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的博客

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Happy Everyday!
个人资料
正文

丝路南行(5)- 辗转昆仑山

(2009-07-31 06:20:16) 下一个



(一)梦断昆仑山


这是真正的沙尘暴!
1




离开莎车奔向叶城的路上,风沙就像幽灵一样跟着我们,忽而很近,力道大得能把人掀个跟头,忽而又很远,眼看着山顶的尘土被狂风卷起,拧曲得像一跟麻绳,似乎老天爷轻轻一提就可以把大山连根拔起。

原本,我们此行计划从叶城经新藏公路进藏,走向那人人向往的阿里,然后一路奔往拉萨,最后在拉萨解散。但在莎车的时候就听到那边朋友来电说,那里的天气非常不好,前两天还下了大雪,道路肯定不好走。现在又遇上了沙尘暴,有经验的队友说,能不能翻过第一个达坂都是问题。

在叶城的宾馆里,我们郁闷地看着窗外黄沙漫天,同时讨论着到底走不走新藏线。因为队伍里只有我是疆外来的,“来一趟不容易,听西城的意见,她说走咱们就走”,最后大家把决定权交给了我。我看着他们,想了一下说:“走。不走永远不知道结果。”

就这样,我们驶上了新藏公路。

看着叶城路口那块零公里路标渐渐消失,我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雄壮,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啊,我来了!虽然我从来不刻意地追求什么纪录,但是走过的人都知道,进藏数条路中属新藏路最难走,那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更是一生中难得的经历。

然而,随着途中风沙越来越狂劲,我的雄心壮志也变得越来越渺小。小时候在北京经历过几次沙尘暴,但和这个比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挡风玻璃上,好像有人恶作剧般从车顶向下倾到黄土,雨刷器像疯了一样左右摇摆,我们甚至看不到自己的车头。不能开窗户,更不能打开通风,细细的尘土从窗户缝隙里一点点挤进来,顺着玻璃滑到密封条上,堆成小山丘似的,随着车的颠簸,扑扑地散开。很快,车里变得令人窒息。同伴们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只是把帽子头巾摘下来捂住口鼻。此刻,好像只有静默才能对抗外面魔鬼的咆哮。

坐在后排的小陈突然将手机递给我,示意我看一条天气短信。原来,我们赶上了历年来南疆最大的沙尘暴,估计将持续三天,而风暴的中心正是叶城一带。看到信息,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反而一下子平静了。

此时,我们已经行驶出了126公里,如果继续前行,这样的能见度走在昆仑山盘山公路上,无疑是自杀行为,更不用考虑今晚能否到达驻地,高海拔缺氧这些小事了。和队友们交换了一下眼色,我示意司机师傅停车,调头。

我的第一次进藏计划以失败告终。



出山后,风沙明显减弱了很多,虽然还是滚滚弥漫,但至少我们可以打开窗户透透气了。进藏不成,那么看来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大家摊开地图决定:顺315国道继续东进,经由皮山,和阗,于阗,民丰,都是风土人情浓郁的地方,然后穿越塔克拉马干大沙漠,最后由库尔勒回乌市。我们应该尽快离开叶城,不再耽搁,就在车上啃馕喝水以便节省时间,今晚前赶到100公里外的皮山。很感动有一队同甘共苦的朋友,为了同一个追求,大家真正做到了同心协力。

去皮山的路上,因两旁都是空旷戈壁,我们再一次悬入风暴的袭击,路边不断看到有大货车翻车。幸而半途遇到一行警车,跟在后面省了不少力气,在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多少也放点心。
2



短短的100公里,我们好像历尽了千辛万苦。走进皮山的“温州大酒店”时,看到整个大堂像是个刚被挖掘开的古墓,一切的一切都半掩在黄沙中。等我们打开房间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又聚到走廊上大笑起来。原来,房间家具是白底描金的,浴室是金碧辉煌的,这可是我们一路所遇最豪华的酒店了,但这一切也都盖满了沙子,像是个身着华服的家伙跌入了泥潭般滑稽,不过,倒正好配上我们这些昆仑山下来的“土人”。



(二)皮山县

皮山县,已属和田地区,相对莎车算是个清贫点的小地方。在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尚留有汉时皮山古城废墟。皮山亦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书》上曾有记载,“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在轮台和渠犁设立了使者校尉,这是中原王朝在西域设官之始。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都护府,统一了西域三十多个“城郭”国。

我们常说的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也就是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的一些地区。

皮山的人更加保守。看到小楼上站着两位漂亮妹妹有说有笑,我不由得举起了相机,没想到阿爸就在旁边,跳过来用手堵住镜头就不放,还好我打个哈哈就逃掉了。
3




街头遇到一组人在兴高采烈地收棉花,男人们对镜头很友好也很羞怯。我抓到的模特被同伴窃笑,可想不到他自己也入镜了。
4




这是维族常见食品,面肺子。就是把面团塞进羊的肺里,一起入汤煮熟。出锅后掏出来面团成了肺叶的样子,羊汤的味道也一并沁入。一块钱可以买那么一块。
5




县城里有个极大的清真寺院,里面又正在建另一个新的寺宇,看起来倒是光鲜豪华。如此小的县城竟然有10几处清真寺。
6





(三)和阗

和阗市距离皮山190公里。在南疆朴素安静的县城和乡村里转了一个多星期,突然又回到一座嘈杂拥挤的城市。街头花花绿绿的各色广告和震耳欲聋的音乐,更不如说是噪音,扑面而来,一时间竟搞得我们头晕脑胀。进城后不久便看到路边赫然耸立“温州大酒店”,原来还是连锁嘛,在皮山住得确实不错,服务也好,于是我们不再继续搜索,像避难般匆匆躲进了酒店。

和阗地区位于新疆的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 它南邻西藏自治区,西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毗邻。这里有最出名的和阗玉,虽然大家谁都不打算买,但是亚洲最大的玉石巴扎是一定要逛逛的。

硕大的玉石用油剂擦得锃光瓦亮,下面铺上红色丝绒衬出一副好卖相。现如今人们有了现代的运输工具,再不象老祖宗只能是人扛马拉,乾隆时琢制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从密尔岱山采得的9千斤大玉,用了3年时间才运到北京。
7




和阗玉在我国至少有6千年的历史,是中华玉文化的主体。由于质地十分细腻,所以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光泽,介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之间,可以称为玉的光泽,这种美显得十分高雅;而且和阗玉非常坚韧,抗压能力可以超过钢铁。


古代西域与中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阗玉。 "玉石之路"有着6千多年的历史, 而“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只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交易商人利用"玉石之路"这一古老的通道发展起来的。
8




“玉石之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经过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一直到隋唐,甚至元明清各个历史朝代。约2千年前,西汉张骞两次通西域,正是有了“玉石之路”的指引,才能到达西域各国。他勾通的“丝绸之路”,实际上为“玉石之路”。商贾们在这条路上,东去带上和阗美玉,西往带着中原丝绸。
9



和阗玉,艾德莱斯丝绸和地毯,被称为“和阗三宝”。

艾德莱斯丝绸不仅以质地柔滑,做工细腻受到维族妇女的喜爱,更难得的,人们至今仍然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照图案的要求进行染色,凉干,沿用着传统的手工织作工序。
10




11



吉亚乡,人们自古就栽桑养蚕,是古丝绸之路就赫赫有名的丝绸之乡,及地毯主要产地之一。
12




13




和阗地毯选料讲究,地产羊毛纤维强力大,拉力强,光泽好,织就的地毯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传统的织毯采用立机织法,经三道纬线细致耙打,耐磨耐用,即使局部破损也不影响整块地毯的使用。 阿拉伯世界海湾富油国的达官显贵们,也都以拥有古老的和阗地毯为荣。
14




如果说莎车是古丝路乐章的神韵所在,那么和阗就是其精彩高潮之处了。在这块凝重神秘的土地上,人们保留着古老的生存方式,这沙土里的平凡,却让人无时不刻地体味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
15




16




17




18





(四)于阗

历史悠久的于阗,主清真寺建于公元1200年,也叫艾提尕尔,但它比喀什的艾提尕尔还大。其建筑风格与阿图什的苏丹汗墓园相同,做工非常精巧。

19




行走在南疆,我们渐渐习惯了每到一处就去逛逛巴扎。于阗的巴扎更加淳朴,更富有异域色彩。穿梭于人群中,真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遥远的于阗国。

109岁的老寿星正在享用泡馕羊汤
20




“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21




于阗的茶杯小花帽, 当地称为“坦力拜克”,全疆只有这里流行。关于小花帽的起源已无从考证,维族历史学家相信与先民对太阳的崇拜有关,帽子上窄下宽,口大顶小,不足10厘米高,圆底代表太阳,方顶代表大地。又有传说,以前于阗国的王后酷爱黄金配饰,因为分量太重,只能把帽子做得很小,老百姓由此仿效。 小花帽的形状及花色有200多种,不仅是人们的日用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帽沿一般为黑色,上秀精美的文饰,图案越美丽代表地位越显赫,内里全部用小羊羔皮做衬。

维族妇女的装扮讲究很多,姑娘的辫子也是有数的。小女孩7,8岁就开始留头发,长大后婚前辫单数,最多达41根,婚后要辫双数。等到了30多40岁,辫子就要改成两根。小花帽也有规矩,只能由年长的维族妇女佩戴,头巾分兰绿黄白四种颜色,前两种平时用,黄色有喜事时用,白色则用于丧事。
22




艳丽的艾德莱斯衣裙。沙漠中的人们崇尚生命,对色彩有强烈的追求。
23




“老人家!一只羊多少钱?” 我好奇地隔着木栏观看下面的交易。
“一千二百!”老人用手比划着。
“你有多少只啊?。。。 五十?五百?!”
老人点点头收回伸出的五指。
“那你是个大财主了,你是巴伊老爷!”
24




各式烤馕是巴扎上最常见的食品之一。 新疆各地馕的做法都有些细微的差异。因气候干燥,馕含水分少,不容易腐败也便于携带,旅途中经常是最方便的应急食品。
25




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 而用做馕的材料把羊肉包裹起来那就是烤包子了,各地的烤包子形状也各有不同。
26




走了那么多巴扎,只有这位大哥独具创新,用耳麦兜售他的烤包子
27




于阗巴扎规模很大,周末的人常常可以达到10万余众。毛驴做为这里的主要劳动力随处可见, 不过大多是拉货物的,红顶花毯的电动三轮车才用来载客。一人一块钱可以带着你满城跑。维族大哥告诉我,他们一个月可以挣千把块,不出一年三轮车的成本就可以赚回。

于阗的主路口立着那尊库尔班大叔和毛主席握手的雕像,当年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全国颂扬。不过他并没有真的骑着毛驴去,当时自治区领导得知消息后,安排了火车票送他去的。三轮车师傅告诉我们,库尔班的女儿还健在,70多岁了,政府过年过节还过去送送东西探望什么的。

“他嘛,那个老头!”师傅突然话峰一转,带着很强的口音继续说:“脑子有问题的嘛!毛驴能去北京的嘛?不行,得开这个去!”说完他拍了拍自己的三轮车。



旅行贴士:
1。叶城推荐宾馆:县委宾馆。也在一个大院子里,门口有传达室,感觉安全。房间条件一般,餐厅很大,饭菜还不错。

2。叶城市内推荐司机:甘肃大姐崔海燕,为人豪爽,很多朋友,有什么事问她都会帮忙,电话:138991 84983

3。皮山推荐宾馆:温州大酒店。你会觉得那100多块钱花得真值,一路上这样的待遇可不好找。佩服温州人一把,天下之大,没有你们不敢闯的。

4。皮山-和阗推荐司机:才发现名字居然忘记写了,但一定是老实诚恳的,不然我不会留,电话:138994 53460

5。和阗推荐宾馆:温州大酒店。位置好,离大巴扎,玉石巴扎,广场都不远。服务好,餐厅不好,不过出门右转第一个路口再右拐就是食品街了,选择很多。

6。和阗-于阗推荐司机:阿不都,电话:136993 18711

7。于阗推荐宾馆:浙江大酒店。所处位置离大清真寺不远,周围就很多看头。宽马路对面一家川菜馆地道,绝对巴适。

8。于阗的巴扎很多,每周六有“县巴扎”,每周五,七有“大巴扎”,只和三轮车讲去哪个,就可以拉到。
请注意,以上推荐的司机,除了叶城,都是县与县之间的长途客运小车司机。市内的或是县内的,当地随便找即可。

待续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出喝酒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带我看到这么美丽的于阗。最近刚读了一些关于于阗被伊斯兰化的文章,还有出土的当地买卖人口的契约等等,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充满幻想的地方。今日的于阗,在你的镜头里,似乎仍保持了那种神秘和美丽呢
北京西城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猫小黑的评论:

你几条留言我都读了。谢谢你的赏析和支持。能带给你美好的回忆和快乐很荣幸:))
猫小黑 回复 悄悄话 那件艾德莱斯扎染连衣裙, 可以媲美Roberto Cavali.
猫小黑 回复 悄悄话 你的博客带给我欢乐. 舅舅是石油勘探方面的技术人员的, 在新疆度过整个青年壮年时代, 还在那里成了家. 小时候每次见到舅舅, 总觉得他浑身跟爸爸和其他叔叔非常地不一样. 长大后知道那叫异国情调;)真是遗憾, 那时候总是他们一家来访问居住在大城市的我们, 爸爸妈妈却从来没有带我们北上去回访过. 至今想起那晒干的杏脯腮帮子就会发酸. 满口生津!
北京西城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vwbeetle的评论:

呵呵,这位朋友挺幽默,谢谢捧场!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和队友们交换了一下眼色,我示意司机师傅停车,调头。"
===
意志不坚,胆小如鼠,令人失望!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走。不走永远不知道结果。”
===
好决定!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出名的和阗玉,虽然大家谁都不打算买"
===
为何不买?
为了建立(汉人的)好形象,也要买一点!
带回来送人; 若是拿不动了,就放回归山.

从一个方面看,你代表我们东部的汉人去拜访,总要向回族同胞问好啊!
北京西城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闲人Filiz的评论:

谢谢闲人,裙子很好看,呵呵
闲人Filiz 回复 悄悄话 又是图文并茂,太好看了!
真长知识!
多谢!
北京西城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海洋蓝的评论:

再谢小猫和鸭子的鼓励 :)))
海洋蓝 回复 悄悄话 除了佩服没别的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