监管可能要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无论如何,中国居民获准境外证券投资,表面上都是利大于弊,但是,在政策实施之前,中国当局最好未雨绸缪,加强监管,以免热钱顺势而入,否则反蚀一把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