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热比亚的传奇

(2006-10-25 14:13:43) 下一个
热比亚是新疆维吾尔人的杰出代表人物,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她的传奇故事,对她的理解,我觉得她是一位杰出的维吾尔族女人,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那时候我刚识,不多的字,我学着爸爸看报纸,记得那时爸爸说:“搞得跟真的一样."其实那时我刚好看了一篇关于她的报道,那篇报道明确说明,当时的中国十大首富,热比亚排名第八位,也是除刘晓庆之外的唯一的女人了,而且还是个少数民族。当时对她的评价都是褒义的赞美之词多多,根本不像现在这样,将她说得一无是处。

热比亚的出身是非常苦的,她11岁就被卖给了一个维吾尔族男人,14岁就生了第一个男孩,她老公是个酒鬼,经常对她不是拳打就是脚踢,维吾尔族有很强的等级制度,也就是伊斯兰教教义,在伊斯兰教教义里,妇女是没有任何地位的,更何况她是很便宜被买来的呢!她十六岁那年,她老公将她抛弃了,那时她已有两个孩子了。之后她有嫁了另外一个男人,维吾尔族人的思想里,嫁的男人越多,就越有本事。所以在她嫁了第二个男人之后,她变得成熟坚强了起来,她很能干,非常非常的能干,同样的第二个男人也并没让她过上好日子。就这样过了多少年,不祥,她到缔结了多少次婚,也不祥,我只知道她生了8个孩子,她穷极了,穷疯了,她想尽了一切办法,可还是无法满足那几张饥饿的嘴。

一次,她看见一个从上海做生意回来的老乡,也许是生活所迫,她请求那位老乡下次去上海时带上她,那时的她连几十块钱的路费都没有,虽然她苦苦哀求,可是那位老乡嫌她累赘,还是自顾自地走了。但是给她留了他在上海的地址。

之后的一年她省吃俭用,终于攒够了去上海的路费,在一个秋天,她竟然一头扎进了去上海的列车,在列车上几天她只嚼几口,自带的干粮,因为她没有多余的钱在列车上买饭,当时她一门心思要做生意,她要省下每一分钱做买卖,这是她心头简单的信念。

可是到了上海以后,她迷路了,她可大字也不识一个,她无法找到她的老乡,更没有钱买回家的车票。她一个人举目无亲,独自在列车站徘徊,她漫无目的的走啊走啊。

车站附近有一个批发市场,她看见很好看的红头绳,她很想买,可是囊中羞涩,只好离去。她从这头走到那头,她看见路那头有个摆地摊的,再买红头绳,一根可以买一分钱。她敏感的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买红头绳,于是她迅速的返回了,车站附近的批发市场,用仅剩下的9角钱买了一包红头绳,然后来到另一个路口,学着那人的模样,摆起了地摊,也许是上天可怜她,她的生意很顺利,她卖完一包,就又返回去批发一包,这样不到半个月她就挣到了回家的路费,而且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一个月后,她开始到处转悠,她看见路边水果摊新疆的哈密瓜买得很贵,她眼睛一亮,在她用生疏的汉语与卖水果的老板交谈时,他们达成了倒卖哈密过的协议,那个老板很诚恳地答应跟她一起做哈密瓜生意。

热比娅高兴极了,她迅速返回新疆,并联络当地瓜农迅速发了一车皮的哈密瓜去上海。那一次她赚了很多钱,当地的瓜农都很感谢她,因为如果没有买主,瓜只能滥在地里。

她是这样发家的,虽然我不是非常详细,但她绝对不象新闻中报道的那样。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