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国:中共以反腐败的名义使腐败合法化
(2005-02-14 22:32:00)
下一个
春节前夕,新华社(2月2日)的报道说,中共中央纪委和中国监察部的108名官员被安排“岗位轮换”,以防止因官员在某一职位任职过长而滋生裙带关系,同时还能激发创造力,有利于官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尽管报道没有说明这些被轮换的官员是否因为涉嫌腐败,但还是被解读成中南海反腐败的一个新的信号。 (博讯 boxun.com)
平心而论,过去十多年间,中共在反腐败方面并不缺少决心,至少从公开报道上人们可以看到,中南海反腐败的力度似乎在持续加大,反腐败的法规政策出台得越来越多,从中央到地方在建制上也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中纪委和监察部的触角遍布整个官场,中箭落马的官员级别越来越高、人数也越来越多,甚至于前总理朱镕基都准备好“棺材”,摆出了不惜与腐败分子同归于尽的架势。
但整体而言,中共反腐败成效不彰!汹涌澎湃的腐败势头,迅速淹没了中共在反腐败所取得的点滴成绩,中国大陆社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怪象:政府反腐败,非但不见腐败有所收敛,腐败反而变得更加猖獗,久而久之,腐败成了合情合理的事情,不腐败或者真的反腐败反而成了另类。有论者将此称作“制度性腐败”,或者叫“全社会腐败”。腐败已经成为今日中国的不治之症,是四处扩散的晚期癌症。
中国出现“越反腐败越腐败”的咄咄怪事,人们最直接的反应,那是作为反腐败部门的中纪委和监察部失责了,有违设立这些机构的初衷,不仅使得这些反腐败机构形同虚设,有的时候甚至让人觉得:这些反腐败机构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腐败势力的“保护伞”,或者讲,中国社会眼下愈演愈烈的腐败,恰恰就是这些反腐败机构和官员自身最大的失败,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极大的腐败——基本职能丧失殆尽的反腐败机构,事实上就是在为腐败合法化背书。
胡温当局现在拿中纪委、监察部百余名官员“岗位轮换”祭刀,表面上也合责任政治的常理,既能体现反腐败的决心,又能借 “新官上任三把火”,进一步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这在一定程度可以激发监督部门应有的效能,也算是所谓“提高执政能力”的一种表现,更何况对于健全和完善文官(轮换)体制的改革,也有其积极意义。然而,这是一种治标的手法,对于病入膏肓的中共腐败,充其量也只是杯水车薪。
中共反腐败之所以屡战屡败,直至溃不成军,几乎被腐败所吞没,主要根源是他对权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全面垄断。也就是说,在没有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环境里,一党专政的中共完全是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给自己治病,用他们的术语来讲,“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纠正自己的错误”,他把腐败视为自己不能外扬的“家丑”,换句话说,只有中共自己可以反腐败,旁人如要置啄,那就是“反党”,就是犯罪。
凡是想运用媒体进行揭露监督的,他就治你“泄露国家机密罪”,目前仍在中共监狱中的新华社记者高勤荣、香港文汇报记者姜维平等,就是很好例子。不要忘了,中国还保持着世界上关押记者最多国家的纪录。河南的安均,在1998年初创办民间反腐败组织“中国腐败行为观察”,并就老百姓反应的贪污腐化问题写信给国家领导人、人大及联合国等海外组织。1999年遭到逮捕并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四年徒刑。沈阳姜焕文创办的民间网站:中国举报网 www.jubao007.com,以揭发官员的不当行为和腐败行为为主旨,去年九月也无法逃脱遭关闭的下场。更早的还有重庆的天网寻人网站及其负责人黄琦(仍在服刑)……
对于各种腐败的惩治方式,世界上已有非常成功的经验,刚刚去世的赵紫阳在这方面也有比现任领导人更深刻的认识,他提出一整套治本的法子: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培育权力制衡的机制,比如以党政分开为契机,取消党内的政法委员会,促进司法独立的改革等等。但均被中共新、老“凡是派”所封杀。胡锦涛热衷于眼下的官员“岗位轮换”,实在是舍本求末,除了表明中南海已经丧失了政治改革的胆略,更多的是为了转移民间在赵紫阳丧事上的注意力、以及为“两会”营造气氛,精心设计的一场政治表演秀。
在现今中国大陆,一方面缺乏独立共产党之外的权力制衡机制,一方面又对舆论和民间的反腐败努力竭尽打压之能事,这就应验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那句西谚,所以共产党所谓的反腐败,如不是欺骗舆论的宣传秀,往往就是权力斗争的代名词。由此造就了一个残酷无比的结果,那就是以反腐败的名义为公然的腐败鸣锣开道,它在客观上的作用,就是使腐败合法化。腐败与反腐败成了共产党一体两面的存在形式。 (博讯 bo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