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影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漫谈或浅议《失去爱》的结构

(2021-11-21 09:44:25) 下一个

 

 

漫谈或浅议《失去爱》的结构

 

在读《失去爱》之前,我对立的主要关注是他的视觉艺术。在经过一系列的self-development课与self-discovery journey里,我发现自己对很多中文文字缺乏了容忍度;因为扫几行,我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意图,视野,与精神世界。但立短篇奇幻小说《神迹》将我带入他的文字世界,成为他的忠实读者。对于喜欢解读文字的我而言,这篇充满隐喻的小说给予我极大的阅读快感。但在诠释的过程里,我感受到自身的矛盾与急切寻求答案或意义来证明自己深刻的浮躁。一旦阅读被这种思维所控,就如走入死胡同,只能片面地欣赏文字。尽管到目前,我仍不能完全理解这篇小说;但庆幸的是,每次重读,都是全新感受,我都能获得新的理解。我想这就是美好的文字的一个特点: 耐读,藏于其中的秘密逐渐呈现。或许,而这篇小说所产生的不少读者的抵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如他所言,"仅仅看成一种奇幻的文体。幻生出的一个奇境。而且,文字达到让人害怕的程度。"
 
一旦静心阅读他的文字,我立刻坠入他用文字与生命所创造的一个个奇幻世界。他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将近200万字的文学创作。创作在他这里有着真实的含义。他不停地探索着文字风格。生活是他的灵感源泉,而丰富独特的想象力,敏锐视觉天赋,与对音乐节奏的天生感受,生命科学的背景,让他的文字有一种极为独特的品质,文字优美,浑然天成,理性与感性并存,具有现代感,充满激情,神秘,而又内敛。
 
他的文字无声地从修改了很多次的手稿里飞出来,建造了一个个奇幻的极为视觉的世界,于真实梦幻相互的交替里,让时间变缓。但无论那种风格,神秘,诗意,音乐性始终存在于他的文字里。我想这些探索实验性写作奠定了立的长篇小说,《失去爱》,的基础。
 
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去阅读立的这长篇小说,几乎一字不落。阅读的过程里,我时时为涌现的激情所驱,想写一篇读后感,致敬这部伟大的作品。然而,在不少的尝试之后,我发现只读一遍,自己不能完全理解这部结构复杂线索诸多结构的小说的微妙深层的内容象征和深层的情感;而需要读两遍,甚至更多遍去理解。也许有人会问,在这个快餐阅读的时代里,谁还会有耐心去读,甚至读上不止一遍那? 但,我想《失去爱》,是绝对值得的。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小说,跨越人类发展的历史,走出非洲的智人,沿着印度洋,在一种极其残酷的环境里挣扎,生存,扩展,进化成现代人,到人类语言的诞生,石制工具手斧,青铜器,到后来科学沿着时间之轴的发展,而文字,艺术,诗歌,宗教,玄学,心理学往生命内在的探索;最终,这些纵向横的发展将汇聚成洪流,为未来的高智能生命的出现发展做出铺垫。
 
现在,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夜晚与黎明交替的时刻。丰富的信息与检索允许我们追溯到仍然如迷的过去,历史,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又让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如同一个巨大未知的黑影在地平线上出现。在这样一个迷惘的时代里,陈旧的观看之道必须改变;我们才来理性地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格局与人类不可逆转消逝的命运。
 
立的宽广开阔的视野通过复调小说复杂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复调型小说所追求的是"人和人(作者和人物)、意识和意识放在同一个平面上,展示世界是许多具有活生生的思想感情的人在观察或活动的舞台,是众多个性鲜明的独立自主的声音在交流和争鸣的舞台。在这种小说中,作者与人物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是’严格实行和贯彻始终的对话性‘关系。复调小说正是内在于若干各自独立但彼此对立的声音或意识之对话关系中互动共生的统一体。复调小说的艺术世界就是“多样性的精神之间以艺术手法加以组织的共存共在和交流互动”,复调世界就是多种声音平等对话的世界。"
 
在小说里几个主要人物,小峰,夏雨,沈菲,倩文,夏雷,每个人是一条独立的线,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有机地交织着。透过他们的成长背景与生活经历,所遇到的人,所读过的书/诗歌,所看过的艺术作品,所用过的物品,所听来的故事,所经历的每一件事等等,层层推进展开。立在《最伟大的文字》里,提到的"永远的在路上",和"永远的麦田守望者"。小峰与夏雨分别是这两种精神的人格化。譬如小峰从少年开始就在远离他的家园,离开北京,去兰州,去英国,美国,新西兰。星空这条线索与他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通过小峰,非洲智人依赖星空走出非洲的线索与西方科学的发展的线索得以完整,而且在他的女儿小菲身上得以延续,从对外在世界的兴趣与到对真相的孜孜以求。小说有好几次写道小峰的在路上的情结。包括和tram做爱的那场。小峰的精神中一直有人类向更遥远的外太空出走的情结.  夏雨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代表,他所经里的是往内心深处的探索。譬如,人类的文字起源,发展。诗意与人性。他们的线索既独立发展,又有时交集在一起,譬如对兴奋剂与玄学的兴趣与研究。小说里女主人公沈菲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她身上有着诸多的谜,在读一遍两遍都难以解开的一个谜。我想她是或许是爱情的守望者。这些我在即将计划的另一次阅读里有更多的理解而写出来。
 
小说里暗线无数。令我惊叹着立是如何将它们架构起来,尤其《失去爱》只是他的第二部小说创作,而且是如此的壮观宏篇。我想这离不开他的惊人的想象力,视觉天赋,与节奏感。这些线索自然出现,总一些意想不到,却又极端合理的情形里出现。譬如,药这条暗线。它最初出现来自偷听到的两个顾客谈论拔牙需要的止痛药。药,既是一种实物,它从古人寻找长生不老的秘密,到现代西方人寻找兴奋剂,止痛药延缓衰落的药。与此同时,从甲木的爷爷的话语里,"西方讲究分解,还原,探求事物的本质;东方讲究整体,凭借的士内心的领悟。",药又变得抽象,有了哲学的功能。在这个时代里,精神的垃圾如病毒一样繁衍传播,那么是否也有一种药来医治,如果有,会是什么呢? 几乎每一条暗线都是一个喻意与思考的丰满过程。它们给阅读带来很多快感。静心读思考,能抓住它们的微光;当它们在小说后面的章节出现时,会有种恍然大悟,解开一个悬念。譬如,巴赫,手斧,真伪,密码,奶奶,文字,咖啡,知识分子,红色神秘的小屋,左传,等等数不胜数。它们在小说里是一种内在诗意的呼应流动。譬如,关于拔牙,小说初年青的小峰在小餐馆里听到邻桌的顾客的拔牙的谈话,到他年迈时拔牙的紧张,疼痛,焦虑,恐惧。仍是个迷。理论上科学进步,拔牙应该是无痛的。是以前无意偷听到的话融入到他的意识里,成为他的一部分。这痛是肉体的还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少年的夏雨举家离开成都坐着火车前往北京,小峰坐着火车从北京去往兰州,多年以后小峰的女儿坐火车南行,这是一种视觉上在时空里的延绵。再深层次地探索,又发现这里面有更深的寓意。这些耐人寻味的暗线索在交织的时空里,时明时暗,忽隐忽现,如同凝聚着这部复调小说的暗物质。印证复调小说的特征,"复调小说正是内在于若干各自独立但彼此对立的声音或意识之对话关系中互动共生的统一体。复调小说的艺术世界就是“多样性的精神之间以艺术手法加以组织的共存"。如同复调音乐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
 
而另一个令我惊叹的是小说里近四五百个人物,立几乎给了每一个人一个名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概念。因为名字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而且也暗藏着某种概念,有着这个名字的人本身就如同一个宇宙,他或她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幸存者,以及,他或她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复杂性。小说里,有的人物出现的篇幅极少,甚至只有一段,但立仍给予他们的一个名字,也表现出他对来自不同世界的个体生命的尊重。譬如,李强,夏雨公司里的一个新人,"夏雨觉得仿佛自己是在和一个深黑的洞交谈。他的声音从洞外传进去,过一会儿另一个声音又从洞里传出来,但又像是在和一个无形的人,或者就是没有人。",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沉浸网络游戏的年青人。李强这个人物似乎对于故事的推进不大,但他是新一代人物的某种群体的代表。而且也是真实的现实,在我们生命中,很多人象个影子,晃了一下,就消逝了。

小说里也有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的存在,譬如食指,毕星星,季羡林,驼玉明等等。小说自然的将真实的人物历史事件与创作的虚构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虚虚实实,与黑泽明的《梦》,伍迪。艾伦的《巴黎午夜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与此同时,也在暗自回应着小说中的真伪这条线索,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
 
丰富的知识性是这部小说极为显著的特点。立的文字表达与架构能力让知识有机地成为了小说的一部分。我们在阅读思考的同时也获得知识。那些我极为陌生的生命科学研究,写得有趣味性,知识性,与启发性,与之而来的故事和情感,它们是暗线或明线的一部分,甚至是某些转折点,通过它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激情与探索精神在时间的长河里仍然闪动着光耀,而与此同时,这些人作为人的存在,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故事。他们在小说的存在,拓展到当时他们当时的时空,他们的过去,而我们的现在就是他们的未来。
 
梦境超越了时空,它反复地出现,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性,让潜意识也成为小说发展的一个推动。人在自我意识和潜意识里,多重的构造的显现。这些在古典美学中的单一的旋律就无法表现现代人的心灵深度。于是就出现了无调性音乐,通过用迷乱的音响组合表现人的复杂的灵魂世界。
 
这部八十万字长篇小说,读来引人入胜,也得益于立的文字,故事的节奏的掌握。 小说有十几种文体,让小说节奏充满了变换;既产生悬念,又一边慢慢地解开它,给读者一种心灵的满足。譬如,同是爱情,夏雨对沈菲朦胧的爱有着"青春期里一种正在逝去的诗意的浪漫"。沈菲与小峰的爱情,充满了神秘,仿佛两个命定的灵魂跨越时空不断的追逐,惊心动魄地美! 小峰去纽约,遇到了摄影师比尔,打开后者的网站时,小说使用的记录片似的体裁将网页上的文字如实地写出来。从食指的疯人院到,夏雨与医生的相识相知,夏雨与亭亭的爱情动人精彩的故事以艾尔加写下的成名作的第十变奏曲的节奏些出来。海伦与奶奶的性爱写得飘忽神秘。珍与小峰的针锋相对的生动幽默。特别显著的诗歌贯穿了整部小说。
 
说实话,这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解读完的一部小说。写到这里,我翻开身旁的小说,我立时意识到失去爱的宏大与我语言的贫乏。这是一部需要用另一部书来诠释的小说! 小说的结构庞大复杂,时空纵横交错,宏大与精细,如一首史诗;而它的内核里的激情,始终燃烧着。读后,我必须承认,我也感觉到一种伤感,那就是我们如当时的非洲智人生活在变换与逝去之中,一切无法扭转,前进的同时也在逝去。犹如立在《破碎的时间》里所写,"从一开始一切早都结束了。时间不过把我们的一生点点破碎成年,月,日,时,分,秒,和虚无"。而那些逝去的人,遥远的新近的,那样的鲜活地呈现在时间的碎片里。
 
读完这部小说,我想起了最后一次梦到逝去的母亲,现在,她再也不来到我的梦里。梦中,母亲和我坐在一列疾驰的火车里,我一直往前看,不知去向何方,回头时看到双手环保着我的母亲,正注视着我,微笑着。
 
也许,爱,唯有爱,在这无法改变的逝去里,是我们唯一的温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