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的博客

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Happy Everyday!
个人资料
正文

从沙漠到高原(6)- 高原圣地(配乐)

(2009-12-06 05:28:01) 下一个


(建议大家先静静地听歌,然后关掉配乐再读文章)



醒来时天已蒙蒙亮,睁眼看了看这破旧的房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尽快离开这里。

从暖和的睡袋出来感到室内温度很低,我迅速地穿好衣服,发现高原反应已全无,看来已经适应了新的高度。现在上街找车还早,恐怕师傅们还没出来。收好了睡袋,拿出压缩饼干,速溶咖啡和多种维他命作为早餐,忽然想起昨晚的老鼠,总不至于现在跳下来跟我抢食吧,如果真的来了,把他们往哪儿赶呢?想来想去,干脆把门打开了一条缝,这样好,让他们来去自由,与鼠与己都方便。

热水冲下,咖啡泛起厚厚的泡沫,香气立刻溢满房间,我抱着杯子深吸了一口,啊,路途上所有的辛苦化为乌有,更有点洋洋自得的感觉。这样的旅行我可以放弃一切奢侈,唯独不能没有咖啡,那绝对不在行李精简范围内,它熟悉的味道是我离开家门走进陌生世界的过度,更是我孤独想家时的慰籍。

醇香徐徐,暖和了身子,放松了心情,我想起几年前北京街头一景:

那是一个平常的下午,走出办公大楼,我绕过一条小街打算到对面的停车场取车,突然旁边的音像小店传出一阵悠扬狂野的歌声:

“高山下的情歌是这弯弯的河,
我的心在这河水里游。
蓝天下的相思是这弯弯的路,
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

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
我的一生就选择了你。
遇上你是我的缘,
守望你是我的歌!
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
我爱你!
就像山里的雪莲花。。。“

嘈杂的环境掩不住歌中的奔放超脱,我怔怔地站在街上听完整首歌,便转身冲进店里,开口就对老板说:“刚才那首歌,我买!“

那是藏族歌手央金兰泽的“遇上你是我的缘“,朴实的歌词配以独特的曲调,充满了自由的气息,令人忘我,眼前只浮现雪山白云草甸和湖泊,心中有释放的冲动,思绪也随着开阔起来。从那时起,我便许愿一定要走进藏地,一定要看到歌唱的画面,那注定是此生的一份缘。
1



人生大致如此,匆忙奔波间既觉充实又略感迷失,两者孰是孰非,久而久之似乎变得无关紧要。正当觉得一切都将顺理成章按部就班时,却在不经意间被一件小事触动,开始了一个遥远而又平常的梦,从此改变生活轨迹。一首歌许下了一个愿,有了愿望心中便有份惦记,最终促成我一段段旅程。





天光大亮时,在石渠县城唯一的马路边,我遇到了一黑一白一壮一瘦两位康巴男子。黑壮高大的是司机洛桑,另一位白净文静些的藏人名叫秋根。 我和洛桑很快谈好包车价钱,准备马上出发前往德格,站在一旁的秋根显得有点失望,他原以为我和他一样,也是等着拼车的乘客。 见此状,我便对他说:“我们一起走吧,反正车里地方很大”。秋根马上高兴起来, 笑得有些腼腆仍能看见白白的牙齿,他把自己那份车费塞给我,我不肯收,开玩笑地说:“不用了,就算我捡的你。“ 他有点着急地答道:“一定给!“ 我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眼, 年龄在三十来岁吧,干净利索的一身汉装,脚上白色的运动鞋特别显眼,消瘦的脸庞上一对浓眉大眼看起来坦诚淡定。

一路闲聊得知,原来秋根是警察,工作在石渠,家在德格,虽然不远,但已经整整一年没有回过家了。 “我刚过见习期,现在可以休假了,回家看看。”秋根眼里闪着兴奋的亮光。

“工作开心嘛?是不是很辛苦?你的汉话很标准,是不是做警察都有要求的?”我好奇地问他。

“不苦,我们住宿舍,人多了可热闹嘞。甘孜的警察除了理塘,我们这里待遇最高,因为海拔高。 考警察要求必须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甘孜地区还要藏汉文听说读写都要流利。”这时我才意识到秋根应该在二十岁出头,高原的阳光却已经在他的额头和眼角布下了皱纹。

同属四川甘孜州的石渠距离德格虽然只有330公里,因要翻越雀儿山,成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最艰险的一段。雀儿山海拔高于5000米的雪峰有100多座,终年积雪不化,其中“绒麦昂扎”海拔6168米为康北第一峰,藏语意为“鹰飞不过的山峰”。雀儿山垭口海拔5050米,是川藏线的最高点,也是第一险。

古人云“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路上两旁的雪峰比肩并踵,阳光照耀下泛着粼粼寒光,随着峰回路转,怪石突兀危耸入云的山巅好像卫士般不断变换着位置,紧盯着我们这些闯入领地的陌生人。山坳里偶尔得见几个村庄稀疏散落,古朴宁静地只有炊烟慢慢飘浮,给这气势磅礴的峰峦增添了些悠闲安逸,远望去那就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园,走近才能看到人们是如何在极端环境中努力地生存抗击,那些诗画般的描述往往略过了其中的细节。
2





3





山路弯曲,跌宕爬升。中午到达了茶马古道要冲马尼干戈小镇,我和洛桑,秋根一起来到一家面馆吃午饭。街上强烈的阳光刺得人眼痛,屋内高压锅呲呲地冒着热气,这时我越发地觉得胸闷,人也昏昏欲睡,新一轮的高反又开始了。渐渐地感觉板凳上实在坐不住了,我便用胳膊肘支撑在桌上,努力不倒下去。秋根看我难受的样子一直问要不要去买药,我示意他把背包递给我,从里面拿出一块西洋参放进嘴里,然后顾不得众目睽睽干脆整个人靠到了秋根的身上,他并没有躲闪,反而大手一伸,从背后抱住了我的肩。

就那样半倚半靠着秋根,我强迫自己吃了半碗面,又就着面汤吃了片止疼片,渐渐暖和的身子开始觉得体力在恢复,便提议赶紧上路,只要翻过雀儿山,到了德格海拔就下来了。

秋根扶我站起来,并主动帮我背上了摄影包,洛桑做状要背上我,店主和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我想笑却感到又是一阵晕眩。

离开小镇我们马上再次陷入重山的包围。 距离海拔5050米的垭口越来越近,山上的雪也越来越厚。劲风夹带着积雪,高高吹起旋转着冲向天空,然后又像鞭子一样狠狠地抽回地面,车子在呼呼的狂风中左右摇晃,飞扬的雪尘反射着七彩阳光,精灵般美丽却毫不给情面,似乎是故意捉弄我们,来去无踪难以预料,难以看清前方的道路。 不知是西洋参和止疼片起了作用,还是崎岖险峻的山道把我惊醒,此时高反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只瞪大了眼睛一直盯着前方,不断地提醒洛桑要减速。

“莫要怕,我天天走这条路,很熟悉的。”他不这么说还好,越这样讲我心里越打鼓。“今年的雪来得早,下得大呢。”秋根好像也有些担心的样子。又是一阵飚风呼啸雪雾迷茫后,我们看到前方上坡处几辆藏民的拖拉机陷在雪里,路被堵住了。

洛桑把车停在了几十米开外的地方,对秋根说了几句藏话,又对我说:“我们去帮他们,你就在车里等着,外面风大。”说完他从车后拿出两把铁锹就和秋根顶着大风上去了。眼看着不到一会儿功夫,坡上那群人全都披上了“雪衣”. 我在车内等得着急,便拿出小相机,打算过去到现场纪录一下这艰难的蜀道。谁料想,刚一下车,还没来得及关上车门便被风旋儿掀了一个跟头,着着实实地摔进了雪地里。我试图站起来,却发现风之强劲真的有可能被捎到山下去,于是,不敢再乱动,匍匐爬到车边抓住门框气喘吁吁地回到了车里。。。
4





大概又过了半小时,藏民的拖拉机被挖了出来,一辆一辆地被推着前进,慢慢地突突冒着烟缓缓驶离。堵在对面的车早已排出了长队,洛桑和秋根顾不得掸掉身上头上的雪,跳上车赶紧向上驶进。窄窄的山道上错车又是惊心动魄的几幕,悬崖忽儿在左忽儿在右,我的手一直没有离开过门把手,心里打算着但凡车的动静不对,就跳下去。。。

漫长的一个多小时,翻过了最险峻的路段,坡度缓和了许多,风也小了,洛桑这才告诉我,刚才藏民车陷的地方就是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难怪风雪那么大!

短短的330公里竟然走了10个小时,进入德格县城时天已经擦黑。秋根热情地请大家去家里吃晚饭,我却一心只想洗个热水澡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分手时,我向秋根张开双臂示意要拥抱一下,他正嘿嘿地笑着不好意思,却被洛桑从后面紧紧地把三人抱在了一起,引来路人的侧目,我们也笑做一团,算是患难一场后的道别,也算是我对他们一路照顾的感谢。

德格县城的海拔只有3500米,经历了石渠和雀儿山的高度,这就是小意思了。那一夜我休息得很好,体力完全得到了恢复。




之所以不惧山高路险特意绕道来访德格,是那赫赫有名的印经院吸引了我。

德格印经院,建于1729年(雍正7年),院藏典籍830部之多,富集整个藏族文化典籍的70%以上,木刻印板近30万余块,文字达5亿之巨,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是藏文化学者必来之地,更备受藏人崇拜,奉这里为高原圣地,很多信徒千里迢迢前来朝拜。

德格古镇与西藏拉萨,甘肃夏河齐名,属藏地三大古文化所在之一。
5




6




7




印经院占地约5000多平方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有的藏文版“甘珠尔”是释迦牟尼的经典著作,在全藏区享有盛誉,也是印经院的镇院之宝,有些珍藏更是稀世孤版。

藏区有德格,拉萨和日喀则三座古老的印经院。日喀则印经院在文革中被毁。其他印经院的经版都以格鲁派黄教的经文为主,只有德格兼收黄,红,白,花和黑各派经典, 规模在藏地最大最全,涉及藏传佛教中的名著,传记,诗词,天文,医药,画版和壁画等方面的大量资料。

在藏地,无论什么书籍,如果是德格寺印版,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几乎所有的寺院都珍藏有德格版的经书,几乎所有的僧人都读过德格版的经书,了解藏地,了解西藏文化,这是必访之处。
8





版库里为了防火,没有任何照明设施。所有经版的材料来自当地常见的红桦木,要在秋天砍伐,经熏烤干燥,还要放在畜粪里沤制,半年后再经水煮,烘干,刨光成形后才能刻版。刻好的经版要在酥油里熬煮,最后完成。
9






10





11




印经院本身就是个大作坊,早先刻版,造纸,制墨,印刷等诸多工序都在院内完成,随着现代生活进程的影响,造纸,制墨这些繁琐的制作只用于贵重的经书印刷,一般的工作需求就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成品使用了。现在的工人也不都是僧人了,大部分是外来的打工人员。

印经一般两人搭档,一人负责往经版上涂墨,另一人左手铺纸,右手滚筒,一上一下,快捷准确,一张经文印刷两秒即可完成。
12




印经院集寺院与民居风格于一体,当年的建造前后耗时长达27年。它的外墙用了藏族最常见的棕红色做主调,墙体上部有近一米高的黑色边玛墙,由一种草叫边玛草经过特殊处理制作而成。边玛草是当地生长的一种草,它的长度与墙体的厚度相等。其主要作用是减轻墙体的荷载,因为藏式建筑多为土墙,重量太大。另外还可以起到通风的作用。
13





14





15





尽管事先做了很多功课,在印经院的参观时间仍然比预计多用了两小时。今晚计划赶到色达是肯定来不及了,即使到达230公里外的甘孜也还要再度翻越雀儿山 - 那令人头疼,让人胆寒的雀儿山,硬着头皮也得过啊。

我打电话给洛桑,很幸运当时他没有别的客人,5分钟就赶到了印经院门口,接上我直奔甘孜。雀儿山仍然积雪漫天,也许正当中午,最险路段冰冻的路面已被太阳晒软,比昨天好走了很多,不那么打滑,垭口风也小了些。一路还算平安,天黑前我们赶到了甘孜县城。

距离甘孜县城(海拔3400米)不远,路旁的景色:

16





17





18






待续 -



旅行贴士:

1。交通
从昌都方向,或是甘孜绕白玉都可以到达德格,这两条路都可以避开雀儿山。雀儿山山路确实险峻,估计雨季和寒冬路面更加危险难走,要和当地人交流好,如果他们说不能过,还是不要冒然前往。我算是运气,事后从网上看到,两天前曾有车队在雀儿山垭口遭遇暴风雪,被堵了两天。雀儿山每年11月1日至次年5月1日分号单边放车,有可能要行夜路,那可就更危险了。

石渠到德格330公里,因雀儿山不好翻,包车800-900元。

德格包车翻越雀儿山(不经白玉)前往甘孜,230公里,500元。洛桑和上集提到的斑鸠都不愿在网络上公布电话号码,故省去。

路上包车基本都可以在当地的长途车站点找到。


2。住宿

德格县城环境不错,选择很多。推荐雀儿山宾馆,应该是县里最好的一家,没有电梯,但是房间条件还算不错,有暖风,热水也足。


3。周围景点

石渠到德格一路风景非常美丽,最著名和经典的属新路海(玉隆拉措,如图1),传说是格萨尔王爱妃珠姆的梳妆台。海子旁边的溪流也是驴友十分推崇的徒步线路,高原景致动人心魄。

从石渠方向过来,距离县城40公里的沟内,溪水清澈湍急,两边山岩陡峭却非常有特点,估计盛夏或是11月中旬的秋景时景色会更加怡人。
19



德格周围的景点不计其数:格萨尔王的故里阿须草原,代表南派藏医药发祥地的德格藏医院,格萨尔藏戏的发祥地竹庆寺,为宁玛派祖寺,及其最大的朝圣地白玉寺(据说是中国单身者10大旅游圣地之一,不明白单身的人都跑去寺里干嘛,呵呵),多瀑沟,康巴自然生态大峡谷,卡松渡涵盖三沟六瀑十二溪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另行查寻。


4。友情提示

经版对僧人来说是神圣的,不可强拉僧人合照。即使拍了这样的片子,被懂得藏传佛教的人看到难免贻笑大方。拍经版时建议请教印经师傅,不要将文字拍反。

在高山湖泊的边缘不宜大声喧闹,以免空气振留而突降雨雪。

山中溪流水质结构复杂,不宜饮水解渴,以免中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