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再,再而三 - 2011年5月,我又回到青藏高原,此行直奔藏区最遥远的阿里地区。
为了节省时间,这次直接飞到拉萨。也许是过去一年多的健身过强,尽管提前一个月停止了一切体育运动,这次的高反仍然比任何一次都强烈。在原本几乎一切正常的3660m的拉萨竟然反了个天翻地覆。喝了整整一星期的稀饭,喝的我直打晃。。。
拉萨-江孜-岗巴-大本营-萨嘎-玛旁雍措-普兰-札达-冈仁波其-日喀则-拉萨。大概就这么个路线。在江孜,为了找最佳机位,钻过树林,趟过小河。。。岗巴4700m过夜,高反得差点死过去。。。 在神湖旁遭遇两次暴风雪,看卫星云层整个西藏被密密覆盖,于是调整了计划先去札达。老天厚爱,札达拍摄顺利,但因海拔重又降低到3670m,司机同我均处于醉氧痴呆状长达48小时。。。回途中到达神山时仍浓云覆盖,说已是整一星期未露面。。。打定注意等候,结果人品大爆发,两小时的狂风暴雪后竟然云开雾散天空晴朗,立即唤司机前往拍摄。。。那天,神山的落日是我一人的,其他的拍摄人都在猫窝,确实比冬天还冷!
阿里新铺成的柏油路平坦宽敞,想起在美西部死谷那一条通天大路,即使不高反,想不打瞌睡都难!原本计划15天,因天气突变竟然节省了4天,11天顺利完成。不过,太过舒服的大路有点让人失望,呵呵!从此,恐怕只有新,滇,川藏路才是驴子们的向往了吧 :)))
回程拉萨飞-成都-北京,适逢那日北京雷电天气,据报打了1055次雷! 在成都机舱里等候4小时终于半夜起飞北京,距离北京上空10分钟又遭遇雷电不得不返航成都,里外里飞了5小时。。。然后就把我们287人送往各酒店。。。盥洗了一下看表04:50。哦,天快亮了,不如去拍点晨练的人吧,成都我喜欢的城市,不如改签我就多留两天吧,不如想想哪里去吃点好吃的早饭涅。。。07:00电话叫醒,哪儿也没去成,眯着眼睛接着奔机场!整整24小时,我才回到了祖国的心脏,俺滴家!国航服务不错,刚到北京就来短信确认了这趟里程已入账,竟然没给双程。
没有时间写系列了,最近的出行一程接一程,赶紧把整理好的片子拿出来大家分享,给自己也算是个交待:
拉萨,色拉寺每天下午的辩经。僧人们形态各异,观察起来甚是有趣。这组中右边的小僧人最是认真投入,而他的伙伴亦是时而倾听时而雄辩,此时就遗憾不懂他们的语言。我便向旁边一位专注的藏人打听:他们在讲什么?没想到,那位来自芒康的青年竟也一脸茫然地说:听不懂,他们有口音。
1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
宗山古堡遗址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海拔为4020米。相传早在1200年以前,莲花生祖师在日伟切山(今江孜东郊)静修念经,为众生祈祷。又传500年前,当地首领曲杰·饶敦贵桑·帕巴在江孜宗山修建了第一座宫殿,名为“杰卡尔孜”,江孜因此而得名。江孜雄居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1903年冬天,英国侵略军从亚东进犯江孜,遭到西藏军民的顽强抵抗。英军死伤惨重,被迫逃跑。1904年英军再次攻打江孜,凭着先进的武器,滥杀无辜,西藏军民在宗山上用土制枪炮顽强抵抗两个多月,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武器落后及火药库意外爆炸,弹尽粮绝,抗英勇士全部壮烈牺牲。电影《红河谷》描述的就是这段史实。
2。日落江孜宗山古堡:
3。古堡下的田园风光
4。江孜,白居寺
海拔3900米。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历时10年竣工。
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萨迦、格鲁、布敦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殿堂)。因而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岗巴
岗巴县属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全县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缺氧50%以上,境内自然植被稀疏。它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紧靠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与萨迦、亚东、白朗、定结诸县相邻,南与锡金雪山接壤。这里极少有游人,特意赶来,只因见过岗巴古堡的一张照片,立刻就被震撼被吸引了。
岗巴古堡是一个土砖垒成的古代城堡。这里一直是岗巴宗的边防要地,置身其中,犹如走进中世纪的欧洲城堡,虽然历经600年风雨和战争,城堡已残破,但地势险要的山坡上,残墙断壁陡立,夕日风骨犹存。
上个世纪初,在这座城堡下有过一场惨烈而悲壮的战斗。1903年6月,大英帝国远征军少校率兵200人,以谈判为名进入岗巴(当时称干坝)。西藏地方政府派兵700人赶赴岗巴设防。岗巴军民凭借火铳、弓矢、大刀、长矛和石头等简陋武器,与手持洋枪、洋炮的英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日不落帝国”的远征军一路杀来,满以为这次征服也像他们已经熟悉了的印度洋暖湿空气一样温润轻松,不曾想刚刚翻过山来,就遇到了刚烈的抵抗。岗巴军民的鲜血,染红了城堡,染红了城堡下的土地。
5。日落岗巴古堡
5月低6月初的高原明显感到光线太硬。即使是日出日落也太差强人意。尤其是日出,可拍摄的时间几乎不到两分钟,一旦太阳升起,马上光线泛白,那温暖的色调稍纵即逝。
离开岗巴县城,在荒野上开了很久很久才路过一个村子。当时正是早上10点来钟,全村的牛都被赶到村外的水塘边集合,等着几个放牛人来统一收走带往更深的山中去吃草,晚上牛儿们会自己回家。我的到来无疑引起村民们的好奇和骚动。人们先只是远远地看着我,只要我一靠近他们便会嬉笑着跑开,我知道他们是怕我手里的大相机。后藏区更加传统的藏民认为人死后生前的照片应跟人一起带走,带得越干净灵魂就能越早超脱,如果有照片落在生人手里,不加保护被抛弃继而被践踏,那将是十分倒霉的事情。
我慢慢地面带笑容地努力接近村民,总有一两个无所畏惧的喜欢镜头的会被我找到。这位波拉就是了。我向他问好,他很快地回应了,趁着表情自然我抓紧机会拍了两张,拿给老人看,其他人便也好奇地迅速围拢上来。被大家簇拥着老人颇感到些自豪,肩膀放松了,背也挺直了,见此状我连忙推开墨镜进入拍摄状态。这时,吃惊地发现他竟然模仿着也将眼睛推上了额头,多么可爱的一位老人啊!拍完这张我忍不住抱住他哈哈大笑。村民就这样闻声向我涌来。
6。
7。 不消一会功夫,我便是忙不开了,大家争着让拍,这位姆拉瘾头最大,尽管她后面的小孙孙并不高兴的样子。
8。阿里也干旱。路上大片的河滩枯竭,虽然雨季时会有大量的山洪下泄,但沼泽地面积逐年减小却是事实。 这些年牧民家中的牲畜都有规定饲养数量,否则草会被吃光,不同季节的草场也分开放牧,路边经常能看到人工向草甸撒草籽,尽量维持生态平衡。路遇撒草籽的工人午休喝茶,拍了些照片,他们明显更喜欢iphone 里的照片,因为尺寸更大些。
9。洗青稞。青稞洗干净后,晾晒,然后放进一种特制的皮袋里用脚踩,这样可以去掉麸皮,在然后就可以炒熟,磨面了。
10。做呆布(牛粪饼)的母女。高原上没有树,自然没有木柴。祖祖辈辈的藏民一直用牛粪做燃料,这是最天然最环保的燃料。在广大的牧区,无论冬季牧场还是夏季牧场,到处都有一团团的牦牛粪。它们中的小部分被牧民捡回帐篷当燃料,大部分散落在野外。经过雨水的冲刷,牛粪重又渗入泥土,使土质肥沃牧草丰茂。由此,牛羊能吃上新鲜细嫩的青草,长得膘肥体壮。而在农区,烧过的牛粪灰被倒进厕所和积肥坑,经发酵以后,成了效用极强的有机肥,施放在小麦田和青稞地,会带来粮食的丰收。
牛粪的燃点很低,即使在含氧量较低的高原一张报纸就能引燃,它燃烧时的火苗是蓝色的,特别美丽,不但没有臭气和烟雾,还有一股淡淡的草香。
11。老伙计。 马夫累了,捡了个台阶便坐了下来,从怀里掏出半截子烟迫不及待地想点着抽上一口,火柴擦了三根也不着,这时马儿低头凑过来,仿佛在问:着了吗? 眼看着这个画面的出现,脑中就跳出个题目“老活计”。
12。 高原的早晨。早晨的时光真的是美丽。坐在路边我凝视着下面的羊群,能感到光线在头顶一寸寸移动,风吹着发梢拂过脸颊痒痒的,凉凉的让人暂时忘却缺氧的痛苦。随着第一缕阳光撒向草甸,世界便因此而充满生机,虽然天天都有清晨,但这里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13。小牛死了。为了不让牦牛妈妈断奶,主人不得不留下小牛的皮,每次挤奶前要把皮拿给母牛闻,才能挤出奶来。我看到,主人挤奶时,母牛一直不断地啃着小牛皮,啃了一会便有点不耐烦地用头拱。也许她在对孩子说心事,不见反应便动作大些,用所有妈妈一样的口吻:跟你说话呢,听没听见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
14。男孩和他的自行车。那是一辆没有刹车没有内胎的自行车,恐怕也是这男孩不多的玩具之一。当我问他会不会骑时,他是那样自豪地昂头点了点,便一个跃身上了车。
这是个让我难忘的镜头。头顶的雪山,脚下的大路,少年那一袭红衫绿衣渐行渐近,越来越闪亮的是那脸上的笑容,那么无忧那么灿烂。
15。转山的人们。风雪过后,我正收拾家伙准备离开,转身看到了这一剪影:蓝天白云下,山巅上出现了一群人,拖地的长袍说明了他们的身份,高耸的佛塔和堆砌的牛角交待了背景,还需要什么吗?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画面。
都说老看美景就看腻了。是,审美疲劳是正常反应。但,高原上的景致绝非一个“美“字就可以概括。 因为离得近,风动云涌间好像伸一把手就能揽九天入怀,一份无所不能的冲动便油然而生,那是平日里没有豪情万丈,似静水里投入的石头,层层波浪散开令人舒畅令人振奋。 这里的极端环境其实并不适合人类栖居,而大地却也在这一隅呈现别样的精彩,那在平地不常见或是常见得熟视无睹了,到了稀薄的空气里便令人尤其珍惜,因为它太遥远,因为它太不宜到达。
16. 本是闪耀得睁不开眼的阳光,突然就有鹅毛般的雪片飘下。寂静无声地却盈盈漫漫地铺天盖地,人还来不及喘息,上下便是一幅水墨泼开,任人感慨,任人唏嘘!
17.然而翻过一座山,崎岖的山路尽头却隐着这样隽秀的一抹绿。位于普兰的孔雀河谷,因受到孟加拉湾潮湿海洋季风的影响,造就了一片农耕土地,是人烟稀少的阿里地区难得的谷仓。平原上的农田在这里真让人稀罕,绿色此时给人特殊的向往和信心。
18。 其实每次的旅程都似一篇乐章,其中的艰苦无奈都是为了高潮铺垫,而这样的景致便是乐曲中的高音部分,即使看得再多,它们仍是令人亢奋的那几个音符。
这样的景致总让我无限感恩。大自然千年万年的成就毫无保留地为我展开并且得以记录。那些前人留下的建造,废弃了,破烂了,故事却一直将人从遥远的地方唤来。 当与砂砾一道融化进那金色的光芒,天人合一时的轰轰烈烈便像电流般穿越了全身!
没有什么感受比大自然的洗礼更纯粹了!
19。
20。
21。行走于其间 - 我的“孩子”们 :))
谢谢欣赏!好久没来了,跟老朋友问好,向新朋友招手!大家夏安!
今天在德国总算有些夏天的意思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