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神爱人,有喜乐,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过的是精彩人生。
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复制
正文
旷世奇才顾毓琇
(2023-05-07 06:21:55)
下一个
© 徐敏|文
此人头衔之多,在同时代的科学家中,堪称第一。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佛学大师。其中任何一项,搁在一个人头上,都是大师级别。他却以一人之身,兼而有之,简直牛得不能再牛了!
他生于江苏无锡,那位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顾宪成,是顾毓琇的先祖。
祖母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后代,母亲是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后裔。
他13岁考入清华,学习电机工程。21岁赴美留学,仅用四年半时间就获得了麻省理工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求学期间,他先后发明了“四次方程通解法”和“顾氏变数”。
最神奇的是,他在麻省理工读书期间,一边学习电机系的功课,一边创作历史剧本。在美国波士顿美术剧院,他与一批好友推出了历史剧《琵琶记》的公演,顾毓琇是编剧、导演并出演宰相的角色,冰心出演宰相之女,蔡中郎由梁实秋扮演。闻一多和赵太牟特地从纽约赶来相助,闻一多负责舞美和布景,赵太侔负责灯光。
他还是位音乐家,担任过国立音乐学院(今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国立交响乐团团长。
论诗文造诣,顾毓琇也堪称一流,一生发表散文、小说43篇,诗词歌曲8000余首,出版诗词歌曲集34部。
这些涉猎广泛的爱好,丝毫不影响他电机专业的学习,反而相得益彰。
归国后,顾毓琇历任多所大学的教授、校长,抗战期间,被蒋介石钦点出任教育部政务司次长。终其一生,顾毓琇建树颇多,成就斐然,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佛学家于一身,兼收并蓄,无人能出其右,成为左手娴熟人文,右手精通数理的旷世通才。
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他一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研究所,第一批录取的学生中就有后来的导弹之父钱学森。
国际知名物理学教授吴健雄,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也是他的学生。
在南京国民政府办公室,蒋介石第一次见到他便当即表示:“我就想听这样的老师开家长会。”并诚恳希望他做儿子蒋纬国的老师。
1938年建立联合政府时,蒋介石亲自指定顾毓琇担任教育部政务次长。当时的政府部门大都是国民党籍的官员,也包括一些社会贤达,顾毓琇是作为无党派人士进入政府的。考虑到陈立夫做教育部部长,张道藩做教育部常务次长,两人都是做党务的,蒋介石需要一个真正懂教育,而且又没有党派纠葛的人进入教育部,所以挑选了无党派的顾毓琇。顾毓琇将工学院院长一职移交给施嘉炀后,就此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抗战期间,顾毓琇兼任战时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协助教育部长主导了当时许多著名大学的南迁,其中就包括西南联大的迁移。
1940年,顾毓琇又兼任了国立音乐院(后来的中央音乐学院)代理院长和国立交响乐团首任团长。
1944年,顾毓琇卸任教育部政务次长职务,接替蒋介石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上任伊始,顾毓琇向报界发表谈话说:“今后的中央大学应注重学术研究,……改善研究人员待遇。”“学校行政方面,应以教授为第一,尊重教授的地位及其学术上的成就”,“避免学校机关变成行政机关”。
1945年抗战胜利,顾毓琇被任命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议,出席了1945年9月9日南京日本投降受降典礼,并写诗《受降观礼》抒发胸怀:“受降台筑紫金山,八载艰辛奏凯还。雪尽马关奇耻辱,功成观礼我随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顾毓琇夫妇一共生育了五子三女,除一女夭折外,全都长大成人。1949年上海临近解放,顾毓琇夫妇带着儿女离开大陆,经台湾、香港去了美国。动身时,他们的大儿子、二儿子和大女儿,却不愿跟随父母离开,而选择了留在大陆,一家人从此两地相隔,24年不能相见。
顾毓琇一家
1950年秋,顾毓琇在母校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客座教授。195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聘任顾毓琇为客座教授,两年后转为终身教授。
教学期间,顾毓琇与维纳等人一起开创了控制论的新纪元,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非线性控制理论的先驱;被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授予金禧奖章和千禧奖章。他的教学生涯一直持续到70岁。
1973年8月,71岁的顾毓琇与夫人王婉靖带着女儿顾慰民,搭乘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班机从费城起飞,转道伦敦、香港,返回大陆。8月29日晚10点,在周培源夫妇及廖承志夫妇陪同下,周恩来在中共十大结束当晚,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顾毓琇。
顾毓琇35岁时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与同级别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成为朋友。这次接见,周恩来事前特别作了安排,提前通知了顾毓琇留在大陆的三个孩子。对于这样的安排,顾氏夫妇事前毫不知情,等到三个子女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不禁喜出望外。谈话中,周恩来笑着说:“顾太太,感谢你给我们生了三个共产党员。”隐藏了24年的谜底至此揭开,顾氏夫妇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最大的三个儿女,在读书期间就参加了地下党。他们当年不愿跟随父母离开大陆,原来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在三个多小时的交谈中,顾毓琇提到了自己的表兄王昆仑。顾毓琇的母亲与王昆仑的父亲是亲兄妹,王昆仑早年参加革命,文革中遭受迫害,此时正囚禁在监狱中。顾毓琇提出想要见上一面。会见结束后,周恩来亲自批示,将王昆仑从监狱中释放回家。王后来受到重用,担任过民革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让顾毓琇见识了什么叫做一句话解决问题。
《他认识近现代的每一位大人物,但历史书上却没有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