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呼籲國際社會應即遏阻中國制訂「反分裂國家法」
(2005-01-12 13:15:22)
下一个
為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共所提「反分裂國家法」在兩岸互動、國家安全及區域和平可能造成嚴重衝擊的了解,行政院新聞局局長林佳龍於今(7)日下午邀請外交部長陳唐山、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及國防部副部長蔡明憲等三位首長以「『反分裂國家法』與區域安全」為題,向四十餘位國際媒體駐台記者表達政府嚴正的立場與看法。與會首長均認為中共推動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是漠視兩岸政治現實與忽略中華民國主權存在的作為。他們呼籲國際社會應即時阻止該法立法通過,以避免中共片面改變台海穩定的現狀並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造成衝擊。
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強調,國際社會對於中共意圖通過立法打擊台灣的行為毫無表示,此實為鼓勵其持續甚至擴大對台的文攻武嚇。目前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對「反分裂國家法」的反應需視條文內容而定,但若等到條文公布再回應可能為時已晚。因此,他向國際社會發出應即時阻止中國大陸的緊急呼籲。他也指出,政府降低兩岸誤解、經由正常化互動建立互信的政策目標始終不變,但中國必須停止制訂「反分裂國家法」的意圖,因為此舉有礙改善兩岸關係與降低緊張。
外交部長陳唐山表示,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是建立在虛構的「一個中國」原則、虛構的「內政問題」以及虛構的「和平統一」假象之上。中國以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壟斷台海現狀的解釋權,並威脅採取武力攻台手段,已經危及區域安全,而其限制台灣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更是直接挑戰民主人權的價值。陳部長並以國際間對納粹德國「自然疆界論」的姑息,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教訓為例,呼籲國際社會要一致制止中國片面改變現狀的作法,才能確保亞太地區的和平安全與民主發展。
國防部副部長蔡明憲則指出,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旨在消弭內部對台政策分歧,對外表明國家統一決心,並為其未來可能的武力侵台建立法律基礎。面對中共始終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及其軍隊快速現代化的挑戰,國軍將持續強化防衛所需的基本武力,建立足夠的軍事力量來確保自己的安全,並嚇阻中共武力侵略。對於中共近來加緊對台發動「三戰」(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所造成的兩岸形勢變化,國防部基於全民國防理念將持續透過政策宣導,建立民眾憂患意識,以避免中共的心理威嚇及統戰分化。
吳釗燮在回答美國彭博財經新聞社問及如何解讀中共擬片面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同時又欲與台灣推動春節包機的行為時表示,此為中共一向慣用的軟硬兩手策略,即一方面釋放善意,另一方面卻又對台灣施壓。即使兩岸達成春節包機的協議,並不代表我方願意接受「反分裂國家法」。我方一貫的立場為追求兩岸和平與穩定,如中共有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現狀行為,我決不坐視。
新加坡「新傳媒電視」問到,由於美國的「台灣關係法」與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同屬國內法,因此台灣如何期望美國能在既有的「台灣關係法」上反對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吳主委表示「台灣關係法」與「反分裂國家法」的立法精神與內容並不相同,前者的精神是在保衛台灣的人權與自由,並提供台灣足夠的自我防衛需要,而後者則主要是為中共使用武力、片面改變現狀提供合法的藉口。
針對英國廣播公司問及我國如何向國際社會表達我民眾反對中共制訂「反分裂國家法」時,蔡明憲副部長指出,根據最近民調顯示,七成台灣人民反對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面對中共此一作為,政府目前透過政策宣導,建立民眾對中共軍事威脅的正確認知,藉由全民國防理念,鞏固民眾心防,避免中共對我遂行心理威懾及統戰分化。此外,亦經由各種場合,嚴正表達台灣的立場,希望透過媒体的揭露,反映出台灣的心聲,以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
另外,在回答香港「亞洲華爾街日報」詢問國防部軍購特別預算案執行的現況時,蔡副部長強調,我國國防政策係以「有效嚇阻」、「國土防衛」及「預防戰爭」為基本理念,對於中共不斷增強的軍事威脅,台灣有決心也有準備捍衛自己的安全。三項重大軍購案為國軍戰備急需項目,希望立法院能夠儘速通過,以強化台灣防衛及嚇阻戰力,確保國家安全。
「美國之音」記者詢及提出美國對於「反分裂國家法」的態度是否與中國經貿崛起及反恐議題有關,外交部長陳唐山表示,國際社會不應該對中國標榜的「一個中國」政策噤若寒蟬,姑息態度只會讓兩岸態勢更加緊張,他呼籲世界各國切勿對挑戰區域和平安全之威脅加以姑息,否則只會讓破壞和平的政權更加猖獗。
「亞洲華爾街日報」問及在印尼舉行的南亞海嘯高峰會,由於中共因素致台灣被排除在外。對此陳部長表示,我國政府已決定提供五千萬美元的人道援助,發揮人溺己溺精神,這也是台灣回饋國際社會對九二一賑災的愛心展現。這次的高峰會台灣無法與會,陳部長甚表遺憾,他表示世人已經見證到我國的愛心,台灣有能力為國際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援助。
本次「與國際媒體有約」活動計有「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彭博財經新聞社」等國際知名通訊社;英國「金融時報」、「英國廣播公司」、「美國之音」、香港「亞洲華爾街日報」、「南華早報」、「明報」、新加坡「海峽時報」、「新傳媒電視」;與日本「讀賣新聞」、「經濟新聞」等四十餘名國際媒體駐台記者出席採訪。(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