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爱神爱人,有喜乐,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过的是精彩人生。
个人资料
加州花坊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拯救行动— 情深处终成眷属

(2022-09-19 12:04:40) 下一个

汉嘉女1 2022-09-18 05:20 发表于四川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 ,作者徐敏

 

情深处终成眷属

© 徐敏|文
 

昆曲《牡丹亭》剧照

 
当年,濒临绝境的昆曲,在袁牧之的奔走下,起死回生,绽放光华。而独身一人的袁牧之,也收获了昆曲大师的爱女,成为昆曲传人的女婿。
1954年春天,袁牧之来到杭州休假养病。这天,他和同样在杭州休假的丁玲在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了昆曲《牡丹亭》演出的消息,而且第二天的演出剧目,竟然是《长生殿》!
丁玲十分惊讶,说:汤显祖、洪昇都是代表中国的世界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只能在书本上读到,而且昆曲也已绝迹多年,今天竟然还能在舞台上重见,太难能可贵了。俩人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了那个不起眼的小剧场。虽然演员们戏装陈旧,甚至有些破烂,但精湛的演技令人为之倾倒。第二天接着看《长生殿》时,两人更加兴奋了。等到与剧团联系后却又不禁忧心忡忡。
听班主朱国梁介绍,剧团处境堪忧,长期的战乱与颠沛流离,靠了他和大家的四处奔波,勉力支撑,才一路走到今天。眼下正面临资金缺乏,人员流失,剧团里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正处在艰难时期。
闻听此言,袁、丁二人心急如焚,找到文化口询问此事,回答是:对于私营剧团的政策,一般就由它自生自灭。两人立刻紧张起来,这可拖延不起啊,昆曲这个剧种必须马上抢救!两人一商量,觉得只有一个办法也许能起作用,那就是尽快让剧团去北京演出,在京城地界一曝光,自然会得到正确的评价,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这才可能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主意既定,两人立刻分工。丁玲假期已满,回京后的任务是做舆论宣传,告诉北京文艺界杭州有个昆剧团。袁牧之在这边做具体工作,第一步找到田汉,开门见山跟他说昆曲要灭了,要抢救昆曲,要帮助剧团。田汉说:昆曲灭不了,京戏里有昆曲,川戏里也有,还有湖南戏等许多剧种都有昆曲唱段。袁牧之说:正宗的昆曲不能寄人篱下,只有昆曲才能系统地演出完整的古典文学名著,那价值是不一样的。所以昆曲一定要抢救,要保存下去,让他们到北京演出,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田汉被袁牧之说动了,同意写信呼吁重视,袁牧之立即为他磨墨铺纸,共同切磋词句。信写好后,袁牧之拿着信找到浙江省长沙文汉,一层层往下落实,最后落实到省文化局,袁牧之提了三条具体建议,对方都采纳了。下一步就是挑选剧目了,这是最关键的。袁牧之建议,根据华东戏曲汇演的经验,许多剧种都是大戏领头,折子小戏则放在次要地位,如黄梅戏的《天仙配》,一炮打响,小戏如《夫妻观灯》《打猪草》也就跟上来了。其他如吕剧《李二嫂改嫁》、福建戏《陈三五娘》等也是如此。所以这次昆曲进京,重点也要放在大戏上,大家对此十分赞同。
方案既定,挑选哪一出大戏,就需要慎重考虑了。袁牧之因要回北京开人代会,没有时间参与定夺,后来是浙江省文化局局长黄源慧眼识珠确定的。在众多昆曲剧目中,黄源发现《十五贯》是一出难得的好戏。

昆曲《十五贯》剧照
 
这出戏的产生也是源远流长。其素材来自宋代话本《错斩崔宁》,经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改编刊刻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流传于世,至清初时,戏曲家朱素臣将其编写成《十五贯》传奇,在昆曲演员中流传演出。1953年,朱国梁领导的戏班“国风昆苏剧团”,在昆曲演员“传”字辈演出的《十五贯》的基础上,排出了昆、苏合演版。
经过慎重考虑,黄源决定将其作为昆剧进京的首演大戏,具体由朱国梁率领的剧团担纲演出,并对剧本进行精益求精的改动。1955年秋冬之际,陈静执笔的改编本,将全剧压缩为8场,删去原来的双线结构,突出人命关天的主题,着重塑造三个官员的形象:重视调查研究的况钟,主观主义的过于执和官僚主义的周枕。
在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之后,19564月,浙江昆苏剧团携带新编剧目《十五贯》,在班主朱国梁的率领下,首次进京演出。410日,剧团开始在北京广和剧场演出《十五贯》《长生殿》《游园惊梦》等重新整理过的传统剧目。从4月初到5月底,共演出47场,观众高达7万余人,场均1500人。一时间,北京城出现了“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毛泽东两次观看了该剧,《人民日报》在518日专门以“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为题,发表专题社论。
419日,周恩来在广和楼第一次看了《十五贯》后,在文化部领导的陪同下,临时决定到后台看望全体演职人员。据扮演况钟的周传瑛晚年回忆,周恩来问在场的陈守川:“为什么一九五二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他们没有来?”陈守川回答说:“那时我们还没发现他们呢!”周恩来听了后爽朗地笑着说:“我们这里也没有发现。哈,看来官僚主义到处有啊。”
此后,昆曲蒸蒸日上,古老艺术再次焕发青春,剧团也因此结束了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动荡生活。20015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昆曲名列其中。回顾这一段历史,当时还是民营剧团的班主朱国梁先生是有功的。她的小女儿朱世藕,是昆苏剧团第一任团长,也应该记录一笔。朱世藕与袁牧之1955年结婚,就结缘于袁牧之拯救了生存艰难的昆曲。有道是,此情深深,终成眷属。
参考资料:
1、《十五贯》救活昆曲之秘辛(郑培凯)
2、袁牧女《开拓者的足迹》
3、刘源隆《95年前,这群票友挽救了昆曲》
4、张一帆《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