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尔瓦利德:续写投资神话的沙特王子

(2007-04-18 17:57:43) 下一个
坐拥203亿美元财产、在《福布斯》富豪榜排第十三位、人称“中东巴菲特”的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Alwaleed Bin Talal)的目光停留在中国,他于日前访问了上海、台北、香港等多个城市,寻找投资机会,继续在投资领域书写自己的“一千零一夜”神话。

偏爱“濒危”企业

今年52岁的阿尔瓦利德身世显赫,其家族与摩洛哥王室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1979年在美国一大学毕业后,他向父亲借了3万美元,并抵押了自己的住宅获得30万美元贷款,利用这些资金从事中介业务,后转战房地产业,同时对当时被低估的沙特银行业进行大规模投资。

真正将阿尔瓦利德推到全球聚光灯下的,是他投资花旗银行的惊人之举。上世纪90年代,阿尔瓦利德向当时因美国房地产贷款和拉美业务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的花旗银行大笔注资,帮助花旗从泥沼中抽身免于破产,他也因此以几百万美元狂赚了数十亿,在花旗的股份上升到了14.9%。花旗的股票自1994年后扶摇直上,这笔投资至今仍然是他获利最丰厚的投资,为他赚回了一半的身家。

阿尔瓦利德说:“我总是在寻找同样的东西——国际上知名的跨国公司,它们拥有健康稳固的根基,但是陷入了暂时的困难之中。”他经常选择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大企业投资,经过运作将它们从绝境中拯救出来。法国迪士尼乐园、伦敦“金丝雀码头”酒店、巴黎乔治五世饭店都是借他之手成功“复活”。

现在他已是美国最大的外来个人投资者,从花旗银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迪士尼、四季酒店、时代华纳、迪士尼乐园,到福特汽车、摩托罗拉、苹果电脑、eBay,他的投资涉足各个行业、遍布世界各地。

神秘的投资人

阿尔瓦利德称,他更愿意成为一个长期投资者,这为他赢得了极好的名声。就像《经济学家》所说的:“假如一家公司陷入资金不足的危机,他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轻易地开出上亿美元支票的私人投资者之一。”

然而,阿尔瓦利德的“王国”始终给人一种神秘感。他在沙漠中的露天办公室有半个足球场大,以地毯铺在沙漠里,边缘处用大靠垫围起来,他喜欢在荒凉的大漠里运筹帷幄。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随时随地调拨大量现金,但人们不知道他的钱从何而来。他很少出售任何投资项目,也否认他的财产来自于遗产继承或赠予,投资收益和贸易方面的金额也并不大,人们不知道他每次收购的大额资金是从何而来,因此被称为“会买不会卖”的富豪。

另一方面,阿尔瓦利德希望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向西方商界介绍阿拉伯世界。他大量投资西方企业,但从不干预它们的经营管理。“9·11”恐怖袭击后,阿尔瓦利德试图捐赠1000万美元救灾(但被拒绝);他资助哈佛大学和乔治敦大学的伊斯兰研究;他购入新闻集团和时代华纳等主流媒体集团的股票,借助大众传媒消除东西方的误解;他甚至在CNN为自己的股票做广告。

与中国共舞

2006年5月底,阿尔瓦利德以20亿美元认购中行2.7%的股份,吹响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其后工商银行的海外招股中,他再掷20亿美元认购;中国交通建设上市,他以策略投资者身份认购相当于53.7亿港元股份;此外,在招商银行H股发行时他也介入其中;对近日上市的新股洛阳栾川钼业亦有意认购。据初步估算,阿尔瓦利德目前在香港股市的投资超过50亿美元。

自从入股中行,每逢香港有大型新股上市,他便收到邀请入股的电话。他表示,只要新股的业务理想,他都有兴趣做策略性投资者。他说:“我相信香港,相信中国,中国银行是长线投资。”

阿尔瓦利德此次出访上海、台北、香港等多个城市时说,上海、北京和澳门都是投资酒店业务的上佳地点,他主要着眼于发展高价酒店的机会。整体来说,他在中国及亚洲的投资并没有上限,各种项目都有兴趣参与。阿尔瓦利德说,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是他首选的投资对象之一,他会继续“与中国共舞”(tango with chin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