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以下文章来源于常态发展 ,作者陈剑观察
{作者简介}陈剑:党史研究者
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波澜壮阔,前赴后继,有无数志士仁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牺牲,他们值得后人缅怀。
百年党史有无数丰碑人物。本文仅就陈独秀、张闻天和胡耀邦,这三位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人的丰功佳绩作一评说。他们威武不屈,坦荡磊落,思想深邃,人格高尚,已经成为中共百年党史三座不朽丰碑。
一. 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年)
陈独秀是党在初创时期的领导人。从党的筹建和初期发展这一时期,陈独秀功勋卓著。
(一)历史贡献
1.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乃至当下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挟新文化运动之巨大影响,并在五四运动中的一系列卓越表现,特别是直接战斗在五四运动的第一线。1919年6月10日,他起草并亲自散发了著名的《告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取消对日密约、罢免卖国官吏等内容,因此被捕而轰动全国。
3. 创建中国共产党
1920年8月,陈独秀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以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取名为“中国共产党”,出版6期《共产党》月刊参与筹建,实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并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陈独秀当之无愧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
4. 党在初创时期主要领导人
从中共一大至五大,陈独秀一直担任党的总书记,成为党在初创时期最主要领导人。从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当时50多位党员,发展到第五次代表大会的57967人,党的建设基本内容已经成型。陈独秀在党的初创时期做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
(二).思想深邃
对于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陈独秀的功绩不仅在于创建了党。还在于他思想深刻,坚守方向正确。
1. 对民主的认识
陈独秀认为无产阶级民主要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就必须更具体,比资产阶级民主更优越。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相成而非相反。
2.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陈独秀认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必须选择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要分两个阶段:先进行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他首倡通过国民革命再迈向社会主义。
3. 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
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是资本集中和财产公有。社会主义应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行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根本意义是使社会生产力有更快的发展。
4. 对苏俄道路认识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俄道路深信不疑。陈独秀也是如此。但后来斯大林的苏俄,以苏俄利益为最高利益和极端的恐怖专政,使他对苏俄道路产生疑问。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早公开正视苏联错误的人。在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无限向往、大唱赞歌的上世纪40年代初,陈独秀就敏锐地察觉到苏联30年代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并努力追寻其根源。他强调不能把错误仅仅归罪于斯大林个人,而应从制度上找原因。
5. 坚守方向正确
他认为中共不是苏共的附庸。早期的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国际东方支部成员,接受第三国际领导。陈独秀一直认为,虽然中共成立得到了第三国际的指导,得到了苏俄帮助,但中共不是儿子党,不是苏共的附庸,而是一个独立的政党。陈独秀这种认识,自他担任总书记起一直到被剥夺总书记职务。中共不是苏共的附庸,不能够以苏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这样的认识今天看来是十分正确的,但也导致了陈独秀悲剧。
二.张闻天
张闻天是党的历史上重要领导人。以实际任职算起,从遵义会议后1935年2月至1938年12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张闻天任党的总书记四年;如果从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推毛泽东为主席,在组织上完成交替,张任总书记八年。
张闻天(1900~1976年)
(一).历史贡献
1.历史转折中的贡献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国共内战转向抗战这样一个历史转折中,张闻天功不可没。
转折之所以发生,与1935 年12 月党在陕西瓦窑堡召开的会议密切相关。这次会议深深打上了张闻天印记。瓦窑堡会议由张闻天主持,通过了由他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1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13 日,党中央即在保安窑洞召开了应对事变的会议。张闻天主张“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联合非蒋系队伍”,明确提出“我们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方式;“我们的方针: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19 日,中央政治局正式做出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张闻天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起的作用,是他一生对党和人民、对中华民族做出的最大历史贡献。
2. 为遵义会议成功举办做出贡献
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张闻天是促成遵义会议成功召开并使其落实的主角。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结束时,通过了张闻天提议毛泽东为常委的决议。1935年2月,张闻天取代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二占遵义以后,张闻天提议毛泽东担任前敌总指挥,使毛泽东成为实际上的红军统帅。
3. 为为开创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做出贡献
张闻天认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是我国对外政策根本方针。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绝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坚定不移的长期不变的国策”。
(二)理论遗产
张闻天先后留学日本、美国和苏联。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理论素养最丰厚的领导之一。
1919年五四运动,张闻天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读书。他参加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他撰写的《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的论文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最完整而且较深刻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者在这场论战中取得胜利的奠基人。
张闻天作为思想理论大家,其理论遗产有以下几方面:
1. 庐山发言
1959年7月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发言,支持彭德怀,系统批评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深入分析了产生错误和缺点的主观原因。这个发言不仅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进行的科学概括,也是反对个人崇拜、争取党内民主的光辉篇章。
2. 肇庆文稿
1969张闻天发配到广东肇庆,在此期间撰写的《肇庆文稿》,是批判“左”倾错误的光辉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丰碑。
3.《经济提纲》
1948年9月,张闻天为东北局撰写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实际是新中国经济建设基本方略。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其基本思想被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吸收。
三.胡耀邦
胡耀邦(1915—1989年)
(一)历史贡献
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口,胡耀邦以巨大改革勇气和历史担当,冲破各种阻挠,通过平反冤假错案,让上亿曾经的贱民获得公民权,为创建政治平等而没有歧视的中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通过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成为引领国家思想解放和进步的“先知”,为向常态国家迈进做出了巨大努力;他高尚的人格,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良心。
1.再造中国社会基础
从1978年至1982年底,在胡耀邦领导和推动下,到1982年底,全国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为55万“右派”知识分子予以平反,为几千万因各种政治原因受株连的群众,即为地富反坏摘帽恢复正常的公民身份。 如此大规模的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在人类政治文明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及其罕见。让政治平等而不是歧视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现实生活中内容,进而实现历史性和解,几乎重新再造中国社会基础,胡耀邦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进而为实现人心舒畅、激情荡漾的八十年代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为建设常态国家所做的努力
1978年5月,胡耀邦发起真理标准的讨论,这场讨论最终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实践标准面前,“句句是真理”、“两个凡是”等谬说就无立足之地。真理标准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理论准备,对党和国家开启的重大历史转折产生了深远影响。
耀邦同志在任期间近7年,始终坚持“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坚持,也是基于对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变化的清晰认识,推进了向常态国家迈进步伐。
(二)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
胡耀邦虽然高小毕业后就参加革命,但勤于读书。他对理论有很强的敏锐性,又有独立思考能力。不人云亦云,而是思考、质疑,这使得他善于发现理论学说的不足和漏洞。
1956年党的“八大”之后,胡耀邦有两次去基层工作的经历,虽然时间不长,对他触动很大。50年代末就感受到苏式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合理之处,对“一大二公”产生质疑,认识到人民公社和禁止商品经济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文革”中的1969年,他给毛泽东去信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全民所有”其实是“全民所无”。胡耀邦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与他在1976年以前就有了较为完整理论储备密切相关。
因为勤于思考,耀邦同志有明确的是非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对于党的领袖,无论是毛泽东或是邓小平,他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盲从。
1927年,胡耀邦12岁时在湖南文家市第一次听毛泽东演讲,他是毛泽东最信任的干部之一,他一生对毛泽东充满尊敬。对毛泽东所犯的错误,他有过困惑,更有思考和反思。他无比坚定地坚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路线。中国百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八十年代,是由邓小平、胡耀邦等那一批领导人创造的。
四.小结
(一)共同特点
百年党史中三位丰碑人物,其共同特点有以下内容:
1.科学与民主精神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张闻天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他们在党的历史上所言所行,体现出强烈的科学与民主精神。
胡耀邦在五四时期还只是4岁的孩子,但他勤于思考、不人云亦云,实事求是的品德,是“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伟大传承者。
2. 对真理追求始终不渝
陈独秀认为中共不是苏共的附庸,而是一个独立的政党,不能以苏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虽然这种认识不被第三国际和苏俄认可,但陈独秀至死不悔。
张闻天在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时期得到共产国际的高度信任,但左倾路线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巨大损失,最终使张闻天从王明左倾路线中冲杀出来;庐山会议,彭德怀上书后,一场风暴即将降临,但张闻天不畏所惧,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批评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
胡耀邦对以阶级斗争为纲、个人崇拜做法强烈存疑,通过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推进了中国向常态国家迈进的步伐。
3.光明磊落,心中无我
三位都是仰望星空的君子,且光明磊落,对权力没有丝毫的恋栈。
陈独秀1937年从国民党监狱出来后,蒋介石许诺担任民国政府的部长,陈独秀没有丝毫心动,断然拒绝。即使在穷困潦倒之时,也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刚强骨气和高尚人品!
张闻天一生三次让位,又三次在职位上受辱,官越做越小,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没有丝毫个人的野心和权欲,故而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
胡耀邦非常看淡权力和职位这些东西,他只关心怎么才能把事情做好,对得住良心,对得住人民。他在十二届一中全会当选总书记后,考虑最多的就是怎么在任期内做好工作,然后退休,为破除干部终身制树立好榜样。
正是光明磊落,心中无我的高尚品德,三位丰碑人物都曾经在总书记职位上被免。虽然个中原因不一。但仍然为追求真理、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
4.严于律己,对家人要求严格
陈独秀作为职业革命家,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写作赚取稿费和做兼职编辑的聘金维持生计。作为党的总书记,经常给党刊写文章,而这些文章是没有稿费的。他被免职后,他把自己经手的党费没有一笔遗漏转交给组织。
张闻天对自己的一儿三女要求十分严格。张闻天和刘英的儿子张虹生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岗位上平淡地工作,一直到退休。1955年,中央号召精简机构,担任外交部常务副长的张闻天率先把在外交部工作的小女儿张引娣从打字员的岗位上精简下来,小女儿最终以工人身份在上海退休。
胡耀邦三子一女,从小就在父母严格的家教和自力更生环境下长大,以后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父母没有用利用权力、他们也没有利用父亲的巨大影响力和权力为自已谋私利。
(二)引发的思考
陈独秀带给人们思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克服了苏东模式弊端,但是否完全克服了苏东模式的弊端,人民要完全成为国家主人还需要付出怎样努力。
张闻天带给人们思考是,党需要倡导的是制度民主,而不仅仅是干部的民主作风;如何按照民主原则处理好党和国家的关系并使之法制化,如何通过选举民主真正让人民当家做主。
胡耀邦带给人们思考是,如何让一心一意琢磨事,而不是花心思琢磨人的风尚真正蔚然成风。胡耀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官场中的黑厚学、权谋术完全绝缘,如何创造“防人之心也不可有”的党内民主生活。